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黄梅喻氏家传[z]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7 19:13: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黄梅喻氏家传[z]   



黄梅喻氏祖上迁自麻城,始迁居于黄梅小池,再迁入黄梅县城(黄梅县东门县一中现址)。兴起于明末清初,于乾隆至咸丰年间达到鼎盛,辉煌期持续了一百年之久,后经太平天国、抗日战争而渐趋衰落。不过,现今黄梅喻氏仍有不少杰出人士活跃于中国的政坛、教育界、文化界。黄梅喻氏于清一朝,累代仕宦,有三人中进士(喻元准、喻元沆、喻树琪),五人中举(喻文銮、喻元泽、喻元沛、喻宗泰、喻灿烈),两人中副榜(喻元鸿、喻元湻),贡生秀才不计其数,更值得称颂的是形成了一个卓有影响的黄梅喻氏文人群,在荆楚一带产生过极大影响,他们与中国文学史上的桐城派、性灵派、鸳鸯蝴蝶派渊源甚深,其中不少早已写进《清史列传》《湖北通志》《近代文学史》《中国文化世家》等权威史学著作,如喻化鹄、喻文鏊、喻元鸿、喻元泽、喻同模、喻的痴、喻血轮等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而黄梅喻氏与汉阳叶名琛、蕲州陈诗、黄梅梅龚彬、邓瘦秋、石信嘉、吴仪等名人家族均有姻亲渊源关系,研究黄梅喻氏对于研究整个湖北地方文化有很大的价值,邑人眉睫先生在喻氏后人的帮助下,曾奋力搜寻史料,依古人家传之例,作《黄梅喻氏家传》,我现根据黄梅旧志等资料在其基础上予以补写,以供治文史者参考。
    喻怀颖,字鲁成,诸生。顺治、康熙年间人。曾捐地五祖寺数十亩,并捐资修缮五祖寺及其他庙宇。曾孙喻文鏊《考田诗话》云:“县东有北山,稍转不三、四里,即南山,两山幽胜。北山尤余祖泽,所留巨碑二,皆记余曾祖以来,三世买山捐田,缔构殿宇,始终岁月,再拜读之……”子喻化鹄《新建圣母殿记》等亦记有祖上捐地、捐款的功德。

  喻化鹄(1678—约1760),怀颍子,字岑居,一字物外,号匏园,雍正年间岁贡生,寿八十余。与同里黄之骐、熊恢、李枚、蔡洲并称“黄梅五子”,以化鹄成就最高。化鹄的文章融合桐城方苞和金坛王己山两家之长而自具面目,其古文多由方苞选择择定;而经义之作则由王己山择优采辑。工书法,初学李北海,续学怀素大草。至今后人藏有书法、篆刻若干晚年在考田山荆竹庵中读书,喻次溪《嚣嚣斋诗文集》中《荆竹庵赠家兄少璞序》云:“荆竹庵在考田万山中,为余伯太祖讳化鹄号匏园老人读书习静之所……至考槃精舍,先伯曾祖铁仙公读书于此,内有太古堂、乐志堂、岁寒山庄。”有《素业堂全稿》《素业堂四书文》,文多散失,后人喻同模编有《素业堂杂著》(一卷)行世。《素业堂全稿自序》云:“读先正文,颇自策励,而为文凡数变,始以机局为工……今则思归平淡,而不知其至犹未也。”
   喻于智(?—1757),怀颍第五子、化鹄弟,字醒愚,国学。据后人喻的痴《樗园漫识》记载:“醒愚公,讳于智,号韦斋,太学生,乡钦大宾,懿行祥《湖北省志》、《黄州府志》行传及《黄梅县志》孝友传……公行五,时人尊称曰喻五爹云。”以孙文鏴贵赠中宪大夫。邑县令薛乘时《喻于智传》曰“喻君于智,字醒愚,太学生。余于乾隆十六年任梅,于智以公事见,持论慷慨,而归本诚实。余心异之,询于众绅。佥曰:于智严气正性,家不甚丰,而轻财重义……(旧志有载)”。子喻之塾,字荷庄,例贡,以子喻文鏴、孙喻士藩累赠中宪大夫。喻之坚,文学,以侄文銮贵赠文林郎。

   喻于德,怀颍次子,化鹄兄,年十二岁入邑庠。长子喻之圻,字蒙泉,附贡;旧志载:事孀母以孝,闻性任侠,常破产以资豪举病剧邑人,公设醮禳解五昼夜,其信义感人如此,著有《烬余集》。次子喻之堂,恩贡,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与叔父化鹄同参与编辑《黄梅县志》。

