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独立书店:快乐地活着(金涛)
来源:中国艺术报 金涛
“社会上普遍认为独立书店现在基本上走到末日,只有傻子或者不太正常的人才会去开书店,开书店被认为是一种找死的行为。也有人认为必须有企业或机构在背后撑着独立书店才有活路,或者是做其他生意有了钱来开书店,弄个小清新的调调。 ”在北京蜜蜂书店创始人张业宏看来,“末日”论、“包养”论、“玩票”论是当前社会上对独立书店生存状态的普遍看法。但是,当他们编辑出版《独立书店,你好》系列图书时却惊喜地发现与这三种言论完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现象:很多独立书店不仅活着,而且还很快乐地活着。不久前,由蜜蜂书店等单位举行的第三届中国独立书店高峰论坛上,如何生存下去虽然依旧困扰着不少独立书店经营者,但“快乐地活着”的氛围却让人们看到了一线曙光。
晓风书屋:留住年轻人
朱钰芳刚刚和她创办的杭州晓风书屋过完“18岁的成年礼” 。“18岁算是一个花季的年龄,但我们现在更多地思考要找一个什么样的理由活下去。 ”
在杭州,朱钰芳开了11家实体书店,从2005年开始,她明显感到几个零售店做得特别累。但书店已经成为她生命与家庭的一部分。她的大女儿今年13岁,取名晓风,用的就是书店的名字。因为女儿的关系,她开始考虑书店怎样吸引更多年轻的读者。
“纯人文书店读者群还是蛮窄的,我一直坚持人文社科,读者基本上是大学老师,或者文化程度比较高的人,很多时候忽略了年轻的读者。 ”意识到这个问题,朱钰芳开始摸索能够吸引年轻人的新做法。
2010年店庆,晓风书屋通过“今夜晓风不打烊”的方式,开了一场36小时不间断的阅读狂欢派对。或许年纪大的人会觉得半夜没人会来泡书店,但这个活动却吸引了很多感兴趣的年轻人,有的甚至凌晨三四点从湖州、绍兴赶来淘书,一直淘到早上八九点钟。
2011年,晓风书屋把店庆活动主题改成了“猜猜你会在书店邂逅谁” ,请杭州的一些学者、作家,包括麦家、沧月等在店庆日作为嘉宾作客书店,什么时候到都可以,为的是让读者获得一种邂逅的惊喜。活动在杭州体育场老店举行,地方很小,只有205平方米,但从早8点到次日凌晨,一共接待了1076个读者。当天销售也很好。这次活动还成为后来很多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书店里的偶遇让读者感觉到书店不只是卖书的场所,还是一个能够邂逅意想不到的人的地方。 ”朱钰芳说。
近两年,晓风书屋举办了各种各样的书友活动, 2012年办了52场, 2013年办了58场,很大一部分是想吸引年轻的读者来书店。
西西弗书店:与新华书店竞争、合作
与很多独立书店坚守小众不同,贵州西西弗书店走的是大众精品路线。“说白了我们是在和新华书店竞争、合作。 ”西西弗书店副总经理田宾如是说。
谈到西西弗书店的发展史,田宾将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93年一直到2003年,是西西弗书店文化价值奠定阶段,处于实体书店萌芽期,营销特点是完全以文化理想为主导,跟现在很多独立书店的营销模式一样。
第二个阶段是从2003年到2007年商业发展探究阶段,因为当时实体书店在中国整体社会环境当中遇到很多瓶颈,西西弗书店也曾经寻求过更多的生存机会,比如大宗客户、团购业务等,为后来在商业上的发展积累了经验。
2007年以后,西西弗书店在文化与商业的融合上做了进一步探索。西西弗从2007年开始定位大众书店,建立了强大的商品团队,在全国每年30多万种图书当中进行精选。现在西西弗书店精选能力越来越强,每年精选图书年周转量不到九万种,大致三分之二以外的书全部精选掉,这其中,有比较低端、相对垃圾的书,也有为迎合大众读者而淘汰的特别高端、小众的书。2007年后的西西弗书店进入了文化与商业平衡发展的阶段。
田宾认为,如果仅仅抱着文化人的理想情结开店,这只是懂书,但书店作为一种商业行为在市场上运作,必须要懂商业。西西弗书店的商业秘诀,可以从大小两方面来看。
小的方面,西西弗书店非常重视读者的阅读感受,“物理体验”是西西弗书店强调的四种核心营销概念之一。比如西西弗书店地面基本上采用深灰色的地胶。为什么?首先西西弗书店的图书大部分属于浅颜色,比较花,如果地板也是浅颜色,在视觉上没有强调的概念;其次书店是安静的,用地胶即使女性的高跟鞋踩上去都不会发出太大的声响,而且地胶成本便宜。
