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大街是汉阳历史最久远的一条老街,有着70多年校历的西大街小学就在这条老街上默默地生存、发展着。而2001年6月以来一系列的举措、事件,却使这所老校“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发展”,实现了几代西大人的愿望。短时间,大变化,内涵发展,超速扩张,人们称为的“西大现象”、“西大奇迹”中心的是她。从教师到校长,从教育到社会,从汉阳区乃至武汉市,关注、疑惑、惊喜、赞扬……而注目的焦点是她----李莉,女35岁,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武汉市最年轻的湖北省特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汉阳区首届“名教师”、区科技拔尖人才、区人大代表、区青联常委。她以超于常人难以想象的满腔热情、惊人的创造激情和与时俱进、只争朝夕的改革魄力,牵引着、推动着西大街小学跨入超常规发展的快车道。
教育着 快乐着 工作可以是谋生的手段,工作也可以是一项事业,一个追求。李莉心中,教育的真谛是爱,在爱的奉献里,她感到的是快乐,是幸福。 1988年从教的李莉,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对社会、对家长、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不断地擦亮着他人、快乐着自己。2000年临近毕业考试,借读生余伟鹏、余伟泳两兄弟的父母因与他人的财产纠纷,必须离开武汉,李莉把这两个借读学生接回了家,三口之家陡增两个活泼的生命,也就陡增了许多忙乱,做饭、洗衣,李莉成了三个孩子的母亲。可余伟鹏两兄弟的父母一去一个多月杳无音信。李莉宽慰孩子,鼓励着孩子,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两兄弟终于顺利地完成毕业考试,与父母相聚,看着他们快乐的身影,李莉感到由衷的幸福。多少次她放弃休息和学生在一起;多少回,她把关爱留在了孩子们的家中、心中。为了肖白洁能坚持上学,在家“坐月子”的李莉不顾家人的再三反对,前去肖家;为了“普九达标”,李莉把年仅一岁两个月的孩子“狠心”送到幼儿园。当她多年资助的学生报考师范时,她感到欣慰;当电话铃声响起,因父母离异而让大家操碎心的李坤向她汇报进步时,她感到喜悦。
“爱是温和的,有时应该是严历的。真正的爱是帮助学生获得发展。”李莉带班的激励教育、自主管理模式、军旅生活体验,使她的学生成长得自信,发展得健康。教育更是一种智慧、一种启迪智慧的艺术,在不断深入的探索里,李莉感到的是成功的快乐。 李莉最初的学历并不高,繁忙的工作之余,她靠着惊人的毅力先后完成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于2002年到北大参加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举办的“首届武汉市小学骨干校长高级研修班学习”并担任班长职务。每年李莉都自费几百元订阅十几种教育教学资料,显示出强劲的学力,不断提升着自己的理论水平,促进了自己课堂教学研究的深入。《学中求乐 乐而好学的尝试》等一系列论文获市级、省级、国家级奖、优质课等获市一等奖,执教“全国启发式实验基地”展示课《春》为武汉电视台多次报道;负责两个国家级子课题研究,参与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央教科研重点课题研究,这在全市都是屈指可数的。研究不断深入,荣誉接踵而来: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市优秀青年教师、市学科带头人;而语文课堂教学的高妙境界,在她不懈努力下,也渐渐展开: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激情调动、巧手点拔的教学风格逐步形成,课堂“抢而有序,活而不乱”的“抢答式”教学模式得以创立,形成“功在课前,活在课中,用在课后”活跃、高效的课堂,极大促进了“发展语言,训练思维”目标的实现。2001年,李莉成为了全市最年轻的特级教师;2002年,被评为汉阳区首届“名教师”。