   喻于道,怀颍子,字函五,文学。子喻之墉,郡庠。

   喻坦,怀颍子,于德弟,文学。坦之子喻之坊,诸生。

   喻赤怀,早卒。妻何氏守节抚侄喻之埰为嗣,郡庠。

   喻桐,恩贡。

   喻杰,字次奇,号木人,文学。    
   喻文鏊(1746—1816),字冶存,一字石农,漪园公喻之塾长子、于智之孙、化鹄之侄孙,恩贡,教谕。与蕲州陈诗(1748—1827)、汉阳叶云素(1755年—1830年)并称“汉上三杰”,为中国文学史上性灵派代表诗人、“光黄一大家”。 “少嗜诗,长益力学,遍游江淮齐鲁,归而诗愈工”,诗名隆著,播及塞外,“高丽人尤重其诗”。柴小梵《梵天庐丛录》中《喻文鏊》一文中云:“喻石农诗云:近来考据家,动与紫阳畔。竟似所看书,紫阳未曾看。此语先得我心。按石农名文鏊,字冶存,湖北黄梅人,著有《红蕉山馆诗钞》。刘金门侍郎云:前年在黑龙江,邱芷房方伯见行箧中所携《红蕉山馆诗钞》,讽诵不释手,又为人讲解。于是黑龙江无不知有《红蕉山馆诗钞》者。”秦瀛《杂诗八首》之五:“黄梅喻石农,诗才颇卓荦。我未识其人,却见石农作。时流竞蝉噪,君诗若鸾鹤。其源祖太白,上与风骚薄。日月供抟弄,山川恣磅礴。蕲黄百年来,大雅稍寂寞。不谓黄公后,斯人奋词锷。”(《小岘山人诗集》卷八)其论诗重人伦,主发引性灵,以真为尚,以自然感人为宗旨,所谓“诗能感人,愈浅而愈深,愈澹而愈腴,愈质而愈雅,愈近而愈远”,“遁而考据,则性灵愈汩”。亦工古文,颇受韩愈文风熏陶,洒脱自如。) 乾隆后期恩贡,曾任竹溪县教谕,以教导有方知名。文鏊曾率十三名子侄共读于红蕉山馆,其中喻元沆、喻元准中进士,喻元泽中举,喻元鸿中举人副榜,喻元洽中贡生。喻元沆曾在《〈红蕉山馆诗续钞〉跋》中感叹地说道:“回思当年随侍红蕉山馆课读时,先伯父每一诗成,至得意处,必呼溥兄弟辈环侍左右,津津讲说。此等光景,不可复得也!”著有《红蕉山馆诗文钞》二十卷(其中诗钞十卷、续钞二卷、文钞八卷)、《考田诗话》(八卷)及《湖北先贤学行略》,自嘉庆至光绪年间,著作多所流传,版本较多。《清史列传·文苑》有传,《国朝诗人征略》(张维屏)、《清诗纪事》(钱仲联)等有专门研究、评述。《清诗铎》(张应昌)《晚晴簃诗汇》(徐世昌)等权威选本均有多首诗入选,其中《晚清簃诗汇》称他“在楚人中足为杜茶村、顾黄公嗣响”,将他与清朝大诗人杜濬、顾景星相提并论。文学家叶云素(继雯)之子叶志诜娶文鏊之女,生叶名琛、叶名沣。
  喻文鏴(1751—1835),文鏊仲弟,字以载,号引山,乾隆丁酉(1777年)拔贡。著有《瞻云望月行窝吟》(二卷)。据喻的痴《樗园漫识》记载:“引山公,讳文鏴,字亦载。醒愚公之孙也,清乾隆丁酉(1777年)拔贡,朝考一等,补黄陂县训导,俸满保举知县,选授陕西怀远县、调泾阳县、署耀州知州、升绥德直隶州知府、署留坝厅同知、擢西安府知府府、移甘肃甘州府、调兰州府、改直隶正定府、调保定府、升直隶通永道、署按察使,丁内艰归,服阕,屡征不赴。时年方五十七,家居二十余年,年八十四卒……公自撰挽联云:荏苒年华八四,不解吃饭穿衣;逍遥世界三千,未曾拖泥带水。额曰:观我生进退。遗命以此联镌于墓门,留示子孙,故今尚存……”公五子,元泽、元准、元沆均科名及第。

