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91|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考作文改革:中学语文教学改革“风向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6-8 16:04: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高考作文改革:中学语文教学改革“风向标”?2013年06月08日  作者:张以瑾 于建坤 梁杰  
高考作文改革“在路上”
6月7日,考生走出天津市耀华中学考场后与家长打招呼。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 摄
  “全国作文日”,有人这样形容每年6月7日。
  上午11点30分前后,各省高考作文题陆续“浮出水面”,媒体争相报道、组织点评,网友们转载、围观、吐槽、仿写……俨然参与一场集体狂欢。
  作为分值最高、灵活性最强的大题,高考作文似乎天然具有舆论效应,但更深层的看点,或许还在于它被视为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风向标”。正因此,不少学者呼吁,要基于现实理性地看待高考作文,而不是简单地做价值判断,因为高考作文改革还“在路上”。
  材料作文唱主角
  议论文命题的特点是把矛盾或明或暗地提供给考生,迫使他们进行具体分析,形成自己的论点,展开论述。
  “总体做到了两点:一是事先无法猜到,避免了有的考生事先有所准备;二是没有偏题、难题、‘坑爹’之题与考生作对。”作家叶永烈第一时间表达了对今年高考作文题的看法。
  确实,在材料作文唱主角的情况下,高考作文彻底告别了押题的可能。一个明显的例子是,今年高考作文题绕开“中国梦”这个热点,让很多押题人大感意外。教育评论人熊丙奇认为,“高考作文不要急于紧追时事,它不是时政体,而是一个反映学生的观点和他的既有表达的题目。
  “今年高考作文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指向议论文的题目明显占了优势。议论文命题的特点是把矛盾或明或暗地提供给考生,迫使他们进行具体分析,形成自己的论点,展开论述。”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孙绍振说,以往的命题有一个很突出的现象,即许多表面上看来是导向文论的题目,实际上是诗性的抒情命题,往往表现出变相的强制性主题,不利于考生发挥。
  从出题形式看,今年高考作文试题主要包括材料作文、话题作文、标题作文三种类型,其中材料作文、半命题材料作文占绝大多数,这也是近年高考作文改革的一大趋势。
  对于命题作文式微,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主任刘海峰认为:“命题作文与文学创作有所不同,考场中所写的作文应有一定的规范性,这是大规模选拔性考试维持可比性和客观评卷的公正性的必然要求。但命题作文考的是实实在在的作文能力,也就是表达、说理的能力,或者说语文的实用技能,而不仅仅是‘白发三千丈’式的文学想象。”
  材料作文之所以成为主流,主要在于它具有两大优势:
  一是多方面、多视角的材料能广泛联系现实生活。杭州教育考试院副研究员丁飞说:“这样能鼓励考生自由创新、个性立意,更好地显现新课改的素质教育、自由发展理念。”
  二是材料审题整体难度不高,能让考生有话说。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北京101中学副校长程翔认为,“材料类作文要求考生用自己所知道的材料印证其所生活的世界,能让那些关注生活、思想敏锐、视野开阔的考生脱颖而出。”
  复旦大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认为,今年高考作文题突出考查学生的“去自我中心”的思维意识,或是审视自我、或是反思当下、或是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看到局限、学会思辨、把握平衡。如上海卷关于“更重要之事”的思考,可以谈个人当下的局限性,也可以谈登高才能望远,不要做井底之蛙;安徽卷可以思索自身应该不执于过去而着眼于未来,高中生应该对人性即将展开的可能性有所期许;四川卷的立意也可以从寻求人的多元性平衡角度破题;湖北卷“方”与“圆”的问题就可以谈及学生对处世智慧的思考。
  “高考试卷坚持‘考试也是学习’的思想,认为考试同样存在弘扬什么、批评什么的价值观导向,同样存在培养健康情感的问题。”程翔认为,今年作文试题以北京、海南、山东、江西等为代表,注重选取与学生日常生活贴近、关注当今时代潮流发展趋势的材料,注意蕴含在材料中的正确价值观导向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广东卷“富翁捐助”、浙江卷“三句话看青春”等作文试题,立意角度多元,没有联系的意识、发展的眼光、辩证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很难写好的。




2#
 楼主| 发表于 2013-6-8 16:04:36 | 只看该作者
 什么是“好”的作文题  高考作文题好与坏,主要在于它能不能提供比较大的思辨空间,能不能让学生自由表达。
  “好的高考作文试题既要有一定的审题难度,又能提供若干个立意角度;既要尽可能让考生们有话可说,又要能考查出思想境界、思维品质之高低;既要体现一般社会正确价值观,还要有一定的时代性、新颖度。”广西柳州高中校长李昌林认为,北京卷“科学家和文学家关于手机的不同看法”、全国大纲卷“同学关系”、安徽卷作文题等都是今年较好的作文题。
  “高考作文题好与坏,主要在于它能不能提供比较大的思辨空间,能不能让学生自由表达,这是最重要的。”熊丙奇认为,今年有些题目给学生的思辨空间还是比较小的,给学生自主表达的空间也不够,这也是未来高考改革过程中需要注意的。
