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问不重要,智慧最重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30 16:56: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问不重要,智慧最重要
薛法根
  什么是智慧?古往今来,无数先贤智者都试图解开智慧的秘密。论述智慧的箴言不计其数,然都只能窥见智慧的卓约风姿,而未能把握智慧的内在心性。智慧之于我们,则是一个永远的诱惑。我们常常从那些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和佛经故事中,领略智慧的独特魅力。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大小两个和尚外出化缘,遇到一个女子,在河边踟躇不前。大和尚上前问道:施主可有难处?那女子皱眉告曰:这河水深浅不知,奴家欲去对岸而不得,师父可能帮我?大和尚遂身背这女子,涉水而过,片刻即返。小和尚不解,问曰:师兄,我们是出家人,身背一女子,这如何使得?大和尚头也不回的往前头,答曰:什么女子?我早就“放下”了,为何你还没有“放下”呢?
  可见,两个和尚修行的境界是不同的。大和尚以色为空,背得坦然,亦放得轻松;小和尚则不然,尚执着于男女而不悟,眼见如此香艳,便更添一层魔障,不见本性。这个佛教故事实质上阐述了在修持中“戒定慧”的过程,“戒”是防心,“定”是修心,“慧”是明心。由戒生定,因定生慧。我们听过不断的修学,不断的修持,不断的证悟,最终了解了人及人生,洞明了世界的真相,于是就获得了智慧。“放下”,便是一种修行的境界,更是一种人生的智慧。
  我们的先人在造“智”、“慧”两字的时候,就显现了他们的“智慧”。“智”,从日从知,日日求知,便成“智者”;“慧”,手持扫帚在心上打扫,扫得愈净,“慧能”便愈高。如将一切的杂念、贪欲,乃至各种思虑,扫到“不思善不思恶”的境界,便是“慧者”。所以说,定(静)能生慧,动(实践)能长智。简单而通俗地说,“智慧”就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迸发出来的聪明才智。智慧是“道”,“道”是比“术”更高的东西,它是一种综合能力,是一种悟性、一种境界,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艺术,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创造性,它把人生经验提升到更高层次,把真善美有机融为一体,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意蕴。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流动的、生生不息充满生命活力的才是智慧。
  英国著名学者洛克曾对“智慧”作过论述:“我对于智慧的解释和一般流行的解释是一样的,它使得一个人能干并有远见,能很好地处理他的事务,并对事务专心致志。”这是当时英国约定俗成的“智慧”含义,同别的国家对“智慧”的理解也大致相同。也有人把“智慧”理解为是一种“善良的天性、心灵努力和经验结合而成的产物”。怀特海曾说过:“在古代学校里,哲学们渴望传授的是智”。到了近代,洛克把绅士教育理解为“四件事情”,就是“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并且认定在这四件事情中,“学问最不重要”,而“智慧最为重要”。
  如果从科学的视角看,人的智慧可分为不同的类别:内在的智慧,这是人大脑里的具有生命活力的智慧;外在智慧,这是离开人大脑存在的一种智慧,知识、工具就是这一类智慧;系统智慧,这是形成了一个体系的智慧,集成智慧就是这一类智慧;非系统智慧,这是一些零散的才能,技能、技巧和智谋。
  我们要知道:知识不等于智慧。知识关注已知的规律,而智慧关乎未知的世界,是在解决各种未知中生发出来的不可复制的才能和创意。有相同的知识,没有一样的智慧。知识与智慧的最大不同在于,知识是死的,只适合相同的情况;智慧却是活的,一定是此在的,是面向此时、此地、此人且具有价值的。知识是有限的,再博学的知识在无限面前也会黯然失色;智慧是富于创造的,其不被有限所困,面对无限反而显得生机勃勃。知识必须转化为智慧,才显示出它的价值。也只有在智慧的引导下,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心智活动。知识若不转化为智慧,知识越多越是身心发展的沉重负担。
  我们还要知道:能力不等于智慧。能力关乎如何解决问题,而智慧关注何时运用能力,是在错综复杂的问题情境中,选择并发挥自身能力的内省力。当今社会因技术进步而使人的各种技能、能力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然解决社会矛盾和危机需要的是对问题实质的深刻把握和审时度势,这便是能力所无法替代的智慧。能力在智慧者的手中,才会倍增力量。