  喻文銮,文鏊季弟,字典掖,号岚坡,乾隆甲午(1774年)举人,历任直隶青县、正定以及山东安乐、惠民、溜川等地地方官,皆以贤能著称。道光初逝世,楚北大儒陈诗作《岚坡公墓表》。著有《春草园诗存》(一卷),清同治十年刻本。

    喻钟(1759—?),字公升,一字宫声,文鏊从弟。乾隆己酉(1789年)拔贡。性耿介,工吟咏,尤善词曲,长于授徒,馆浠川王根石处最久,随掌教随州,1829年授长阳教谕。子喻宾,字宗泰,嘉庆癸酉(1813年)举人,授当阳教谕。时宜都院试,宾至宜省亲,学使知之,命帮办试事,一斋两教官,传为佳话。

 喻元泽,文鏴长子,讳士涛,官名元泽,字惠伯,号渥堂。嘉庆庚午(1810年)北闱举人,侯选知县,未仕,多年主讲蕲州麓山书院,平生精心考据,学识渊博。著有《训诂补义》《古今地舆沿革考》《文选集征》《古近体诗》《骈体文集》《互砚书屋诗抄》、《缘督录》、《立名考》诸书。惜大多散失无存。以弟元准贵赠朝议大夫。

    喻元准,文鏴次子,字莱峰,嘉庆庚申(1800年)举人,辛未年(1811年)登蒋立镛榜进士。官任翰林院庶吉士,旋改礼部主事转员外郎,充宝原局监督,经察经以知府用。后出守广西柳州护理右江道,梧州府知府兼护右江兵备道。有政声,著有《精心斋试帖》。

  喻元沆,文鏴三子,官名士藩,字公辅。嘉庆庚申(1800年)与兄元准同榜举人、己已年(1809年)登洪莹榜进士,选庶常,授编修,道光初曾主讲江汉书院。历官浙江、河南道监察御使、广东雷琼兵备道、高廉肇罗督粮道,卒于官,年仅五十五,时其父引山公尚健在也。喻次溪《嚣嚣斋诗文集》记载:“先伯曾祖公辅公曾以翰林主江汉讲席,栽成后进甚众……”& Y 

   喻元鸿,文鏊长子,字太冲,号铁仙,晚年自号忍辱先生,咸丰时仍在世。嘉庆年间曾中举人副榜,终生不仕,为名重一时的学者,深得陈诗、张维屏以及“高密诗派”代表诗人李宪暠等人的赏识、推崇。擅长诗歌、古文、篆书、隶书和金石雕刻,著述颇丰,有《乐志堂文钞》《三经雅言诂余》《余学庸贯》《触书家范》等,陈诗、张维屏曾为其诗文集作序。据喻的痴《樗园漫识》记载:“蕲州陈愚谷先生,与汉阳叶云素先生(讳继雯、志诜之父、名琛之祖)暨先石农公为至交。同以诗文负重望,时称‘汉上三杰’云……公身后萧条,子一守仕,前卒;孙一道喻,先铁仙公外孙也,寄居外家。公著述残稿,复被门生戚友携去,只字无存……惟予家其所撰《物外公墓志铭》《漪园公墓志铭》《石农公墓志铭》《岚坡公墓表》及《乐志堂钞序》,数篇而已;黄冈洪良品所辑《大桴山人偶存集》,亦其诗之吉光片羽也。”可见,陈诗(愚谷)之子守仕娶元鸿之女,生子道喻,元鸿尝作《陈愚谷先生传》。

    喻元冲,文鏊子,疑即喻元沆《〈红蕉山馆诗续钞〉跋》中提到的“过庭弟”。其名仅见喻文鏊《渔洋山人遗札跋》中,因事关王世祯遗迹,特详摘喻的痴《樗园漫识》如下:“予季弟(指喻血轮)所藏《渔洋山人遗札》二帧,亦稀世珍品也。时有石农公两跋、叶志诜一跋,于渔洋遗札及三跋语中,是征当时旧闻……石农公两跋,一云:‘渔洋山人遗札二纸,儿子元冲得之蕲水王氏,王氏得之汉阳孙氏。渔洋诗,提倡神韵,为本朝第一,书法不著名。而为人所珍惜如此,即札子联句,亦绝如渔洋诗也。——戊辰(1808)夏五月喻文鏊识’。志诜跋云:‘陈子云太守,为渔洋先生门人,先生应酬之作,长祯巨幅,多太守代书。曾见先生所进春帖子,即太守书也。余家藏先生亲书诗稿二纸,与此笔法正相同。——甲申(1824)十一月朝拜观并读先外舅题跋谨识数语甥叶志诜

