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优秀的诗歌应该以“小”见“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29 07:33: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优秀的诗歌应该以“小”见“大”

 ——诗刊社第28届青春诗会在蒙自举行


  诗刊社第28届青春诗会近日在云南蒙自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诗人陈仓、灯灯、马占祥、莫卧儿、翩然落梅、泉子、泉溪、沈浩波、三米深、唐果、唐小米、王单单、夭夭等13位诗人参加本届诗会。出席诗会的中国作协副主席、《诗刊》主编高洪波希望青年诗人们心存感恩、懂得敬畏、广泛交流,打好厚重的精神底色,不断提升诗歌创作的水准。
  据《诗刊》副主编商震介绍,每届青春诗会来稿量都非常大,每届与会代表的竞争都可以用“残酷”来形容。本届诗会在遴选与会诗人时,聘请谢冕、大解、雷平阳、荣荣、霍俊明为评委,通过投票决定入选名单,以保证入选诗人能够代表近年来青年诗坛的创作实力。
  诗会期间,霍俊明就当下诗歌如何反映现实的问题,与青年诗人们展开了深入的交流。霍俊明认为,现在是一个寓言化的时代,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很多事情超出了诗人和作家们的想象。如何表达现实、反映现实,成为每一个诗人都要面对的问题。因为现实很复杂、诡异,及时的新闻报道也会带给读者非常大的心灵震撼。如果诗歌仅仅是像新闻一样对现实进行机械反映,那么诗歌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有些诗人注重表达社会历史,担当诗歌“责任”,那就必须思考如何避免一种简单的“事件罗列”和宏大的“假抒情”;有些诗人注重表达自我内心的感受,那就必须思考如何将“小情感”引向“大经验”。
  沈浩波的观点和霍俊明的不谋而合。他说,蒙自是一座小城市,但我们却可以从中看到它的宽广和包容。西南联大的历史、碧色寨的铁轨、哀牢山的苍劲、红河的奔腾,都为这座城市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这种感觉,跟我们对于诗歌的追求是一致的,就是要“小中见大”。我们追求诗歌之“小”,但是我们追求诗歌的立意要高、意蕴要广。诗人在进行诗歌创作时,要处理好“小”与“大”之间的关系。我们写作时容易贪于“大”,然而如何从“小”中领略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人和生命之间的关系,才是诗人真正应该面对的。
  莫卧儿也认为诗歌不要“说大话、空话、假话”。她说,诗人,不能打着抒情的幌子,缺席于所处的时代。诗人不应该“粉饰、急于证明、偏执,退却、逃逸、避世”,对这片土地上卑微生命的挣扎视而不见。关于亲人、爱人,关于小感动小矫情小悲伤,关于一根草一朵花一棵树,数十年如一日的赞美诗,其价值已被极大程度削弱。诗歌是一场修行,需要修炼敏锐的洞察力、开阔的视野、深刻的思考能力。写作不是自我表现,沉溺其中,无休止的自我复制会像温水煮青蛙一样耗尽自我。个人生命的体验,只有打通“自我”与“他我”乃至“一切我”之后,才会有震撼的力量。在高速运转物质至上的当下,在多数人空间狭小、精神逼仄的当下,诗意,更需要洞穿现实与历史的意志,用个体单薄的生命和热血来找寻。
  谈到诗歌中“小”与“大”,必然会涉及到“自我”和“社会”的关系。在很多人看来,二者往往是处于一种矛盾对立的关系。但翩然落梅则认为,有很多人提出要担当社会责任,但这不应该成为对每一个诗人的要求,有些诗人愿意在幽暗中专注于其无限浩大的内心世界和身边广阔的自然和人世。对时事、新闻的浅层参与会毁掉一个诗人,使诗歌成为一种工具。而工具在工作完成以后,就面临被丢弃的命运。诗人在述说自己的内心感受时,其实也在暗中被打上了岁月的、时事的印记,并非所有书写自我的诗歌都是无病呻吟和偏离生活的,它也是生活和现实的一部分。
  除了修改诗稿、举行座谈,青年诗人们在诗会期间还参观了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旧址、中共云南一大会址,徒步行走了24公里的废弃铁轨,亲身感受了滇南深厚的文化底蕴。(黄尚恩)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9 07:35:05 | 只看该作者
哲夫:这不是诗歌的时代

2012年08月26日
来源:北京晨报
  诗歌原本是文学王冠上最高的一颗明珠,但是在这个时代里,却已经渐渐没落,民间的诗歌已经很少出现,很少人写,也很少人读。  中国原本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不论上古的诗经,唐宋的诗词,都曾经达到过非常高的高度。任何一个时代达到繁荣的高潮,必定也是诗歌大放光彩的时候,不能想象一个没有诗歌的时代会被人们记住,会被人认为是繁荣的时代。然而,在今天这个泛娱乐化的时代,一切都是以金钱、数量、物质来衡量的,在这样的时代,诗歌是无奈的,也因无奈而没落,这不是文学的时代,更不是诗歌的时代。
  诗歌当然是需要读的,然而诗歌的创作需要扶持。目前的状况,很难让写作的人有坚持的动力,首先发表很难,其次稿费非常低,而且算法也有问题,我自己也写诗,也编刊物,一般诗歌的稿费都是二十行算一千字,一千字也就三五十块钱,诗人根本没有办法养活自己,都去专注于生计,谁还写诗呢?有人说古人也不靠写诗赚钱,这没有错,古人没有或者极少有稿费一说。但是在那个时代,写诗可以获得更好的社会地位,一个人倘若诗名远播,不仅受人尊敬,也会因此而获得各种社会资源,甚至政府也愿意供养诗人。但是现在,写诗可能只会得到耻笑,世俗社会中,不仅诗歌是无奈的,诗人也是无奈的。所以,如今的诗歌,民间创作已很少,反而是官场诗歌很多,诗歌已经流于权贵们退休之后的玩物了,古人说歌以咏志,早已没有这样的诗歌了。
  诗歌还需要环境,它如同百灵鸟,在万众喧嚣的地方,没人能听见它的声音,只有在清雅的环境中,它婉转的声音才能悠扬入耳。但是如今社会,哪里还有诗人放歌的地方呢?
  当然,如今也并非全没有人写了,各种流派一直都有,也有许多对于诗歌创作新的尝试和实验,写法很多,但真正的还能体现诗的真髓的却很少了。
  本版文字整理 晨报记者 周怀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8 20:00 , Processed in 0.1462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