我们更要知道:聪明不等于智慧。聪明仅仅关乎智力,而智慧还关乎道德。聪明可以与生俱来,智力超常的人往往在各个方面表现出非凡的才干;但智慧却须在美德的指引下,沿着道德的方向生长,不致于让聪明的头脑偏离了道德的方向。聪明人丧失了道德,就成了“危险品”。聪明的人,眼球总是往外看;智慧的人,眼睛总是向内看。所以,聪明的人看到最多的是自己;而智慧的人,看到最多的是他人。聪明是一种生存的能力,而智慧则是一种生存的境界。周国平先生说得好:“智慧和聪明是两回事。聪明指的是一个人在能力方面的素质,例如好的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反应灵敏等等。具备这些素质,再加上主观努力和客观机遇,你就可以在社会上获得成功,成为一个能干的政治家、博学的学者、精明的商人之类。但是,无论你怎么聪明,如果没有足够的智慧,你的成就终究谈不上伟大。也许正是这个原因,自古至今,聪明人非常多,伟人却很少。智慧不是一种才能,而是一种人生觉悟,一种开阔的胸怀和眼光。一个人在社会上也许成功,也许失败,如果他是智慧的,他就不会把这些看得太重要,而能够站在人世间一切成败之上,以这种方式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    其实,智慧是说不清楚的。说清楚了或者自以为说清楚了的,往往是聪明的,但不一定是智慧的。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0 16:57:43 | 只看该作者
“智慧教育”访谈录
受访:薛法根(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校长)
采访:赵赟(《江苏教育研究》杂志社记者)
  赵赟:每所学校都想办出自己的特色,彰显自己的个性。你们学校所倡导和实践的“智慧教育”,独特在哪里呢?
  薛法根:特色是一所学校的独特风格和个性追求,是其与众不同之处。我们提出“创造让人智慧的教育,建设令人向往的学校”,积极践行“智慧教育”已经有20多年的历程了。早在1990年,我们就参加了由华东师范大学杜殿坤教授主持的中小学综合教改实验,启动了“以丝绸文化为背景,提高苏南小城镇儿童素质综合实验”,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夯实基础、开发潜能、发展个性、提高素质”16个字的教改目标,并设计了“学习、活动、交往”三大实践体系,走过了三轮9年的实验研究。当时我们提出“素质教育”这个新思想,切中应试教育的时弊,也切合了小学作为基础教育的内在特质——“普适性”。我们一直以为,小学阶段的特色学校,应该是素质教育旗帜下的特色,是为着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充分发展的,是应该让所有学生受益、受惠的特色,而不能局限在部分学生的特长发展上,不能仅仅适合少数学生的成长需要,更不能为特色而特色。小学阶段的学校特色,是建基于素质教育的特色,其基本价值就在于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和普惠性,失去了这样的特性,就偏离了特色学校发展的基本方向。
  一般学校在特色发展的过程中,走的是“特色项目”到“学校特色”进而到“特色学校”这样一条路,而我们从一开始就将丝绸文化作为学校特色发展的背景,走一条具有丝绸文化特质的素质教育之路。我们汲取丝绸文化教育资源,整合为适合学生“学习、活动、交往”的教育教学内容,开设了丝绸劳技课、丝绸文化综合实践课、综合思维训练课等校本特色课程;同时从将丝绸文化中蕴含着的精神品质:仁爱、智慧、精致、坚韧、旷达、融通、卓越、创造,投射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每个领域,转化为学校每个师生员工的日常行为。至2000年,历时10年,我们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素质教育的“丝绸之路”。这条特色之路是以地域文化为背景,从学生素质发展的立场出发,整体建构学校的教育格局,而非偏重某个方面的特色项目,比如科技特色,抑或艺术特色等。我们拥有科技、艺术、体育、儿童阅读、双语教育以及“童话作文、素描作文、生活作文”三段式作文等优势项目组成的特色项目群,尽可能多地适应和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发展需要。从另一个视角来看,我们是从学校文化的高度来整体规划并实践特色发展的,因而学校的每个优势项目都在无形之中烙上了丝绸文化的印记,显现出学校独有的精气神。所以,我们以为特色学校应该是学校独有的一种文化风貌和品格,你整体远看是鲜明的,而局部细看却若有若无,正如韩愈诗句所写的那样“草色遥看近却无”。或许,这是特色学校发展的文化境界吧!
