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写作策略的定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26 16:39: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写作策略的定位
程永新
来源:文学报  

  上海新锐作家丛书出版了,在出版社不太愿意出版中短篇集的情况下,丛书中的六位年轻作家可说是非常幸运。
  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现在作品的出版和发表都比较容易。但这个“容易”是好事还是坏事,却很难说。假设,一个作者出了一本书,市场的汪洋大海却完全把这部作品掩没,没有读者,便很尴尬。
  当下的文化环境看似多元丰富,其实缺少价值标准。我看网上有人讨论张爱玲。张爱玲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家。她的代表作品《金锁记》、《倾城之恋》确实很好,她对人性有一种深入的鞭辟入里的洞见,她小说中的妙语往往能让读者感觉兴奋、刺激。但现在有些人把她的《秧歌》和《赤地之恋》都当做好小说吹捧,那是完全乱了方寸。那两篇小说是从概念出发的图解文字,她对解放区的了解,完全是从报上宣传中得来的,我不是从意识形态出发,因为她抹黑解放区所以就否定她的作品,而是这种从概念出发而写出来的作品绝对不可能是好作品。逆反心理形成一股强烈的反弹,张爱玲变成什么都好,红极一时,便是问题。在我看来,她的《色戒》也是很一般的作品,她不擅长写此类题材。李安是高手,他完成了张爱玲小说中没有完成的题旨。
  如今,写作者面临一个新媒体时代,微博上微小说、微童话纷纷出现,千姿百态,非常多元,逼迫写作者要重新调整策略,思考写作的目的。比如,你跟传统写作是什么样的关系?面对多元的当下,写作者更需考虑,你的写作要不要进入这个社会、这个时代,自己的经历跟这个时代、跟这个生活到底是什么关系?你跟这个市场是什么关系?成熟作家已经定型,年轻作者则会面临很多问题。从《活着》开始,余华进行了写作策略的大调整,王安忆的写作史也有几次重大的调整。年轻作家因为年轻,还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修正和调整。既然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无奈的、没有价值标准的市场,那每个写作者就要考虑“我要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的写作与当下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些问题。说到底,就是要建立一个合适的写作策略。
  有媒体报道,南派三叔的八本《盗墓笔记》已经发行1200万册。作为一个写作者,你可以不认同盗墓小说,不认可南派三叔,但必须研究他。最近,《作家》杂志发表了蒋子丹的新长篇小说。小说前有一段说明文字,描述了这位传统作家在网络潜水,在网络上写作,最后完成这么一部长篇的经历。蒋子丹的描述很有趣:从开始连载时没有多少人点击作品,到点击的人多起来后,作家感受、体会的变化。蒋子丹的经验是:网络不允许你用太多的篇幅、太慢的节奏去交待一个事情,作家需要快节奏写作,今天告诉读者事情的起因,要有悬念,明天就要交待这件事情的下文。蒋子丹是潜水网络,同时也有相反的例子,一些网络写作者走向传统刊物、传统出版。这种整合是互动的。
  今天,越来越多的读者在阅读南派三叔的作品,年龄小一点的读者,阅读韩寒和郭敬明的作品,传统写作的份额会越来越小、越来越萎缩。以后的读者,可能会把传统写作当做很稀奇的事情。我当然不是说传统作家要去向网络写作者学习写作,但整合可能势在必行。
  当下从事写作的年轻作者,如果想让自己的写作与这个时代有关,与以往的文学传统有关,与民族的精神史有关,便应该梳理一下自己的写作轨迹,考虑一下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尽可能把自己的才能发挥到极致。上海的年轻作家,也应该为文学未来的发展与整合,为消弭文化的断层做出贡献。
2012-2-1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2 07:24 , Processed in 0.05737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