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025|回复: 4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每一步,都很重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26 07:36: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孙明霞,山东省生物教学能手,《明日教育论坛》2008“年度教师”。2000年参加教育部“跨世纪园丁工程·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2009—2010年在《中国教师报》开设专栏“明霞答问录”,先后发表教育研究文章300余篇,出版有《用生命润泽生命》、《心与心的约会》两本教学专著,合作主编《课堂因生成而精彩》一书。经常应邀为教师、校长作讲座。现为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学院附属中学生物教师。








每一步,都很重要
孙明霞

  记得几年前曾被约稿,要求写写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关键人物。回忆一下,自己成长中的确有一些关键事件,还有不少关键人物,他们都是我生命中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他人。今日再回头一看:我的每一步其实都很重要,没有哪一步是多走的,没有哪一步是走错的,只要走过了,每一步都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经历,每一步都是我成为今天的我必不可少的历程。假如某一步路径变化了,我整个的人生道路就将是另一番景象,我就成为另一个孙明霞,而不是今天的孙明霞。

  1.泥土童年,给了我健康的体魄和坚强的性格
  我出生在一个贫困落后的山村,家中长女。似乎我的童年始终和贫穷、劳动、自卑联系在一起。
  总有干不完的家务,不是挑水就是做饭,再不就是看管弟弟妹妹,有时还要随大人去山上种地,或者把花生、搓绳、洗衣服等。印象很深的是,在六岁的时候,妈妈就让我用两只小水桶去挑水,一个带钩的扁担挑着两桶水,晃悠晃悠的挑回来了。当时也不知哪来的胆量,从没担心过自己一不小心会在摇水(用扁担钩挂着水桶伸进井里把桶灌满)的时候掉下井,我妈也没担心过。有了第一次,以后就有无数次,小桶慢慢变成了大桶,每天我家的吃水任务都被我包了,家里一口大缸必须保证每天都是满的。不仅我家里用水,连同爷爷奶奶家用水也是我的事。每次挑着水走在村子里的小路上,那些街坊邻居大婶大娘看见了总是啧啧称赞:“看这闺女,多能干啊!”于是,心里就很开心,两大桶水从不歇息的一口气挑回家。因为常常给奶奶挑水、推磨或干其他活,奶奶时常会奖励我:“给你两分钱去买支铅笔吧!”于是,给奶奶干活成为特别高兴的事。
  除了挑水,爸爸妈妈去干活了,做饭的任务就自然的落在我的头上。拿草烧火,踩着小凳子做饭,虽然很简单,但把菜熬在锅里,锅边上贴着玉米饼子,或者煮上一锅地瓜,这样的饭还是做的不错,爸爸妈妈回来就能吃上饭了。还记得小时候推着独轮车,从山上把收货的地瓜或玉米推下山的时候,总是怕车翻了,那就麻烦了,所以在下坡的时候格外小心。弟弟妹妹小的时候,常常还要看管他们,偏偏小妹妹那时总是哭,我只好天天背着她,没法和小伙伴玩,看着别人在玩跳格子、踢毽子,羡慕的不行。那时候,最羡慕的就是别人每天放学都可以玩,我却有干不完的家务。直到上了大学,有时回家还会抱怨爸爸妈妈不让小时候的我玩,爸爸就开玩笑说:“现在补上吧,你想玩什么尽管玩”,妈妈则说:“不知道孩子小时候应该多给你时间玩”。
  但如今想起来,我忽然发现,虽然童年干了那么多活没有玩的机会,但今天我有一个还算强健的身体,肯定和我小时候干了大量的农活有关,假如没有小时候的劳动,怎么会有今天健康的我?

  2.缤纷大学,给了我丰富的学科知识和能力
  高中毕业,懵懵懂懂的就考上了大学,这是我做梦都不曾想到的。那一年,恢复高考才一年半,对于农村孩子来说,上大学似乎是一个非常遥远的梦,一个天天与泥土打交道的土孩子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也能到城市上大学。但似乎老天对她太垂青了,让她没怎么努力就考上了大学。
  年幼时我很喜欢数学,考大学填报的所有志愿都是数学系,但鬼使神差的,我被调剂到了生物系。当我拿到通知书的时候,心里不是很开心,因为我只喜欢数学。那时,对生物系的感觉似乎就是猫狗什么的,以为生物系就是要天天和这些脏兮兮的动物们打交道,心里有一百个不情愿。但家人却高兴的不得了——那可是整个家族,也是整个村庄第一次有人考上大学啊,还是到省城上大学,管它是什么专业呢,只要是大学就成。
  我拿着通知书难过了半天,问班主任于老师:能不能换换系,我想学数学。于老师不能打击我呀,就让我先上着,说不定到了大学能调换呢。
  第一次离开家乡坐上火车,达到省城之后,一方面是对新生活的好奇和向往,一方面还记挂着转系的问题。根据师哥师姐的导引办好入学手续之后,就找老师问能不能转系,被告知先上学再说。开始上课了,还是动不动就问老师。正好数学系有高中同学,我们就常常在一起聊天,彼此说着自己的学习生活。同学总是羡慕地说:“你们生物系多好啊,经常做实验,还能外出实习,你看我们,天天闷在教室里做题,天天如此,烦死了,永远都是做不完的题。”
  一个学期过去了,一个学年过去了,我发现我逐渐爱上了“生物”,原来对生物系的印象由“猫狗”转变成更加丰富的内容了——有丰富多彩的植物,还有千奇百态的动物,还有看不见的微生物,尤其是植物分类、遗传学等是我特别感兴趣的。学期结束,老师还带领我们上泰山、去青岛,采集植物标本,认识各种海洋动物,这实在太有趣了!渐渐地,我把数学给抛到脑后了,一心一意地对付“生物”了。
  大学四年,让我获得了较为丰厚的生物专业知识和技能,也学习到了教育学心理学的很多知识,认真完成了大学教育实习。假如说我今天能够灵活驾驭教材的话,肯定离不开我大学的专业积累,别看我现在只是教初中,似乎大学学的很多知识用不上了,但事实上,真要教好初中,仅凭大学的知识依然不够,还需要不断学习、积累。

  3.初涉教坛,在磕磕绊绊中前行
  没毕业时盼着毕业工作,但真的走上工作岗位了,才发现远没有我想象的简单。我想跟着老教师学习怎么备课上课,想请老教师听听我的课,但老教师既没有备课给我看,也不允许我听课,请他听课也不去听……无奈之下,只好依照大学教育实习的方法来备课、上课。一段时间之后,我才明白为什么“老教师”不让我听课也不听我的课了——他只是一个民办小学教师转正的老师,没有学过生物课,自然也不会教;学校的所有课程他都教过了,但每一门都教不好。不是看不起民办老师,而是在当时情况下,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他们没有机会进大学学习,我只是因为在大学学习了四年,才能教给学生准确、科学的生物知识,否则我也不行啊。在这种背景下,我只能一边摸索着一边前行,没有老师可以学习,没有同行可以交流,简单的生物课本,依样画葫芦地传递给学生。但因为自己的专业知识相对丰厚,而学生没有一点点生物基础,时常就会讲多了,讲深了,还抱怨学生太笨了。
  那时,我教了7个班的初二生物课,每个班大约70人左右,搞得我时常不知道学生谁谁几班的。当遇到学生不守纪律的时候,常常手足无措,也曾被学生气哭过。印象特别深的一次,我给学生布置了一点作业(早忘记是什么内容了),上课时让学生摊开作业本我检查,走到某个靠窗户的座位时,边上的座位是空的,以为学生没来,但学生却都在哈哈大笑。仔细一看,原来是靠窗的男生怕我批评躲到课桌底下去了,除了我不知道,学生都知道啊,所以才会哄堂大笑的。我当时那个气呀,可又不知道该怎么批评他,只好罚他站着听课。后来他班主任老师知道后,狠狠批评了那个学生,并告知了学生的父母,那父母专程到学校找我道歉,说孩子不懂事惹老师生气了,请老师原谅,又让我“受宠若惊”不知如何回答了。
  到了期末,校长让我出一份考试题,我想找以往的考试题参考一下怎么命题,同事告诉我:不要找了,以前压根没考过试,那位“老教师”每次只是出一两道题给学生做,之后那考试卷就被老师点炉子引火了,自然没留下遗迹。无奈之下,还是自己创造吧,找出大学时老师给我们的考题,看着那些考题的样子,再看着课本内容,来命题。
  两年半的时间,没有人听过我的课,我也没机会听过别人的课,就这样迷迷糊糊地走了过来,直到某一天突然接到一纸调令,让我去教研室当教研员。

  4.转向教研,帮助老师也丰富自己
  教研员是干什么的?我当老师好好地为什么让我当教研员?难道我大学四年所学要付之东流了?在为自己感到悲哀的同时,还是想着自己其实更符合当老师,对于当机关干部是很恐怖的,因为特别怕领导开会讲话,没完没了的念文件。但教研室的老主任高老师却很和蔼地宽慰我:“教研员就是老师的老师,不用担心你大学所学无用武之地,你要用你学到的知识来帮助全区的老师当好老师。”“老师的老师”?可我自己还不会当老师呢!怎么干?学学别的教研员,每个月开展一次教研活动,给老师讲讲怎么上课,或者组织老师集中到某个学校去听课。但日常不搞活动的时候干什么?天天坐在办公室实在是太难熬了!问主任,他说可以到学校听听课,没事的时候可以看看书。可那时没书可看啊,全国就一份生物教学杂志《生物学通报》,但听课还是可以做的。于是,抄来了全区生物老师的课程表,每天不打招呼就跑去学校听课,常常在课上了一半的时候,讲课的老师突然发现我坐在后面听课。但被听课的老师还是很高兴的,说自己不会教课,可以有人指导。而我呢,听了课从不跟校长打小报告说老师讲的不好,而是尽可能捡着好的说——老师很努力,很勤奋,虽然专业知识有些欠缺。但和老师面对面的时候,我会很仔细地和老师研究课堂教学,甚至那句话说的不合适,某个知识点的处理不得当,一一说明。可以说,一辆自行车伴随我跑遍了全区的每一所中学,甚至多遍。
  记得有位五十多岁的周老师在周末的时候找到我的住处,拿出生理卫生课本说:“孙老师,我自己都不懂这部分内容(记得是神经系统和眼球结构部分),你先给我讲讲,我才好去给学生讲。”感动于这位周老师的好学,但也想:全区都是像周老师这样转行的老师,他们都没学过生物学,怎么上课?一次看到教研室负责电教设备的老师给每所学校发放教学仪器,有个投影仪引起了我极大地兴趣,知道如何使用后,突然灵机一动:我要是把大学的内容画成投影片给老师上课,那就可以帮助老师解决专业知识问题了!说干就干,开始备课、画投影片,每周六下午就集中所有老师上课。就这样坚持了两年,我把大学的相关内容(植物生理与植物分类、动物学、人体形态解剖学等)给老师们讲了一遍。老师们如同学生一样,每到周六都自觉集中到指定地点听课。有的老师提出没见过植物标本什么样子,怎么教给学生啊?那我就找人定做了十几个标本夹发给老师,周末领着老师上山采集标本,就像当年在大学时老师领着我们采集一样。
  解决了专业知识问题,就开始研究课堂。在80年代末我提出“人人贡献一堂课”活动,还是很新潮的,每个老师每个学期都要贡献一堂课,我们每周就轮流到各个学校听课,然后交流。有时听课遇到特别不像样的,就要求自己先上课让老师听,然后我再听他上,至今还有几个老校长提到我当年主动给老师上示范课的事。不知不觉就当了八年教研员,在这样的岁月中,如其说是帮助了全区的老师,不如说是自己成长中的一段重要的经历,让我对课堂教学有了更深的体会。