  2001年,我们将10年前教改目标中的“开发潜能”作为深化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我们在实践中形成了这样的共识:教育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发现并培植人的智慧潜能,使人得以充分而自由的发展,获得完满的人生。加德纳的多元智慧理论又启发我们,每个人的智慧优势潜能是不一样的,学校教育和教学要尽可能地提供丰富的课程,力求让每个孩子的可能性都得以成为可能。正是基于这样的共识,我们提出了“智慧教育”的思想,这是素质教育“丝绸之路”的延伸与拓展,这样的特色发展之路是有根基的,是在原有基础上自然生长出来的,而非刻意外加的。一所学校的特色发展要有承继性,不能割断、撕裂学校和地域的文化传统,特色是在文化这片土壤上长出的一棵树,根深才能叶茂,不扎根就无以生长。当然,学校的特色发展之路必定具有开创性,是在传承基础上的发展和演进,具有生长性。
  纵观我们学校20年来从素质教育的“丝绸之路”到“智慧教育”的特色之路,如果说有什么独特之处的话,我以为在于体现了学校特色发展中“普适性”与“独特性”、“传承性”与“生长性”的内在统一,不偏不倚,始终前行在基础教育的大道上,始终徜徉在素质教育的长河中。
  赵赟:不管是什么样的特色学校,都应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你们学校提出培养“秀外慧中的阳光儿童”,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薛法根:何谓特色学校?就是你培养的学生和别人培养的学生不一样。“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所有学校都必须坚持的共同目标,体现了教育的国家意志;但教育须以人为本,要体现学生意志,教育应该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今天你培养了什么样的学生,就是给未来留下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由此,每所学校就应该倾其所有、尽其所能,办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来,培养具有学校特质的学生。我们地处丝绸重镇,家家户户都与丝绸行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0年前,我们所确立的培养目标是“心灵、眼明、手巧、体健”,偏重于适应丝绸产业的优秀劳动者;10后,我们所确立的培养目标是“秀外慧中的阳光儿童”,致力于人生儿童阶段的身心发展,为孩子的未来奠基。“秀外”即拥有健康的身体;“慧中”即拥有内在的智慧;“阳光”即拥有积极的心态。健康、聪慧、阳光,是我们理想中的学生的三个标志。
  本着这样的培养目标,我们提出了两个维度的具体目标,以培养出有别于其他学校的学生。一是着眼于孩子六十年的目标:好读书、知礼仪、健身心、远志向。我们一致认为,一个孩子如果在进入我们学校时满怀着对读书的渴望,六年之后走出校门时仍然满怀着对读书的热情,那么,我们的教育就可以说是智慧的,因为我们让一个孩子始终保持着对学习的美好情感,这种情感将会让孩子终身受益,也是我们培养的孩子一个与众不同之处。同样,知礼仪、健身心、远志向,每一个都是我们培养的学生所应该独具的特质。二是着力于孩子六年的目标:会倾听、善思考、厚基础、有潜能。着眼于孩子的终身成长,更要着力于孩子的当下发展,致力孩子具备后续学习的基础:学会学习、厚实基础、开发潜能。让每一个孩子在六年的学科教学中获得最充分而自由的发展,越学越聪慧。
  我一直认为,学校的特色发展成果,最终应该体现在学生身上,你培养了什么样的学生,就证明你具有什么样的特色。从西点军校走出来的军人,就烙下了“22条军规”的印记,与其他军校走出来的军人自然就有本质的不同。尽管我们都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都有共通之处,但并不影响我们每个学校以其自身特有的文化及影响,培养出各具风采的学生来。从乡村小学走出来的孩子与从城市小学走出来的孩子,在诸多方面都有鲜明的特点。我们所追求的,是尽我所有、尽我所能,培养对我而言是最好的孩子。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的特色发展就是为了你所能培养的最好的学生。离开了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这个核心目标,特色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赵赟:特色是学校长期实践积淀的结果,你们学校的“智慧教育”将以何种方式传承下去、沉淀下来?
