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学生跟着真正的读书人学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16 04:43: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让学生跟着真正的读书人学习
中语会阅读推广中心 发布于 2013-04-22 15:43
王栋生(江苏省特级教师 著名杂文家)
作为一个退休教师,和大家谈阅读,对我而言,更多的可能是教训。有人说,在一些学校,读书已经成为一件奢侈的事情。先说点闲话。南京城东有一家饺子店,市教研室的老师说,一定要请王老师去这家饺子店,因为他能看到独一无二的事情:这个店有墙报,——所有的员工,每个月写一篇作文。我看的那期主题是“说说我的家乡”,令人唏嘘不已。还有位老同学,生意做得挺大,他跟我说:“老王,我一直怕你误以为我只是个商人,告诉你,我还保持着读书的习惯,定期去南京的先锋书店。”他的车后备箱里有很多书,他不光自己读书,在他的企业里,每个中层以上干部每个月要交两篇读书笔记,书目不限,而且大家争相读有品质的书。一个企业要有文化,才能发展。在一个不读书的社会里,谁读书,谁有文化优势、有智慧。我们的教育也是这样。
一、教师自身必须是读书人。
教师有相应的文化学术背景,教学中就可能有所发现与创新,学生也就能在学习中得到更多的启示。一名合格教师应当有什么样的知识结构?每位教师都应当面对这个问题。教师要对自己的专业、教学任务有完整的认识。现在的大学生读书不多,知识结构存在问题。目前的师范教育存在缺陷。我设想,语文教师应该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以后,再接受两年的教育学心理学,用4+2的模式解决师资问题。
教师应当比一般人更善于学习。称职的教师要求学生去学的主要内容是“学”本身,这就是教会学生学习,而非其他。正因为如此,教师应当比学生更善于学习。
在一所学校里,最可怕的事,便是一群愚蠢的教师在辛勤地工作。我们经常看到的现象就是,一个愚蠢的教师辛辛苦苦地把一百多个本来可能变得聪明的孩子教得不会学习。很多教师自己不学习,也不知道怎样引导孩子学习,他的教育观是功利的,凡事讲究“有用”,与考试无关的书,他就不读,也不让学生读。
我上大一的时候,读完了《资治通鉴》,在此之前读了《二十四史》的前五史的人物传。大学阶段我开始大量读小说,当时(1978年)文革刚结束,书籍是紧俏物资,出版社把旧版拿出来印,每到星期天,书店门口排成长队,人们像疯了一样,根本没得挑的,见什么买什么。大一到大二我读了很多外国中长篇小说,而我的同学很多热衷于考试。那时候我读的书很杂,如《第三帝国的兴亡》(夏伊勒)、《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社会实录》(威廉·曼彻斯特),这些书是记忆比较好的时候读的,几十年以后,那些书中的观点和表达方法仍然在影响我。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就提出《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对教师专业化做出了明确说明,提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地、持续地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 。这段话描述得极为准确,教师应该是专业工作者,教师的阅读应该超过社会平均水平。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师的课堂就是他的阅读史。读书越多,你的课堂越自在。一个读书多的教师,无论如何都是在给学生做示范。
教师的教学实力不可能是静止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教师原有的知识会逐渐变得陈旧,能力和方法也不一定适应新的形势,教师必须要有发展自我的追求。
我退休了,看自己以前的阅读,感觉很可怜;相比很多青年教师的阅读,我感到惭愧。两年多前,钱理群老师在我患病的第十天,打电话对我说:“我想认真地和你谈一谈:你要尽快找到阅读的方法,继续阅读,继续写作,否则生命将终结……”
从专业技术工作的要求看,本科教育仅仅是“入门”水平,想要胜任专业学科教学,教师必须有持续发展自身能力的自觉意识,要保持并发展这样能力,必须持续阅读。有一个故事,一个人走夜路,听到神灵对他说:蹲下去,蹲下去,捡一点东西放在你口袋里。天亮了,这个人发现自己捡到的是钻石。我每次给学生讲这个故事,学生都说:怎么不带个大麻袋呀!这个故事是俄国的巴甫洛夫讲的,他用这段话说明什么是基础教育。在接受教育时,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学得够了,可是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每个人都感慨自己读书太少,所受的教育太少。
读书应该是一种自觉的追求,找一切可能的机会读书。2007年,吉林教育学院已故院长张翼健先生说:“目前语文教学的主要问题,是语文教师自己不读书。”也是在那一年,语文教育家顾黄初先生说:“(有些)语文教师,就是教别人读书自己却不读书的人。”有一次跟骨干教师座谈,我问一个老师:今年读了几本书?那位老师回答“学校没发”。——这样的教师怎么有资格面对学生?
