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农村中小学推行课改实验的困惑与探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0-27 07:20: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几年来,伴随着发达地区成功的课改实验东风,孝南区开展了相应的课改实验,目的是为了更进一步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农村中小学因此也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从“远学盘锦,近学云梦”、到洋思模式、杜郎口模式、山东昌乐模式……各种各样新的教育理念、制度和模式纷纷出现,使基础教育改革呈现出一派繁华似锦的局面,这是相当可喜的事情,因为它体现了一线教师可贵的实验精神和革新精神,因为大家都懂得:课改是大势所趋,非改不可的,不改革就没有前途,不改革就不可能有好质量,不改革就有可能误我们的子孙。但是,从城乡均衡发展的角度看,欠发达的农村学校课改的推进远远不及发达地区。虽然从总体上实验老师都参与了自上而下的轰轰烈烈的通识性培训、分科全员培训工作,但农村中小学校教育理念的转变仍很艰巨、成功课改经验的类化仍很困难,部分学校的课改仍停留在人云亦云、机械照搬的形式上,甚至处在按兵不动、虚假应付的观望状态,扎扎实实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本应减负的状态变得因课改新要求而增负了。“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的现象仍然存在,具体说来,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困惑:

一、观念转变的艰难

部分领导和教师把搞好大课间等同于养成教育,殊不知有关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十四个方面应齐头并进,其中关于学习习惯的培训尤其重要。

关于推行课改实验仍然有“一刀切”的现象,特别是对于小学中低年级的学生如不考虑年龄小,自控能力差等实际情况和认知特点,就一味推行“学习小组”建设反而让学生适应不了。

作为领导与管理者的人才观和质量观比较混乱,没有达到统一,个别领导与管理者甚至有急功近利的表现,使一线的校长和教师有时感到茫然,不能潜心教育,学生也有不适应的表现,毕竟外校与本校的校情是不一样的。

一线的教师有时难以适应,甚至有盲从的表现,对于个别领导唯命是从、生搬硬套的做法很反感,一线教师特别需要得到更多的鼓励,从而树立起自信,抓养成教育也非一日之功,决不能急功近利,需要坚持不懈地从点滴抓起。
一些家长对学校推行的课改不理解,唯分数论的舆论使一线老师在课改与现实、育人与应试的夹缝中殚精竭虑,特别是年龄大的老教师难以适应。

学校是育人的地方,一些无关教育的检查活动进入校园,冲淡了学校的教育功能,使校长的杂事增多,无法静下心来潜心抓管理,抓教育,一线的校长也是苦不堪言。

推行课改实验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各部门联合起来,共同为教育教学服好务,突出提高教育质量这个中心工作。

二、课程开设的茫然。


2008年起,全区推行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来,即使没人会体育,校长带头跟着碟子学,然后教学生,没人会跳舞,就请人来教,从此以后学校有了歌声、学生开做操跳舞,学校有了生气,即便如此,到现在依然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结构不合理的难题,村级小学尤其突出,特别是音乐、美术、体育、科学等专业性强的课程在开设方面存在相当大的难度。

像综合实践课因师资和条件等客观原因在小学阶段就很难深入开展。

三、学校教学设施与课改要求不配套

这么多年来,上级仅仅凭考试成绩衡量老师的业绩,这种教学评价的手段太单一,应试教育背景下的一线老师很疲惫。

以涂店小学为例,该校有在校学生288人,在岗教师14人,其中有两名教师为返聘的,一名教师为代课教师,14人当中50岁以上的有10人,平时的教学仅能满足于完成课堂教学需要,对于课改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为了适应课改的新形势,学校也应该提供相应的平台,增强设备设施的投入,对于教师的培训也应该跟上,一线的教师特别希望有专家亲临学校现场指导,共同提高。

在推行课改实验过程中,老教师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他们在教学方法、程序方面开始了一定程度的改变,特别教学辅导方面进一步有所加强,但总体感觉大量新思想,新的技术手段,新的教学模式成为了这些老师进行课改的“拦路虎”,成为一种可望不可及的境界。




“肩挑民族未来,心系课改重任”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针对诸多困惑,三汊镇中学全体教师立足于校本实际,不照搬照套,善于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大胆探索,进一步深化改革,从五个方面开展了持之以恒的有益的探索,他们做法是:

1、教管方面
领导重视,率先垂范,学校领导一班人经过多年的学习与研究,从洋思模式、杜郎口模式、山东昌乐模式中探索一条适合本校实际的教学管理方法,领导不光参与管理,更重要的是参与教学,参与教研,在全部实行平行班教学的同时,分层分类展开教学,对优生和特困生进行单独辅导,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为了培养学生放学后自觉做作业抓紧学习的习惯,学校还特别提出了“背书包回家”的新举措。

  2、教师方面
通过各种会议传达上级课改精神,对教师进行集中的校本培训,业务培训,通过教研组的活动带动全体教师参与课改,对于传统的好东西要传承,同时在教学方法上对教师做出具体细致要求,比如:要求教师在平时会表达,善于表达,让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表达要像石头入水一样“激起浪花”。

3、教学方面
学校立足于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求高效,探讨摸索出适全校情,适合学情的“五步教学法”即:展示、自学、交流、互动、验收。课堂教学的评价手段也同时跟进,即把课堂上学生的上课率、参与率、点击率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教学方法上的改革成为三汊镇中连年取得中考优异成绩的致胜法宝。

4、教研方面
全面落实各项教改教研措施。比如在评课方面,要求公开课后,评课教师必须讲出“三个三条”,即:三条优点、三条缺点;三条建议,要求每一个学科都有老师承担示范课任务,这种示范课不仅对于校内,目前也拓展到了区内其它学校,另外学校还向其它学校输出老师,听取在其它学区优秀学科优秀教师的示范课,学习其他学校的宝贵经验。

5、教辅方面
从管理角度讲要有打动老师的方式有切合实际的管理机制好的传统仍然要传承要会科学的利用一切教育教学资源对学生方面加强生活辅导心理辅导特别是中考之前注意加强应试技巧和心理方面的辅导并能成为学校的传统一直坚持下去……

推行课改实验以来,尽管农村学校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了与发达地区课改实效性的差异,但只要与时俱进、勤于反思和总结、大胆探索,锐意进取,就一定能像三汊镇中学那样克难奋进,找到一条适全校情,适合学情的道路,为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今后的人生奠定良好基础,从而赢得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满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1:22 , Processed in 0.12711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