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法国中小学艺术教育中的部际合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14 12:20: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法国中小学艺术教育中的部际合作


时间:2011-10-09        来源:驻法国使馆文化处        作者:朱晓云






  成年人的文化习惯在多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童年时代?据统计,法国60%的音乐或戏剧观众在童年时期,即8至12岁,曾参与4至5种文化活动,该比例在博物馆参观者中为76%,电影观众中为73%,而在书籍读者中则高达80%。2000年数据显示,法国人的文化活动参与率达80%(即在过去一年中曾经参与一或多项文化活动),在这一数字背后,历任政府不懈推动的“文化民主化”功不可没,但同样不可忽视的是民众在接受和亲近文化时成熟的心理与智力准备。法国惠及6至18岁青少年;涵盖音乐、造型艺术、电影、戏剧、舞蹈、建筑、文学等多个门类;校内外互为补充,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中小学艺术与文化教育(Education artistique et culturelle,以下简称艺术教育)为此垫定了坚实基础。法国政府各部门分工历来明确,理论上来说,文化部的教育职能仅限于国立高等专业艺术院校。但有趣的是,在其预算中,对中小学艺术普及教育的投入却达4250万欧元(2008年数据)。相对教育部用于艺术教育的19亿欧元,这个数字自然微不足道,却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针对艺术教育,文化部与教育部的合作走过了怎样的道路,文化部又在其中发挥着什么作用?
  一、艺术教育理念的演变与部际合作的出现
  20世纪60年代以前,法国人坚信,艺术作品本身就是对观众的最大吸引,任何中间环节都会破坏作品与观众之间的神圣关系。因此中小学的艺术教育仅限于简单的音乐和美术教学,艺术启蒙无从谈起。此后,随着文化部的成立和一系列重大文化举措的实施,“构建审美标准”,“理解艺术作品”和“尊重艺术表达多样性”与艺术启蒙之间的内在联系得到重新认定。1968年3月,以“建立新型学校”为主题的研讨会在亚眠举行,会议明确提出,新型学校的基础是将文化、艺术教育融入学校整体教学,从而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培养未来的文化消费群体。然而,人们也迅速意识到这样的艺术教育凭教育部和学校的一己之力无法完成,教育部与掌握着大量文化、艺术资源的文化部的联合势在必行。
  1982年,时任文化部长的雅克·朗提出艺术教育包含但应超越“艺术教学”的概念,并通过建立部际合作机构——文化发展局(DDC, Direction du développement culturel)推动校内外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次年文化部与教育部签订协议书,是为两部合作推动艺术教育的实质性开端。根据协议书,小学文化课借用滑雪课模式,带领孩子走出学校,利用一周时间在一所文化机构(博物馆、历史古迹或剧院)实地展开教学;初中生在一年中,通过每周3个小时的艺术实践课,与老师和艺术家合作完成一件艺术作品;而针对高中生的艺术选修课,则从原先的音乐、造型艺术拓展到戏剧、电影、舞蹈和艺术史,且选修课成绩计入会考成绩。
  1988年,“艺术教育法”在国民议会以全票通过,艺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必需内容,被赋予“提高个人能力,促进文化资源公平分配”的意义,同时外来人员(艺术家或专家等)参与学校艺术教育成为合法。
  同年,雅克·朗再度入主文化部,一个新的部际合作机构,发展和培训司(DDF, Délégation au développement et aux formations)取代了原有的文化发展局,文化与教育两部合作更趋紧密。在发展和培训司的协调下,文化部、教育部与地方政府(通常是市政府)三方共同签署“地方艺术教育计划”(Plan local d’éducation artistique),旨在调动地方积极性,促进青少年利用当地文化设施和艺术资源,亲近文化。与此同时,学校与地方文化机构(博物馆、剧院等)的一对一合作项目也正式启动,地区文化资源对艺术教育的贡献随之日渐突出。1989年,文化部下属国家电影中心(CNC)与各省合作推出著名的“影院里的初中”(Collège au cinéma)项目,教师可与影院协商放映特定影片,将课堂搬进影院,该项目覆盖法国一半的省份。在同样理念的指导下,“小学与影院”(Ecole et cinéma)、“影院里的高中”(Lycée au cinéma),以及与地方舞蹈学校、地方公立剧院合作举办的“舞蹈走进学校”(Danse à l’école)、“怎样做观众”(L’art d’être spectateur)等舞蹈和戏剧启蒙课程也相继进入人们的视野。至此,以学校、公立文化机构、艺术家为主体,文化、教育两部共同主导,地方政府积极参与的艺术教育框架基本形成。
  二、法国艺术教育的现状与文化部的职能
  进入21世纪,在已有框架基础上,文化和教育两部对艺术教育的三个重点达成共识,即:
  ——为学生提供条件直接接触艺术作品
  ——通过理论和示范教学,提升学生对文化作品的认知和分析能力
  ——利用艺术工作室,使学生充分参与艺术实践
