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课例研究中改进教学——以一节初中历史课为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5 11:47: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课例研究中改进教学
——以一节初中历史课为例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胡庆芳




课例研究,是基于日常教育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持续进行实践改进,直至问题解决的一种研究活动。它具有基于专题、持续研究、见证效果、形成成果等特点。课例研究在改进教学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本文拟通过一节初中历史课的研究实例加以详细阐释。
一、确定研究主题和教学内容。课例研究以课例为载体进行规范深入的教学研究,主题明确,彼此之间的对话能够围绕主题聚焦,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提升教研品质和改进课堂教学有较好的效果。
一般来说,课例研究首先必须明确研究的主题,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开设与主题相一致的研究课,围绕主题来设计和实施教学。比如,按照《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中学历史课程的教学重在引导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对发生的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以及其中的重要历史人物进行客观的分析与评价,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自觉培养学生促进社会发展和服务当今社会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但是我们在相关的调研中发现,当前的初中历史课教学与新课程的目标要求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距:注重历史知识的获得胜过学生深入的理解;强调教师课堂的讲授胜过学生的讨论,认识历史陷入人云亦云;忠实课本教材的范围胜过课程的二次开发,以本为本替代全面学习;追求课堂知识的目标胜过其他目标,讲练结合无视导学育人,等等。
因此,课程标准的要求与课堂教学的现状之间存在的差距就成为学校教学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上述种种亟待解决的问题,课例研究小组确立以突破机械记忆导向的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策略为研究的主题。
其次,要进行以课为例的课堂教学研究,必须选择一个合适的内容单元,为课例小组的研究搭建一个对话交流的平台。如,针对上述专题,课例研究小组选择浙教版《历史与社会》8年级第6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中第三部分“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的第一课“屈辱的岁月”,其内容主要是讲述从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的四次主要的战争,和面对列强入侵中国掀起的悲壮反抗史实以及在此期间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的四个不平等条约。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了解近代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和强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以及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认识殖民主义的侵略本质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二是通过讨论、比较归纳等活动,引导学生分析四个不平等条约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
二、带着目的观察,畅所欲言表达。 旨在改进课堂教学的研究都是在教学中进行的,所有参与人员都需要进入课堂集中关注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观察,从而对主题进行思考和判断。例如,课例研究小组提出如下一些问题以引导大家进行有针对性的观察:“请统计本次课上执教教师采用的教学策略有哪些。”“在执教教师所采用的教学策略中,哪些对突破机械记忆方面有效果?请结合具体的教学情景陈述。”“在执教教师所采用的教学策略中,哪些对突破机械记忆效果不明显甚或没有效果?请结合具体的教学情景陈述。”“除了本次课上执教教师所尝试的教学策略外,你认为还有哪些策略可以尝试?请结合具体的教学情景陈述。”
课堂教学改进的研究特别需要发挥群体的实践智慧来解决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在研讨过程中,每位教师都应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将一个个问题分析透彻,把自己的思考与判断说个明白。这样,每位教师才能将自己从不同侧面看到的问题和从不同角度进行的思考汇聚在一起,进而形成比较全面和立体的透视。广泛而充分的讨论最终是为了找到课堂教学改进的出路和方向,而大家从各自的实践经验出发提出的诸多可以改进教学的建议无疑会大大拓宽执教教师的视野与思路,从而为后续的实践改进提供良好的认识与技术基础。
持续教学改进研究的过程如下:
1.第一次课试教。
首次试教值得肯定的方面:执教教师采用看图说话、对照比较和小组讨论等教学方式,相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所突破。在课堂上比较恰当地补充了一些课程资源,促进了学生对相关历史概念的了解。如,讲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执教教师出示一张知识卡“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在形式上是独立的,但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受到帝国主义控制和压迫的国家。半殖民地是从国家的政治地位上看的。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指原有封建经济遭到破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成分,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半封建是从社会经济结构上看的。”