  5.年级管理,让我学会了宽容、忍耐
  从教研员再到学校当老师,完全不是什么“高尚”和“了不起”,完全是因为生活更方便些,也因为自己对教师这个职业并不反感。
  没想到的是,被招聘到新学校后,估计校领导看我当了多年教研员吧,让我担任年级组长(如今的年级主任),其实当时就一个年级,10个班、27个老师,相当于学校教务主任的角色。我犯愁了——从小学到大学毕业,工作也10年多了,从小到大就没有领导过别人,只是被领导,这年级组长怎么当?想要辞去这小组长的职务,领导却认为我能行,并说“没有谁天生就是当领导的,都是学习锻炼的。”无奈之下硬着头皮上阵。升旗仪式,领导让我主持升旗仪式,并让我总结一下上周工作,对下周工作做一个布置。我听了头都大了:五百多人啊,我怎么开口讲话?上周什么工作?下周又干什么?我把周末例会上领导讲的这周做了那几件事和下周工作计划写了一下,就在升旗仪式上念了一遍,会后校长笑着跟我说:总结和部署工作不是针对老师的,而是针对学生的。然后指导我一番,如何总结学生的上周表现,针对学生的表现给学生提出新的要求。唉,至今想想都很囧啊!
  还有个严重的问题让我郁闷:过去都是我被人管,现在管别人,可不知到怎么管。领导布置任务,让我去听课,我就去听课,也跟老师进行交流;领导让我考勤,我就考勤,可老师偶尔迟到也不是特意的,我不记吧会对所有人不公平,记下来吧得罪这个老师。好在那时候老师们是刚被招聘来的,都很积极,违反纪律的事不多,这问题还不是很严重。但上课老师出现体罚学生或者上课迟到、课上的不好,我总是被校长批评,要求我要检查,经常到各班巡视一下,遇到问题还要及时和老师谈谈,这让我很犯怵的,因为我不会批评人啊!最为严重的一次,全校学生集会要求所有老师参加,不参加的要按旷课论处,有的老师不理解:学生集会凭什么让老师参加?在和我理论的过程中火气暴涨,一瓶墨水泼在了我身边的墙壁上,顿时白墙变成黑墙了。我很无辜地解释,这是学校的规定,不是我个人要整治老师……
  还有一次,有个老师中午和同学聚会去了,喝了酒,下午没按时上课。领导巡视发现空堂,把我狠狠地批评了一顿,让我要“严厉批评某老师”,我又不想老师被批评,就自己承担责任,说该老师请假了,我给忘记安排课了,于是被领导更严厉的批评:你知道吗,空堂是严重的教学事故!吓得我以后只好经常到教室门口走一走,看看有没有再发生类似“事故”。
  还有一次,即将到了期中考试,拉运回来的试题堆在我办公室,有个刚工作的年轻老师看到,忍不住好奇心偷看了几眼,并去给学生讲了讲,某某题目要记住。这自然就是泄题事件了,可当时这年轻老师压根不知道不该这么做,还很委屈地说“我只是想让学生考的好一点”,自然我又被狠狠批评了一顿。
  有个年轻老师因学生说话冲撞了她,就用穿着高跟鞋的脚狠狠踹了学生几下,那家长不愿意了,找到学校大声责骂,放言要找律师,要告老师。我是年级组长啊,不能让校长知道这事,那对年轻老师来说多糟糕,就赶紧好言好语和家长交流,一再表示老师无意之举,老师年轻,要给老师一个成长的机会,要是真的把老师搞臭了,这么年轻的老师以后还怎么做人,你的孩子也遭殃的。花了差不多两个小时和家长沟通,最后他跟我称兄道弟地表示不再为难老师……
  类似的事情多了,我最大的感受是——学会了宽容,我逐渐理解了当一个中层干部的不易,就像一个沙发靠背,谁都可以倚一下、靠一下,老师有问题,校长不会直接去批评老师,而批评中层干部的工作不到位;老师对学校的一些工作不满意,也不好意思直接找校长,就跟中层干部诉苦,甚至抱怨、发牢骚,那中层干部不能直接跟老师说:“**校长说让我批评你”,要维护校长的管理;见了校长也不能说“**老师表现差劲”,还要积极维护老师,有点“两头受气”的味道。但正是这样的工作,让我懂得:一切都是因为工作,不是个人恩怨好恶,这样想,也就释然了。尽管也为此得罪了少部分人,但内心坦然无愧。而更多老师逐渐理解了我,跟我成为朋友。

  6.教学工作,让我懂得了各科教学其实是相通的
  当年级组长,第二年又负责两个年级的教学管理,除了常规要管理,还要经常听课,举行各种教学研讨活动。而这时的听课,肯定不能只听生物课,而是各个学科都要听。听了,还要跟老师进行交流,总要谈出点对老师有用的东西来,久而久之,也从老师的课堂学到了很多。
  别看我是理科出身,竟然也“指导”了不少其他学科的课,颇自豪。有时是学校安排,但很多时候,老师要参加各种比赛,总是无比信任的找我听课,我也就勉为其难地去听课。像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等等学科的课都听了不少,也有不少老师获奖。比如,从没学过历史的我,竟然“指导”了一位历史老师一路走过来。那位历史老师第一次参加优质课评选,在准备试讲的过程中,除了本学科老师听课研讨,就是我了。一堂课,我竟然听了七遍下来,每听一遍,都会给她提出一些修改建议,包括环节的设计、课堂语言,或者和学生对话的方式。最后,她以绝对优势获得了全市第一名,又被推荐参加全省的优质课评选。当时学校允许一名本学科教师陪同参赛老师外出,但这位历史老师却跟校长和市教研员要求,希望我这个历史“外行”陪同。那时候还没有电脑多媒体,最现代化的教具就是投影仪了。为了上好那个课(记忆中,是关于女真族的),她自己寻找复制了很多相关图片(没有电脑,自然也没有百度可以找了),然后找人复制到投影片中。我在陪同过程中,晚上听她一遍遍的试讲,一边还用我们自带的投影仪演示图片。听她试讲中,总感觉那投影片颜色太单一了——黑白的,要是彩色的多好!就灵机一动地用彩笔把她那些个投影片变成彩色了——服饰,地图,都变成有颜色的了,这可是一大创举。那次的课,当然也因她的出色表现获得了一等奖,而无疑那些“彩色”的投影也让所有听课老师眼界大开。数年后(似乎2003年左右了),该老师又参加了教学能手的评比,从学校到市直,由市直到全市,最后在全市评比中脱颖而出,参加了全省的教学能手评比,我依然还是一路的陪同、指导。记得全省的评比是在临沂进行,去了之后现场抽签,一天的准备时间。内容大概是共产党的建立吧。她在准备教学思路,我则根据教学内容上网帮她找资料(网络还不很普及,她专门借了手提带去,用电话线上网),一是找到了很多别人的教学思路可以借鉴,二是找到了动态的上海“一大”会址图片,成为该课的导入,非常生动形象,带来震撼效果。为了增加些背景资料,白天她在宾馆房间备课,我跑出去找音像店,帮她买到《开国大典》的电影片,找到关于共产党成立的相关镜头,截取插入课件。晚上一遍一遍听她试讲,改进……
当然,最后她还是以绝对优势获得了教学能手称号,就连当时人教社历史教材编写的老师听了课也是赞不绝口。当然主要原因是这位老师素质很好,对教材的把握到位,整个设计也很精彩,但也有咱“指导”的功劳,看她获奖比我自己获奖还高兴。
  无论哪个老师参加什么活动找我听课,总是一遍又一遍的听课、研讨,然后改进、提高。有时,为了帮助老师备课、修改课件,会牺牲掉周末时间、晚上时间,甚至陪着有的老师熬夜通宵。有时,也会有我原来当教研员的区内学校老师来找我帮助备课,总是有求必应。看起来我是牺牲了一些时间来帮助别人,但仔细想想,受帮助最大的还是我自己。不一定是自己水平多高,也不是自己对那些课都很熟悉,而是在和老师一起分析的过程中,思路越来越清晰,教学的设计也越来越科学有效。可以说是在大量听课、研讨的过程中,尤其是多学科听课的过程中,让我对各个学科的教学有了基本的认识:其实各科教学的本质是一样的,只是所教知识不同而已。

  7.学校德育,让我站在教育的视角看课堂
  忘记是那一年了,我被从教学管理岗位调整到政教处,任命为政教处副主任。心里很不情愿的,总觉得自己还比较适合做教学管理,但我还要服从组织安排,内心却极其郁闷。很多关系一向不错的朋友,甚至还有我敬重的老师,对我的工作安排也是耿耿于怀,觉得这样的安排很不合理,不公平,甚至有人给我出主意:“别给他好好干”,“别傻傻的出那么多力,出力多了也不讨好。”这样的话听得多了,也格外影响我的情绪。但一向工作比较认真、不会投机取巧的我,真不知怎么干才好——从良心上,不好好干内心有愧;可好好干,似乎并没得到应有的认可,甚至被“穿小鞋”。
  “我究竟给谁干的?是给哪个人干的,还是给自己干的?”那段时间,常常这样去思考。既然干这份工作,即便内心有些“疙瘩”,但依然还是会主动去思考怎么干好,每天会主动到教学楼里走一走,看看学生有没有什么问题;上学放学会在校门口转一转,怕学生有事;班主任都很年轻,有时也会遇到很多麻烦事,还是忍不住会主动询问、帮助……突然有一天就想明白了——其实,工作都是给自己干的,是为学生负责的,不是给哪一个人干的,即便某个人对不起我,但我的工作我必须负责,学生没有对不起我,我不能把怨气转嫁给工作,更不能转嫁给学生、老师。这样一想,心情也豁然开朗,该怎么干就怎么干,主动开展调研工作,了解学校德育工作情况,主动开展班主任培训工作,主动撰写德育工作的相关材料、计划和总结。记得在97、98年间,无意买到了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这对于以前从没读过相关书籍的我来说,非常振奋,原来班主任工作可以做的这样智慧、有趣,就把这本书推荐给校长,希望能给班主任买来阅读,帮助年轻的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校长看了也觉得不错,就通过邮购的方式买了四十多本给班主任。不想,非班主任老师也喜欢,跟校长说“今年我不是班主任,但明年说不定就是,难道我们不需要学习吗?”结果,学校又一次邮购了上百本给全体老师。后来从《人民教育》上看到任小艾的班级管理经验,对她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开展班级活动记忆犹新,就推荐给所有班主任老师学习……
  1999年8月底,即将开学了,部分班级调整班主任,这当然是政教处的工作。当时,有个班级在纪律、学习等方面都很落后,需要重新安排班主任,可我连续做了几个老师的工作接任该班,老师们都因这个班纪律太差而拒绝出任班主任,有的老师甚至说:“你给我别的班两个班都行,这个班我不要。”直到8月的最后一天,学生次日就到校了,依然没落实班主任。政教处正副主任对着桌面面相觑:“怎么办?这个班实在没人要了,不行就我们当?”主任要负责全面工作,这事肯定不能他当,那就落在我这个副主任的头上了。于是,我就成了这个班的班主任。从此比过去起的更早,也天天熬的更晚,管纪律,管学习,抓班风,抓习惯,一年的时间,我走访了大部分的家庭,召开了多次家长会,给家长培训怎么教育孩子;每周精心设计班会,对学生实施教育。学生的成绩上来了,新开的物理学科每次都考全校第一,化学第二,其他学科也在进步;纪律也好起来了;合唱比赛获奖了;足球队红红火火的……而我也由此减肥了十多斤,原本鼓起来的小腹也回缩了,让那些想减肥的女老师感叹:要想减肥,就当班主任。
  不光班主任工作让我收获多多,也因处理各种各样学生的问题、家长的问题让我对学校工作有了全面的认识,发现学生管理的重要绝不亚于教学成绩,也真正学会站在学生成长的视角来看教育问题,假如不重视学生的思想品质工作,学生的心灵不能得到健康的成长,成绩再高,教育也是失败的。