  教育部的文化职能与文化部的教育职能,在中小学艺术教育中的交融愈发深入。2005年,由两部部长任主席,汇集大量文化、艺术、教育、媒体和地方政府人员,具有广泛代表性的艺术与文化教育高等委员会(Haut conseil de l’éducation artistique et culturelle)成立,旨在协助两部规划艺术教育的未来,参与相关政策制定,并对已有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2010年机构改革后的文化部,在总秘书处内特设“教育与文化艺术发展处”(Département de l’éducation et du développement artistique et culturel)以协调与教育部的关系,统筹艺术教育事宜,另在每个业务总司内(艺术创作、遗产、图书与法国语言、电影)又确定专人或设立机构,负责落实各领域的艺术教育政策与项目。
  随着部际合作机制的渐趋成熟,两部分工更为清晰。简而言之,教育部对校内艺术教育的开展负主要责任,并从教学内容设置、课时安排、师资力量调整等方面构建艺术教育平台,文化部则将工作重点放在艺术教育中所有与学生校外活动相关的部分,同时丰富教学资源。其职能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继续拓宽艺术教育领域
  继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电影之后,通过“快门与课堂”(Des clics et des classes)、“学校中的建筑学”(Architecture au collège)、“认领遗产”(Adopter son patrimoine)、“认领花园”(Adopter un jardin)、“孩子们的科学城”(Cité des enfants)等项目,艺术教育的触角延伸到摄影、建筑、文化遗产,甚至科技领域。
  ——大力推动文化机构、艺术家和文化专业人士参与艺术教育
  根据2008年两部共同发表的“促进艺术教育政府计划”,2009年,艺术教育作为受国家资助的公立文化机构的工作内容之一,正式列入其与文化部或与地方文化事务局签署的任务书中;而所有享受国家资助进行创作的艺术家必须则将1/3的时间用于参与学校艺术教育。目前法国已有超过450家博物馆、50处古迹、107个文化部命名的历史艺术名城/地区将艺术启蒙纳入日常工作。在所有参观公立博物馆的900万人次的15岁以下儿童中,超过400万人次是在教学范围内的参观。公立剧院、国立或地方专业艺术学校除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后台参观、观摩排练、戏剧舞蹈培训等启蒙活动之外,还与艺术家和对口学校一起,针对某一个项目,组织艺术实践课程。
  ——丰富教学资源,配合教师培训
  师资力量的水平是艺术教育效果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既涉及教师本身的艺术素养,也取决于教学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公立文化机构、音乐、美术、舞蹈、建筑、艺术设计院校承担起教师的培训任务。以三大博物馆为例,卢浮宫每年培训教师1500人、奥塞博物馆1000人、蓬皮杜现代艺术中心300人。从2008年起,每个教师都可以免费参观文化部下属34家国立博物馆和100处历史古迹。对于教学资源的提供与使用,则主要依靠网络和数字技术。一个针对学校教学,囊括几乎所有公立文化机构数字化资源和信息的指导性部际艺术教育门户网站www.education.arts.culture.fr已经投入使用。与此相配合,文化部、教育部与国家博物馆联合会合作建立的网站www.photo.rmn.fr则为师生提供了30万幅法国各大博物馆馆藏的图片。此外,法国国家文献中心(INA)和国家图书中心中的大部分与艺术相关的资料都可供教师免费借阅。
  三、部际合作面临的新考验和相关启示
  2007年,萨科齐总统上任以来,法国中小学“艺术史”教育的地位被提升至“所有文化教育的基础,关系国民身份认同”的高度。总统在致两部部长的任务书中,要求将“艺术史”作为毕业会考内容,列入所有小学至高中的必修课程,且渗透到相关科目。在目前教学、文化资源难以完全平均分配的情况下,该计划作为“文化民主化”的重要步骤,意在通过对“艺术史”的强化学习,使所有学生平等掌握有关艺术与文化的基本知识。
  三年来,该计划已取得很大进展。从2009年9月开始,艺术史成为所有中小学生的必修内容,特别是在初中课程中的比例相当高,占历史课内容的1/4,音乐、美术课内容的1/2。文化部对现有数字资源进行重新整理,与教育部再度合作推出“艺术史”专门网站www.histoiredesarts.culture.fr,使用者可根据小学、初中、高中的不同教学需求,按时代、领域或关键词搜索目标历史事件,从而找到相关文字、图片资料,以及有效信息链接。网站资源主题、内容还在不断适时更新和丰富,例如,借纪念法国国王亨利四世遇刺身亡400周年之际,即推出亨利四世主题网页,内容涉及亨利四世在位前后法国整体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状况,以及周边欧洲国家该时期重要历史事件。
  尽管如此,两部有关“艺术史”课程的合作,还仅仅是一个开端。作为第一个横向贯穿多个教学科目的必修课程,艺术史被分为“空间艺术”、“语言艺术”、“生活艺术”、“听觉艺术”、“表演艺术”和“视觉艺术”六个领域,其内容已经超越纯艺术的范畴,语言、文字、哲学、经济、社会甚至科技都有涉及,且大多相互关联,难以割裂。如何使不同课程中现有的历史教学与新的“艺术史”整体教学相统一,又如何对教师进行有效培训?这无疑是对两部合作机制的全新考验,或许也正是进一步扩大部际合作范围的良好契机。“艺术史”计划的前景,固然不得而知,法国在推动艺术教育方面的基本经验仍对我们不无启示。
