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百年中国语文教材变革与困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28 23:02: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百年中国语文教材变革与困惑

魏本亚
1904年语文独立设科,中国语文教材不断变革取得了可喜的变化,也存诸多困惑。

变化1.由“经本”到“文本”。所谓“经本”是指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中所读的经书。这里所说的“经”指“六经”。1904年,庄景仲编写了《训蒙新读本》,王绍翰编写了《速通文法教科书》……这些学者首次将散文、小说、应用文佳作收入教科书,“文本”代替“经本”。2.由“文言一统课本”到“文白合一课本”。所谓“文言一统课本”是指专门选择文言文编成的教材。所谓“文白合一教材”是指融合文言白话两种语言的文本的教材。3.由“文选型教材”到“单元型教材”。所谓“文选型教材”是指以文选为依托进行组合编排的教材。而“单元型教材”是以单元为单位进行组合的教材。4.由“混编型教材”到“分编型教材”。所谓“混编型教材”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形式,在“文言”与“白话”对峙的时候,文言与白话混合编辑就叫做混编型;在单元型教材中,围绕同一主题把不同文章编排在一起也可以称之为混编型。混编型教材在实践中曾经遭受学者们的质疑,他们主张要分开来编,1948年,叶圣陶等就编辑了《开明国语读本》和《开明文言读本》。5.由“单元型教材”到“模块•专题型教材”。“单元型教材”在中国语文教材史上是一座里程碑。选文、知识、练习融为一体,单元与单元之间呈现了一种内在的逻辑联系。但是,语文教材的逻辑结构也遭受了许多诟病。而所谓“模块•专题型”教材,是将学习内容分为若干模块一专题进行组合,教材呈现出问题组元的态势。

困惑1.语文教材的价值:指向知识(技能),还是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 2.语文教材的内容:指向高雅文化,还是指向快餐文化? 3.语文教材的结构:逻辑推进,还是板块推进?语文教材的编写不是将几篇文章简单排列在一起,它是要有结构要求的。单元结构强调内在联系,板块结构淡化逻辑联系。4.语文教材的使用: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如何使用教材一直是一个难题。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魏本亚 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2-21 21:23 , Processed in 0.05808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