二、阅读应当是教师的生命方式
善于阅读的教师,每天都在接触新的事物。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因而读书学习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这是人的生活需求,不需要谁来“考勤”,不需要“计入继续教育课时”,因为学习是有趣的。
我认为,我一直是个在阅读的学生,所以我能成为真正的教师。最近接受一家报纸采访时,我说,我教了半辈子书,把自己教成了学生,因为我在教学生的同时,知道了怎样去学习;所以,我把自己教成了一个比较好的学生;再进一步说,我把自己教成了儿童,我比儿童时代更有兴趣地观察这个世界。
最近,北京有个纪念马小平老师的追思会,钱理群教授感慨“这是一个无所作为的时代”,《南方周末》报道时用了一个煽情的标题——“钱理群:告别教育”,造成社会很多误解。然而,教育是我们的职业,我们在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即如我,不管社会环境如何,只会一步一步往前走,走不动了,就思考,把它记录下来,留给未来。真的“无所作为”吗?社会无所作为,与我无关;我可以有所作为,因为我只活这一次,我不等待。
按教育规律讲,每个学科有自己的规律,但同时又跟其他学科相通。教师持续不断学习,必定会克服低俗,成为一个高尚的人。这是一个自我启蒙的过程,康德说,启蒙就是人类努力摆脱不成熟的状态。我们现在成熟吗?我们的教育观经得起风浪吗?
我跟很多人说过,我从来没有“刻苦学习”“刻苦钻研”过,因为我觉得“好玩”,包括教学,
都是很有趣的事。每一节课都很有趣,即使上课失败了,能找到失败的原因,也是很有趣的;不断地发现,就是乐趣。读书也是这样,一天不读书,我就觉得很难过。我现在仍然每天写三千字,有人说,你写这么多干嘛用,但这是我的习惯、我的生活方式。跟别人交谈的时候、观察到很有意思的现象,我会思考,这个跟我的职业有什么关系,对我的教育教学有什么启示。
作为一种生命方式,阅读只能是“个人”的追求,跟组织无关,跟学校无关;阅读只有“个人”才能完成,只有“个人”才能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因而只有“个人阅读”才能真正获得教养。又因为阅读是充满个人思维和情感活动的过程,因此它不大可能受行政措施的干预或管理。所以,阅读需要一个“静”的环境,没有必要“集体行动”。
爱因斯坦说,只有个人才能思考。同样,只有个人才能读书。读书是私人化的活动,没有独立的阅读,就没有独到的见解,也就没有个人的趣味。这是一种生命方式,有没有目的?我个人认为没有目的,这是个人的精神家园。不管学校的工作多么繁重,爱读书的人总会有一块儿干净的天地,这就是很多老师在目前这种社会中能保持精神独立的一个因素。很多老师过着一种“朴素”的生活,——中等收入,朴素的生活,高尚的追求,这样的人,他个人的精神家园是丰富的。
“对有读书追求的教师来说,永远会有时间。”在一个不读书的社会中,教师应当是文明的曙光。一些老师的时间用于无价值的应酬,一些老师对自己没有要求,非常可惜。为了生活得有意义,为了生命有价值,只有自觉地读书,在内心保持精神的高尚,留下一块净土,支撑自己作为一个文明人的操守。好像是费尔巴哈说的,人,就是他吃下去的东西。读什么样的书,你就是什么样的老师。