  薛法根:学校的特色可以体现为某个项目,也可以体现为某类活动,还可以体现为某种文化。但无论哪一种形式,都需要长期坚持实践,持续改进,乃至做到极致,方能从中凝聚出体现学校的某种风格和特质,并投射到学校的其他方面,积淀为学校特有的精神与文化,耳濡目染,浸润其中的每一个人。我们的“智慧教育”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如“知人者方能体慰他人,自知者犹可坚守自己”,“充满热情,立即行动,持续改进”,“迟开的花一样鲜艳”等,这种文化价值观源自于丝绸文化,是对丝绸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当然,学校的特色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思想与文化层面,还要“落地生根”,要固化为具体的形态才能坚持与传承。我们围绕“秀外慧中的阳光儿童”这个培养目标,构建了“慧心课程”,将特色“课程化”,以校本化的特色课程为载体,整体推进特色发展。
  我们的“慧心课程”规划了三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校本课程”。我们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充分发掘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设置相应的课程。我们认为,课程结构决定孩子的素质结构,学校设置什么样的课程,孩子就会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比如,为让孩子“拥有健康的身体”,针对孩子运动平衡能力弱的现状,我们增设了轮滑、滑板、小自行车课程作为我校学生的必修课,每个孩子到三年级都要学会这三个运动项目;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增设了学生喜爱的其他运动项目,如跆拳道、门球、健美操等课程,让每一个孩子能在六年中找到一种终身喜爱的运动项目,伴随健康的一生。其他如钢琴、陶艺、万能机床、机器人实验等校本必修课程,都是因培养“健康、聪慧、阳光”的学生这个核心目标而设。第二个层面是“师本课程”。我们认为学校最为丰富和宝贵的教育资源是“教师”,每个教师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教育潜能。而我们看到的仅仅是这个教师所任学科的那一部分教育智慧,尚未发现这个教师在其他领域的才华和智慧。如果学校能让每一个教师将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加以提炼、整理,从孩子学习的视角加以开发,就能成为这个教师所独有的课程。比如一个数学老师,他以前当过木匠,擅长做木工,他将自己的木工手艺编制成一门适合学生学习的木工课程。于是,这位教师就拥有了木工课程“专利”;又或者,一个语文老师,他对《论语》有独到的研究,他就可以将《论语》渗透进他日常的语文教学,每学期辟出一两周,专门给他班级的学生讲《论语》,如果他能在六年的语文教学中嵌入一部《论语》的教学,那么,他教出来的学生是装着一部《论语》出校门的,怎么会和其他班级的学生一样呢?这样的课程,源于教师自身的学识和智慧,我们称之为“师本课程”。我们除了在校教师的“师本课程”之外,还准备打造“第二支教师队伍”,即充分发挥学生家长中蕴藏的课程资源。如此,“师本课程”就有了源头活水,有了不竭的动力。第三个层面是“生本课程”。我们认识到,学生身上也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学生的发展需要预示着课程建设的必要。我们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展需要,组建了各类“慧心社团”。在教师的辅导下,学生自己组建社团,招募社员,制定活动项目,聘请指导教师……创造了以生为本的课程,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尽管这类课程五花八门,此消彼长,但却是顺应孩子的成长需要,呈现出一派生机与活力,更可贵的是在这种自由而开放的课程学习中,学生的智慧潜能得以充分地展现,个性特长自然生长。
  学校的特色仅仅靠几项活动,靠几个有特长的教师或者学生,只能是星星之火,尚未起燎原之势。运动式的特色学校建设是急功近利,依赖几个特长教师的特色不能持久,而唯有让每一个教师、学生甚至家长都投入到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建设中来,才能呈现出一种“燎原之势”,才能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特色学校”。这样的“特色”,才可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赵赟:你说过“特色不是说在嘴上、挂在墙上的,是可以带得走的”,这如何理解呢?