  8.教育科研,让我学会从研究的视角看教育
  跨入新世纪的门槛,我的教育生活也有了新的变化。
  那一年,我有幸参加了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得到这样一次培训的机会纯属偶然。记得那是个四月,虽然已经是春天了,但突然下了一场大雪,路面变得泥泞不堪。中午即将放学的时候,校长找到我,说教育局师训科电话让我填表报材料。填什么表?报什么材料?进一步询问才知道,教育部要对全国一万名骨干教师进行培训,我校原来上报的教师因不合格给退回了,教育局为了保证上报的名额不浪费(因上报到省里还要筛选),一定要挑选符合省里要求的老师——第一学历是本科的、有过省级荣誉的老师,恰好我本科毕业,也拿过一个省教学能手证书,参加过一些教辅资料的编写,就算是符合条件了。要申报的材料有十几页,内容很多,除了基本的信息,还要有个人的工作总结,最后还有学校的推荐信,十几页的材料必须当天完成并于放学前上交到局里。印象中,紧赶慢赶的总算是完成了材料的填写,盖了章,赶在放学时冒着大雪送到教育局。当时负责该项工作的科长说,只等我的材料了,马上就送到省里。又过了个把月了,通知我被选上,可以得到参加培训的机会了。又过了一个暑假,收到北京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去培训三个月。
  不再赘述培训的收获,因为在其他相关文章中写过,只想说,这次培训后,我的工作又有了新的变化——那时学校教科研还没有起步,新课改还没有开始,但国家已经开始了新课改的宣传,其中就提到教师要在研究中成长。新到任的校长从我的一些材料中了解到,这个老师或许比较适合做教科研工作,班子一商量,就把我从政教处调整到教务处,负责教科研工作,次年又专门成立了教科所,开始主抓教科研,从此走上了教育科研这条道儿。
  当时,全省的研究性学习刚刚开展,时任市教研室主任的桑主任非常重视,就在全市开始研究性学习的工作,并把已经开展的卓有成效的上海一些学校的经验材料发给我们学习,也组织了一些专题报告会。但作为新生事物的研究性学习,我自己还不懂,怎么组织老师开展研究?就寻找大量资料开始学习,自己先要搞明白了才能和老师们一起搞研究啊。记得当时为了培训老师,找了很多资料,包括研究性学习的定义、概念,国外学生开展研究的案例,国内一些学校开展研究的案例,找了很多很多,编印了《研究性学习文丛》一、二、三辑,编制研究性学习手册,指导老师和学生开展研究。那个寒假,每个学生都根据学校提供的小课题(方向)自主选择研究项目,写出了生平的第一篇研究报告,寒假回来收缴作业的时候,看着学生做的研究作业和成果别提多激动了!领导看了也高兴啊,索性选择了部分研究作业,编印了一本《学生小论文选》。《中国教育报》和《齐鲁晚报》也先后报道了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情况。从此,有些老师尝到了研究的甜头,开始主动研究,布置研究性作业,学习撰写论文。因为我校研究性学习开展的比较出色,全市研究性学习研讨会将我校做为会议现场,我得以有机会向更多同行介绍我校的经验,我和我的几个同事也多次给一些兄弟学校介绍自己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体会。而通过“研究”,对教学的思考也就从过去的经验型演变为研究型,开展用研究的视角对待自己的课堂和学生;也因为参加培训和学习,对教育的理解逐步加深,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融入了更多教育的元素,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走向真正的教育。
  因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我校在全省教科研方面也有了一定的影响,我也有机会参加更全省的一些研讨活动。记得是03年在威海参加活动,指定了部分学校代表发言,每人一刻钟,我是其中之一。结果前面的几个老师发言太冗长占用时间太多,剩下的几个只给每人5分钟时间。我灵机一动,取消了含有大量照片资料的课件,也抛掉了手里厚厚的一沓发言稿,直接站在会场主席台上拿起话筒就“侃侃而谈”了五分钟,简明扼要介绍了我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做法,赢得了极其热烈的掌声,还有会场里频频闪烁的闪光灯,很有点“明星”的味道哈,我校也因此获得了“全省研究性学习先进单位”的称号。
  不仅开展研究性学习,也发动老师申报课题开展研究,所以,十五期间和十一五期间,我校申报课题在全市还是比较好的,数项课题在省里立项,在当时来说,能在省里立项对老师们来说是个很大的鼓舞。为了给老师们的研究、学习搭建平台,从01年开始创办了校刊《附中教研》,收集当时最先进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文章,也刊登老师们自己的文章。看着自己一手设计制作出来的校刊,心情也是很激动的,总拿着当宝贝一样的送人。记得04年见到朱永新老师时,我把《附中教研》送给他,请他指导,朱老师说:一份校刊能办到这样,不亚于一些国家级刊物,真了不起。而我们校内老师同样很喜欢,一段时间没见校刊,会问“咱们的校刊怎么不出了?”也有老师跟我说过,《附中教研》到手后,赶紧拿回家看,怕放在办公桌上丢了(因为别的文件发了都是看过随手丢在办公桌上的),我听了也激动啊,更用心的去做这件事。现在,这份校刊已经做到二十多期了,也见证了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历程。
  ……
  回望走过的岁月,有的工作是我主动选择的,有的工作却是被动接受的。有过迷茫有过困惑,有过烦恼有过欢乐。但每一步都很重要,没有哪一步是不该走的,也没有哪一步是走错的,每一步都是我生命历程中的重要经历——因为最初的摸索前进,自己学会了教学,学会了处理课堂中的各种问题,能把大学时老师教给我的东西用到我的课堂教学中,这是多么关键的一步;当了生物教研员,却让我一下子离开了课堂,开始了另一种学习和生活,让我在和老师们一起学习中不断成长,学会了如何听课、研讨,如何帮助年轻教师发现课堂、改进课堂;教学管理工作,让我从一个普通教师成为一个管理者,虽然职务很低,但性质完全不同于以往,慢慢学会了宽容忍耐,学会了理解,也通过听不同学科的课而对课堂的理解更加全面;虽然是被动做了政教处副主任,但却通过班主任培训、学生管理等,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从教育的视角看课堂教学,又对教育有了新的感悟和理解;因为教科研工作,学会用研究的眼光看教育,也由此主动学习,走向书的海洋,也由此走向网络,走向更广阔的世界,结识了更多敬佩的老师、学者、朋友,才让自己在教育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随着对教育的认识不断加深,越发感到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之大,正面的,或者反面的,也愈加小心地呵护学生,努力创造更美好的教育奉献给那些被称作学生的孩子。
  教育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越是深入,越发现自己的肤浅;越是研究,越发现要研究的问题太多;越是实践,越是发现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学无止境,教也无止境啊!有太多太多的东西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摸索,去学习,去实践,每走一步,都有每一步的价值;每走一步,我们就离真正的教育又近了一步。
  教育之路何其漫长,只要走在这条路上,就要始终朝前走。这是一条没有终点的路,既然走,那就一直走到走不动的那一天。

2011年6月20日
2#
 楼主| 发表于 2011-7-26 07:38:15 | 只看该作者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北宋一中侯王村家委会举办首场家庭教育报告会

东营市利津县北宋一中  王建军



2011年,一切似乎都在“春天里”悄然萌发。生命在蛰伏了一个漫长的冬天之后,又开始踏上新的旅途。

明霞,带着一抹清新明亮的霞光,又一次来到了我镇。简单的握手,问好,恰好老友故交重逢,话多了,反而觉得累赘。有时想想,人生的真正意义的确存在于平淡之中,所谓的轰轰烈烈只不过是生命长河中的一朵朵浪花而已。大海的汹涌澎湃虽雄壮,但往往在静谧之中却更具深沉厚重。

明霞老师此番应邀前来,不同于以往,这次的课堂将设在村里。她的学生就是那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最朴实的农民。提起这次行动,不能不提此次活动的发起者——北宋一中校长李志欣。

就在去年的十月,一个酝酿已久的课题——农村家庭教育计划在校长李志欣的心中形成了。该计划将着力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如何解决农村学生节假日生活问题;二是唤起更多的农村村级组织关心,支持教育;三是帮助农村父母提高教育能力。根据李志欣校长的思考,这三个问题一解决,农村教育将开拓出一方崭新的天地。

不因循守旧的李志欣开始寻找合作伙伴和活动载体。在走访中,他发现各村的文化大院是一个非常好的活动基地。在村文化大院里,有崭新的图书阅览室、活动室、球场、健身器材也一应俱全。这些,不仅对孩子,对那些处于农闲时期的农民来说,也是理想的活动场所。

打造一个典型,然后以点带面,靠典型的作用去辐射带动全镇教育的发展,这是李志欣校长工作中经常使用的策略。经过多方考察,他选中了侯王村这个点。侯王村有1200余口人,学生70余人,大多数家庭家境富裕,这些是理想的客观条件。最关键的是,该村有一位热心教育事业,做事果敢,年轻有为的领头人——侯曙光书记。侯书记为教育舍得花钱在北宋镇是出了名的。前几年,在村集体资金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他多方筹资,为村里添置了一辆校车,为村民免费接送孩子。这一举动不仅在全镇乃至全县也是“首创”。事后,有关部门想宣传报道此事,他一笑置之,说:“那不是为了扬名吗?我不想干那事,让百姓说点啥,不好。”

一位有“想法”的校长,一位能干事书记,两人一拍即合,就为侯王村百姓干些实事。就这样,北宋一中侯王村家长委员会成立起来了。这个新型的家委会成了“农村家庭教育计划”的载体。再加上文化大院这个可靠基地,一艘满载教育理想的航船开始扬帆起航。

明霞老师此番前来,就是应侯王村家委会之邀,为侯王村的农村父母讲课来了。

报告会开始前,有的家长说:“不如看场电影。”也有人说:“这些年野惯了,冷不丁坐下来,还真不适应。这耳朵进,说不定那耳朵就冒出去了。”侯书记也不无担心地说:“我就怕专家净拉大道理,大家听不进去。”只有李校长很镇定,因为他了解明霞老师,他知道明霞老师肯定不负众望。

报告会开始了,明霞老师依旧延续了她讲课的风格——站着授课。现场没有手持话筒,她就用手托着麦克的底座。我知道那东西挺沉,再三劝她,她才把麦克风放下。

报告在亲切自然中进行。流畅和美,如山间小溪穿越茂密的丛林;温暖细致,似春晖洒满广阔的原野;清凉舒适,好比雨露滋润饥渴的禾苗。在讲到泰安附中那位因车祸而深受重伤的学生时,明霞老师动情地述说了孩子的父母如何在困苦中帮助女儿战胜伤病的故事,现场好几位家长哭了,有一位家长甚至不能自禁。报告完毕后,我同明霞老师谈及此事,她说:“也许我的讲课与在场的父母们产生共鸣了吧!有些事情是他们感同身受的,有些事情也许正发生在他们自己身上,才会有这样的效果。”

“贴近父母”是明霞老师报告的特点,这不也正是我们举办此项活动的祈求吗?

活动结束后,我采访了几位参加活动的家长。学生侯迎的母亲说:“孙老师的讲座好极了,不但让我知道了怎样爱孩子,还懂得了如何管孩子。”

村书记侯曙光说:“这样的活动,就像把学校搬进我们村,不仅让家长学到了如何科学的教育孩子,还带来了文明的新风尚。这样的活动,太有意义了。”

北宋一中校长李志欣说:“近年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村儿童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情感、安全、教育等问题日益凸显,许多家长对孩子的监护往往处于真空或半真空状态,父母在家长、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链中明显处于薄弱环节甚至出现脱节现象,如何有针对性的解决这个问题已经变得迫不及待和极其重要。今后,我们要逐步探索建立一种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齐抓共管的教育长效机制,让农村家委会这种形式在农村基层生根、发芽、壮大,为农村教育的发展作出卓有成效的探索。”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这个春天里,一粒粒浸满教育者理想的种子在田间种下了。我们期待着,秋天里,我们唱响一曲丰收的歌。



http://blog.edu11.net/space.php?uid=228&do=blog&id=430433
3#
 楼主| 发表于 2011-7-26 07:40:06 | 只看该作者
让自己的内心充满阳光

孙明霞



孙老师你好,经常在报纸和网上阅读您的文章,感觉您总是那么乐观、阳光,让人羡慕,我也很受感染。我想,您工作一定非常顺利,才有了今天的成绩,但我却感到干什么都没劲,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您有什么建议?