  黄玉峰认为,学生身处校园一隅,生活单一,思考问题的面也容易窄化,而上海高考作文题一向平实,注重思辨,这是它的特色与长处。上海卷今年延续了这种风格,“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这种命题思路能够引导语文教师引领学生不局限于个人的小世界,去拓展自己的思维,辩证地看待世界,这对于学生多元价值观的形成是很重要的。
  在材料作文主导的格局下,不少专家认为天津卷命题“守正出新”。“半命题作文既保留了传统命题作文的构架,又呈现出适度的自主性与开放性,是一道颇具亮点的高考作文题。”程翔说,该题留给考生的写作空间较大,如从思维过程切入,可以谈“思而知之”“疑而知之”;从生活体验出发,可以谈“乐而知之”“挫而知之”;从求知方式入手,可以谈“读而知之”“网而知之”;从知行关系着眼,可以谈“行而知之”“用而知之”等。
  孙绍振认为,普遍评价较好的命题也可能隐含“败笔”。以福建作文题为例,顾城诗里的关键意思是,假如地球没有引力,人就会在天上飘浮。为了拒绝这种“自由”,诗人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这个题目不但激发了想象,而且在想象中揭示了矛盾,即人为地球所吸引,是不自由的,飞向天空有了自由,但马上就产生了如何存在的问题,即苏轼担忧所谓的“高处不胜寒”的风险。因此,这个题目想象的空间很大,不但是情感的,而且是理性的空间。
  “很可惜,命题者对想象的伟大作用显得有些漠然,造成题目有明显缺陷。”孙绍振直言不讳地说,“败笔”之处在于把诗人的结论告诉了考生:“为了拒绝这种‘自由’,作者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在自由与现实的矛盾中,把矛盾的主要方面确定为现实,为了现实,宁愿牺牲自由。当然,这样的思想不是不可作为命题的材料,但是,把这样的思想明确地显示出来,就肯定变成了规定了考生立论的题旨。“这有点煞风景,把这样的思想规定为文章的主题,考生还有什么空间自主立意,还有什么个性独特的发挥呢?”孙绍振说。
  事实上,所有关于高考作文的讨论,都会指向一个本位问题:高考作文要考查哪些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今年的高考作文有没有达到这些目标?
  李昌林认为,高考作文一般考查三个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一是审题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二是学生心智发展水平,特别是道德素养;三是考查学生感悟生活和生命的能力。尤其是第三种考查,要求学生不仅仅是理解题目材料,还要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能力,联系生活和生命经历,充分阐述和生发出自己的感悟。总的来看,今年各省的高考作文题都基本达到了这些目标。
  “高考作文对学生的核心要求莫过于‘读书做人’,如何从生活中获得对人生的体验和感悟是最关键、也最有用的方法,更是启发学生对今后道路的思考和预期。”黄玉峰说。
3#
 楼主| 发表于 2013-6-8 16:04:51 | 只看该作者
高考作文缘何频变脸  命题关注点由注重道德引导到关注人生思考、个性表达,到高尚品行倡导、人文关怀、生活哲思等多元格局。
  很多人注意到,高考作文这几年一直在变化,从命题作文到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再到话题材料作文。高考作文为何频频变脸?这背后有着怎样的理念和逻辑?
  “从命题形式看,命题形式走向多元化,限制由大到小。”李昌林分析认为,近20年高考作文命题大致经历了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为主,命题作文、话题作文等多元并存——回归“新材料作文”的变化。2007年后,材料作文逐渐回归,并超越了以往的水平。命题关注点由注重道德引导到关注人生思考、个性表达,到高尚品行倡导、人文关怀、生活哲思等多元格局。
  “高考作文走向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强制性、主题性命题逐渐衰微,代之以非主题性命题,所谓话题、材料作文,首先考核的是学生自主确立独特主题的能力。在材料和问题面前拿出自己独立的见解来,这是素质的主体性、创造性,也是竞争力。二是这几年的命题逐渐从侧重抒情性的命题向议论性,也就是理论性的命题转化。”孙绍振认为,这符合世界各国高考命题的共同取向,因为不论是美国,还是澳大利亚、英国,作文命题都是理论性的,法国是哲学性质的。新加坡甚至规定只能写议论文,不能写抒情散文。把检测理性思维的能力放在重要地位,曾经有中学语文教师指斥脱离中学生实际,这话恰恰脱离了中学要进入以理性思维为主的高等教育的前景。立论不但为文之本,而且是为人之本。要把学生教得像“人”,即要有自己的思想。也就是启蒙思想家笛卡尔所说的“我思故我在”。
  从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看,李昌林认为:“今后高考作文改革的方向应该继续注重作文的导向性,注重作文积极的思想导向,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重视对生活思考,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注重作文的探究性,防止学生套写,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利于创新人才的选拔,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注重作文的可写性,作文命题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得所有学生都有话可说,不难为学生,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点燃学生的写作激情。”
  然而,高考作文改革也带来另一个话题,即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指挥棒”或“风向标”的作用,引导中学语文教学改革?