  薛法根:学校的特色不仅仅是属于学校的,更重要的是属于学生的。如果我们的学生身上看不到这种“特色”,没有百姓对学生的好“口碑”,那么,这样的特色学校还仅仅停留在浅层次,或者还停留在“奖牌”和“奖杯”上。我所理解的“特色”,应该如同在学生心田播下成长的特别“基因”,成为学生的一种潜质,会随着成长的岁月而日益生长、日渐鲜明。君不见,从小浸润在艺术氛围浓郁的家庭中的孩子,长大后就自然会有一种独特的气质。浸润在一所有特色的学校中整整六年,应该或多或少地印染上这种特色的印记。学生走出校门的时候,是可以带得走的,甚至是可以伴随一生的。比如,我们“智慧教育”所开设的“慧心课程”,不是非得让孩子学到某项技能,而是让孩子获得一种人生的智慧。就拿“轮滑、滑板、小自行车”等体育课程来说吧,并非每个孩子都擅长或者都喜欢这些体育课程,也并非每个孩子都能具备这些运动技能,而是让孩子从众多的体育运动项目中,发现一种适合自己的、有利于健康的、终身喜爱的运动,能养成锻炼的习惯,从而拥有健康的身体。这样,一个孩子从我们学校走出去,就会与其他学校走出去的孩子不同,他带走的是一种对健康人生的态度和锻炼的习惯,即保健智慧。爱因斯坦说过:把在学校里所学的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那么,我们也可以说:历经岁月而磨不掉的,才是特色。如果我们的特色建设致力于此,那么特色学校就进入了一种全新的境界:人格化!
  赵赟:目前,特色学校的建设似乎进入了高原期,你们学校未来如何突破呢?
  薛法根:的确,特色学校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突破现有的状态,提升到更新更高的境界。就我们自身而言,可能要在三个方面寻求新的突破:
  一是儿童立场。从儿童的立场认识学校的特色发展,改变目前特色发展中的学校立场。比如有的学校高扬艺术特色,提出“班班有特色,人人有特长”,有的班级以“蛋壳画”为特色,要求人人都要学习“蛋壳画”。殊不知,有的学生并非喜爱也不擅长“蛋壳画”,但因班级、学校的特色需要,于是“被特色”了。这就如同要鸭子学习飞行一样,未免强人所难了。这样的做法是将特色发展简单化、机械化、功利化了。唯有确立儿童立场,才能将特色发展与儿童的个性发展统一起来,顺应儿童的天性与成长规律,走一条科学的特色发展之路。我们尝试的“生本课程”是一种儿童立场的体现。
  二是培养模式。特色学校所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这所学校的烙印,因此我们在培养目标的确定、校本特色课程的设置上加以整体的构建。然课程最终得以实施才能真正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因此,选择什么样的培养模式,尤其是选择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方式显得尤为关键。我们提出创造适合学生成长的“智慧课堂”,从课堂结构、教学方式、学习评价等方面积极寻求变革,以激发师生的智慧潜能。我们相信:课堂改变,学生才会改变。培养模式不变,学生就难以改变。
  三是文化建构。学校的特色建设必须基于项目又超越项目,用文化来关照,以课程为载体,取整合作策略,实现特色发展常态化。我们从丝绸文化中汲取的精神、品质,日渐改变我们日常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由内而外的改变着每一个人,且是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教育,有一个名字叫“智慧”;智慧的教育,其实就是一种悄悄的影响。因为它将文化的基因,在不知不觉中植入了你的身体。或者可以这么说:特色,应该成为一件令人赏心悦目的礼物,让每一个人欣然悦纳。
  当然,每一条特色学校的发展之路,虽有共通之处,但绝无重复之嫌。每个学校的特色发展,具有不可复制性。因此,特色学校的发展之路,就是素质教育的传承与创新之路。对此,我们充满无限的信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7 10:27 , Processed in 0.07826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