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物之美与生命之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9 16:26: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生物之美与生命之重

■李健飞
  2009年5月,一个奇特的博物馆在大连旅顺开馆了,陈列的展品是鲜见的陆生动物、水生动物及人体的标本,说是标本却又件件姿态优美,栩栩如生。这是一座世界上首家以生物塑化标本为展品的博物馆,题为“生命奥秘”,开馆当天

参观者云集。   2010年,这一“生命奥秘”展馆的创建人隋鸿锦教授出版了新书《达尔文的证据》,此年正值达尔文的《物种的起源》出版150周年。作为解剖学教授,隋鸿锦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因为这位35岁时就被破格晋升为教授的年轻博士,从事了一项具有深远医学研究意义和科普价值的工作———生物塑化。1994年大连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的隋鸿锦赴德国学习生物塑化技术,那时他就有个强烈愿望要把这项技术引进中国。   他如愿以偿,2002年中国第一个生物塑化研究机构建立了,隋鸿锦成为这项技术在中国推广的第一人。至此,已搞了十年生物塑化研究的隋鸿锦,又有了一个惊人的举措,他和中国解剖学会共同在对生物塑化技术还很陌生的中国,举办了生物塑化人体标本展览。此展震惊了社会各界,也引来了不小的争议,那时的隋鸿锦还没有完全预料到,这样一种形式的科普展览,不仅是科学领域的首创,更是对人们情感和道德观念的一场冲击。   我在隋鸿锦教授的另一部专著《人体世界》中读到了这样的句子:“我们是从哪里来的?我们的身体里有什么?这些疑问,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伴随了我们千百年。人体的奥妙,即使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依然无法完全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可能正是带着解开人体奥秘面纱的愿望,隋鸿锦在从事人体解剖学和比较解剖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同时,热衷于并致力于人体科学知识的普及工作。目前他和他的团队制作的生物解剖标本已在全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约有2000万人参观了他们的展览。即使在展馆卫生间,你也可不经意地从张贴在门上的宣传单中了解到:一个人平均一天上6次厕所。平均一个人身体里的化学元素足够做成如下的东西:铁足可制成3英寸长的钉子;硫磺可以杀死一只中等大小的狗身上的所有虱子;碳可制成900只铅笔芯;钾可以让玩具炮打上一炮;脂肪可以做出七块肥皂;磷可以制成2200根火柴;水可以装满10加仑(37升)的容器……这样的科普宣传,真有点无孔不入不遗余力了。   在《达尔文的证据》之前,我也读到过一些讲述人体奥秘的读物,但隋鸿锦教授的书仍然让我感到了新奇,同样图文并茂,隋教授为达尔文提供的证据全部是经过生物塑化技术保存下来的实物标本,那些动物和人体的骨骼、肌肉、器官甚至器官上细小的“回”“沟”,都展现得非常直观,可触摸般地清晰,不同于以往有些读物用绘画替代。这当然得助于他的解剖学专业,二十几年来他执着甚至痴迷于解剖学研究,他认为解剖是医学研究的基础,对攻克人类疑难病症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他做出了身后捐献遗体的决定。他的举动深深地影响了身边的人,他的父母双亲、妻子及姐妹,都在遗体自愿捐献书上签了字。   隋教授撰书风格很像他本人,神清气爽,晴天朗日的,书中图片精美,语言生动,读它,不像是在寻找证据,更像是读故事,比如“多才多艺的盲肠”、“最高司令部———脑”,更有“当你在树下休憩时,是否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花草树木只能随风轻摆,而我们不仅可以奔跑、跳跃,还可以做出喜怒哀乐各种表情?是肌肉让我们动起来”这种诗一样的吟诵,枯燥的生物学知识就这样鲜活地传授给了你,掩卷之后感受到的不仅是生物之美,更是生命之重。   《达尔文的证据》,隋鸿锦主编,科学出版社,2010年2月,38.00元
《中华读书报》2010年4月7日第16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08:18 , Processed in 0.08023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