问题发现:学生机械识记的现象依然存在,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的培养没有落实,完整性的知识目标没有达成。
原因诊断:(1)在学生还没有对文本作基本了解的前提下,教师实施有关“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的看图说话环节,进行相关知识的迁移和应用不切实际,致使学生只能被动地从课本上找相关信息并做机械的回答。
(2)让学生运用表格对三个条约进行内容对照是一种很好的方式。问题在于,表格是执教教师事先设计的,而不是让学生在比较了三个条约之后自主完成的。因此,在这个环节,学生有意义的历史学习还没有充分体现。
(3)在“细看条约”的教学环节,执教教师不能有效地运用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历史知识的学习基本上还停留于识记水平。如,在讲到《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即“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执教教师没有用相关的问题来引导学生从条约本身的内容来进行理解,如:“为什么说《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从哪里可以看出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在本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执教教师把关天培、邓世昌等民族英雄“悲壮的抗争”的内容和<辛丑条约》的内容移至第二次课教学,这使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变得不完整。因为前者本身就是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过程中的事件,后者则是和《南京条约》等并列的四大条约之一。
改进建议:(1)增加学生文本预习的机会,在了解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展开有序教学。(2)增加清政府在鸦片战争时期年度财政总收入等信息,以便学生对一次次的巨额赔款有一个相对明确的概念。(3)增加鸦片战争之前中国、英国和法国等国家发展状况方面的内容,以便学生对英、法等国之所以能够侵略中国等问题有一个基本的了解。(4)增加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对四次战争以及四个条约的分析与理解。(5)在课的最后,教师可以对四次战争和四个条约及其对近代中国发展进程的影响做一个总结和梳理,以便学生整体掌握当堂课的主要内容。
2. 第二次课改进。
课堂发生的积极变化:学习内容的组织变得全面,多种教学策略协同发挥作用,学生在有效识记和深化理解方面得到明显提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增加自主预习的环节,使学生一开始就对发生在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的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的四次主要战争以及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四个不平等条约等内容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为后续的学习做了必要的准备。
(2)在课堂上采用背景铺垫的方法,补充了英国的工业革命、清末的财政状况、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以及当时英国对华鸦片输出数量逐年递增的态势等背景信息,对学生理解这段屈辱的历史做了比较好的铺垫。如,关于清政府当时的财政状况,教师补充了这样的信息: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清政府财政收入是4,125万两。这样让学生对各个条约中索要赔款的数额有了一个直观的比较。
(3)加强问题探究的力度。教师不断用问题来引导学生对四次战争、四个不平等条约进行讨论和思考,使学生的理解走向深入。如,教师设计了这些问题: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对华发动了哪几次战争?战争的情况如何?结合条约的内容说明这些条约的签订给当时的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问题发现:学生对整堂课内容的主线梳理与总结还不够,缺乏对单元内容的整体把握;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激发不够,学生有感而发的学习状态还没有被调动起来。
原因诊断:(1)教师在引导学生对四次战争和四个不平等条约的基本内容了解之后,也试图用主线串联和问题探究的方式总结提炼,但是由于主线的串联用了一分钟不到的时间就一带而过,没有起到明显的作用。同时,教师最后提出的诸如“清政府屡战屡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当时首要的任务是什么?”等问题只是停留在原因和任务等主次选择上,这束缚了学生思考的广度,以至教师不能充分展开和全面总结。
(2)在某些重点内容上,教师对问题的设计不到位,以至于散见于文本的诸多信息未能形成情感激发的合力:如,教师在讲到西方列强对华发动的四次战争以及由此签订的四个不平等条约时,都会提到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但是学生只是停留在固有结论的接受上,并没有变成真正属于自己的理解。如果教师能设计诸如“从哪些方面可以说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等问题,将会使学生列举一个个史实的过程变成情感体验的过程。
(3)本单元的主题是“屈辱的岁月”,当时的中国可谓已经到了“国将不国”的危机关头,但是执教教师整堂课都没有把这种“悲情”的基调与底色突出出来,致使历史教学缺乏应有的感染力和教育力。
改进建议:(1)在了解和分析四次战争和四个不平等条约内容的基础上,加强具有统领作用的问题设计,全面盘活单元内容。这样的问题包括:简述中国是如何从封建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导致中国在这些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有哪些?(2)进一步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对这些悲情史实的情感体验,增加学生情感表达的机会。这些方法可以包括视频播放、歌曲渲染、诗文诵读、剧情表演等。
