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教科书千人一面不如索性“没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5 16:11: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历史教科书千人一面不如索性“没脸”

  2010-11-18
深圳新闻网   


如果实在弄不出,与其这样千人一面,还不如干脆“没脸”,取消这些无意义的画像好,至少能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

在华师大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秦始皇、汉光武帝、诸葛亮、唐玄宗、颜真卿等多位古人,虽然衣着不同,须发各异,但脸型、五官轮廓却仿佛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被使用者讥为“长生不老的千年龙套”、“古代版组合QQ秀”。这些古人画像都是从几百年前的类书《三才图会》中改头换面,“借鉴”而来,只是简单给面部“化了化妆”,他们的服饰几乎一模一样。(11月17日《现代快报》)

历史教学不仅是教一门学问,更是价值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部分,因此对历史教科书的编纂,各国都十分重视,不仅字斟句酌惟恐出错,而且经常修改补充。相形之下,我们的中学历史教材长期以来存在诸多缺陷,知识点取舍失当,对历史人物、事件评判过于主观等,近年来的一系列修改虽部分弥补了以往不足,却始终不尽如人意。如今,这些问题尚未解决,又闹出“千人一面”的笑话来。

在把考试当做学习目标者看来,“千人一面”算不得毛病,不会有什么出卷者,会冷门到弄幅汉光武帝画像让考生辨认。的确,仅就知识点而言,这些不算什么,毕竟《三才图会》是明朝的作品,当年考古术、颅骨复原术之类不发达,时人画出的古人,未必有真实度。

问题在于,透过这件事,可以看到教科书编写者、出版者的懈怠:他们并非不知道这样做不妥当,否则不会给画像“整容”,但还是这样做了。几幅不算重要、也不算难弄的人物画像,尚且要偷工减料,又有谁能相信,这些教科书都是严格考据编写出来的?

其实,这些古人中,有的在各处建有庙宇,有的留有画像,再不济也有戏剧之类的扮相,既然都是凭空想象,只要下点工夫,加个出处注解,给每人找张有特色的“脸”,绝非难办。尽管忙活一通,画像可能还不像古人,但学生看了至少可以相信,这套书是下工夫编写的。

如果实在弄不出,与其这样千人一面,还不如干脆“没脸”,取消这些无意义的画像好,至少能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2-21 19:33 , Processed in 0.06748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