老师你好,谢谢你喜欢我的文字。

你说看我的文字都是乐观、阳光,我感到很高兴,这正是我所希望的——传递给他人乐观、积极、向上、美好。在我把美好传递出去的时候,我所得到的也是美好。

不是我的生活一帆风顺,我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挫折,关键是要让自己的内心阳光起来。

比如新课改。在新课改初期,我负责学校教科研工作,希望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也由此带领广大教师走上专业发展的道路,进而更加全面的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但未必所有人都支持我,包括一些上级领导。不少老师也认为开展课题研究会影响到教学成绩,积极性不高。我继续坚持研究还是妥协于应试教育?因为较早参加了骨干教师培训,对新课改和当前教育有了些自己的认识,觉得不能再回到老路上去。于是,在校领导的鼓励下,开展了研究性学习实验,编辑校刊,指导老师申报课题研究和撰写论文,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虽然并没有让所有老师都走上开展教科研的专业成长之路,但至少那些真正参与实验的老师有了很大提高,尝到了研究的乐趣,进而主动参与到新课改中去。而这个过程中,我自己的收获是巨大的,知道了怎样开展研究,知道了如何关注学生的成长,自己对教育教学的认识也有了新的提高。

比如学习。我行走了很多地方,结识了很多堪称人生路上导师的人,还有很多痴心教育的志同道合的朋友。不是学校给了我多少机会,很多时候,我都是利用周末和节假日,选择那些高水平论坛或报告会去学习,开阔自己的思路,让眼前打开了一扇扇通往外界的窗口,这是自己给自己创造的机会。还有大量阅读优秀的书籍,也是一种自我提升必不可少的途径。而有些人,即便单位给机会去学习,但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只是报到缴费领材料了,肯定不会有大的收获。

比如课堂教学。没有人给我指出课堂教学该走一条什么路,但大量的阅读和思考让我认识到该如何对待课堂、对待每个学生。我会想尽办法给学生开设实验,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参与中学习;我会特别重视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关心每个学生。但我也会受到这样的警告:马上要考试了,你不抓紧让学生背背书,还给学生做什么实验呀?……我总这样想:假如我的孩子去上学,我希望孩子的老师是怎样的?如何对待我的孩子?于是,就推己及人,用心准备好每堂课,希望学生不至于在我的课堂上虚度光阴;尊重、欣赏每个学生,希望他们的心灵少受一些摧残、多留一些美好的回忆。

有时候,我也会受到误解甚至贬损,遇到很多不愉快的事情。假如我心里总是装着那些不愉快,怨恨别人人品差,谩骂那些攻击我、说我坏话的人,抱怨领导不公平,我可能就会陷入到更加郁闷和不快中,让我的生活更加糟糕。

有的人喜欢将这些不快和烦恼变成文字,记录自己的感受,这不失为一种好的发泄方式。但过多消极、烦闷的文字,自己以后读起来都会想:我怎么这么多烦恼啊?而其他人读后也会心情沉重,有时也会受影响而变得消极起来。这当然不包含那些教育时评或批判类文章,而是纯粹记录自己牢骚的文字,尤其是那些主观臆断的消极文字,会给人很消极的影响。每个人都有个人的表达习惯,我想,既然文字公开发出来就是给人看的,那就要尽量展示自己的乐观、积极和向上,并通过文字将这种情感传递给他人,让读我文字的人从中感受到阳光和力量,而不是颓废。可能有人会说,这样会不会很累?其实非也。我认为,写作可以过滤烦恼,不是有意回避烦恼,而是在郁闷的时候,多想想快乐的事情,多想想自己可以做什么、而不是谁对不起我。当你静下心来记录那些快乐,思考我还能做些什么的时候,“郁闷”就自己悄悄溜掉了。

不是说不能揭露黑暗、只能唱赞歌,这完全是两个概念。我曾经写过《沉重》、《没有爱可以重来》、《我们的教育是培养人》等文字,其中就谈到了压在心头的一些问题,但绝不仅仅是发发牢骚,而是在看到教育问题的同时,还谈到自己的思考和建议,给读者的感觉或许是沉重的,但不会是消极的;有很多无奈,但更多的是积极的应对。比如,我常常说“我们不能改变现实环境,但我们可以在雨天撑起一把伞为孩子们留一方晴朗的天空”,这不是我对他人的说教,而是我在应试教育的桎梏中的心愿,也是鞭策自己的动力;我写出“是种子,就会发芽;是生命,就会长大……只要给她一点泥土,只要给她一丝空隙,她就能发芽、生长、开花。不在乎她的卑微还是伟大,她都一如既往的向上,抬头挺胸,不屈地舞动身姿,把笑容留下。”其实也是自我生存的真实写照。我只是希望,通过我的文字,把美好、积极、乐观等情绪传递给他人,让更多的人也阳光起来、快乐起来,我得到的也将是阳光。



《中国教师报》2010年11月10日D2新观察
4#
 楼主| 发表于 2011-7-26 07:41:04 | 只看该作者
前几天跟翟老师说,不知道“答问录”发了几篇,一直没收到样报,但翟老师说明明是编辑部已经发了。现在的邮局,真的不敢相信了,经常如此。于是,翟老师只好重新安排寄送。
  今日收到两份报纸,分别是2011年10月27日和2010年11月10日的。看了才知道,原来,“明霞答问录”共发到了20期。一个整数。后改版。“答问录”也就只有20期。


请尊重孩子的隐私

孙明霞



孙老师,今天我因一篇“下水文”而遇到麻烦了——我给学生布置作文,写写自己成长中的故事。看到学生抓耳挠腮的无从下笔,就把我写的《和儿子一起成长》读给学生听。文中写了我儿子在3岁、6岁等的调皮、可爱甚至哭闹的故事,字里行间表达的是我对孩子的爱。但没想到我在班上念了下水文后,他们课下就到隔壁我儿子所在班跟我儿子开玩笑(我儿子也是我的学生),儿子感觉很受伤,回家跟我大发脾气,说我破坏了他在同学中的形象。尽管我一再解释我并没有贬损他,只是充满爱意地记录他小时候的故事,但他还是耿耿于怀。我说他承受力也太差了,他确更加闷闷不乐。您帮我分析一下,怎么处理妥当?



感谢你的信任,愿意把你的问题呈现出来。我未必分析到位,但可以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应该肯定的是,你能和学生一起写下水文。现在很多语文老师不写下水文,一是自己不会写文章,虽然分析课文头头是道,但大多只是照本宣科把教材上的分析拿过来灌输给学生,真让老师自己写篇文章却难上加难。平时很少练笔,只有到了评职称时需要文章才东拼西凑甚至抄袭,自然写不出好文章来。二是有的老师觉得自己的文章写的不好,拿出来给学生分析怕学生笑话,降低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干脆也不写了。所以,你能坚持写下水文本身说明你有扎实的文字功底,为学生树立了榜样,也有利于帮助、指导学生如何观察生活、形成文字。

但今天这件事情的处理,我认为是欠妥当的。因为儿子就在隔壁班,同学之间都认识,你把他小时候的故事公诸于众,就等于你把他的隐私给公开了。或许你认为这没有什么,因为有很多妈妈在网上记录自己宝宝的成长故事。但这不是一回事。网上的记录,读者主要是成年人,人们是用成年人的视角来欣赏或者分享着或远或近的儿童成长故事,即便有学生阅读,但也大多不是孩子的伙伴、朋友,他们不可能直接和孩子一起开玩笑,自然也就不构成伤害。但进入中学的孩子就不同了——他们恰好进入了感情很敏感、自我意识开始形成的青春期,这个时候他们非常在意自已的形象,在同伴面前总是努力表现出自己的成熟、完美,那么,童年时的某些故事假如在伙伴那里公开,会让他感觉到很囧。那他的童年成长故事也就成了他的隐私——有些是他自己愿意和别人分享的,有些则不行,就像你曾经说过的:小时候尿床,妈妈经常跟邻居说起你又尿床了,你总是感到特别窘迫、丢人,恨不得找个地缝钻下去,似乎全世界的人都在笑话你。我想,孩子的任何行为在父母眼里都是可爱的,即便是做了坏事也是天真可爱的表现,那么,父母们在一起谈论孩子的时候,也就丝毫不避讳孩子的“尿床”“跟小伙伴争玩具”或“憨笑”等行为了,但没想到却在无意中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虽然你没有贬损孩子,但你的生化妙笔将儿子童年时的憨态可掬、顽皮活泼描写的活龙活现,学生们听了你的文章似乎看到了你儿子小时候的样子,进而模仿动作去取笑你儿子——原来你小时候是这样啊!你儿子已经是九年级的男生了,自尊心十分强,突然间小时候的糗事被同学知道,好像自己的隐私被人窥探到了,自己努力在同学中树立起来的男子汉形象受到了破坏,自然很生气了。你不仅没给予理解和同情,反而批评儿子承受挫折的能力差,这是不恰当的。

所以,我认为你应该给儿子道歉,并设法弥补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你可以给儿子说:妈妈虽然是充满爱意的描写你的童年,但忽视了你也是我学生的现实,等于公布了你童年的隐私。我应该事先让你看看文章,并征得你的同意,也就不会伤害到你了。……你儿子很懂事,我相信你真诚的道歉能得到儿子更多的理解,这是最基本的态度——错了就要道歉,不要强怕儿子接受你的观点,更不要批评孩子“不够坚强”,“这么点挫折都接受不了,以后怎么走上社会”,这等于是强词夺理。

另一方面,建议把这次事件作为课堂的延伸——因为昨天读了老师写的下水文,引发了母子间的一场争论,让作为教师的我意识到自己做的不合适。即便是自己的儿子,他不愿意公开的事情我是不应该随便公开的,也要尊重他的隐私。由此引发学生去思考:如何尊重他人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如何和朋友相处,不随便打探、传播、议论别人的私事等问题,让学生知道尊重别人的隐私,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当然,就此事,你还可以和学生交流一下你创作的动机,讲讲儿子成长中更多令你自豪的事件,以消除不良影响。同时,借此给学生一些切实的指导,让学生善于发现生活、记录生活,树立“生活语文”的观念,给学生提出新的写作要求,让这次事件成为你新的教学资源,必会有更大的收获。



发表在《中国教师报》2010年10月27日D2·新观察 明霞答问录19
5#
 楼主| 发表于 2011-7-26 07:46:48 | 只看该作者
从1+1到101

明霞





看到题目别惊讶,我可没叛变哦。但是很感动。

那天寻找自己以前的一篇文章,无意中进入了101网站的一个专栏——“青年教师成名记”,副标题是“孙明霞老师的诗意人生”。

怎么会有这样一个专栏?太让我惊讶了,内容很丰富,栏目有“明霞的工作感悟”、“明霞的生命化课堂”、“明霞的学生管理”、“明霞的教育思考”、“明霞答问录”,“818孙明霞”,开头还有四副照片,一段介绍文字,最后是“留言”栏……

感动于编辑的用心,要花多少时间来整理这样一个专栏?