3.第三次课提高。
课堂发生的积极变化: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内容有了比较清晰和深入的理解;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情感的激发初见成效。
原因分析:(1)教学环节环环相扣,从鸦片话题的引入,到四次战争和四个不平等条约内容的了解与分析,到整体的串联回顾,其间运用了图片展示、背景铺垫、对照比较、概括总结等多种方法,学生对基本知识的了解变得充分。
(2)在学生对基本内容有了比较清楚的把握之后,教师采用具有统领全篇作用的问题展开对这段历史的整体探讨,使学生的整体分析与理解水平得到提高。同时,教师尝试用愿望表达的方式来开展对学生民族爱国主义和历史责任感的激发与教育。如,教师提问:“清政府屡战屡败的原因有哪些?”学生从各个方面找原因,包括清政府腐败无能、当时清政府防守不严、科学技术落后、知识欠缺、经济实力不强,以及军队没有全力迎战等。随后因势利导地追加提问:如果你作为当时的一个中国人,怎样来改变这种社会现状?几位学生有感而发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包括团结全民族起来勇敢反抗外国侵略、推翻腐败的清政府并发展科学技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等。
课堂教学仍存在的不足:当学生在表达感言和愿望的时候,教师对学生的回应不够,基本上停留在一个学生一个想法的陈述状态,并且匆匆以“看来大家都是有责任感的”这样一句评论作为结束,接下来便开始历史知识的作业完成与答案校对,致使学生刚刚萌发的情感表达兴致与机会消失,与历史人文教育应有的鲜活与激情失之交臂。
三、理清改进脉络,形成结论观点。课例研究是一种比较规范的研究,不仅要求对研究的过程进行记录和整理,同时还要对课堂教学改进的脉络进行清晰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成果文本,得出有价值的结论,从而保证后续研究更加深入。
通过上述专题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如下清晰的脉络:第一次课试教——运用了图片展示、对照比较和问题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但铺垫不够,分析不到位,致使整体的知识目标没有达成,激发情感被忽略。第二次课改进——背景铺垫和视频播放等方法引入课堂,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主线串联不够和问题探究开放性差,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与理解不全面,情感激发过于机械,停留于教师给出的结论。第三次课提高——问题探究由小到太,主线串联多次进行,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与理解得到提高,历史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激发初见成效。
1.突破机械记忆的历史教学策略。
根据课例小组对三次教学的持续研讨与改进,我们认为突破机械记忆的历史课教学现状,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有:
(1)以问题为引导,加深学生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与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设计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同时,要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分析,从而获得超越机械记忆层面的深入理解。在本研究中,执教教师就多次运用了问题探究的方法。
(2)对内容作拓展,丰富学生对历史事实的认识与见解。课本是历史学习的主要参考文本,但是历史教学不能把课本当作唯一的课程资源,而是应当进行合理的资源拓展,积极补充一些相关的内容信息,以丰富学生的认识,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自截见解的形成。这在本研究的第二和第三次课上就有比较明显的体现。
(3)以联系为桥梁,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融会与贯通。历史的教学一定要坚持普遍联系的哲学观,把当前学习到的历史事实与先前学习到的相关史实进行联系,可以是做列举,也可以是按一定条件做排序,还可以将历史与现实教学联系来作对照和比较,而不是孤立地看待一个个的历史事实。
(4)视表达为学习,提升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情感与责任。形式可以是多样的,既可以是有感情的心声抒发,也可以是一个历史还原的情景剧的角色扮演。通过凡此种种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充分体验历史的情感和肩负的责任。
2. 突破机械记忆的历史教学途径。
阶段的课堂教学改进的实践研究,使课堂教学问题背后的原因得到发现和剖析,有效教学策略得以成功尝试,并获得明显改进的课堂教学效果。基于上述过程的实践研究,我们概括出历史课教学提升的途径如下:
(1)从历史事实的记忆拓展到历史事实的迁移。历史课的教学不能停留在让学生记住一大堆属于过去的史实,而是要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使得看似“死”的知识在一定的条件下迁移,在一定的情境中能够应用,从而变得活起来。
(2)从历史事实的迁移提升到历史事实的评析。如果想要学生能够灵活自如地进行知识的应用,必须引导学生对学习到的历史事实进行深入的剖析和客观的评价,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见解,即学生学习的实际获得。没有实质理解的应用是浅层次的。
(3)从历史事实的评析提升到情感责任的培养。对历史事实不能为评析而评析,核心是要以史为鉴,在剖析、评价的过程中去领悟历史发展的规律和明确肩负的时代责任,这才是历史学习的真谛。
(4)从情感责任的培养落实到自觉自愿的言行。在学生对历史经历了充分的体验并形成了积极的情感和明确了自己肩负的责任之后,还要促使学生进一步把这些情感和责任转化为实际的言与行,真正实现通过历史学习达到更好促进当今社会发展和服务全人类的最终目标。
(文见《人民教育》2012年第9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02:50 , Processed in 0.07981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