  “不应该过多强调高考作文的导向作用,因其容易让师生不再关注语文素养的提升,而沉湎于解读应试的阅读作文的高分密码,甚至催生作文教学宿构、抄袭、套写等不良风气,破坏了正常的语文课堂教学序列和生态,严重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甚至思维能力的提高。”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南通二甲中学校长凌宗伟认为,语文教育要从根本上关注人的生命生长,在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素养的过程中丰富学生生命的色彩,用教师的生命润泽学生的生命,而不只是教会学生应试。
  不过,孙绍振则认为,作为“指挥棒”或“风向标”,高考作文改革对中学语文的导向作用是货真价实的。“能写好作文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最雄辩的表现。当前效果不彰的原因,主要是有太多的选择题和变相选择题。如果要让高考作文这根‘指挥棒’更有威力,除了把作文分值提高,别无选择。”(记者 张以瑾 于建坤 梁杰)
4#
 楼主| 发表于 2013-6-8 16:05:22 | 只看该作者
【相关链接】
2013年部分省份高考作文题
  全国大纲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厚的情谊,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
  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
  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我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得抄袭。
  新课标卷
  一位商人得到一块价值不菲的宝石,但却发现宝石上有一条裂缝,如果能从裂缝处切开,就能得到两块完美的宝石。许多老工匠不敢尝试,这时,一位年轻工匠勇敢地站了出来,并且完美地切割出了两块宝石。有时不仅需要足够的经验,更需要抛却许多顾虑的勇气。请根据以上材料作文。
  北京
  科学家:假如请爱迪生来21世纪生活一个星期,最让他感到新奇的会是什么。
  文学家:我想,手机会不会让他感到不可思议呢。
  科学家:我同意,手机是信息时代的一个标志物,简直称得上是一部掌中电脑,丰富的功能一定会让这位大发明家感到新奇。
  文学家:手机的广泛应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或许这也是爱迪生意想不到的吧。科学家和文学家关于手机的不同看法引发你什么样的想象和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江苏
  一群人来到光线暗淡、人迹罕至的洞穴里探险,洞穴里很神秘,他们就点了几只蜡烛,发现里面竟然有一群色彩斑斓的蝴蝶,他们欣赏了一会儿,不想惊动打扰蝴蝶就离开了。几天后,他们回到原地,想看看蝴蝶在不在,却发现蝴蝶已经栖居到更深更黑的地方去了。他们在想,是不是几只蜡烛的光亮影响了蝴蝶的生活习惯呢?
  要求:阅读材料、自选角度、题材不限,诗歌除外,完成作文。
  福建
  根据顾城的《忧天》:我仰望着夜空,感到一阵惊恐;如果地球失去引力,我就会变成流星,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哦,不能!为了拒绝这种“自由”,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文体不限(不含诗歌),不少于800字。
  天津
  中国自古有“学而知之”的说法,这里的“学”,通常被理解为从师学习。韩愈就说过:“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的途径日趋多元。请结合你的心得和体验,在“____而知之”中的横线处填入一字,构成题目,写一篇文章。
  上海
  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不尽相同。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广东
  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慈善事业。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根据这段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作文。
  (根据现有材料整理,请以高考试卷真实内容为准)
5#
 楼主| 发表于 2013-6-8 16:28:58 | 只看该作者
湖北卷


  材料作文:装鲜牛奶的容器一般是方盒子,装矿泉水的容器一般是圆瓶子,装酒的圆瓶子又一般放在方盒子里,方圆之间,各得其妙,古诗云:方圆虽异器,功用信具呈。人生也是如此,所谓:上善若水任方圆。以方圆为话题,根据此材料,题目自拟写作文。





 全国卷(新课标)
  经验与勇气
  一位商人得到一块价值不菲的钻石,但却发现钻石上有瑕疵。很多工人都不敢随意去切割这样昂贵的钻石。一个有一道裂痕的钻石,若切割好的话就价值连城,若切割不好则损失惨重,一位老雕刻家设计了周密的方案,让他年轻的徒弟进行切割。徒弟没有犹豫就切割了并获得成功。老雕刻家说,不考虑价值,无所畏惧,就能做好一件事情。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得抄袭、不得套作,写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北京卷
  爱迪生如何看待手机
  材料作文,两个科学家对话,爱迪生回到21世纪,他对手机怎么看,不少于800字,题目自拟。
  江西卷
  学生有三怕:奥数、英文、周树人
  “中学时代,学生有三怕:一怕奥数,二怕英语,三怕周树人,但有些学生却喜欢前面的‘两怕’。”这一现象阐述自己的观点,可以议论,也可以记叙,题目自拟,字数700。
  广东卷  
  以“捐助”为题作文
  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慈善事业。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安徽卷
  为什么能或不能这样
  “一般人只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而说为什么如此呢?我却梦想从未有过的事物,并问自己为什么不能呢? ——萧伯纳”谈对这段话的理解和看法。题目自拟,800字
  上海卷
  更重要的事
  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总还有更重要的事,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也普遍相同,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湖南卷
  作文是二选一:它被天边的彩云所吸引,奋力飞腾,寒冷、饥寒、风雨都无法阻止它,它毅然决然地向上飞,飞上高山之巅,它已精疲力竭,伤痕累累,一个声音问,值得吗?天地苍茫、彩云缭绕,它内心充实而满足,喃喃地答道:我愿意!