昨天在网上遇到101网站的邓云霞老师,说起这份感动。她说,专栏是刚做好不到10天,想着那天要是遇到我,告诉我去看看,给我一份特别的惊喜。真的是很惊喜呢!交流才知,邓老师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在1+1上浏览我的文字,可以说是把这几年的文字翻了个底朝天,从中选择了不同类别的文章,整理出来。因为101网站的专栏不像我们自己的博客那么简单,自己很难做,需要专业人员,那邓老师就选择好了文章、照片等内容,然后由专门的技术人员来做。

这样一个普通老师,竟然被这样关注着,所给予的鼓励多大!而邓老师却一再说,因为喜欢,所以愿意去做,推荐给更多老师。这份喜欢,让我在这个突然寒冷的秋季感受到了无比的温暖。

看看那个跳动的标题,那个跳出来的“名”字,似乎有些不那么和谐——从不认为自己是什么名师,一直就是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老师(千万别说我是矫情,现实正是如此,最高荣誉就是今年得到了一个校级优秀教师的称号),怎敢称“名”?

我跟邓老师说,我更喜欢“成长”二字,名不名的无所谓,无论有名无名,生命都应该是不断成长的,不如改成“青年教师成长记”。邓老师说,这又不是你自己给自己冠名的名师啊,你也太谦虚了呀……真的不是谦虚。但想想又怕给她添很多麻烦,也就罢了。

虽然结识邓老师时间不长,但很为她的敬业精神所感动,如此认真、真诚的对待一个未曾谋面的普通老师,足以知道她对工作的用心了。而因为她的用心工作,也让我对101团队更加敬佩。

点滴文字,记下这份感动,感谢邓老师,感谢101。



专栏地址:

http://school.chinaedu.com/Schoo ... 103012baeeb47e0015b
6#
 楼主| 发表于 2011-7-26 07:49:14 | 只看该作者
明霞问答录·18:理科老师读什么书?
  
来源:中国教师报 作者: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学院附属中学 孙明霞 添加时间:2010-8-18 11:47:00  


    孙老师,看了你的文章,知道您是学理科的,特向您请教。我也是理科的教师,也在反思自己的教学,想写些东西,但苦于自己文笔不好,需要读书学习。现在即将放假,我希望读书变成我自身成长的需要,但不知什么书适合我读,您能给我推荐几本吗?


  
    老师你好,谢谢你的信任。说起读书,我觉得很惭愧,我的读书也只是进入2000年之后才算开始读书,之前读书也很少。但读书的确让我感到收获很大,视野变得开阔了,对教育的认识也不再只停留在表面。更重要的是,通过读书,让我感到生命更加丰富、有意义,工作也不再是盲目的,而是有着明确的方向感。尤其是作为教师,读书不仅丰富了自己的人生,也将通过我们影响到学生的人生。
    说到理科教师读书,我想起去年暑期,我收到一位教生物课的朋友发来的短信,说正在参加一个研修班,研修班上大多是语文教师,大家热烈地讨论、诗情画意地表达,以及很多老师丰厚的文学功底,让这位朋友如坐针毡。她问我:理科的教师也需要阅读文学书籍吗?
    这其实提出了一个很多年轻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老师究竟该读什么书?只读自己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行不行?我当时给这位朋友回信:“无论文科还是理科的老师,都应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不仅是教学的需要,更是教育的必须。”
    经典优美的文学作品以及经典的哲学著作老师们应该读一读,这是涵养心灵的需要,也是丰富自己的智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为什么现在很多老师工作踏实,也深受学生喜爱,但让他(她)介绍教学经验的时候却无话可说,晋级评职称的时候也因为没有发表过论文而落选,就是缺乏相应的表达能力。阅读优秀的书籍,就可以潜移默化地学会准确、精炼的表达,把自己所思所想以及自己对教育教学的探索表达出来,也便于和同行之间进行交流、碰撞、提升。所以,时常读读庄子、老子,翻翻《红楼梦》《莎士比亚》,品品普希金、莱蒙托夫,远胜于那些街头的快餐文化。
    经典的教育著作和教育理论书籍应该常置于老师的案头,成为我们专业成长的营养品。不要觉得一说教育理论,似乎都是空洞的、艰涩的,其实不然。真正好的理论一定是来源于实践又能服务于实践的。只有广泛阅读教育著作,深入理解教育的本质,才能真正让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更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也才能让教育少些功利色彩,回到真教育的道路上来。读陶行知,让我们知道“生活即教育”;读苏霍姆林斯基,让我们走近儿童,不断改善自己的教育方式……有了理论的滋养,教师的教育教学才不致成为简单机械的重复劳动;有了理论的指引,教育教学工作就会更加富有智慧和活力。所以,经常和杜威对话,和苏霍姆林斯基“交流”,感受陶行知、蔡元培的教育情怀,不会让我们在教育的道路上迷失自我。
    优秀的中外教育教学案例和教育思考文章应该常伴随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工作的伙伴。看看中外优秀教师的工作方法、教育学者的理性思考,会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甚至可以直接指导我们的实践、借鉴优秀教师的经验来丰富我们的课堂,改变我们的工作状态。他们就是现实中的榜样和模板。比如,读读《在与众不同的教室里》《第56号教室》《接受我的爱——教师如何跟学生说话》等书籍,了解大洋彼岸那些优秀教师如何在自己的教室里创造奇迹,让我们也可以创造属于我们的奇迹;读读李镇西、魏书生等一些优秀教师的课堂和随笔,可以知道我们身边也有不少老师痴心教育并成就卓著;读读钱理群、朱永新等当代教育学者的书籍,又可以了解到当今教育问题在哪里,如何思考教育,我们能做些什么……
    此外,学科教学技术(艺术)类的书籍可以读一些,各种教学模式、教学设计的书也可以读一点,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形式,提升教学效率,但要注意避免陷入纯技术化的误区。
    老师可读的书籍很多,无论文科还是理科的老师。不要觉得文科教师就不要了解理科的知识,有时还必须要了解最新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向,否则,教学历史和文学时牵扯到的科学发展就不明所以;不要觉得理科的教师就不需要阅读文史哲类的书籍,真正文章写得好、表达能力强的未必都是文科的老师。无论文科理科,我们都需要广泛涉猎扩大阅读面,不断丰富自己的学养,因为所有学科其实都是相通的,假如能把文科教学中的诗意与人文色彩迁移到理科的教学中,就可以使理性的科学更加富有情趣和吸引力;假如能在文科的教学中加上合理科学的解释,就使得文科的课堂也散发出理性的光芒。所以,老师应该是一个视野开阔的读书人。
    一个人的眼界有多高,就看他脚下垫了多少书;一个教师的专业之路能走多远,就看他用多少书作支撑。




出版日期:2010-7-13
期号:349
7#
 楼主| 发表于 2011-7-26 07:50:31 | 只看该作者
闲话教师培训

孙明霞



打开网络,输入“远程培训 明霞”,一下子就找到了3年前本人参加教育部组织的远程培训期间形成的系列文字“亲历远程培训”。

那次,培训的科目没有生物,于是,我被担任了数学科目的指导教师。虽然很外行,但做的很认真,每天点评作业、制作简报,忙的不亦乐乎,从老师们的作业中学到了很多,也和本班学员有了较多的交流,以至结束培训和很久,还和当初培训的老师有来往。那时,会因为某个老师的作业质量不高而着急,会因为本班学员没有按时上线学习或者没有按时完成作业而焦急,进而想尽办法联系那些学员。受一些学员作业所启发,也针对部分作业写了系列的评点,写出了我对教学的理解和感悟。每天忙到深夜,乐此不疲。白天忙培训、点评、交流、制作班级简报,睡梦中还是培训……

回到目前山东省正在进行的远程培训,相比三年前当指导教师要冷静得多。

教育要发展,教师是根本。省教育厅近几年特别重视教师专业发展,从开展远程培训的力度可见一斑——全员培训,无论多大年龄、那个学段,都要参加培训。从省教育厅的重视,到各地市教育局的严格执行,再到各个学校的积极参与,为每个参训的老师上交学费,从人力到物力都给予了最大的保障。就拿我们学校来说,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确定了后勤服务保障,专门设置了四口教室,每天专人开门、打开空调,还有人送水喝,不好好学习,能行么?

感动于我校老师们的用心。他们每天按时来校集体听讲座,然后各自完成作业。很多老师第一次接触概念图,不知到怎么画,或者,在本子上画好了,却不知如何呈现到网络上,于是,有的老师就在word里绘制,有的老师在画图工具里做,有的老师用Photoshop工具做,无论什么方式,总是感觉很麻烦,最后有人想到在PPT上做,这样添加一些符号比较容易些。于是,所有的老师就学会了在PPT上画概念图,再通过转化成图片的形式上传到作业空间……

作为指导教师,我不负责本校教师的作业评点,而是成为别班的指导教师。但因为远程培训平台的互动功能强大,我可以任意进入每个班级去阅读每个人的作业——只要时间上允许,我对本校教师的作业关注的就很多。看到我的同事们那么精心制作的作业,我忍不住复制推荐给我负责班级的学员们分享。所以,这些天来,我的工作就是在网上阅读作业、点评作业,也和搭档间隔着做做班级简报。

每每看到学员的优秀作业,总是无比激动,恨不得所有人都能看到、学习、借鉴,但看多了也看出些问题,如鲠在喉好几天了——

热热闹闹的背后是什么?

远程培训的场面是热烈的,领导亲历指导、关怀、关注,自然引起所有参加培训专家、老师们的重视,尤其是省专家组的老师们可谓昼夜奋战,随时了解全省各地的培训情况,指导各地的培训工作,解决遇到的困难,还要每天精选出优秀的作业、感悟,编辑出高质量的“快报”、“简报”。看到他们的工作,感动之余也颇为惭愧——自己所做实在微不足道。但另一方面,这样的培训也掩盖了很多真实,制造了表面上的热热闹闹。

走进远培网,看到那些豪言壮语,看到那些高谈阔论和空洞的叫好声,总忍不住想到我小时候曾经亲历的“战山河”的场面。大概我上小学的时候吧,大冷的天,河水已经结冰,但整个乡镇(那时候叫“公社”)的男女老少却都聚集在一条宽大的河沟中“战山河”,到处彩旗飘扬、歌声嘹亮,那些青壮年们全都赤脚站在结冰的河水中“战斗”,有的在挖,有的在抬泥沙、石头,有的靠背,大喇叭在高声唱着、喊着,一篇篇鼓舞人心的稿件在那大喇叭里播出,一幅幅感人的画面在眼前展现——累倒了爬起来接着干,轻伤不下火线……很多中学生也参与了“战山河”活动,还有很多农民火线入党——因为不怕苦不怕难,光着脚丫出力流汗。我去干什么了?似乎是受妈妈指派去给老爹送饭吃,人山人海的却找不见老爹的身影。最后总算找到了,却因他正光脚挖地,没时间吃饭,而让我一边等着……寒风凛冽,我奇怪,为什么大人都不怕冷?我至今也不知道,那个“战山河”究竟战胜了谁。

回到远培网,不是否认远培的作用,也不是怀疑有些人的激动和由衷的赞美。按说,这次远培,那些专家的讲座,还有现场的交流、答疑,丰富的网络资源,都为参训老师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平台,只要老师们真正参与其中,认真学习、积极领会并参与交流、思考,一定会收获多多。但不可否认的是,有些老师忽视了这些优秀的资源,浪费了良好的学习机会,只是限于上级的文件、学校的要求而“被培训”,为了所谓的“关注度”而评点,为了“作业”而作业,这样的热闹何益?

“关注度”有多重要?