一个有梦想的学生遇到一个没有梦的老师,那是一种痛苦。所以,教师必须拒绝平庸。一个真正读书的老师,他的精神标杆作用会影响学生一辈子。如果一个老师对什么事都用“利”来判断,我觉得不但他的教育教学没有价值,他做的事也是很无趣的,一个人无趣是很没意思的。
人的综合能力是从什么地方获得的?绝大部分是从阅读中获得的。人与人之间的主要差异,与他所获得的教养有很大关系,而教养是从阅读获得的。大量的阅读会改变一个人,从无知到有知,从狭隘到宽容……
我们学校有几届高三,备课组每星期给学生发一套“阅读文选”,都是教师选出来的“最好的语文”,——老中青三代老师顶住了来自其他学科、家长的压力,因为我们认为真正的语文阅读高于高考。2005年,师大附中有位学生毕业后给老师写信,说:我度过了一个幸福的高三,因为老师始终带领我们读书,我们是跟着一群真正的读书人学习。有位青年教师在两年多时间里读了80本西方哲学文化史和世界名著,写了40多篇读书笔记,长的一万字,短的两三千字,有家出版社主动找到她,把她的笔记结集出版,书名就叫《把自己和书关起来》。附中还有位青年教师,爱读书,藏书万卷。他爱好研究连环画。也许有人说,这有什么用?有次他写文章,说《水浒》连环画里面把林冲画错了,画成了一个英俊的中年美男子,但其实《水浒传》中林冲是“豹眼环须”,大概是鲁智深的样子。阅读文本发现,原来是林冲的性格让读者觉得他应该“长成那个样”,故被画成“那个样”,而其实林冲不是“那个样”,这个发现很有意思,这种阅读见解就很不一般了。
阅读改变一个人,阅读使一个人变得有智慧。为什么有些老师能在课堂上“灵机一动”——阅读积累使他能够在瞬间有非常好的反应。所以“课堂智慧”是“学”不来的,一定是长期积累的迸发。
我在2007年开始关注儿童文学,读了大量的绘本。绘本中完全没有成人世界的逻辑、思维方式和说教,它就是一种渐进式的启蒙。后来遇到梅子涵老师,他告诉我:英国只有五千多万人,但《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本书印了六千多万册。在国外,“儿童图画书”是所有年龄的人都在看的。而我们有些老师很鄙薄读儿童读物,这是不是有些无知呢?我的少年时代受的教育中,没有爱,没有美,没有“人”,没有诗;我们现在为什么不补补课呢?你读什么样的书,就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学生就能学成什么样。我们学校有一个现象,老师买了书放在办公桌上,学生来玩或者交作业,看到一个一个老师桌子上都放着《比我老的老头》《我们仨》,这些老师都是学生敬重的人,于是学生觉得这一定是一本好书,结果下星期交过来随笔中,就会有不少人写《读<比我老的老头>》,或是谈杨绛的《我们仨》。所以老师在办公室一定要注意自己在干什么,凡是学生看得到的就是教育。
我们有些学生的阅读已经超过老师,这个时候老师应该思考,在基础教育阶段,老师的读书应该超过学生,虽然学生肯定要超越老师,但是一个老师如果永远没有达到自己学生的水平,怎么成为“师”,怎么成为一个“知道”的人?
