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祝站]胡春晖:“80后”邵燕祥早期诗集两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6-15 15:06: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80后”邵燕祥早期诗集两本


        我曾向邵燕祥先生请教过关于书的著作权问题,他回函一一给予详细解答。邵老八十华诞,给他写了封信,并本地雕花剪纸一,作为大寿贺礼。其实内心有一“私”想,就是把刚在网上淘得的先生早期诗集两本一起寄去求他题跋。我所在的农村有个习惯,晚辈给长辈拜年或祝寿,都会讨要“红包”,我也向邵老讨要“红包”了------请他题跋。

      《歌唱北京城》(以下简称《歌》)、《到远方去》(以下简称《到》)是邵老早期两本诗集。《歌》为处女作,1951年8月华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一版一印6000册,定价旧币3600元,竖版繁体字印刷,共收“马车”、“歌唱北京城”、“再唱北京城”、“从边疆到北京”、“歌唱中长路”、“进军喀什城”、“娘”、“收果实”、“山里红”、“祖国保卫者”、“送参空军”、“给朝鲜人民军”、“致越南人民军”、“慰问信”、“邮工歌”等诗作15首。《到》为第二本诗集,1955年5月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出版,一版一印10100册,定价一角七分,横版繁体字印刷,是《歌》出版后1952年到1954年的新诗作,共收“我们爱我们的土地”、“晨歌”、“到远方去”、“在夜晚的公路上”、“五月的夜”、“她们来到新城”、“桥”、“我们架设了这条超高压送电线”、“一个制造螺丝钉的工人的话”、“在大伙房水库工地上”、“五一节寄自鞍钢”、“十二个姑娘”、“向建筑工人致敬”、“中国的道路呼唤着汽车”、“第一汽车厂工地的第二个雨季”、“向北京”、“我们有这样的边境”、“在矿井的底层”、“寄给阿尔巴尼亚”等抒情诗作19首,歌颂了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显示了建设者为社会主义而献身的胸怀。其中一些表现了年轻一代的理想和激情,又有个性色彩的诗,为他赢得了最初的声誉,20世纪五十年代即成为颇有影响力的青年诗人。
      邵燕祥1933年6月10日出生于北平一个职员家庭,祖籍浙江萧山。1947年10月,加入了中共在北平院校的外围组织民主青年联盟,此时他14岁,在读中学,参与了反对国民党政府的学生运动,之后一直学习、工作、生活在北京,是地道的“老北京”了。1949年初,北京解放,他终止了在大学一年级的学业,到北京电台工作。1949年10月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一首长诗《歌唱北京城》,让人知道了“邵燕祥”的名字。
   1951年,邵燕祥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编辑,第一本诗集《歌唱北京城》就是此时出版的,当年他还刚满18岁。1954年1月,邵燕祥在辽宁抚顺当驻地记者,一条22万伏超高压送电线建成投入使用,仪式就在抚顺举行,他当晚在灯下匆匆写了一首《我们架设了这条超高压送电线》,连诗题都不避冗长拗口,“因为我觉得这件‘名物’本身就有工业化时代独具的诗意。”2月26日《人民日报》转载了这首诗。“我见作协诗歌组寄来的简报,说他们开过一个谈创作的会,不少诗人提到这首诗。当时的北京图书馆副馆长、俄语翻译家铁弦,竟说我们不必光是羡慕苏联有马雅可夫斯基那样的好诗了,这话令我受宠若惊。这首《高压线》,后来差不多被视为我的代表作。”,邵老提到这首诗时说,该诗录入了《到远方去》中。学者林贤治在《中国新诗五十年》中谈到他时说,“他把歌唱党和社会主义当成自己的日常工作,写下大量诗篇,其中包括在政治运动中的作品。题材比较多样,主题却是单一的:虽然他也算讲究构思,遣词造句方面尽可能避免公式化概念化,但是,才华在这里只能作为意识形态的点缀。”