  父亲的书桌对面有一把小椅子,儿子坐在那里陪伴回家在桌子前剪报的父亲,父子俩没有说话,静静相对,儿子望着父亲祥和的面容,心里充溢着宁静的幸福。父亲,您辛苦了,能这样陪陪您,我真的很愿意。
  根据上面两则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江苏卷
  探险者与蝴蝶
  一群探险者去山洞探险,进入后点燃蜡烛,发现有一群蝴蝶,于是退出去了。过了一段时间,探险者们再次进入,却发现蝴蝶飞到山洞深处了。作文要求考生根据一点点细微的变化,材料作文,自定主题。
  浙江卷
  三句话看青春。丰子恺说,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的。英国作家说,为什么人的年龄在延长,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美国作家说,世界将失去海底王国,一般失去伟大的王国就是成人。根据材料作文。
  福建卷
  根据一首现代长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这首诗歌是顾城的《忧天》,内容为 “我仰望着夜空, 感到一阵惊恐; 如果地球失去引力, 我就会变成流星,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 哦,不能!为了拒绝这种‘自由’, 我愿变成一段树根, 深深地扎进地层”{。行文要求为文体不限,诗歌除外,800字以上。
  山东卷
  根据“一专栏给莫言等很多作家的作品挑错别字,他们虚心接受”的情况,自选角度撰文。材料为“一个刊物上有个咬文嚼字的专栏给莫言等很多作家的作品挑错别字,他们虚心接受”,要求考生根据这段材料自选角度撰文,要求文章800字以内。
  重庆卷
  大豆是蛋白质含量极其丰富而又十分廉价的食物,可它的境遇曾一度尴尬,煮熟的大豆难以引起人们的食欲,并且会使肠胃胀气。人们需要更好的大豆食用方式,后来,盐卤点制豆浆而发明了豆腐。
  豆腐的诞生彻底改变了大豆的命运。豆腐让人体对大豆蛋白的吸收和利用,变得更加容易;豆腐柔软变通的个性给擅长烹饪的中国人留有极大的创造空间,豆腐也因此被制出品类繁多的菜肴,以适应不同地区人们的口味和喜好。所有这些,让普通的大豆得到了升华。
  要求:1.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义,选准角度,明确立意2.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四川卷
  以“过一个平衡的生活”为话题,自拟题目。
  辽宁卷
  沙子和珍珠
  一位年轻人事业无成非常郁闷,一天他在海滩上遇到一位老人。老人抓起一把沙子扔在沙滩上,问“你能找到吗?”,年轻人说不能。老人又抓起一颗珍珠扔在沙滩上,问“这回呢?”,年轻人说能。年轻人恍然大悟,一个人,只有做珍珠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材料作文。
  天津卷
  2013年天津卷高考作文题为“以 ‘___而知之’(填入一个字,学字除外)为题,写一篇文章”。
6#
 楼主| 发表于 2013-6-8 16:46:38 | 只看该作者
荒诞不经还是精致奇巧?湖北高考作文题争议大

文章作者:李卫中 等 来源:湖北日报 2013-6-8
    昨日中午,2013高考语文刚刚结束,有关作文题的议论即在网上展开。我省高考作文题目“上善若水任方圆”争议较大,有人认为“荒诞不经”,有人表扬“精致奇巧”。
    省作协副主席陈应松认为,这道作文题纯粹为考而考,没有实际意义,也很难有深刻的见解。写议论文干瘪,写记叙文更难,可称之为“荒诞式”。更重要的是,命题中看不到对国家、对人生的思考,缺乏理想与胸怀,连科举考试都不如。“对比王安石、苏轼当年考试的华章,高考作文弄成小欢乐、小清新等娱乐文字了。”他建议,高考作文命题前可征求一下文化界意见。
    青春文学作家刘敏则认为,单从“作文”角度来说,这个作文题算不上繁难。题目由浅入深,在国学与哲学之间做了一个巧妙连接,堪称近年来高考作文题的佼佼者。这个作文题发挥余地很大,文科生、理科生都能迅速找到切入点和契合点,从小处落笔可写身边事,从大处挥毫可话处世之道。
    武汉市11中高级语文教师李晔晖从教学角度出发,对作文题做了系统点评。他认为作文题有3个优点:材料加话题,从日常生活现象入手,考生不会写偏,却能很好区分优劣;方与圆对应天与地、规与矩、情与法,体现了中国文化特色和人文情怀;开头“你注意到了吗”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接受不同的性格,学习处理复杂的人际社会关系。
    网友对这道作文题负面点评较多。一网友认为,不能引导学生“该方则方、该圆则圆”的圆滑性格,人生应该有操守,岂能任方圆?“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德行就像水的品性,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不争”不等于“放任”,“任方圆”是对“上善”的曲解。