三、目前学校对阅读的错误理解
一些学校误认为“阅读”是文科教育的任务,进一步误认为是“语文”的任务。然后误认为阅读是为了应付考试,因而只能接受彻头彻尾的功利阅读。其实阅读是所有学科的任务,因为“阅读”是人生存的基本技能。“静养式”的阅读高于教育,高于高考。
在一个实用主义盛行的社会,“开卷有益”即已带有功利的色彩。经常有人说:高中三年怎么样,初中三年怎么样,甚至幼儿园都在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南京师大附中也有家长会问:你们只重阅读,不做题,或是做很少的题,你们对孩子负不负责任?很多语文教师都发现,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的设计是非常没有道理的,我的文章几次被人拿去出模拟题,结果我自己答不出来。
人的心智发展的三种基本元素——想象力、好奇心、求知欲,大多来自阅读与思考。现在的麻烦在于,学生过早地丧失了好奇心,这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观念有关系。爱思考、有思想,应该是评价学生的标准。如果一个老师到30多岁就没有好奇心了,这是非常不幸的事。没有了好奇心,想象力,就只剩下套路了。儿童丧失了好奇心,怎么会有创造力?
美国的教育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阅读,他们会布置读书任务,考查方式是读书笔记。
目前阅读的具体困难:
1.过于功利的教育观影响了阅读教学。
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起,学生的阅读就开始处于追求功利的状态,学生没有得到自由阅读的空间,“不考则不教,不教则不学”的应试教育不可能培养对阅读的热爱。
一个有阅读经验的人,不是靠知识在考试,而是靠能力。这恰恰是课改要达到的目标。一个老师上课时,是带着他全部的阅读史来上课的。
2.大多数学生可能并没有文学阅读的习惯,追求阅读品质的毕竟只是少部分学生,大部分学生的阅读没有达标。大部分学生的阅读量过低,没能达到传统语文教学以及课程标准所期望的下限,积累严重不足,低量阅读不可能形成阅读经验,这是当下语文教学的主要弊端。学生阅读量低,他对世界的认识都会有问题。由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差异,课堂上的“自主合作探究”达不到预期的水平,教师在创设阅读情境时,不免顾此失彼,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答案”。教育的发展,全民的阅读,必然会引领这个社会走向文明。
让我们来看一看美国中学生必读的书(1984年公布):
1. 莎士比亚:《麦克白》、《哈姆雷特》等
2. 美国历史文献:《独立宣言》《美国宪法》和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等
3. 马克·吐温:《哈克贝里·芬》
4.《圣经》(文学阅读)
5. 荷马:史诗《奥德赛》及《伊利亚特》
6. 狄更斯:《远大前程》及《双城记》
7. 柏拉图:《理想国》
8. 斯坦培克:《愤怒的葡萄》
9. 霍桑:《红字》
10. 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11. 梅威尔:《墨比·狄克》
12. 奥威尔:《1984》
13. 索洛:《沃尔顿》
14. 弗洛斯特:《诗歌》
15. 惠特曼:《草叶集》
16. 菲兹杰拉德:《伟大的盖茨比》
17. 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
18.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9.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20. 狄勒里:诗作
21. 陀思妥也夫斯基:《罪与罚》
22. 福克纳:各种著作
23. 塞林格:《麦田守望者》
24. 德·道克威尔:《美国的民主》
25. 奥斯丁:《傲慢与偏见》
26. 爱默生:诗文
27. 马基维利:《王子》
28. 弥尔顿:《失乐园》
29. 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30. 维吉尔:《伊尼德》
——在中国学生做题的时候,美国学生把这些书读完了,所以注定追求不一样。中国的学生不一定要读这些书,但是从古文明到现代文明,从哲学到文学,这个书目对我们给学生推荐图书是有启示的。
四、带领学生走出阅读的困境
