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9岁小学生给教材挑错 详细讲述了两种动物的不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18 16:01: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9岁小学生给教材挑错 详细讲述了两种动物的不同
2011-05-17  来源:大河报











  世界上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是什么?



  在北京师范大学版本的小学四年级数学书中,答案是三趾蛞蝓;而9岁的郑州市金水区金明双语小学四年级(2)班的王梦缘同学却认为,答案是三趾树懒。



  近日,经过专家反复查证,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课程研究中心认同王梦缘的说法,并给她颁发了证书。



  挑战权威



  9岁小学生指出教材错了



  虽然再有两个月才满10岁,但王梦缘已经很有点“学究气”:一副厚厚的近视镜,说话时,几乎是一个词一个词蹦出来,但每个词都用得精准。



  因为学校在课改区金水区,王梦缘的数学教材是北京师范大学版本。打开王梦缘本人的四年级数学下册46页,第一行,正文的“三趾蛞蝓”几个字已经被她用铅笔重重抹去,代之以手写的“三趾树懒”。



  “嗯,我认为教材是错的!”王梦缘说,声音不大,语气坚定,“我从小就爱动物,特别爱看动物类的书,蛞蝓和树懒,我都认识。”



  王梦缘介绍,2011年年初,一次数学课上,她发现第46页,“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说的是“南美赤道地带的三趾蛞蝓”,旁边的配图则是三趾树懒。下课后,她第一时间找到数学老师张素娟:“老师,书上有个错误。文字介绍不应该是‘三趾蛞蝓’,而应该是‘三趾树懒’。”



  这一幕,让张素娟至今记忆犹新:“当时我一下子就愣住了,很少遇上孩子敢质疑教材。于是,我就跟孩子说:‘这个问题,老师也不知道答案。这样吧,咱们回去都各自查一下资料,确认一下好吗?’”



  发出邮件



  详细讲述了两种动物的不同



  得到老师的鼓励,王梦缘更加来劲,回家仔细查阅了一大堆资料,确信自己的答案没错:



  蛞蝓,也叫鼻涕虫,是一种软体动物,身体圆而长,没有壳,表面有很多黏液,像没有壳的蜗牛,头上有长短触角各一对,眼长在长触角上。背面淡褐色或黑色,腹面白色。昼伏夜出,吃植物的叶子,危害蔬菜、果树等农作物,有的地区也叫蜒蚰。



  树懒,是一种哺乳动物,外形略像猴,头小而圆,耳朵很小,尾巴短,毛粗而长,灰褐色,毛上常附有绿藻,很像树皮。动作迟缓,常用爪倒挂在树枝上,数小时不移动,每天有大概20小时的时间都在睡觉,吃树叶等,产在南美洲。两者是完全不同的动物,从图片和意思上看,应该是教材出错。



  最终,在老师和父母的鼓励下,今年1月26日,由王梦缘口述、妈妈代为录入,给相关教材编委会发了一封《教材中似有错误》的电子邮件,详细讲述了两种动物的不同,“希望编辑部的叔叔阿姨能够查证”。



  专家认错



  反复查证后寄来认可证书



  收到王梦缘的邮件,北师大方面十分重视,迅速回复,详细询问王梦缘的资料出处,并表示:“如教材中确有错误下次改版一定改正。”



  教材主编刘坚专门回复说:“记住这个小朋友,不论对错!”副主编张丹也回复说:“这事还真得请教一下专业人士,无论是什么结果,都需要给那个可爱的学生回个信。”



  事情并非仅仅停留在“表态”层面。针对这一问题,编辑部认真查阅了有关资料,并专门请教了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的刘恩山教授,“证实了王梦缘同学的意见是正确的!”



  5月10日和5月11日,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和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编委会联合发函,为金明双语小学和王梦缘同学寄发了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编委会颁发的证书和《新世纪小学数学》杂志,以示感谢。



  证书上写着:“王梦缘同学:你提出的关于四年级下册教材中‘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不是三趾蛞蝓是三趾树懒’的建议已被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编委会采纳,感谢你为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所做出的贡献。特此证明,以兹鼓励。”落款是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课程研究中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2-21 19:44 , Processed in 0.06933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