(摘自2013年6月8日《湖北日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3-6-8 16:47:24 | 只看该作者
高考作文题明星试写 名人晒出微作文引网友热议

文章作者:李渊航 等 来源:广州日报 2013-6-8

陈冠希拿着手机自拍的图片被微博疯传。

作文题明星试写
  昨天,万众瞩目的高考开考了,拼音题是每年的必考题目,由于混淆性大,不少考生在这一关纷纷折戟沙场。被难倒的其实不止考生,娱乐圈的明星在咬文嚼字的时候也常常出现失误,唱歌、念台词、主持,频频念错字,引发网友一起来找茬。而在各地高考作文题公布后,名人们马上通过微博试写“高考微作文”,其中,任泉调侃爱迪生拍手机广告和潘石屹建议“爱迪生与乔布斯对话”引起网友热议。
  策划/徐晖 撰文/记者李渊航、莫斯其格
  解读
  潘石屹:
  可以写成《爱迪生与乔布斯对话》
  在地产大亨潘石屹看来,作文完全可以写成《爱迪生与乔布斯对话》,他还在点评上海作文题时称:“让同学们思考,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三维世界外还有万千世界。”虽然点评了作文,但潘石屹还是谦虚地说,作文得让年轻人来写,“我们还是好好盖房子吧。”
  王海鸰:
  广东作文题或会引起社会反思
  昨日下午,曾创作《牵手》、《中国式离婚》等作品的著名剧作家王海鸰发表博客,对各地高考作文题发表看法。在王海鸰看来,北京作文题“给予考生很大的发挥空间,可以就手机本身出发写出手机的发展,也可写成幻想类小文;但与此同时,这样的题目对于对手机不了解的同学会不会有失公允值得探讨。”上海作文题属于非常开放的题目,“考生发挥空间很大,角度很多,一如上海卷往年的风格。”王海鸰还表扬广东作文题“不失为好题目”,“捐助确实是当今社会一个很普遍的问题,由于道德绑架、媒体舆论、各种组织,使得捐助本身变了味道。对于捐助行为本身的探讨,或会引起社会对此反思”。
  试笔
  爱迪生如何看手机? 名人晒出微作文
  在微博上,名人们对北京作文题“爱迪生如何看手机”调侃最多。著名演员任泉在微博上写了一篇微作文,“爱迪生见到手机,道:产品没问题,和我的形象贴合,合同每年一签,广告片必须李安拍,我喜欢他会讲故事。费用得比冰冰高,哪怕一块钱,我要的是一口气!”
  这样富有娱乐性的微作文一出,马上引发围观和热议,有的网友担心地说:“这作文会不会得零分啊?”
  作家马伯庸则调侃说:“爱迪生:真是令人钦佩的发明,如何保证它的电力供应呢?科学家:手机电池是直流电哦。爱迪生:哈哈。科学家:但充电必须要用交流电哦。爱迪生,卒。”
  韩松同样是一篇调侃的微作文,“其实手机对大部分人最基本的功能是通话和收发信息,而电话和电报在爱迪生在世时都早已发明了。爱迪生感到惊奇的为什么不是防火墙呢?”
  此外,网友们对北京作文题也有“神解读”,一张陈冠希拿着手机自拍的图片被微博疯传,只因陈冠希的英文名是Edison。有网友开玩笑说:“年青的考生以为爱迪生是Edison陈冠希!他怎么看手机?那得看像素高不高了,有没有广角……”
    拼音关
  大牌难过
  频念错字
  “尴尬”变“监介”
  这些明星念错字了
  本月5日,著名编剧、策划人史航发微博,指出明星念错字问题:刘德华《冰雨》“刽guì子手”唱成“kuài子手”;邓丽君《明月几时有》“低绮qǐ户”唱成“低yǐ户”;周迅《看海》中“贝壳ké”唱成“贝qiào”;吴克群《先生你哪位》中“尴gān尬gà”唱成“jiān jiè”;李小璐将修葺(qì)读成修(róng),胡歌将蓦(mò)然回首读成(mù)然回首,杨幂将脚踝(huái)念成脚(luǒ)。
  这引发了网友“全民连连看,大家来找茬”的热潮,网友发现念过错字的明星大有人在,方大同在林夕作词的《诗人的情人》中把“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唱成“十四xing诗”, 伊能静新歌《念奴娇》中“羽扇纶guān巾”唱成“羽扇lún巾”,许巍在歌曲《那里》中将“扑朔shuò迷离”唱成“扑朔sù迷离”;李湘在四川一所大学授课将“棘手”念成“辣手”……
  念错贻害广VS念错也好听
  对于明星的口误,网友迅速站成两个阵营,有人认为,明星作为公众人物,背后粉丝千千万,念错字可能直接“教坏小朋友”,更有媒体义正词严地指出“明星以讹传讹,这让那些粉丝孩子们该怎么模仿和学习,又让更多的拥趸该怎么对待呢?”也有网友认为,“明星念错字太丢人,等于是把自己没文化广而告之了”,“要是对观众、歌迷负责,就应该事先做好准备,避免这种低级错误。”
  不过,也有网友表示,念错字没那么严重,“古人还念错字,写错字呢,人家弄错了那叫通假字,明星念错了就是素质低,没有这样的。好像名人就永不会犯错一样。其实谁都会出错,不要过分夸大偶像效应,要求他们尽善尽美,其实何不多一份宽容,用平常心对待他们的错误,或许这样的偶像更能被人们喜欢。”更有死忠粉丝表示,“错了又怎么样?我知道张信哲唱《爱如潮水》把徘徊唱成徘回了,可是唱起来押韵,也没有什么啊!”
  念错字,有心还是无意?