然而,李莉并没有在荣誉面前停止教学研究。她倾注热情与精力大力培养青年教师。每月上一节示范课,经常邀请青年教师对其跟踪听自己的随堂课。在她的指导下,韦莉、彭娟等青年教师共获国家级奖22人次。作为校长,她坚持担任一个班的语文教学,在生动的课堂中进行她新的探索。她说:“我的很多压力、烦恼都是在课堂教学、课题研究中消除的。尽管艰难、辛苦,却能从学生身上深深地感受到从事教育工作的幸福。” 创新着 美丽着
1998年7月,李莉担任二桥小学副校长,从一个普通教师到教学管理者,更多地需要角色意识的转变,她十分重视教学研究工作,尝试教学常规管理的创新,促进学校教学质量提高。1999年8月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配建了七里小学,作为七里小学的拓荒者,李莉同志担任牵头副校长,全面主持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使该校快速发展。2001年李莉调任西大街小学任校长,从教学管理者到一把手,办学思路的形成者,则需要先进理念的支撑,教育思想的升华。李莉深知:一个校长就是一所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就是现代化的优秀学校。李莉不断地进行着新的探索。
学校事务繁杂,李莉挤出时间如饥似渴地学习着、思考着、摸索着。短短的几年,她研读了百万余字的著作,做了20余万字的笔记,与数十位国内著名教育专家、学者作了交流,考察了30余所学校,实践尝试了不下十次的改革举措,“实施开放式教育,构建开放式学校”的办学思路逐步明朗,教师管理机制改革的工作重点逐步清晰。西大街小学的改革能否成功?有人担心、有人怀疑,“我们必须‘板’,对于西大街小学只有求发展才能求生存,只有创新才能求得发展,“我不怕困难,我坚信,我能带着大家走得更好。”李莉坚定地带领西大人寻找着自己的东西。
教师竞聘 2002年西大街小学教师竞聘大会吵嚷、嘀咕之后平静、激昂地进行着。“填意向书、竞聘演说、末位待岗培训”今天人们早已熟悉、接受、认可的竞聘,在当时的西大街小学,在整个汉阳教育引起了震动,对于吃财政饭的教师群体,对于无政策支持的改革背景,对于新来乍到西大街小学的李莉,这一体制内的小小改革,却有着挑战其校长权威地位的高风险。“对于西大这种震动是必须的。凝聚人心,激发热情,我们这所老校好象一直等待着那份激动。”李莉坚决地推行、广泛地讨论,积极争取支持,使整个竞聘工作顺利进行。竞聘使学校工作归于有序,工作热情得到激发,责任感得到加强。李莉又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新的工作上来。
研训一体化 “培训是最长久的福利”、“培训是最好的奖励”,开始时,没人理解。自购书报销,校长送书,论坛交流,每月1000字读书笔记,每周五下午学生放学后听专家报告,假期的一周培训,还要测评。这一切,开始时,大家不接受,工作干出了成绩奖听课票,假期送出去进修学习,推介给专家定向辅导;这一切,开始时,大家不领情。人人有课题、写课后记、写反思、写论文;开始时,大家不高兴,两年下来,国家级、省、市级20多名专家讲学下来,十多万元培训学习费开销下来,30多篇论文发表开来,20多名教师获奖得来,大家慢慢领悟了、体验了、理念提升了、本领加强了、家长认可了、学校发展了。研训一体化使学习成为西大人的需求,成为自觉,成为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关键;研训一体化使西大获得了省校本培训示范校的荣誉,更开创了汉阳区校本研培的先河;使西大街小学走上了内涵发展之路。李莉说:“教育的关键是教师,教师有的是才干,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展示的平台,一座联接专家与学生的桥梁,他们需要的就是我要做的。”
办开放式教育 一个小小的细节开放,就会带来许许多多。李莉要求所有教师向所教学生家长公告通讯方式,她自己向全校学生家长公开手机号。不知什么时间,问题会冲到她的耳边,她聆听着、解释着、承诺着。在“无线”的沟通中,家校联系紧密起来,指责渐渐少了,信息渐渐多了,表扬偶尔会来。“今年,我们还会向家长开放我们的网站,家长不仅是反馈教育信息,家庭还是我们重要的教育资源。”第二个细节,李莉走得更远。西大街小学的教学开放不是开放日,是开放月,全校各年级各班按计划请家长代表到校,而且要求家长“做一回学生。”跟孩子一块儿到校,一块儿上每一节课,一块儿吃饭,一块儿作业,一块儿放学,一块儿受表扬,一块儿挨批评,一起感受每“每一堵墙说话”、一起感受教师“润物细无声”的教导。