为了促进研训的老师们认真完成作业,并能及时和其他人互动交流,提高培训质量,在网络平台上专门设置了“关注度”,并将“关注度”作为最后评价各地市、各学校、老师们参与培训的效果。于是,打开平台,就可以看到每天各地、各科、各班乃至每个人发表的评论数和关注度是多少。

为了提高关注度,各地各校都有些强制的要求——每天的评论数不少于多少条。只有评论的数量多了,你的关注度就高,你所在的班级、学校的关注度就高,说明培训的效果就好。最后评选优秀学员、优秀指导教师乃至优秀单位,恐怕这个关注度也是很重要的指标。于是,培训本身不是为了培训,而是为了关注度,成为此次培训的一个严重问题。

打开老师们的文章,看看每篇文章后面都有数十上百条的评论。初看,感动于老师们的热情参与,每个人的作业发出就受到这么多的关注,的确是令人欣慰的。细看,才发现很多评论大同小异,内容基本一样,没有针对性,比如,“对初中课标中生物技术内容把握比较全面、透彻。”“理论联系实际,知识与生活相联系。”“整个设计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观念新颖,值得学习”“创设情景设计新颖,向您学习。”“围绕大纲、把握考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其创造力,好!”“设计合理,思路清晰,值得借鉴。”“思路清晰,文章充分体现了师为主导、生为主体的地位。”“内容好,挖掘深,很到位,启发性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符合新课改要求。”“目标设计合理,可操作性强,值得借鉴学习。”……

看了这些评论,你不知道这是写在那里的评论,并且更为严重的是,这些评论可以用在任何一个作业后面,通用!也就是说,一条评论可以用百遍而不变,这里评论完了,复制到别的作业后面粘贴,OK!到很多作业后面都如此粘贴,你的评论数自然就很高了。更好笑的是,有的老师同一条评论在同一份作业后面出现很多次——或许,懒得去打开别的文章了,干脆就把这一条评论反复粘贴发在同一篇作业后面,也计数啊!

看到同一个人在同一篇作业下的重复评论,我试图删除多余的,只保留一条。可打开别的作业,又看到同样的问题——我怎么也删不完的,干脆随他去……

几天的时间,有的老师的评论数已经近万了,平均每天在千条以上,我感到惊叹、惊讶,不知道人家何来的精力能完成这么多的评论,有多少是真正阅读了文章而发出的评论?有多少是发自内心的感悟?有多少是真心实意的对作业的评点和建议?看着别人节节攀升的评论数和关注度,我只能望洋兴叹!因为我不愿意复制一条评论,因为我不愿意空洞的来一句“目标合理,思路清晰”这样不痛不痒的评论,我宁肯每天只能评论二三十条,至少是我认真阅读之后的评论。

有老师无奈的说,人家大量复制评论,最后成了优秀指导教师,优秀学员,我们这样实实在在的做,评不上优秀的。评不上有什么关系?这样的优秀我不去当。

作业为谁而作?

看到优秀的作业、精心的设计会眼前一亮,但真正让人眼前一亮的作业并不多见。

原本看到一份作业设计的还不错,给予推荐。刚推荐完,再看下一篇作业时,发现竟然思路一致,开头的导语,教学过程,还有布置的作业,思路都一样,就连最后的教学反思,也会一字不差!我奇怪了:怎么两人的思路这般一致?再看第三份、第四份……雷同的作业又岂止一份啊!我不知该怎么推荐了,也没时间一份一份去核实:这是从哪里抄来的。

仔细看看有的作业,其中这一段是楷体,那一段又是宋体,这一段是黑色的,那一段是灰色的,很明显是都出搜集复制粘贴来的,因为搜索一下,都能找到每一段的来源。

原本以为,教学目标、教学的重难点大同小异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统一的,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肯定会基本一致。但教学的过程、引入的方式、作业的布置、课堂练习,乃至教学后记都差不多,就让人大跌眼镜了。真不知,这作业究竟为谁而作?

也难怪老师,每天上午两个多小时的视频讲座听完,马上要完成作业——或教学设计,或绘制概念图,或教学思路,这么短的时间,怎么能认真深入的去思考领会,并进行设计?尤其是过去对教学缺乏思考的老师,很难短时间设计成一份完整的教案,除非原来有所积累,直接把原来上课的教案搬来,否则是难以完成任务的。再者,短短的时间,下午各个班级还要编出班级简报,汇总到省,他们当天也要编辑出当天的“快报”和“简报”,不快能行吗?作业交晚了不行,那就只有早交,而早交没时间思考整理,那就只有抄袭了。这样抄袭的作业,自己是完成任务了,但却给阅读者、给指导教师带来很大的麻烦——不看不行,不看怎么知道是不是原创?不看怎么知道作业质量如何?也给那些自己真正思考、认真设计的学员带来了很大的不公平。所以,看到有些老师在自己的作业前面注明“原创”,感到莫名的悲哀,原本就是自己的思考,为了不被误解成抄袭,不得不注明“原创”,这是不是莫大的讽刺?

今早收到我市“关于禁止作业抄袭提高评论质量规范研修活动的通知”的电子文稿,其中提出“2010年初中教师远程研修开始以来,广大教师踊跃参与研修,指导教师辛勤工作,研修工作进展顺利。但是部分县市区、学校管理方式松散,管理方法简单机械,存在参训教师抄袭作业、点评留言敷衍了事等现象,个别参训教师、指导教师的留言缺乏思考,甚至存在同一条留言多次复制粘贴的现象。”特别提出“参训教师作业必须是教师本人原创,提交自己的真实案例和反思,交流自己的真实思想,以丰富研修资源,共享群体智慧;涉嫌抄袭的作业、文章,指导教师、专家不点评、不推荐,情节严重者一经核实,市教育局将其所在学校和本人姓名全市通报,并取消其研修成绩。”在研修平台上,也早就贴出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远程研修项目办公室“关于规范研修活动禁止作业抄袭的公告”,但今天,依然还有些老师以复制粘贴的方式完成作业,实在无语——这样的完成方式,对自己有多大的价值?听朋友说,有一老师的作业直接复制了我过去的教学随笔贴上,只字未改,我只有苦笑的份了。

怎样的培训更有效?

网络培训,无疑是一种快捷、简便的培训方式,老师们不用出门,就可以在家里看视频学习、完成作业,和专家互动交流。但这种一刀切(统一时间、地点、课程、作业)的培训方式是不是适合所有老师?有没有更好的培训形式让老师们真正参与?要是在网络上设置成菜单供老师们选择培训会不会更好?这当然需要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菜单”,并适合不同层次的老师的不同需求,这也会给培训者带来更多的麻烦和辛苦。但既然要质量,菜单式培训是目前来说比较有效地培训方式。

这一点受常州教师培训的启发很多。暑假期间,我有幸被邀请成为常州市“名师大讲堂”培训活动的教师。在去常州之前,并不知晓他们的“名师大讲堂”如何开展培训,去了之后,才算有所了解——

之前,教师培训中心在学校开展了广泛的调研活动,了解老师们的成长需求,根据老师们开列的培训需要,汇集整理了上百种课程;在整理出培训方向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分类整合,并确定邀请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教授名师开课;确定开课的时间、地点、课程、授课人,将详细计划发至各学校,由每个老师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参加培训。有通识性质的培训和学科专业培训供老师自主选择。选择之后,领取培训券,按时参加培训。

和培训中心李岩主任交流中知道,他们这种菜单式培训已经进行了四年,四年中不断完善、改进,使培训愈加贴近老师、满足教师的需求,去年,确定了70多个培训主题,今年主题是84个。李主任很自豪的说:过去是老师被逼培训,满心的不情愿,组织者费尽心血,还得不到老师的认可;现在改成菜单式培训,虽然工作量大了很多,从调研到确定汇总,花费很大心血,但老师们不再是被动培训,而变成了主动学习,这是最大的变化。

就拿我那次的讲课来说,也是让我颇为惊讶和感动的——原来被告知,选择听我课的老师有800人左右,这是选择人生较多的一次,培训中心不得不另选培训场所,借用了常州高级中学的大礼堂来进行。但实际到会的老师竟然有1400多人,培训中心不得不启动应急预案,开设了几口视频教室供老师们参加活动。

李主任说,虽然老师们要凭报名拿到的培训券参加培训,但实际操作中,有些没有报名的老师也可能会来参加,但培训中心不会拒绝老师的学习热情,而是会创造条件给所有愿意学习的老师提供机会。我问是否规定每个老师需要选报几门课程,李主任说没有规定,完全自愿选择。在每年的五六月份,培训中心就将确定好的培训课程向全市老师公布,于是,假期成了老师们自主学习研修的良好机会,没有“被培训”,而是自主选择自主参与。

向往这样的培训方式。什么时候,我们的培训也能变成可供选择的、自主的培训?



2010年8月10日星期二
8#
 楼主| 发表于 2011-7-26 07:58:24 | 只看该作者
明霞答问录17:抓住学校活动的教育契机
  
来源:中国教师报 作者:山东省泰山学院附属中学 孙明霞



   孙老师,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很希望自己的班级能形成特色,自己的学生各方面都很优秀。但是,事实上我觉得自己一直在疲于应付——各种各样的检查评比,各种各样的活动,让我手忙脚乱的,每天除了应付还是应付,很难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开展班级活动,建立班级文化。您对此有何建议?


    你很重视班级文化的形成,这是非常好的。班级工作,是学校管理中最基层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关乎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会影响到整个学校的风气。我想,班级文化的建设,除了教室的文化环境、师生交往、课堂教学、班级活动之外,还有学校活动也是重要的一环。
    你说你一直疲于应付,不知你是否想过学校活动的价值问题。假如你只是抱着应付的态度、完成任务的心态去开展相关的活动,就不能很好地发挥活动的作用。如果你能把每次活动都看作是学生锻炼、表现的平台,或许就会想办法去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然,就会变成老师应付学校,学生应付老师。
    每所学校,每学期都会开展很多活动。之所以要开展这些活动,就是希望能以此推动学校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风气。比如,开展体育比赛,是为了让学生养成勤于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开展读书报告会,是为了推动读书活动,为书香人生奠定基础;开展科技活动,是为了培养学生对科技的热爱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开展班级卫生纪律等检查评比,是为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假如每项活动都能扎实有效地开展,我相信一定能促进班级文化建设,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进而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奠定基础。
    但有些老师没有认识到这些活动的价值,或者过于在乎评比的结果,反而忽视了在活动过程中对学生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有的老师甚至认为,学校开展活动只是为了迎接上级检查评比。比如,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形:明天有某级别的领导要到学校检查工作,或者要迎接外地考察学习的人员,学校突然通知全体学生打扫卫生。这样的“打扫”仅仅是为了迎接参观考察,不是从培养卫生习惯入手,班级工作也必然是出于应付状态。假如能把打扫卫生作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让学生养成讲卫生的习惯,不随地丢垃圾,见到垃圾顺手捡起,自己值日时认真负责,无论是否有人检查参观,校园卫生一如既往干净整洁,这就成了习惯了。
    我曾遇到过这样一位班主任,看到学校要举行诗歌朗诵比赛通知以后,她马上上网收集资料,寻找适合学生演讲的文章。找到文章打印出来后,又从班里找出四位平时朗诵较好的学生进行训练。两周时间里,她几乎利用了所有课余时间来训练这四个学生,甚至某些科目的上课时间(比如体育、音乐、生物、地理等在她看来不很重要的课)也把学生留在办公室训练。最后,四位同学隆重出场,演讲效果很不错,获得了一等奖。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这个老师的问题在哪里?整个过程只有老师和四个学生参与,她自己忙得不可开交,而班里的绝大多数同学与这次活动没有任何关系,除了最后正式演讲时当观众。尽管她班也获得了一等奖,但那不是全班的荣誉。
    假如这位班主任能够在一开始就把活动作为教育的契机,让每个学生都结合自己读书的情况和班级实际撰写演讲稿,借班会的时间开始全班读书演讲活动,或以小组为单位,或自由组合。在此基础上,由同学推出代表先在班里“试讲”,让同学帮助修改完善。这样,每个同学都在读书,都在写作,都在为班集体荣誉而努力,这又是什么效果?有了这样的过程,即便最后没有在学校的演讲比赛中获奖,但学生的收获是不可估量的。他们不会去抱怨参赛的同学表现不好,而是会集体反思:我们的问题在哪里,我们还需要如何改进?
    所以,学校各项活动的开展,应该成为班主任开展教育活动的良好契机,最终的荣誉不是活动的目的,准备的过程才是学生收获的过程。读书演讲活动如此,其他活动也亦然。假如认识到了这一点,活动就不再是应付,而是积极主动想办法组织所有学生参与了。在活动的过程中,收获的不只是学生,还有老师自身——学会了如何组织活动,这有助于提升班级管理的水平,也必将推动良好班级文化的形成。