  对于周迅把贝壳念成贝壳(qiào),她自己曾做过解释,称是因为想显出这首歌俏皮才这样发音的,所以这其实是可以的,不算错。
  对于吴克群把“尴尬”念成“监介”,有网友称,“台湾地区很多年轻女孩会把尴尬打趣地念成监介。网络小说《晴天娃娃》里头就这样。许多小说借‘还真是监介’逗趣,如果吴克群这首歌是欢快的话,不排除是故意为之。”
  至于港台地区的歌手常把“刽子手”读成“快子手”,不少网友认为这是因为内地字典修改了,而港台同胞用的字典有所不同。针对刘德华唱的歌发音之错,史航也称上世纪60年代许多影片都念成“快子手”,因为潮州方言中有这么读的,应属于不规范发音。
  伊能静回应念错字时,称自己曾请录音助理用电脑去查一下该字,“因为在我的记忆中发音是不同的。后来她回来后跟我说念‘伦’没有错,我们于是继续录音,后来才知道当时助理没有用计算机查,而是用手机输入查询。”
  巧妙化解,为自己加分
  伊能静念错字后,及时道歉:“我在这里诚心诚意地对各位纠正我的朋友致谢,并且感激于大家的提醒及担忧。”刘诗诗把台词中的“沮丧”念成了“且丧”后,也第一时间在微博回应:“口误,会纠正。正片不会再犯。”并加上可爱和大哭的表情,坦诚、谦虚的态度赢得了大家的谅解。
  《我是歌手》第一场录制时,担任主持的海泉在说“两个字”时口误说成“两个痣”,引发现场哄笑,海泉表现淡定从容,微笑之后自信、放松地说道“不好意思,我再来一次”,把尴尬轻松化解。他良好的现场应变因祸得福,海泉的“两个痣”迅速走红,他本人也被誉为“痣叔”,海泉也笑言:“出道十多年,没想到因为‘两个zhi’又红了一把。”
8#
 楼主| 发表于 2013-6-8 16:48:27 | 只看该作者
于丹解读高考作文:考评的是思维方式与价值观

文章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3-6-8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今日上午9点,2013全国高考(微博)语文科目考试拉开序幕,上午11:30高考语文考试结束。语文考试中最受人关注的就是作文题了。另外大家对作文题的解读也是各有不同。
    全国卷:真诚与友善;新课标卷:经验与勇气;北京:爱迪生怎么看手机;上海:更重要的事;广东:以捐助为题作文;四川:过一个平衡的生活;江苏:探险者与蝴蝶;湖南:走过;辽宁:沙子和珍珠;江西:学生有三怕;重庆:以大豆为题材写作。今年,山东的考题是以莫言为材料自拟标题进行作文写作,青岛二中特级语文老师郝敬宏认为,题目既有山东的地域特色又有时代特色:
    郝敬宏:莫言是山东高密走上世界第一个大家,用他做材料,就体现山东地域特色。第二,当中国文学越来越被世界所接受的时候,莫言作品的本身其实就体现了时代对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关心。从它材料的思想和写作的题向来说,无论多么伟大的人物,有错就改,改错才能前进。涉及到如何对待自己原则的问题,涉及到你怎么样做人,怎么样为人的问题。
    什么样的作文题才是好题目呢?作家赵丽宏就曾经提出过说:高考作文应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学会写作,学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
    而今年各地的高考作文题,在不少专家学者的眼中,有很多的改变,比如知名文化学者、北师大教授于丹就认为,今年的考题思辨性和时效性都很强:
    于丹:这里最终的考评是思维方式与价值观,而不是文学色彩和逻辑的阐述,我想这是今年高考作文最大的一个转型,这几个作文题目都会给我们启发,就是对于一个人素质的提升、观念的提升已经大于文学技巧。(中国新闻网)
9#
 楼主| 发表于 2013-6-8 16:55:14 | 只看该作者
莫将枝蔓当本然——关于高考作文的言说
文/凌宗伟

《中国教育报》张先生早在几天前就希望我参与他们策划的《高考作文的“全民时代”》,没想到岳丈昨天仙游,但答应的事情还是要办,所谓“受人之托,终人之事”。于是请几位同仁帮助我收集资讯,提供提供意见及时通过QQ传递给我,利用守灵的间隙,完成了以下文字。至于他们用不用,用多少,那是他们的事。
通观今年各地高考作文试题,不难发现,尽管出现了几个省份直截了当的命题作文形式,总体说来以材料或作文形式呈现的作文,依然为主要的命题形式;审题不再过多的为难学生,题目趋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多数学生有话说,同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也让学生有一定想象、理性思考的空间;立意指向注重材料或话题的思辨性可以说是今年作文命题的一个主要特征。
