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会用幼儿的“眼睛”看幼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4-15 09:38: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会用幼儿的“眼睛”看幼儿

  一年以来,我们在《教育规划纲要》的深入贯彻和实施中,努力将《教育规划纲要》提及的“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落实到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去。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大都是按照自己的兴趣来制定教学计划的,在活动进行时,孩子只是被动性的接受。在认真学习、领会《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十条”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用幼儿的“眼睛”看幼儿,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把成人的兴趣、愿望强加给孩子。
  在一次户外自由活动时,孩子们自发地玩起了黑猫警长执行任务的游戏,分别扮演动画片中的角色,很投入、很开心。看来孩子们已经不满足于做动画片的欣赏者了,而是尝试着成为表演者。黑猫警长和警士们的正义勇敢、帅气的形象,小动物相互帮助、关爱的情节,深深吸引了孩子们。老师及时发现这一教育契机,开展了主题活动《黑猫警长》。
  活动中,我们一起编排小动物欢快的舞蹈,一起制作动画片中的人物头饰、门票、宣传海报等。在活动中,孩子们相互合作交流,大胆地发挥想象,让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也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主动性。同时,孩子们在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绘画动手能力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以前,在开始活动时,往往都是老师填鸭式地灌输给孩子,告诉孩子该怎样去做,孩子很被动的接受,没有真正意义的理解,结果往往是孩子违背常规要求做事情。贯彻《教育规划纲要》后,我们和孩子一起来制定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常规,孩子们一起讨论,再一起将讨论的结果以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在老师的帮助下,加工后张贴到班级的各个角落,时刻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孩子自己制定常规,按照自己提的要求来参与活动,改变了老师的苦口婆心,增强了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 23:22 , Processed in 0.14696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