   喻元洽,文鏊幼子,道光十五年乙未(1835年)恩贡。

   喻元沛,文銮长子,字芥舟,嘉庆庚午(1810年)举人,历任崇阳训导、直隶博野知县和东明、新河、保定、顺义、大城、霸州知州,大名府同知。性格深沉,多智谋。住在父亲文銮的任上最久,熟悉政治。享年69岁,卒于任上。

   喻元湻,文銮子,元沛弟,字素人,嘉庆庚午(1810年)副榜,授房县教谕,署安徽石埭、太湖知县,充道光癸未(1823年)武乡试同考官,寻病卒。据旧志载,其侧室瞿氏年29夫亡,守节19年卒,子树份。

   喻同模,文鏊孙、元洽幼子,字农孙。生于嘉庆末年,卒于光绪初年,曾参与编校光绪二年(1876年)《黄梅县志》。咸丰时贡生,两任枝江训导。工诗文,名重鄂东,与邓文滨(渭卿)、梅雨田等友善。著有《一勺亭诗文钞》(诗钞六卷、文钞一卷),附《素业堂杂著》(一卷),清同治十二年刻本。d31831年,喻文鏊的夫人李太孺人逝世,喻同模等购下黄梅西门匏园,开创黄梅西门喻氏。据喻同模《嫂氏赵孺人传》云:“李太孺人弃养,吾父母以东门旧宅,自曾祖以下皆居之,几如蜂房已满,乃购得西门匏园之半,以伯兄、仲兄居旧宅,而挈叔、季两兄与予居西门,此道光辛卯二月也。”喻同模作为喻氏的家学传人,直至光绪初年,无论西门还是东门的喻氏子孙均往西门随其就学。

   喻亮模,文学,元洽长子,同模之兄。1831年晕倒于科场,吐血身亡。妻赵氏,夫病割股以疗,夫殁,年29岁,守节抚两子,45岁卒。长子喻宝琛(1825—?),文学;次子灿烈,举人。

   喻树琪,文銮孙,字小香。咸丰二年壬子科(1852年)举人、咸丰九年己未科(1859年)进士,以知县即用,自分民社难膺投牒改教职,选授德安府教授,光绪年间逝世。树琪聪敏落拓,不问生事,家中落窘甚。成进士后犹能辞富归贫,其胸怀有足多者。同治十年(1871年),与弟树铣编校伯祖文鏴、祖父文銮的《瞻云望月行窝吟》《春草园诗存》行世。

   喻树俦,文銮孙,字寿芸,道光壬午(1882年)优贡,任福建仙游知县。幼慧,善属文,工书法,38岁即英年早逝。

   喻树份,候补典史,喻元湻子,侧室瞿氏所生。

   喻树仔,候补巡检。

   喻树倬,文学。

   喻灿烈,1827年生,元洽孙、亮模次子,光绪年间逝世。幼时与兄宝琛随叔父同模读书,兄弟二人同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中秀才。同治三年甲子(1864年)中举,为黄梅喻氏最后一个取得贡生以上科举功名者。
   喻润畦,元洽孙、同模侄、灿烈堂弟。有三子:次溪(增颐)、增预(1863-1917)、肖溪。