具体说来,和往年相比,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更是精彩纷呈、姹紫嫣红,呈现出诸多不一样的所在:
第一,材料作文如日中天,占有雄视天下的位置。去年江苏还坚持材料加命题的形式,今年已举手向材料作文投降;但有意思的是,湖北去年是材料作文,今年却是话题作文,看来话题作文还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也不应该退出;而天津卷竟然是半命题形式,这种常在中考作文中出现的形式出现在高考中,竟然有让人眼前一亮之感,想来明年或许有跟进者。
第二,材料形式多样内容缤纷,寓意指向众多。生活中蕴含着无穷的智慧以及做人的道理,今年的材料形式有寓言故事,比如新课标卷涉及的钻石故事;有生活扫描与社会思考,比如山东的“名人与咬文嚼字”,北京的“科学家与文学家对手机的看法”,广东的富人捐助引发的思考;有科普说明,比如重庆关于大豆的解说;有哲理名言,甚至是几种的结合,比如湖南是两则材料,一段为高蹈的诗意性文字,一段是生活性扫描。不一而足的形式让今年的题变得“乱花渐欲迷人眼”,但无论什么材料,引导学生思考生活,引导学生走向高尚,
引导学生拥抱现实却始终如一。
第三,材料审题整体难度不高,能让学生有话说。比如广东卷不同人对捐助的看法,三个都可以立意,无所谓高低,学生只要选择其中一点即可。
贴近生活,感悟时代,拥抱现实,这是今年作文的主题词,也是中学写作永恒的引导力量,但是今年作文还是有些缺憾,提倡准确定位或者守住真我的引导中学走向人格独立的材料似乎没有,能展现现代人的时代精神与现实风貌的材料似乎也没有,而这恰恰是中学教学中应当高举的两面旗帜。
令人尴尬的是,网络上依然对高考作文命题以责难为主,至少也是毁誉参半。比如我们江苏的作文就赢得了“最奇葩”作文的“美誉”。原因何在?我们不妨先看看这样一个真实的案例,也许这样的案例会给我们带来某些启示。
    在美国,有一个真实的案例,有一个学生考SAT成绩几乎满分,报考很多大学无人录取,第二年又复习再考,分数更接近满分,然而一所知名大学拒绝的理由是:“ 如果你认为你去年的分数还不足以被我们录取而今年争取更高的分数的话,这正是我们不录取你的原因”。
毋庸讳言为招生的考试其功能就是选拔,而不是水平测试。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自然就要关注考生的方方面面。上面这个案例告诉我们的是,大学招生,更多的关注的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志愿者活动、由平时成绩构成的GPA、学生的自荐信、学校的推荐、特长、SAT或者ACT成绩、高中选修的课程、种族比例等等,这些非结构化数据构成的学生背景
但是,我们的高考似乎在这一点上显得不伦不类,既是为选拔的,又是兼顾水平测试的。这种界限混淆的考试,加上种种有形与无形的力量搅合在一起,将高中教学引向了教学目标的含混不清的境地。目标的含混不清,必然导致教学指向的左右摇摆,处于目标摇摆的教学带来的问题就是当哪一方力量强大的时候,目标就朝哪一方偏转。
因为我们的大学招生就是凭一张高考试卷,就使得我们的基础教育的各科教学,自觉不自觉地受“应试教育”的胁迫,紧跟高考“指挥棒”,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高分就怎么教。语文教学自然也逃不脱这样的“必然”:不管学生还是老师,不再关注语文素养的提升,而是沉湎于解读应试的阅读作文的高分密码,于是,作文教学催生了宿构、抄袭、套写等不良风气,破坏了正常的语文课堂教学序列和生态,严重学生影响写作能力甚至思维能力的提高。

更为可怕的我们不知道是看不到,还是不想看这样的教学带来的后患:缺乏系统的作文训练形成的基础的表达能力和功底的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遭遇的捉襟见肘——大学生、研究生写不出像模像样的文章;在公开场合不能离开文稿表达观点或者让人不知所云。
但有一点必须搞清楚的是,考试的应然就不是成为教学的“指挥棒”。如果我们的教学双膝骨骼缺钙,奴性的把提升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水平的重担寄托在高考作文的改革“指挥棒”肩上,通过“应试”来摆脱“应试”,必然遭遇语文教育的灭顶之灾!

