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中国文学:不缺热闹,但缺风景
李伟长
观2011年文学地图,文学圈、市场和媒体各自有了山头,纯文学、类型小说、网络文学的读者分得越发明确,互不买账。文学的渐渐归了文学,市场的逐渐归了市场,媒体的也悄悄归了媒体。大多数不是得了文学没了市场,就是得了市场丢了文学,再或者得了媒体赞誉偏又失掉了市场,三者全得者凤毛麟角。这一年,真正叫好又叫座的大作品只有一部,就是《百年孤独》,但与中国作家无关。
参看本年作家富豪榜[①]数据,本年度有不少大畅销书,只不过码洋换不来好评,文学圈对这些书嗤之以鼻,媒体也是懒得搭理。比如《藏地密码》今年出了4部续集,第十部总算到了大结局,但网络爆出如潮骂名。同此命运还有郭敬明的《爵迹》、《小时代》系列和安妮宝贝的《春宴》,论市场是全线飘红,但论口碑真是忒惨了点。像蔡骏、南派三叔等类型小说领军者,新书都取得了不俗战绩,但媒体方面也不买账,南方都市报、上海书评、新京报等国内知名书评刊物,对此类畅销书的态度都比较冷淡。
传统纯文学如贾平凹的《古炉》、王安忆的《天香》、格非的《春尽江南》[②]、方方的《武昌城》、严歌苓的《陆犯焉识》以及杨显惠的《甘南故事》等,市场表现都中规中矩,媒体态度也比较谨慎。尽管前三部作品都有不少争议,但《古炉》着眼文革、《天香》寻找海派文化渊源、《春尽江南》关注知识分子精神裂变的创作大方向,遮掩了部分细节瑕疵,还是获得了文学界的大致好评。相对于市场的残酷,媒体的评价和推介则谨慎中见温情,部分媒体评出的年度好书,就有这些书的身影。
作为传统文学价值评判的标杆——茅盾文学奖[③],今年提高了评选透明度,但没能提升文学市场的驱动力,不但十卷本篇幅达450万字的巨著《人在高原》的获奖,受到了多方的质疑和调侃,其余几部作品在市场上并未如愿出现强势反弹。市场号召力在下降,但聊以自慰的是在作家协会等传统体制内,其影响力倒未受到影响,反有成为文化政绩的趋势。如果说消遣阅读还是冲动性,那纯文学阅读就要理性得多。要读者买书没那么容易,除了钱,还有比钱更贵的成本——时间。坚持做纯文学出版的人值得我们尊敬。
对由媒体转来的作家,媒体大都比较宽容。李承鹏、李海鹏、阿乙三人曾有着一个相同的身份——媒体人,如今都写小说。他们有着良好的媒体资源以及因媒体生涯而育成的敏锐性,其中李海鹏案例最为典型,长篇小说《晚来寂静》出版后,得到了媒体圈诸多人士的推介,影响力不可小瞧。对媒体跨界而来的写作者,是否某种程度上肯定存在公器私用扩大宣传的问题。但从创作水准来说,阿乙[④]是中国小说界的最大发现,他不知不觉在改写短篇小说不受市场欢迎的历史。2011年的文学不缺热闹,市场看上去不错,作品看上很多,书评媒体还在坚持,但缺少更多好风景。略萨的中国行是好风景,只可惜那是借来的,映衬出的中国当代无文学大师的落寞。韩寒年末的三篇文章是好风景,但那更多是2012的事了。
------------------------------------------------------
[①]作家富豪榜如果能够吸引人更加关注文学,那也算是有些功德。只不过,看着这些上榜的人,让人对中国文学的阅读和出版状况更加沮丧,不禁感叹中国的读者都在读些什么书。要看一个民族的文化素养,看看这个榜单就可知一二了。
[②]《春尽江南》被一些报纸和网络媒体列为年度好书,我个人仍觉得这本书同格非先前的两本相比,要逊色不少,作者在小说最后设置的韩剧式结尾(女主角因为得了癌症才离丈夫而去)让我感到困惑,这与小说开篇设下浓郁的知识分子氛围相去甚远,或许是作者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结尾,还是他有意反向解构?
[③]从历届茅盾文学奖对获奖作品的市场驱动力来看,今年的茅奖显得要弱很多。图书市场并没有出现抢购的热潮,获奖的作品也没成为大畅销书。看来文学奖项的社会影响力在不断下降,尤其是官方主办奖项的可信度更在不断遭受质疑。未来如何适应新环境,焕发新的引导强度,对文学奖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大问题。不仅官方奖项存在这样的问题,民间文学奖也一样,如象征着民间文学姿态的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今年也遭遇了一些麻烦,先是毕飞宇辞奖,后又有媒体质疑评委圈子化。虽说质疑能促使奖项完善自己,但文学奖的公信力在每一次质疑中都在下降。
[④]阿乙是我最喜欢两个写中短篇小说的青年作家之一,还有一个是田耳。阿乙的小说真的称得上是雅俗共赏,所谓雅,在于他小说中的创意和独特的故事,不仅仅是生活经验的展现,有很多经验之外的独特想象。所谓俗,在于他的小说对阅读者来说,没有故意设置阅读障碍和门槛,不像传统的中短篇小说,借着纯文学的幌子,考验着阅读者的耐心。阿乙的小说,随时随地你都能进入,都能发现他的好来。
2012-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