   喻珣烈(1841—1887),字东儒,元洽孙、同模侄、润畦弟,据喻肖畦《亦嚣嚣斋诗文集》中《叔父玉岑公墓誌》:“叔珣烈,同父弟,46岁殁,媳赵氏。长子增颢,媳桂氏,继黎、吴、龚氏皆相继死。次子增颀,媳李氏。季子增顼。珣烈葬于瓦石山。”
    喻次溪(1861-1910),号增颐,润畦长子、璨烈堂侄,自幼随叔祖同模学诗书,《弃余草自序》云:“16岁,随先叔祖农孙公学。光绪甲午冬至后三日自识。”次溪夫人梅氏系同治元年进士梅雨田的长孙女。梅雨田系辛亥革命元勋梅宝玑之祖父、民革创始人梅龚彬之曾祖父。喻肖溪《亦嚣嚣斋杂著前编》中《孝女梅茳荪墓志铭》云:“宝琛(梅龚彬之父)兄弟以某年月日葬孝女于某原扦某山向,请黄梅布衣喻圭田铭其墓。”晚年著有《嚣嚣斋诗集》,据其长子喻的痴云:“《嚣嚣斋诗集》,予先君子遗著也,藏之行匣,乘二十年,迄无力以付剞劂,且因系孤本,未敢书以示人,每念及之辄为疾!爰按日录载于此,籍广流传,且用以彰吾罪戾焉。——的痴谨识”。著名报人管雪斋为《嚣嚣斋诗集》作序云:“黄梅喻氏,以积学世其家,代有传人。石农先生《考田诗话》,情文并茂……老友的痴,先生五世孙也。”喻次溪《山居杂兴并序》云:“余祖先居县城东里,迄今三百余年,诗书科第颇显烜,时称东里喻氏。咸丰间,粤寇起,先后四陷梅城,邑罹寇灾甚剧,先人第宅,荡然成废墟。以故数十年来,漂无枝托。余既赁屋于瓦石山黄乐村之旁暂居之。环邨土著,故多喻姓者,而非吾东里族也。是处于邑最号避野,未尝有文物足供挹取者,萧寂索寞,日惟杜户以诗文自适,兴至辄复成诗,得二十有二首,其凌躐张驰、庞杂诡诞,弗之计也,姑录之,以誌一时之兴。”《梁游草自序》云:“余公山,朱蜀师余公玠墓在焉,故名士人误呼蜈蚣山。余曾祖(指喻元洽)坟,距此未远。今亦有呼喻公山。”

    喻肖溪(1868-1925),又名圭田、肖畦,著有《亦嚣嚣斋诗集》。其岳父为石树民,即《民国日报》《新京日报》《新湖北日报》《中华日报》总编、社长石信嘉(1899—1954年)之祖父。长子喻仲余、次子喻寄萍皆为《汉口中西报》主笔;长女喻志鸿嫁著名民国报人邓瘦秋,次女喻志鹄嫁大河镇吴子侠,生原甘肃省委宣传部部长、经委主任吴天任(1930—)与原国务院副总理吴仪(1938—)兄妹。