家长了解了、理解了、体会了教师和学生的甘难辛苦,三个主体一起进步。“开放式教育就是要使学校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群众。”她特别注意满足弱势群体受教育的需要。她跨服务范围招收有五个特殊儿童:一个孩子患有自闭症、一个孩子失聪、一个孩子超龄、二个被抱养的孩子。“我们接收的是一个有困难的学生,对于家庭,我们却给它打开了全部希望。”开放式教育就是要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阵地。她开放学校资源与社区共享,社区运动会在学校开,学生夏令营努力走进社区,在老人节、助残日、“六一”儿童节,社区和学校走到一起,义捐义卖、跳蚤市场,教育教学活动在社区蓬勃开展,近两年,西大街小学还为下岗职工提供了30多个再就业岗位。“开放式学校管理----多元界入,效益优先;开放性环境德育----环境渗透、建设环境,人与环境共同发展;人本主义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兴趣为主导;差异性评价----个性化评价,异步化操作;开放式师资自培方式----多元组合,多向培训,”“社会化办学,承载社会责任和义务”,这就是西大街小学的开放式教育。
在李莉一班人的努力下,2002年,西大街小学被评为汉阳区首届“名学校”。
发展着 超越着
2003年,李莉领导的西大街小学迎来了最大的发展机遇,也迎来了最大的挑战。学校由西大街整体搬迁至鹦鹉花园,全新、高规格的硬件投入,使学校跃上新的发展台阶。同时,李莉面临决策难题:兼并薄弱学校鹦鹉小学、腰路堤小学,开办实验幼儿园,西大发展中资金本就不足,两校几十万元的外债,优质师资缺乏,社会的议论纷纷,重重困难中,李莉在“扩张发展、满足需求,扶弱解困”思想指导下,坚决、大胆、机智地走上了跨跃式发展之路。
李莉以西大街小学的品牌及诚信为号召,巧借外力,分期付款,一年内在兼并校共投入100多万元,按省级示范学校标准,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学校建设,兼顾了教职工短期福利与学校长远发展,学校建设达一级优标的同时,教职工待遇逐步达到全区前列,为发展留住了教师,留住了人心。
结合小学扩张中“一拖二”的现状,李莉大胆实行“三级管理”,充分调动领导力量。“一校两区,校长负责,分管校长----主任----年组”三级管理,李莉大胆放权分管校长,充分给予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管理职权,轻松了自己,调动了干部,激活了大家,盘活了人力资源,使2400多名学生,100多名教师的大校管理井然有序。
学校规模的扩大,家长需求不断多样化满足一份愿望,就多争取了一分发展的空间。李莉在小班化教学的基础上,探索了日托班的机制,工作的困难留给了自己,方便留给了群众。
在幼儿园建设上,李莉站在“探索幼小衔接教育,探索人事制度改革,探索发展新途径”的高度,大胆运作民营化经营。政府、学校不投入一分钱,不用财政一个人,西大实验幼儿园成为硬件条件全区最好,第一年招生100名幼儿,成功完成了西大街小学“一拖三”的超常规发展。
学校在发展,校长也在接受考验,除了能力,还有品质。在几年的大发展里,经李莉手的经费不下600万。有人送红包,有人以多种方式间接送礼,请吃更不在话下。然而李莉和她的班子没吃过商家一餐饭。“如果真要请吃,就用吃饭的钱为学校做点什么吧!”李莉说,于是有了学校的四张乒乓台、几张沙发……曾经接过两个信封,共3000元,因特殊原因无法退还。“李校长把这3000元做了阳光基金,减免特困生的一些费用。”
“学校是一片净土,校长必须不断升华,包括人格、精神。”正是李莉校长精神的升华,才保证了学校的超越和发展,正是李莉校长的胆识魄力,才推动着西大街小学这所老校历经艰难,拼出一片崭新的希望。
2002年以来,西大街小学被评为汉阳区首届“名学校”、课改先进学校、素质教育先进学校、省教改名校,承办市级现场活动10余次,协办全国现场活动2次。西大街小学成为汉阳区教科研活动最活跃的学校。
2004年,汉阳区新一轮的教育布局调整正在酝酿;2004年,教师人事制度改革风雨欲来;2004年,汉阳区课程改革实验进入发展期,西大街小学,李莉,又会怎样?
“我还会不停地‘板’,会拼。记得《谁动了我的奶酪吗?》,我会先动自己的奶酪。”这就是超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