     香港作家董桥曾说过:买上一部新书,似乎说不上偶得,在旧书铺里捡出喜欢的书买了回去,这才允称偶得,前者是花钱谁都买得到的,是理所当然的事,后者平添一份喜出望外的乐趣。关于两本先后购自于网上的诗集,也有“喜出望外的乐趣”,是值得一写的。《歌》从辽宁鞍山邮购所得,而书上的印鉴也是“鞍山市第三中学图书室”,没有馆藏借阅卡片。《到》得之经过则颇为有趣,网上看到一书摊,是南京的,有《到》一书,就给摊主发网内短信,我生活的小镇上只有邮政储蓄所和信用社两家金融单位,就让他发来其中一家的账号,他发来了邮政储蓄银行的账号及户主姓名,才知道摊主姓高,不长时间又发来网信让我不忙汇款,再后来说不必汇款了,也不知什么原因。我说如果这样不行就邮政汇款,说来说去最后没有谈成,先说卖再说等最后干脆就不卖了。我不死心,心里老琢磨着这本书,“志在必得”,怎么把书买到手呢?一天,灵光一现,突然记起我的一同事的儿子小夏在南京工作,就与其联系,报去需要的书,及他需要联系的摊主的电话,让他帮忙购买。几天后小夏回电话,说联系上了,但高先生不在南京,要等几天,到底书还在吗?书卖不卖呢?没有底,只能焦急中等待了,经过几个轮回的反复联系,书终于购到手了,是在鼓楼的某个地方交易的。小夏怕我等不急,就用特快专递寄我了,真可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摊主书摊上书不多,品相好的却颇有几本,我一同还购了几本旧书,如张永枚著《椰树的歌》、未央著《祖国,我回来了》、公刘著《黎明的城》、巴人著《谈“青年近卫军”》,全部为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著作,全部为同一人的藏书。
     邵老的“红包”---题跋本几天后就收到了,挂号寄来的,还有大札一件。《歌》的题跋是:“此书虽因岁月浸淹,品相较差,但有馆藏印鉴,可略知其出版后的经历。有些这样被图书馆淘汰的书,还附有卡片登记每次借阅时间等,此书则似收藏从简。但有些旧书,查其卡片,借阅人次很少,甚至阙如,亦可见一时一地读书志趣及选择也。此书即当属没有什么读者之。”复信中他说:“《歌唱北京城》一九五四年或一九五五年由新文艺出版社重印,全红封面,书名为白文,可能印数是一万,记不太清了(新文艺出版社是新成立的,华东人民出版社把它的文学部分划出了)。”《到》的题跋是:“此书看涂掉的署名,应为‘岳(?)新勇(?)’购藏,从其处理出售时的细心,估计是爱书人,亦细心人,故当读过而书的品相犹若‘养在深闺’也。沈阳写‘瀋陽’知为当时所书,盖尚未实行汉字简化也。不知瀋陽旧书怎样流落到湖北淘书人手,是书随人远行而后处理的,抑在东北抛售,一书辗转至荆楚间耶?”复信中他说:“《到北方去》一九五六年由上海新文艺改到北京的作家出版社重版,不过这一版把《歌唱北京城》并入,并删几首,又新增补几首。此情况,唐山有位董国和先生在搜集过程中曾写一文,据云近已在南京民间读书刊物《开卷》发出,我则尚未见到。”
     对于两本诗集的封面,我去信时请教为何人设计。他回信中说:“当时除小说插图作者署名外,一版装帧设计,包括题花等等都不署名,是见对美工的劳动不够尊重,也是缺少著作权意识的认识问题吧。”
     邵老题跋中关于“东北的书何以辗转流落到了荆楚”的疑问,我也想一探究竟,就上网与售书者高先生取得了联系,闲聊得知,书的原主人名冉新勇(姓“冉”,非姓“岳”,因为涂划过,只能依稀辨认),今年82岁,南京人,外语教授,现健在,大学毕业后到沈阳教书31年,1986年调回南京,在一大学教书至退休。年轻时购藏了不少书,年龄大了眼睛不好使,淘汰了些书送给了高先生,因为高在网上有书摊,卖书的钱冉老坚持不要,高先生一直单独替他保存着。本想进一步与老人qq联系的,高先生征求过冉老意见,老人怕麻烦,说如果我需要的书他有的,可以与高先生联系,亦可以无偿赠送。高先生的回答,证实了邵老的猜测,购藏人果然是“爱书人”。淘得一本书,通过作者、原书主人、售书者、现书主人这个“书圈”,经“考证”弄清了书的来龙去脉,书的原主人的情况竟与邵老猜测相差无几,邵老的疑问终于找到了圆满的答案。同《到》一起所购共五本书,都新若未触,几近十品,五本书上均署有原主人的姓名(其中一本张永枚著《椰树的歌》的署名被剪去了),竖写,署名全部涂划过了。内有两本姓名边写“沈阳”两字,其中就有这本《歌》,该书扉页的右下角并列两排字,一为姓名,一为“瀋陽”。
     2006年冬,大律师张思之先生八十大寿,邵燕祥、章诒和等友朋聚会庆祝。开筵之前,推选代表说几句,几推几让之后,邵燕祥被众人推选出来。他起立,庄重地说:“今天聚会于此,我们衷心祝贺张思之先生进入80后。”无独有偶的,是来新夏先生也把自己八十岁以后所写文稿出版时取名为《80后》。邵老在六十岁生日时写过四首五言绝句自况,概括了他的人生和对世事的态度,道出了他的人格魅力。“小并不曾倚,老复何尝卖。今死不为夭,匆匆六十迈。人宽我自宽,人仄我亦仄。偶一学骂娘,回敬骂娘者。老来脾气恶,万事但随心。人善有人欺,神鬼怕恶人。放怀天地大,白眼鸡虫小。鸡虫何足道,所刺在虚狡。”松龄长岁月,鹤语寄春秋。现在,邵老自己已进入了“80后”的行列,谨向景仰的“80后”邵老表达敬意,遥祝他生命之树长青,向人瑞进军,体健心壮,大著不断问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14:33 , Processed in 0.06487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