   喻的痴(1888—1951),次溪长子、润畦孙、同模侄曾孙。原名迪兹,笔名剔疵、可公、老斋、樗园老人。毕业于黄梅县高等小学堂及黄州府中学,后为《汉口中西报》撰稿。宣统元年(1909年)应同乡同学宛思演之邀,任《汉口商务日报》主笔,鼓吹革命,与杨度等交往甚密。历任《汉口中西报》《汉口民国日报》、《中山日报》总编辑,1924年春,湖北督军萧耀南耗银圆15万庆五十寿,冯玉祥赠画《流民图》以讥之。喻在《汉口中西报》发表短评,文中有“祝者自祝,诅者自诅,祝者少而诅者多。苟祝有益而无损,与其善祝,毋宁止诅”等语。萧怒,以“诽谤军官,动摇军心”的罪名查封该报,将喻与经理王华轩逮捕,经人周旋,喻、王两人得免于祸。后喻接替其舅梅宝瑜任上海《新闻报》驻汉记者,以“梅剔疵”为名向沪发电稿和寄通讯,并参加国外通讯社及津沪报社驻汉记者组织的国际新闻记者协会。北伐军到汉后,喻以上海《新闻报》驻汉记者身份,参加由共产党人宛希俨发起组织的武汉新闻记者联合会,并当选为第一届执行委员。1927~1929年间,先后兼任上海《申报》、天津《大公报》驻汉记者及《汉口民国日报》、《中山日报》总编辑。一度兼任上海《申报》、天津《大公报》驻汉记者。七一五事变后,国民党左派的进步活动在汉不能见报,喻即用各种笔名向津沪发稿报道。时《申报》设计部长黄炎培曾书赠对联:“名理孕异梦,髫年抱秋心”,张难先亦书赠条幅。共产党人谢觉哉在七一五事变后离开武汉前,曾避于喻家。喻的表妹梅春燕因参加共产党,在汉被捕,喻极力营救未果,梅牺牲后由喻收殓安葬。1930年春,任安徽青阳县长,以拒贿被称为“苕官”,半年即辞职。1931年任湖北省民政厅视察数月。1932年与喻耕屑(黄梅人)一起承租汉口中西报馆及中西印刷公司,喻耕屑任总经理,喻的痴任总编辑,写了不少鼓吹抗日的社论,如《对关外义勇军亟应有切实表示》、《宜速决抗日大计》、《战而已矣》、《毒辣险狠之日军策略》、《宜善用今日之民气》、《抵制日货总动员》、《对废止内战更进一义》等,从多方面呼吁政府停止内战,抵抗侵略,组织民众,救亡图存;还写了不少涉及国计民生问题的社论;同时,主编该报副刊《柝声》,邀请文史学界名流如王季芗、钱基博、胡祖舜、刘成禺、管雪斋等撰稿。他针对国内外时事发表许多短评和杂文,如《窃食之猫》,痛斥帝国主义的侵略及污蔑;《悼史君量才》,指责暗杀上海爱国报人史量才为“蓄谋久而部署周”;《全家自杀》,归咎“身受经济压迫,自觉无复生理”;《县缺之优有如此》,揭露卖官鬻爵、饕餮民膏之黑幕;《赋重民穷》,告诫“取于民无度,用之不止,国虽大,必危”等。委婉走笔,切中时弊,反映了民众的心声,为读者所愿闻。著有《喻老斋诗话》、《适园文存》、《樗园漫识》等书,前两书曾在《柝声》上连载。1935年11月,《汉口中西报》由王华轩收回自办,喻离汉返黄梅。1946年任资源委员会赣西煤矿局汉口办事处主任。1948年因年老体弱被遣散。1951年,与堂弟喻绍周等枪毙于黄梅北门山上。著有《樗园漫识》《喻老斋诗存》《喻老斋诗话》《适园文存》。《喻老斋诗存自序》云:“余家自清中叶先石农公(按:指喻文鏊)以诗鸣海内以来,代有嗣响,著作如林。余生也晚,未尝学问,少喜诗,而未敢作,作亦随手弃之。弃去,不是之,不之惜。中年碌碌为报人,为小吏,而未徨作,作又随手弃去,不之惜。朋侪谬以余能诗,而实无诗也……戊寅(1937)夏,老而遭难,悄然离乡。自是由汉而宜而蜀,复由蜀而湘而粤而赣。览残胜水,不胜离乱迟暮之感。帐触新愁,伤怀往事,每抒愤闷于诗篇。至此始间有作,乃稍稍惜之。录存行匣中,得约千首,不敢云集,署以诗存……大丈夫而欲以雕虫小技,倖致身后之名,抑末矣!徒以诗亦一文艺,存以示子若孙,俾知家传诗之余绪未及余身而坠云尔。”

     喻血钟(1889—1954),的痴二弟,曾任《汉口中西报》主笔。

     喻血轮(1892—1967),的痴季弟,字命三,号允锡。幼年随三叔喻肖畦、舅父梅宝瓒(东举)攻读古典文学,为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鸳鸯蝴蝶派文学家。17岁入黄州旧制中学。1911年参加武昌辛亥首义,编入学生军。1914年与广济蓝玉莲结婚,并随从舅舅梅涤瑕(宝霖)、哥哥喻迪兹(的痴)、喻血钟等主持《汉日中西晚报》。蓝玉莲曾以喻玉铎为笔名发表《公兰日记》,喻血轮则著作尤丰,除发表《公兰泪史》以外,还写了《林黛玉日记》、《蕙芳秘密日记》、《西厢记演义》、《悲红惮翠录》、《名花劫》、《双溺记》等长篇小说。喻血轮与妻子喻玉铎感情深厚,二人互相唱和,夫唱妇随,《公兰日记》与《公兰泪史》曾合一册成问世,喻血轮还为《公兰日记》作序。1920年蓝玉莲病卒,1922年续娶郑昭式为室。曾任《汉口中西报》主笔、《湖北中山日报》总编辑等。1926年受同乡吴醒亚之邀,出任三十七军政治部秘书、安徽省民政厅秘书。1929年任湖北省民政厅秘书、应山县县长。1930年任藕池口征收局局长。1930年任湖北《中山日报》总编辑。1936年任国民大会代表选举总事务所编检股长。1941年任川陕豫党政考察团秘书,1943年任民生机器厂秘书,继任中央造船公司秘书。1949年赴台,在台湾造船公司任秘书。1951年后从事写作,1958年得知前妻郑昭式在沪病故,在台与王锦华结婚。1967年8月29日在台病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6 10:18 , Processed in 0.10723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