  1、从国家的层面重视中小学艺术教育
  “推动艺术教育”是萨科齐总统上任以来文化领域最受关注,落实也最有力的任务之一,这与文化、教育部际合作机制的成熟高效密不可分,但更得益于法国自密特朗时代至今历任政府对艺术教育重要意义的一贯认同和支持政策的连续有效。从个人成长角度,艺术教育为其他领域的教学奠定坚实人文基础和美学基础,有利于学生独立个性、开放型思维的形成。从国家文化传承角度来讲,艺术教育事关一国文化创造力和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更是实现公共文化资源为公民所共享的先决条件。从社会角度讲,艺术教育是提高个人素质的关键环节,也是个人树立积极、包容的审美价值观的必要手段,更是不同社会群体和谐共处的重要基础。
  2、强调艺术教育的广泛性与非专业性
  扩大艺术教育受众,超越一般音乐课和美术课的藩篱,是法国发展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最初动力,而直至今天,这条道路仍在随着青少年与文化艺术互动形式、程度的日益丰富与加深,“艺术”、“文化”概念的不断延伸和不同艺术门类的彼此交融而逐渐拓展。然而,中小学艺术教育绝不等同于专业艺术教育,二者虽互为依托,但目的各异,前者旨在普及艺术知识、培养艺术兴趣,后者则重在进行艺术技能训练。
  3、艺术理论、观摩与实践互为股肱
  参与艺术创作实践,是学习和理解艺术语言的唯一途径;但只有在充分观摩、接触优秀艺术作品的前提下,艺术实践才可能实现从“技法操作”到“艺术表达”的升华;而两者的共同基础则是对艺术理论的充分掌握。此三者的相互结合,并非法国的专利,如若放眼整个欧洲,法国甚至不是其中最出色的一个。在德国、瑞典、奥地利、英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艺术家可以作为教师一员,驻校进行创作。而在摩尔达维亚,根本不存在邀请艺术家的问题,因为学校中的艺术课教师全部由著名艺术家担任。
  4、重视艺术教育对文化的推动作用,合理整合部际资源
  法国的艺术教育部际合作机制得以建立,是以文化部充分认识到艺术教育对于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为前提的。在文化部2000年的一份报告中,曾这样提及:a. 对年轻人的艺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对艺术有高标准、有好奇心、理解文化表达多样性的未来艺术观众。b. 艺术教育有利于塑造独立的艺术品位和艺术需求,是抵御文化同一性、标准化的有力武器。c. 学校是未来艺术家的摇篮,中小学艺术教育有利于充实专业艺术教育的后备人才库。d. 参与学校艺术教育,有利于艺术家丰富经历、汲取灵感。不仅法国,欧洲几乎所有文化、教育两部分立的国家,在中小学艺术教育领域,都贯彻了部际合作的理念,或共同建立一个专门机构主管艺术教育,或通过部际协调机制,制定共同政策,并就不同项目进行合作,实现资源有效配置。(2010年6月29日)
  主要参考资料:
  1、法国文化部www.50ans.culture.fr, 50ans d'éducation artistique et culturelle, 2009
  2、Rapport: Education artistique et culturelle en France, 法国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 2006
  3、Présentation du Haut conseil de l'éducation artistique et culturelle, www.education.arts.culture.fr
  4、法国文化部, Education artistique et culturelle pour tous, l'apport du Ministère de la culture et de la communication,14/12/2000
  5、法国教育部, Bulletin d'information №32: Organisation de l'enseignement de l'histoire des arts, 28/08/2008
  6、Insee première №883: Les pratiques culturelles: le r?le des habitudes prises dans l'enfance, 02/2008
  7、Eric GROSS, Vingt propositions et huits recommandations pour renouveler et renforcer le partenariat Education-Culturel-Collectivités locales en faveur de l'éducation artistique et culturelle, 14/12/2007
2#
 楼主| 发表于 2012-2-14 12:46:43 | 只看该作者
日本学校的动漫教育


时间:2012-01-17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李常庆






