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蒙汉双语教育实践的受益者,又是蒙汉双语教育改革的参与者,也是蒙汉双语教育发展的见证者,亦是蒙汉双语教育的研究者。他就是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院长苏德毕力格。
1981年,内蒙古草原牧人之子苏德毕力格考入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系,他的教育人生之旅由此起步。1985年,他留校任教。此后,他相继到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高校求学,1997年和2001年先后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和教授。
2007年7月,苏德毕力格调入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担任院长职务。早在2001年,他就与中央民大结缘了。当年,他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取了中央民大教育人类学方向博士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民族教育学家哈经雄教授。攻读博士期间,苏德毕力格参与完成了导师主持的两项国家级重点课题、一项国际合作课题,自己承担了三项省部级课题,成绩斐然。
斗转星移。当初中央民大校园的高才生,现已成为民族教育领域的著名学者,侧重于边境教育发展、双语教育、文化敏感性视角下少数民族的基础教育政策等研究方向。
苏德毕力格教授的博士论文《多维视野下双语教学发展观——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中小学个案》对双语教育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此后,他将双语教育作为自身从事民族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带领教育学院研究团队致力于将其建设成民族教育学学科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苏德毕力格对双语教育的认识也不断加深。他希望通过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研究,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和政策建议。
双语教育是一个复杂系统。譬如,苏德毕力格目前开展的2011年度新增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大项目“民族地区双语教育问题研究”,就分为田野调查、理论探索、成果汇编与政策生成3个阶段。目前,该项目正对新疆地区维—汉和哈—汉双语、青海地区或甘南地区藏—汉双语、吉林延边地区朝—汉双语、内蒙古地区蒙—汉双语、广西地区壮—汉双语、云南地区傣—汉双语、四川凉山彝—汉双语等教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在随后的理论探索阶段,研究团队将对田野资料及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整理与逻辑抽象,对双语教育系统内外相互关联的各领域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主要包括“新时期双语教育的生成背景、内涵及功能”、“双语教育模式”、“双语教育政策的历史演变和执行”、
“双语教育政策的中外比较”等。
在最后的数据库建设、成果汇编与政策生成阶段,研究团队将双语教育的基本情况建立数据库,并集中整理基线调研报告,对双语教育理论的进一步升华整理成书,撰写《双语教育发展报告》提交给政府决策部门。
苏德毕力格希望在全面了解我国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现状上,争取实现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整体性理解和系统性把握,并通过典型个案和田野资料,揭示影响民族地区双语教育发展的因素和内在机制,探索民族地区双语教育有效教学、全面育人的规律及其实施路径,为双语教育政策的制订提供理论、实践和学科依据。
他带领的研究团队,坚持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需要为科研导向,积极开展前沿性研究,已主持完成或主要参与了“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问题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国家“985工程”三期建设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与特色建设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西班牙千年发展目标促进基金“中国文化和发展伙伴关系”框架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基础教育政策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重点招标课题“民族教育质量保障与特色发展研究”等重大课题20余项。
如今,苏德毕力格已出版专著、著作16部,在国家核心期刊及其他刊物上发表论文约100篇,曾多次荣获国家级、省部级各类奖项数十项。他的代表性著作有《蒙汉双语教学研究:多学科视角》、《蒙古族儿童传统游戏研究》(蒙、汉版)、《特色与质量:民族幼儿教育研究》、《蒙古族传统家庭教育与文化传承》等。他统筹设计、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研究丛书》被认为是中央民大民族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标志性成果之一;他统筹策划、主编的《全球化与本土化: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一书,被评价为“为我国两岸三地和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搭建起一座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