《中国教师报》

出版日期:2010-6-9
期号:344
9#
 楼主| 发表于 2011-7-26 07:59:25 | 只看该作者
李茂老师为明霞新书《心与心的约会——孙明霞的生命化课堂》序



激励更多教师的专业觉醒

  

孙明霞是我报较早关注并在头版报道的一位一线教师,吸引我们的,是她在网上论坛题为“生命的色彩”的课堂记录。我们为一堂堂充满生命气息的课叫好,同时也惊叹于“迎春花开”的人气——“围观”教师之多,反应之热烈,实为一道不多见的风景。这样的惊叹延续到读她的博客,每一篇朴实、真挚的博文,都会引来全国各地众多“粉丝”的共鸣。

熟悉孙明霞的朋友们知道,在这些热闹表面的背后,还有着一个个数不清的动人故事。从山东到四川,从江苏到福建,有许许多多的年轻老师通过网上、网下的各种方式,向她述说自己的困惑,讨教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大大小小的问题。她还成为很多校长的朋友和“高参”,推动着一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她的足迹越走越远,朋友越来越多,而她的文字,却始终如一,平易近人,给教师带去无限的激励。

我曾问过孙老师,一线教师最缺的是什么?“最缺的是‘激励’。”——这个回答让我始料未及,我原本是想跟她探讨教师的专业素养,希望她回答当前中国教师最缺何种专业素养。这个回答让我汗颜——在解决教师职业生存与专业发展的动力之前,谈其专业素养的提高,犹如空中楼阁。

由此我明白,为什么孙明霞老师如此深受一线教师的欢迎——因为她让很多教师获得了他们在现实环境中难以得到的东西——激励:对他们自己及其工作的肯定与承认,对他们面临的困惑的同理与共情,对他们实践的示范,方向的引领,信念的召唤。

一位读者给我们的“读报会”投来稿件,谈他读“明霞答问录”专栏的感受:

    “品读着孙老师用心写出来的解答一线教师困惑文字,没有空洞说教,也没有居高临下的指责……她以朋友的口吻,侃侃而谈,谈自己的对工作、对学生、对人生、对荣誉的态度,……我在字里行间感到孙老师对教育的热爱之情,她在引导我们走出倦怠,去关注生命,去走进学生的心灵,承担起让生命飞扬的责任……” ,“每次读了孙老师的文章,精神上都会受到一次洗礼!心态上也在不断的改变,感到对工作越来越有激情。我知道每次读后心灵受到震撼的教师也绝不是我一个……”

装有自我激励发动机的孙明霞老师,正是通过她每日的点滴努力,去启动一位又一位教师内心的发动机,激励他们成为真正的教育者。“真正的教育者,已然娴熟地掌握了他的学科教学,心底有一块敞亮的天地,装着他一个个被唤作孩子的学生。他不是语文教师,不是数学教师,不是音乐教师,不是生物教师,不是物理教师……他只是‘教师’。”——这是我在泰安一所农村学校观摩孙老师的献课与讲座后,深受触动写下的文字。

在那次活动中,孙老师手持话筒、站着给近百名老师讲到中午一点半,大家听得忘记了时间,沉浸在她与学生的一个个故事中。一个能够如数家珍般地讲述孩子故事的老师,一定是一位真正的教育者。就像美国的全国年度教师马伦所说:“真正优秀的教师能够读懂孩子的故事,而且能够抓住不平常的机会帮助作者创作故事。真正优秀的教师知道如何把信心与成功写入故事中,他们知道如何编辑错误,他们希望帮助作者实现一个完美结局。”

我翻译介绍过十多位美国名师,印象中他们说得最多的一个短语是“make a difference”——“世界因我不同”——让学生因我不同。教师职业对他们最大的吸引力,就是他们拥有改变学生命运的机会。我不知道孙老师是否有这样的“野心”,但我知道,事实上她拥有许多学生因她而不同的故事——在她的第一本著作《用生命润泽生命》中,我们就能找到不少。是否具有这样的“野心”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深刻认识并主动承担教师对学生的全面人格影响——这可以说是一位教师是否完成专业觉醒的一个重要标志。

中国的学校教育要真正走上正轨,需要教师作为一个职业群体的觉醒与赋权。如果中国教育还是一个有希望的事业,中国的教师就不能受制于官僚体制,必须以一个高度专业性的职业群体站在孩子们面前,站在家长面前,站在管理者面前。他们需要有自己的专业地位、专业操守和专业代言。否则,我们的教师与学校教育只能永远是行政、官僚、世俗功利和商业势力的附庸。

所谓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难堪大任的,我们需要的是对中国教师职业的重建,使之成为一个拥有专业自主性与专业地位的职业。因为没有教师作为专业从业者的自主性,就没有学生的自主性;没有教师的解放,就没有学生的解放;没有真正有人性的教师制度,就没有真正有人性的教育。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以欣喜和激励的眼光注视每一位具有专业自觉的教师的出现,注视每一个为教师职业的专业提升做出贡献的人的出现,注视每一个激励着更多教师专业觉醒的人的出现。

因而我们呼唤出现更多像孙明霞这样的教师。他们能够贴近一线教师的心,真正知道他们的甘苦与困境——因为他们就是这么走过来的——用自己的勤奋、顽强与较真的劲儿,去带动更多教师的勤奋、顽强与探索。使学校的教育功能严重窄化,给学生身心健康带来严重摧残的应试教育越是顽固,我们越是需要像孙明霞这样的教师跟应试教育温柔地对抗,并带领着更多的教师,一起温柔地对抗。

只有当这样的教师越多,我们的社会才会越对教师有信心。唯有我们的社会对教师有信心,作为一个职业群体的教师才有解放的可能。唯有教师得以解放,我们的学生才能够真正得以解放;唯有儿童得以解放,一个民族才得以真正的解放。





李茂

中国教师报采编部副主任

2010-6-6



这不仅仅是一篇序言

——感谢李茂老师

明霞



我的课堂随笔集《心与心的约会——孙明霞的生命化课堂》(“万千教育”书系)即将出版。

书稿整理出来之后,询问李茂老师能否为拙著作序。知道他的忙碌,作为《中国教师报》采编部的副主任,海外版编辑,每天要阅读大量稿件,要在大量的外文网站搜集前沿的、有价值的教育信息,并要翻译、编辑成中文,构成每周报纸上整版介绍海外教育信息、名师教育思想的文字,其忙碌可想而知。但我期望李老师宽阔的视野、独到的见解,能高屋建瓴地给我些新的指导。尽管忙碌,李老师还是答应了。

收到李茂老师写的序《激励更多教师的专业觉醒》,感动之余更多的是震感——仔细品读他的语言,为他对教育深刻的认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独到理解所折服。他总能在平淡之中发现神奇,总能看到普通的人和事背后所蕴含的价值,从更高层面诠释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可能和途径,从儿童身心的发展、民族解放的高度来谈教师职业重建的意义,给了我全新的视角来认识自身所从事的事业,让我可以远离狭隘与封闭,开始走上一条真正的教育者之路。

去年受邀去山东新泰讲课,李老师也亲临“观察”(他一直自喻为是一名教育观察者),并通过我的课堂和讲座总结出一条近乎真理的话:“真正的教育者,已然娴熟地掌握了他的学科教学,心底有一块敞亮的天地,装着他一个个被唤做孩子的学生。他不是语文教师,不是数学教师,不是音乐教师,不是生物教师,不是物理教师……他只是‘教师’。”让我知道究竟该如何做教师,写下了《做一名真正的教育者》(《现代教育报》发表)的文字。他在茫茫人海(网海)中寻找一个个“拥有教育者之心”的老师,用心发现一线教师点点滴滴的教育智慧,唤醒教师的专业自觉性。他对教育的独到认识,“杰出教师”、“英雄教师”、“纯粹教师”等深深的影响了我,除了形成文字的《“杰出教师”的特质 ——品味李茂关于“杰出教师”的几个关键词》(发表于《师道》),更是努力用这些思想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更用心的观察学生、呵护学生,也用心收藏着学生成长的故事。

可以说,从06年开始对我的课堂关注和07年的报道,到09年在《中国教师报》上开设的专栏“明霞答问录”,以及他亲自走进我的课堂并倾听我的故事;从阅读他编译的《在与众不同的教室里》到读他对美国名师雷夫·艾斯奎斯的专访,以及他推荐的《接受学生的爱——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世界因你而不同——李开复自传》,他为我打开了一扇扇看世界的窗口,让我从更大视野下来认识教育、思考教育。这次,他又在该序中提出了“深刻认识并主动承担教师对学生的全面人格影响——这可以说是一位教师是否完成专业觉醒的一个重要标志。”的观点又给了我新的启迪——教师专业究竟是什么。

文中,他又提出一个新的概念——“教师职业的重建”,他说:“所谓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难堪大任的,我们需要的是对中国教师职业的重建,使之成为一个拥有专业自主性与专业地位的职业。因为没有教师作为专业从业者的自主性,就没有学生的自主性;没有教师的解放,就没有学生的解放;没有真正有人性的教师制度,就没有真正有人性的教育。”读来振聋发聩!

正是由于李老师有着教育的大视野,他才对教育有着更深切的体会,看到当今教育问题的本质在那里,所以提出“使学校的教育功能严重窄化,给学生身心健康带来严重摧残的应试教育越是顽固,我们越是需要像孙明霞这样的教师跟应试教育温柔地对抗,并带领着更多的教师,一起温柔地对抗。”这是一种呐喊,也是一种鼓励,鼓励明霞继续“跟应试教育温柔地对抗”,鼓励更多老师“一起温柔地对抗”。为什么是“温柔地”?李老师说“以对学生的温情与关爱,对抗应试教育之冷血、凶残。这或许就是非暴力对抗的最高级形式吧。哈哈。问题是,想暴力对抗也找不到对象啊!”我在想,除此之外,还因为我们的社会诟病难治,我们的教育积弊太多,我们个人没有能力去改变大环境,只能依靠“星星之火”“蚍蜉撼树”的力量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一些改变。

因了这份鼓励和引领,我会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感谢李老师!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7-26 08:00:25 | 只看该作者
夸奖老师



读孙明霞老师的教学笔记,透过那清澈如水般晶莹剔透的文字,你仿佛看见了一颗纯洁的心,以及一双充满爱心的眼睛,想象出一个如同花园般的课堂。这绝不仅仅是笔的记叙,而是灵魂的舒展;这不是单纯的“码字”,而是精神的轨迹。

我被深深地感动了:这般的用心,如此的专注,在她的眼睛里,一个个学生都是这样的活泼可爱,每一个学生似乎都蕴藏着无比的创造力与生命力,每一个时空都如同绚丽多彩的舞台,衬托着一出出教育的礼赞。

我由衷地折服了:坚韧的毅力,不倦的坚持,在我的眼睛里,学校正在成为她肌体的延伸,课堂则在她的视野和教育实践中在未来拓展,每一次的起伏,都好像是华丽的乐章,伴随着一次次生命的涅槃。

当然,我用如此夸张的文字表达我初步阅读的感受,的确有过分之嫌。我甚至怀疑过,在北京师范大学工作期间,我与孙明霞老师的短暂相识,是否足以允许我如此高调地做出这样的评价。但我还是愿意这样写,因为这样写,才让我感到了一种教师之间的共鸣,也只有这样写,才能够让我的思维与文字之间得到相互同一的印证。