  日本现代漫画业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取得了巨大发展,60年代动画片的出现,为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日本动漫人才的培养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基本上还是采用边工作边学习的师徒式的培养方式,不少优秀的动漫人才都是自学成才的,高等教育几乎很少涉及动漫人才的培养。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传统的培养模式发生了一些变化,高等教育开始涉足动漫人才培养,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许多大学纷纷设立动漫专业,为新时期日本动漫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日本动漫人才的培养主要有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两种方式,其中学校教育是日本动漫人才培养的一支重要新生力量。学校教育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大学教育(含短期大学教育,日本的短期大学相当于中国的大专);二是中专和职业学校教育。以下对此分别予以介绍。
  大学教育(含短期大学)。日本尽管较早地发展了动漫产业,但大学教育涉足动漫人才的培养却比较晚。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日本多数的动漫人才主要是通过自学或在社会上开办的培训学校、培训班以及在中专和职业学校学习动漫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大学教育里,尽管有一些大学开设了动漫方面的课程,却很少有大学设置动漫专业,进行系统的动漫专业教育。总而言之,可以说动漫专业教育在21世纪之前还没有得到日本大学足够的重视。但是,2000年,日本的私立大学——京都精华大学首次在大学里设置漫画专业,并开始招收4年制的学生。随后,不少大学效仿京都精华大学的做法,相继设立动画专业、漫画专业或动漫专业。设置动漫专业的大学主要集中在日本的关西地区(以京都和大阪为中心的地区)和东京地区。到2009年底,有近30所大学开设了动漫专业。这些大学主要是私立大学,且多设有艺术系。这些大学动漫专业的开设得到了不少著名动漫大师、动漫原创作者和动漫编辑的大力支持和指导。
  日本私立大学纷纷开设动漫专业与日本的大学竞争加剧有直接的关系。为了吸引更多生源,很多私立大学想方设法开设新专业,以满足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日本动漫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动漫作为一种专业教育得到了社会的认同。为此,许多大学开始重视动漫专业人才的培养。
  中专与职业学校教育。20世纪80年代,日本动漫产业已形成了巨大规模,动漫作品得到了很多青少年的喜爱,加上动漫制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而首先受到了中等专科学校和职业高中学校的青睐,许多学校相继开设了动漫专业。据不完全统计,已有400多所中等专科学校和职业高中学校开设有动漫专业。这些中等专科学校和职业高中学校开设的动漫专业主要有以下4个特点:
  一是专业划分很细。很多学校设置专业方向诸如专业漫画家、漫画插图、数字漫画、漫画杂志编辑、漫画原创、写作创作、动画剧本创作等。由于专业方向明确,所设置的课程也比较到位,除了很多带有技术性的课程外,还有不少文学、艺术、历史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
  二是在明确专业的基础上,培养各种实用型人才。不少学校都在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上煞费苦心,除了希望以此来吸引学生入学外,还充分考虑学生毕业后的就业。为此,很多学校大力宣传,通过动漫专业的学习,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的相关职业包括漫画家、漫画作家、插图画家、美术印刷设计师、形象设计师、数字助手、DTP操作员、网页制作员、CG创作员、杂志撰稿人、新闻记者、采访记者、小说家、漫画原创人员、绘本作家、动画剧本创作人员、游戏创作人员等。
  三是注重计算机的使用和数字艺术的教育。这些学校除了传统的绘画学习外,都非常重视计算机数字艺术的教育。为此,各校不仅配备了很先进的计算机及相关数字设备,还聘请很多在动漫制作公司从事动漫设计与制作的动漫专家从事学校的教学工作。
  四是引进企业实习制度,强化实践性学习。动漫专业本来就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只是课堂教学很难满足动漫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因此,中专和职业学校很早就引进了动漫企业实习制度,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到动漫企业等单位实习方能毕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6 09:37 , Processed in 0.21501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