教学的瓶颈在于学生的阅读积累不足,教学改革的困难在于教师的阅读量不足。学生的阅读时间和阅读量要有保证,就需要社会和家庭转变观念。
一个想读书的学生永远有时间。我们学校有的老师查晚自习时说,高三某个学生在读课外书,我觉得学生在这个时段读课外书,说明他很平静,如果上考场,老师不一定考得过他。“只要教师肯读书,什么都好办。”我们学校有十多个老师自觉地交流读书心得,后来成立了
“地平线读书社”。他们的读物既有教育理论方面的,也有社会文史哲方面的,甚至还有小说。学校说很关心,准备资助他们;但老师说不需要,要保持读书人的独立性。读书社教师所有的书都是各人自己买。学生也知道“地平线读书社”,在学生心目中,这些人是师大附中的曙光,是精神标杆。9月8号,我们在南京做了面向社会演讲,这几个老师讲每个学科应当怎样学习。语文老师讲,面对高考,如果我们站着就能把分拿到,干嘛要跪下来?“站着”,就是读书;化学老师告诉家长,“最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数学老师告诉家长,数学很美,数学是有趣的。教师的读书,就这样一点一点地起作用。我们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不绝望、不放弃。
学生有阅读积累,才能形成“经验”,才有“悟”的可能。不要对学生提过高的要求。不要唯“参考答案”是从,要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中考高考的阅读检测方式是需要改革的,如果平时以此来检测学生,必然破坏学生的阅读情绪。跟美国、欧洲的教育相比,我们的教育让学生满足于“接受”。目前中小学生阅读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缺乏批判思维,这是因为我们灌输过多。比如对经典阅读,学生没有自己的见解。
一个人的批判意识该怎样培养?如果一个人的阅读经验不能用于认识他的生活与工作,也是无趣的。要注意提高学生的评论能力,我认为写读书笔记是个好办法。学生读完20万字的小说,能不能把自己最主要的认识写出来?有人说难度太大,但是90年代人教社周正逵主编的高中实验教材,就是把学生的鉴赏评论能力作为最高能力的。如果一个高中学生能评价文章,比如在快速读完一篇五千字的文章后,能写出自己的印象;细读一遍之后,能够写出自己的心得,这是最高能力,我们的语文高考中考命题和评价应该朝这个方向努力的。
要培养学生发现并能提出问题的能力。20多年前,有个学生提出一个好问题:我读过很多童话书,发现童话结尾都是“最后他们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概括得很好,因为儿童的视野有限,容易发现基础性的东西,“幸福的生活”其实是人们的愿望。怀疑与批判的意识,很多时候被误读,但批判就是客观地进行评论。我写过《我为什么反对儿童读经》,很多老师不理解。我的理由很简单:
如果孩子喜欢《论语》《孟子》,他可以读;但不能要求所有孩子来读经、背经。孩子太小,不要往他的脑袋里放太多的东西。教儿童读经的目的是让他“相信”,而教育的目的是教会思考。
阅读要有一种问题意识:“每一本书都可疑”,我必须看完并思考,才能获得智慧。这种怀疑批判的阅读品质,来自经验。很多一线教师有很多这类经验:发现教材可能出错,所谓的标准答案可能没有参考价值。教师要有这种自信。良好的思维习惯基于一个“疑”,“尽信书不如无书”“学贵乎疑”“于无疑处生疑”……阅读教学要端正观念,不能仅仅灌输知识。
结语
在任何职业群体,追求灵魂幸福的人都不可能是百分之百。因而,对教师的阅读,不必提太高的要求。在一所学校,只要有五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的教师是真正的读书人,对这所学校的学生来说,已算是很幸福的了。因为在这里,他能看到“精神明亮的人”,他能找到人生的精神标杆,他能跟随真正的读书人在一起学习。
我不愿意用“春蚕”“烛光”和“园丁”比喻教师。教师是一盏灯,我们每个人能力可能有不同,有差异,但我们多多少少能照亮一个学生一点点路,仅此而已。一个学生在基础阶段可能会遇到很多个老师,你就是其中的一盏灯:你亮一点,他就能走得远一点;如果你过于暗淡,他可能不得不徘徊。所以,老师们,让我们都亮一点吧!
【按】王栋生老师一直是我敬仰的一位教师。《从不跪着教书》到《致青年教师》,成为我阅读并向同好推荐的书籍。网络上也一直关注王栋生老师退休后的思考。循着中学生阅读指南,看到这篇文章,予以转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7:21 , Processed in 0.08897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