其实,我也深深地知道,我这里的夸奖,并不仅仅是孙明霞老师,而是我心目中的“孙明霞老师们”。我接触过许许多多中小学的教师们,我也认识“李明霞老师”、“王明霞老师”,“张明霞老师”,以及各种不同的“孙明霞老师”,她们孜孜不倦地工作在基础教育的第一线,更多的中小学教师甚至工作在边远贫困的地区,她们何尝又不是像孙明霞老师一样,辛勤培育着祖国的未来,承担着民族的希冀。她们像孙明霞老师一样,是可敬可爱的人。我愿意毫不吝啬地用尽世间最美好的词汇去赞美她们。

的确,我不愿意听到或者看到如今社会上对中小学教师如此泛滥的指责与批评,我更加不愿意听到或者看到现在这种对中小学教师的指责与批评成为“时髦”。绝大多数中小学教师都是合格的,是勤奋的,是努力的,在她们中,有许许多多孙明霞这样的教师;现在的孩子不好教,特别的不听话,又聪明又调皮;教育孩子也是现代社会最困难的工作与职业之一,我甚至打算说,就是最困难的职业和工作。她们确实有很大的困难,也是相当累的。所以,我们应该给予她们更多的鼓励,更多精神的支持,更多的疼爱,而不是一味的指责与批评。我们的教育管理部门首先应该倡导这样的鼓励、支持与疼爱。我们的社会对中小学教师,也应该有这样一种鼓励、支持与疼爱。

这里,我还要感谢孙明霞老师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表达我对中小学教师的敬意;而且,我更要感谢孙明霞老师,用她的言行、努力与业绩,以及她的书,给了我这样一个表达敬意的理由和根据。  

谢维和

2010年6月于清华园




谢维和:清华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研究院院长。





这份激励,让我不敢懈怠

明霞



不敢奢望,谢老师能给拙著写序,因为他很忙,各种各样中外的学术活动要参加,行政事务也很多,社会活动也不少,还要教学任务,他哪里有时间来关注一个基层的中学教师?

但因为他曾经在我最艰难时候给我的那份理解与支持,我从他身上所感受到的那份平和与谦逊,他曾经留给我的话语“让我们共同分享教师的荣誉与欢乐”,让我忍不住还是愿意把这些文字和老师分享。于是,就把书稿发给老师,请老师指导,并希望能写来几句话,几句话就行。没想到谢老师很快回信,“非常高兴收到你的邮件,特别是得知你又要出版自己的著作,我真是为你高兴。你能够有这样的成就,真是了不起。我非常愿意为你的书写点东西。”

就这样,谢老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写了一篇让我非常感动的文章《夸奖老师》。

阅读谢老师的文字,似乎又回到了十年前,似乎又坐在讲台下听老师讲课,似乎又坐在老师办公室和他交流,听他真诚的说:“一线教师很不容易,你们在一线都做得很好,我在高校,不了解一线教学情况,很多方面不如你们,要向你们学习。”“希望能经常交流,了解一线教师更多的信息。”“希望你们回学校后能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带动更多老师……” 尽管谢老师只给我们上了一次课,和谢老师直接交流的时间也不长,但他却给了我深远的影响。听他讲座,第一次听到“可以用多把尺子来衡量学生就会有更多优秀学生”的观点,这种观点彻底改变了我的学生观;后来在教科研工作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谢老师以一个学者和长者的姿态来鼓励我、帮助我,让我觉得犹如一叶漂浮的小舟看到了灯塔,知道了坚守、实践的价值。我曾想,假如我不能努力工作让我的学生从我这里获得一生受用的东西,我将无颜面对老师。

……

走过十年,老师给我的鼓舞一直都在,激励我勇于面对困难始终向前。如今,老师又于繁忙的工作之余挤时间写下这样一篇充满激情的文字,提出“我们的社会对中小学教师,也应该有这样一种鼓励、支持与疼爱。”让我感动不已。

谢老师在来信中很真诚的对我说:“我没有能够充分阅读你的书稿,只是借你的书谈一点自己的感受,也想由此希望全社会对中小学教师多一些夸奖和鼓励,而不仅仅是批评与指责。”

多么希望,真的如老师所说,“全社会对中小学教师多一些夸奖和鼓励,而不仅仅是批评与指责”,这不仅仅是老师的福气,也是教育的福气,更是全社会的福气。

2010年6月11日星期五





附:06年的一篇文字,在网上找到了,贴这里。

“让我们共同分享教师的荣誉与快乐”!

谢维和老师曾经任北京师范大学的副校长、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现在是清华大学副校长。我不喜欢称呼他为谢校长,也不喜欢称其为谢教授,我更愿意称他为老师,因为他在我心目中就是一位可尊可敬的师长,而不是校长、教授。他那亲切的笑容、平和的语气,谦逊的态度,深深扎根于我心里,时时激励着我、鞭策着我,让我不敢懈怠。
认识谢老师纯属偶然。那是2000年深秋的一个晚上,我们有幸在北京中山音乐堂欣赏了一场由北京十一学校的学生们出演的音乐会。音乐会开始主持人介绍了观众中有柳斌等教育部的领导,这让我们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教师倍感幸运——作为来自基层的老师,竟然有机会与教育界高层次的领导同看一台节目!同时也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会间休息20分钟,我们可否与柳斌总督学进行一下交流(因其他教育部的领导的名字我们不熟悉)?经过一番斗争,我们鼓了勇气来到了音乐堂后排的专席,当我们见过柳斌总督学并向他介绍我们是北京师范大学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学员时,柳老叫起了身后高大儒雅的学者微笑着对我们说:“你们的谢校长也在呢,我们一起谈”,这时候,谢老师主动向柳老介绍北师大所承担的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的专业、人员,学员情况,并亲切的邀请我们“随时可以到我办公室交谈,我的办公室就在你们到生命科学院上课必经的路旁”。短短的会间休息很快就过去了,但我们几个学员与柳老、李连宁司长、谢维和老师等开心、平等的交流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他们没有高高在上、居高临下的俯视我们,而是那么真诚、和蔼,让人一下子感到像遇到了老师、朋友一般,也使我们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
在后来培训的日子里,我们班的40多个学员为了纪念这段难忘的学习经历,准备把3个月培训中的所有资料,包括上课、考察、课余活动的摄影图片,教授们授课的课件和每个教授给学员的留言,每个学员的简介,编辑制成光盘永远的保存。我们想到了和蔼可亲的谢校长,他既然分管北师大的教育学院,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和成长必有许多的看法,于是,我们按照他留给我们的地址电话很容易的就找到了他办公室。恰巧谢校长当时没有开会,见到我们后非常高兴的让座,我们深怕影响他的工作,他却说:“没关系,我正好有点时间可以交谈一会,并且我也很想了解你们学习的情况,还有你们在基层工作的情况”,几句话消除了我们的不安,不知不觉间10多分钟就过去了。当我提出请他为生命科学院的培训学院题词留念时,他却非常谦虚地说“不行,我的字不好看,我也不是名人”,他说我请校长题词更好些,于是立即打电话给当时的校长袁贵仁教授,请他为培训班题词并让我们次日去取。
当我第二天去取来袁校长题写着“终身学习,追求卓越”的字迹时,内心的激动难以言表。我更感动于谢校长的谦逊和平易近人,并请谢校长为我个人题字留念。于是,谢校长就在我的笔记本上留下了“让我们共同分享教师的荣誉与快乐——与孙明霞老师共勉”的娟秀的笔迹,并亲切的对我说“希望今后能常常了解你工作的情况,分享你的成功与快乐!”一位著名大学的校长,一位学问高深的博士生导师,竟然愿意分享一个基层教师的快乐,这对我是多么大的鼓励和鞭策啊!
除了面对面的交流,在培训的后期,我们还亲耳聆听了谢老师一场关于“优秀人才的标准与优秀人才的培养”专题讲座。在500座大教室内,他坐着讲了不到两分钟就站了起来,说“坐着上课感觉不像是上课,还是习惯站着讲才有老师的感觉”。两个小时的讲座,笑容始终挂在脸上,语言又是那么亲切、睿智。我第一次听到了这样的声音:“什么是优秀人才?假如我们只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优秀人才必然只是极少数;假如我们能多几把尺子来衡量学生,我们的眼中必会有大批优秀人才。”“让我们老师手中多几把评价学生的尺子吧!”在各地拼命追求升学率和考试成绩的背景下,在还没有进行课程改革也没有提出多种评价方式的5年前,这样的声音无疑给我们的心灵带来了巨大震动,促使我们这些当教师的反思自己的教学评价,反思当前的教育,引起了广大学员的深深思考:今后我该怎样做教师?
在结束培训回到学校工作的日子里,谢老师的话时常响在耳边。他的思想深深的影响了我、也指导着我的工作。每当我在工作中有了一点点成就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向谢老师汇报一下。我在学校负责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办校刊为老师们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组织教师申报十五课题,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倡导教师开展校本研究。学校的学习气氛、研究气氛越来越浓,教师的专业素质不断提高,我心里自是欣喜无比。但是,在社会上,包括上级教育部门普遍对学校的评价指标就是“一分两率”(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有的学校为了提高一分两率,竟然将刚上初二的学生中学习较差的学生撵出校门,到初三参加中考时人数只剩下了入学时的一半,城里的学校如此,乡村的学校更严重。因为我们学校教科研工作比较出色,学校各种活动搞得多,学校从不上晚自习、假期不补课、周末学生照常休息,部分领导对此不满,有领导到校检查工作时直接在会上严厉的讲:“这活动、那活动搞得再多有什么用?我不管你活动开展的怎么样,你只要升学率高了就行!”我的工作遇到了很大的阻力,我的心在哭泣,我该怎样工作?老师的素质不提高,怎么提高学生的成绩?我苦闷、彷徨,我想到了谢老师,老师激励的话语总在耳边。我反复读着谢老师的来信,“希望你能坚持下去,教学研究非一日之功,其功效也非一时之利,而是一个长期的和潜移默化的过程”,“非常高兴能听到你在较科研方面取得的进步,这是一种享受,是作为我们共同的职业——教师的一种独特的感受”。(谢老师2002年11月来信中的片断)我似乎看到老师的笑脸,我感受到老师的目光在远远的注视着我,关心着我,我不能消极,不能沉沦,我还要努力,最起码为了老师的这一片苦心。我坚持着、艰难的前行着……我总想,假如我不努力,当我有一天见到谢老师的时候,我拿什么来见我尊敬的老师?我是不是该找个地缝钻下去了?
在03年的6月,谢老师又一次来信鼓励我:“中小学基层的教科研工作是十分艰苦的,各方面的条件也不是很好,而你却能够如此执著地坚持下来,实属不易。但是,我认为,教科研的基础和源泉也就是在中小学、是在学校的第一线。我现在限于工作实在不能有更多的时间深入学校,真是一个特别的遗憾和不足。所以,在很多方面,我应该向你学习,这不是客套话。”捧读着谢老师的信,我泪流满面。谢老师著作等身、学识渊博,却说要向我学习;谢老师工作何其繁忙,却在百忙中给我来信鼓励我,肯定我,这份师恩,这份感动,给了我多大的动力!
2003年的11月,我参加了中央教科所在苏州市举行的首届教育科学论坛。会议第一天的晚间,我在朱永新老师“建设书香校园沙龙”会议上意外的见到了刚乘飞机到达的风尘仆仆的谢老师,当会议间隙我站在谢老师面前时,谢老师吃惊的喊出了我的名字,并询问我工作的情况。我心中的那份惊喜是多么巨大,又见到了我无限敬爱的谢老师!次日早晨的自助餐时,我坐在了谢老师的旁边,边吃边聊,谢老师再一次的鼓励我别怕困难,尽其所能做好工作。
谢老师的关心与鼓励,谢老师的笑脸,谢老师亲切的话语时时响在我的耳边,浮现在我面前。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无论遇到什么境况,我始终记着老师的嘱咐,老师的期望,我永远不会忘记谢老师写在我笔记本上的话:
“让我们共同分享教师的荣誉与快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7 12:30 , Processed in 0.08255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