出路何在?在日益当浮躁的教育生态下,我们需要的是要静下心来,思考语文教育的使命所在——语文不仅是工具和载体,更是人的生命和精神活动,是作为人生命体验与提升的文化表征。因而,语文教育要从关注人的生命生长的的高度,在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素养的过程中丰富学生生命的色彩,用教师的生命润泽学生的生命,而不只是教会学生应试。语文教育首要的是要让学生肯读书,想表达。阅读可以使我们开阔视野,丰富阅历;阅读可以触发联想,产生灵感;阅读还会使我们发现不足,调整方向。表达可以厘清思路,清醒认识;表达可以丰富想象,分享思想,涵养生命,认清道路。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6-9 14:34:49 | 只看该作者
作家叶永烈赞高考作文题:没有偏题 难题 坑爹题2013年06月09日 来源:南京日报





叶永烈:
“没有偏题、难题、坑爹题”
昨天,高考语文考试一结束,作家叶永烈专门在腾讯网撰文评述各地高考作文题。他认为,2013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总体来说做到了两点:一是事先无法“猜到”,避免了有的考生事先有所准备;二是没有偏题、难题、“坑爹”之题与考生“作对”。
叶永烈说,北京卷《爱迪生如何看手机》,有三个特点:一是“穿越”时空;二是关注科学;三是强调梦想、发展。缺点是命题中“爱迪生回到21世纪”一句有语病,爱迪生是19、20世纪的人,怎么会“回到21世纪”,应是“来到21世纪”。上海卷《更重要的事》,不是一拿起笔来就能写的,要思索一下。这个题目的关键点在于“更”字。这“更重要”,意味着超越日常的生活,超越平常的想法。这个题目,大多数考生都能够写得出来,但是写得好不容易,这样就拉开了考生间的差距。就个人喜好而言,湖北卷“以方圆为话题”最“中下怀”,因为本人在1978年发表过童话《圆圆和方方》,写的就是以方圆为话题。这是一个数学话题,却能引出方与圆各有各特点、应互相尊重的思想主题。
叶永烈说,江苏卷《探险者与蝴蝶》很有新意,从一个细节入手,让考生写出环境保护这样一个大题目。这对于当今中国,很有现实意义。应当多多提倡出这样贴近时代的作文题目。广东卷以捐助为题作文,同样很有现实意义。当今越来越多的人热心参与公益活动,而这个题目却从受捐者的视角来看待、来分析,很不错,这个题目同样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辽宁卷《沙子与珍珠》,富有哲理,而且有励志作用。这个题目在提示考生,你只有成为珍珠,才能不同于众,才能“脱颖而出”。
熊丙奇:
好的命题要让学生有话说
对今年各地高考作文题目,学者熊丙奇告诉记者:“总体来说今年的作文还行,偏题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小的,但是要写出好的高分数是比较难的。我感觉在目前的材料中,最后出来的文章还是千篇一律的比较多。”
在开考之前,网上有不少人预测,几年高考作文中必然会有很多要涉及“中国梦”,但是结果许多作文其实绕开了这个热点,熊丙奇对此表示高考作文不要急于紧追时事,它不是时政体,它本身就是一个反映学生的观点和他的既有表达的题目,好的作文题主要在于他能不能提供比较大的思辩空间,能不能让学生自由表达,这是最重要的。而今年可以看到有些题目给学生的思辩空间还是比较小的,给学生自主表达的空间也不够。这也是未来高考改革过程中需要注意的。
王旭明称“高考作文令人忧郁”
原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也在微博上发表言论,称今年的高考作文让其“忧郁极了”。
王旭明在微博中写道:“有记者问看了今年高考作文题如何?我答:如同这连绵的夏天的雨,忧郁极了。一是题材远离现实生活。二是立意拘泥狭窄空间。三是思想浅薄之至。四是抑制学生思考、想象和语文多方面能力展示与发挥。总的印象:勉强给60分吧。唉,高考学生作文呵,让我拿什么拯救你?”
果壳网:把蛾子看成蝴蝶了?
针对今年江苏高考题,知名科普网站果壳网质疑:洞里可能看到蝴蝶吗?
文章说,正常情况下蝴蝶不会对山洞有什么爱好。蝴蝶绝大多数都是昼行性的(还有个别是晨昏行性),取食花蜜、树汁、腐败果实等,没有任何理由要往山洞里面跑。当然有时候蝴蝶会在山洞里过夜,但是文中这些人是去探险的,洞穴探险这么危险的事情会有人选在晚上去吗?不过还有一种可能:这些蝴蝶在“冬眠”。其实这个解释还是很牵强的。钟乳洞因为湿度原因本身确实不适合冬眠,而且钟乳洞的温度变化不大,到了春天这些蝴蝶也未必就能醒……飞300米进洞似乎也深了点儿。至少它是可能性不为零的。但如果让我打赌的话,我还是赌作者是把蛾子看成蝴蝶了。
对此,网友展开讨论。有网友表示:“文学描写到底多大程度上允许偏离事实?作为一个读者,我的意见是:如果你讲的是一个虚构的故事,请告诉我们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虚构伪装成真实是个很危险的技巧,绝大部分人玩不转;刻意把虚构和真实掺在一起伪装成真实,更是不可饶恕。”
江苏题被评“最奇葩”、“最寓意深远”
针对今年各地高考题,新浪教育进行了在线调查:“您觉得今年哪个省市的高考作文题最让人崩溃最‘奇葩’?哪个省市的题目是最让灵感迸发、文思泉涌、大呼“给力”呢?而哪个省市的高考作文是最让人满怀欣喜‘期待’精彩文章的题目呢?”
截至昨天下午6时,江苏、北京和安徽三省市作文题分列“最奇葩作文题”前三名,得票率分别为17%、14%和11%。

被网友认为“最好写”的作文题前三名分别是:大纲卷(14.0% )、新课标卷(10.2% )和上海卷(8.1%)。
而在“最寓意深远”的作文一栏,江苏卷(17.5% )、湖北卷(14.0%)、安徽卷(12.7%)分列前三名。
法国高考考什么题?
2013年法国高考将于6月17日开考。哲学在法国普通类高考中是必考科目,2012年法国高考中哲学科目的作文题目如下(均为二选一):
文科考题:1.人们通过工作获得了什么?2.是否所有信仰均与理性相悖?
理科考题:1.没有国家我们是否更自由?2.我们是否有责任追求真理?
社会经济类考题:1.是否存在与生俱来的欲望?2.工作是否仅为了有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5 03:35 , Processed in 0.14893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