大的方面,西西弗在走向全国的过程中积极和商业地产公司开展合作。通过研究整个中国商业地产的发展趋势,西西弗书店准确分析商场需求,在合作谈判时,首先让对方认识到书店的长处是什么,短板在哪里,引进后能给商场带来哪些稳定的顾客人群,对整体经济有哪些拉动。现在西西弗书店已经与华润集团、龙湖地产、银泰百货、中国台湾的星光三越建立或者达成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未来我们会配合所有的战略合作体系商业地产在中国的发展, 2015年到2017年,西西弗书店将会得到迅猛发展,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见证。 ”谈到西西弗的未来,田宾信心满满。
单向街:单向空间、多向思维
2013年年初,单向街还面临着蓝色港湾搬迁事件,一度担心无法生存在网上向社会告急。经过一年的发展,搬到北京朝阳大悦城后单向街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2013年年底在爱琴海购物中心又复制出了单向街的第二家店。
单向街书店店长武延平认为,单向街的发展之道在于它的多向思维。比如精选图书,从作者、版别、出版社到印刷质量,任何一项达不到要求就会砍掉;做新书推荐,从2006年建店到现在,每周会推荐5到10本新书;经营创意产品,开发跟图书有关的文化品;接受私人定制,目前做得比较少,今后可能成为主力发展方向;多元化复合式经营,加入餐饮和咖啡增加赢利点;和众筹网站合作,在网上先公布一个产品雏形,如果在一定时间之内达到某个金额了,就用这笔资金做出产品回馈网友……
单向街最具影响力的,还要数沙龙活动。武延平统计,到现在为止,单向街共做了六百多场活动。北京的文艺圈里甚至流行这样一句话:周末去哪?不去单向街可能就在去单向街的路上。年轻人,尤其是文艺青年特别喜欢周末去单向街听沙龙活动,成为了一种个人习惯。
单向街的文化沙龙全部是免费的,这能给单向街带来什么好处?武延平认为,第一可以给年轻人提供思想交流的平台,这也是单向街建店之初的想法。第二能带动人流和销售。在单向街有一个特点,周末销售和平时的销售差很多,活动是关键影响因素。第三,通过活动,单向街汇集一些作者资源,自己也出了一些书。第四,沙龙活动也给单向街带来了品牌的积累。在2009年、 2010年做活动时,单向街就有很多慕名而来的读者,专门奔着活动过来,这也令书店的经营者感到意外。时间长了,做出了规律,单向街也就有了自己的文化价值可以传递给读者。
读易洞:耕好一个人的“自留地”
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这个坚持了7年、并且做得有声有色的书店,一直是一个人在支撑。
“读易洞2006年创立,时间不长,但对我来说时间非常长。这个书店是一个人守了7年。我不是守店人,我太太是。我只负责读易洞的宣传和传播。7年来读易洞没有招聘任何的外来员工,这是我们这个书店的特点。 ”在书店业最不景气的这几年,靠一个人坚持做书店,个中甘苦,读易洞创办人邱小石深有体味。不过经过几年的发展,读易洞走出了一条社区书店的成功之路。
2011年,读易洞与他们的社区邻居杨早、绿茶成立阅读邻居读书会,以图书和电影为载体,面对面举行茶话,分享每一个人独特的阅读体验。邱小石说,阅读邻居活动虽然不是特别频繁,但是为读易洞创办5年后寻找到了另外一个感觉新鲜的生存方式。由于活动在社区举办, 2013年读易洞所在的社区还成为北京十大阅读示范社区。
2013年,读易洞在阅读邻居基础上推出了“DIAO计划”活动,也是和杨早、绿茶合作,每个月推荐一本书,并不公开书目,然后在淘宝上公布总价,大家去拍卖。“收到什么书,就是什么书。后悔无用,随便吐槽。最好是希望继续被DIAO。 ”这是活动的规则,有点像猜谜,但是每本书都是基于推荐者阅读视野的诚意推荐,书上会加盖推荐人名章。这个活动效果超出了邱小石的预期,在2013年一共做了十几期。在邱小石看来,这也是一种阅读和兴趣的拓展,还使阅读邻居在活动资金上有了小小的盈余。
阅读邻居之外,读易洞还开展一些对外项目服务。2013年读易洞接了两个这样的项目,其中一个是服务沈阳孔雀城的启蒙图书馆,规模比较大,有15000平方米,藏书4 . 4万册,都是读易洞的阅读邻居包括杨早、绿茶一起进行主题定位、分类选择、最后上架的。
在发展过程中,阅读邻居成为读易洞关键的杀手锏,通过阅读邻居读易洞形成了完整的阅读体系,并通过这个阅读体系为身边的客户服务,一家企业的图书销售订单就可以让书店存活一年。读易洞的生存经验给社区型书店和小型独立书店提供了一种借鉴模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