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深入浅出,金针度人————读《唐诗艺术讲演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0-10 00:31: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深入浅出,金针度人————读《唐诗艺术讲演录》
李芳民  2009-3-5
唐诗艺术讲演录
    在高等教育尚未普及为全社会所有成员人人可以享受的权利之前,大学课堂作为传授高层次文化知识的场所,将始终会是那些渴求知识而不能进入其中者最感神圣而又神秘的地方。尽管随着媒体与资讯的发达,知识的传授与获取已较过去不可同日而语,但名家大师淋漓发挥的现场魅力,却仍因学府高墙的隔断,使众多大学门外的人难以获得身临其境的真切感。也许有鉴于此,近年来读书界推出了一系列据大学课堂现场录音整理并保持课堂讲授原味的名师讲课实录著作,把精彩的课堂演讲,通过纸质媒介完整地展示出来,从而使名家大师的课堂风采,飞出学府殿堂而进入普通人的视野。尚永亮教授的《唐诗艺术讲演录》,即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所推出的“大学名师讲课实录”丛书之一种,同时,其也是近年来关于唐诗艺术研究方面非常值得推崇的著作之一。

    “唐诗色泽鲜艳,如旦晚脱笔砚者;今诗才脱笔已是陈言”,这是清人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中的评语。诚然,唐诗那种活泼生动的新鲜感与生命力,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是极为突出鲜明的,也许由于这一因素的影响,唐诗才引起了历代学者的关注、揣摩与品味,而有关唐诗艺术的论著也就数量极夥。因此在今天,如果没有对唐诗艺术的长期沉潜玩味,没有深厚的理论修养,没有精细敏锐的理论思维能力,没有高屋建瓴的宏观统摄功夫,要在大学讲坛给具有较高分析鉴赏能力的大学生、研究生讲授唐诗艺术而获得成功,肯定是非常困难的,而在讲授中,将课堂气氛调动得生动活泼又不失其理论深度,则更是一种不易达到的境界。但是,读了《唐诗艺术演讲录》,听了其课堂讲授的现场录音,你会感到,尚永亮教授不仅已经进入了这一境界,而且也可以说已是“从心所欲,不逾矩”了。就《唐诗艺术演讲录》而论,其突出特点即在于深入浅出,金针度人。

    课堂讲授不同于专门著述,它既对演讲者的知识储备、思维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同时还对演讲者的语言表达技巧、深浅维度的自如切换以及疾徐快慢的节奏把握有着特殊的期待,换句话说,它既要求演讲者具备“酌水于海”的本领,又要求其具有能照顾听讲者“莫逆于心”的心理关怀。在这样的情况下,“深入浅出”这一平常词语,就成为演讲者并不容易达到的高境界了。永亮教授的演讲,可以说对于“深入浅出”是有着自觉的意识与追求的,而在我看来,他的“深入浅出”又具有“道”“技”结合、言说生动的独特个性。

    现代高等教育,除了传授一般的知识与技能外,还应该超越知识与技能进入更高的境界,即由“技”(技术、技巧)的层面进入“道”(原理、本体)的层面。一般说来,“技”易而“道”难,“技”浅而“道”深,由“技”进入“道”,常显示出境界高低的差异,故《庄子·养生主》中庖丁对文惠君说,“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也”。但是,就传道授业的规律而言,则又是非“技”无以明“道”,非“道”无以尽“技”的,这就需要讲授者能够对之做出较好的把握。纵观永亮教授的讲授,他往往能根据讲授内容的变化,或者由“技”入“道”,或者由“道”而及“技”,表现得从容自如,得心应手。此一特点,可说是贯穿于全书的,看看书中 “说声律”与 “说立意”的讲授,读者当不难体会这一点。关于近体诗的格律规范,经过唐前诗人的探索,至初唐已大致定型,此后千余年,人们对之谨守如法,遵循莫违,因此,声律规范的讲授,应该是属于基本的技能层面的知识了。这种技能知识,只要肯用心力,勤于训练,是不难被掌握的,而对于讲授者来说,只要对这种格律规范了然于心,熟稔掌握,课堂讲授的驾轻就熟,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但是,要把这种规范,从“技”的层面提升到“道”的层面,则不是人人都能够做到的。因此,书中“说声律”一讲,我觉得其价值与意义不在,或者说不完全在其对于近体诗格律规范基本规则的讲授介绍,而在于由此进行的由浅入深的文化阐发。在对诗歌平仄规范的平仄相间、联联黏合、首尾相应的特点做出介绍之后,他话题一转说道:“在这种统一、和谐中,正蕴含着中国文化的最根本的精神。”由此他指出中国文化重圆的特点,并引述了《周易》、《庄子》、《管子》、扬雄、范缜、元结、白居易等围绕“圆”的有关阐述,阐发说:“这种崇圆意识,强调的是一种生生不已、周流通畅、相互为用、整体和谐的境界。在这种境界里,贯穿着一种循环论的思想,就像日夜交替、春夏秋冬周流不已一样。……中国人特别重视人生象四时,所以在文化精神中自然趋向于周流圆融。由此看来,格律诗的发展和定型,正体现了一个渐趋和谐、统一、圆融的演进大势。……进一步看,中国文化虽然重圆融、统一、和谐,但在这种圆融、统一、和谐中又不是无差别、无矛盾、无对立的。从根柢处讲,它是由对立、矛盾、差别而构成的统一与和谐。……具体到格律诗的创作,也是如此。……那就是‘二元互补,整体和谐’。既注重对立,又注重和谐;和谐中有对立,在对立中求和谐。在这样一个规律内部,体现的实质上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基本精神。”读了这样阐释诗歌格律的文化质性的文字,你就不难体会作者对这一知识讲授层面的超越,你也就会明白作者由“技”进乎“道”的高层次追求。而在“讲立意”两节中,其讲授的逻辑理路则又与此相反,即表现为论“道”阐“技”,由道及技。作者先明“立意”,然后他开宗明义,引述清人王夫之的话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何。”后面又引宋人姜白石关于诗的立意有“理高妙”、“意高妙”、“想高妙”、“自然高妙”的“四种高妙”的论述,从而使听讲者对立意之意义及立意之四意趣有了深入的理解与清晰的印象,在此之后,又通过唐诗具体诗例的分析,归纳了立意的基本原则,即重深、新、奇、巧,要有力翻陈案的眼光与独出机杼的见解以及立意时应有独特的观察视角、在构思上下功夫、借抑扬以见意等具体的方法与途径。通过这样的论述分析,作者可以说就将立意诸问题讲得既透彻又清楚,听讲者获得的裨益也就非常丰厚而不单纯了。

    如果说追求由“技”入“道”的境界,是“深入”的体现,那么,通过生动地言说,将抽象的“道”具体化、生动化,则是由“深入”而能“浅出”的体现。化深奥为浅显,易艰涩为生动,虽是课堂讲授艺术应有的境界,但是,正像王安石诗所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实际做到做好并非易事。它需要讲授者具备丰厚的知识积累、机敏活跃的联想思维以及收纵自如的课堂讲授技巧等多方面的素养。书中的“说结构(下)”,在讲到诗歌构思应该曲折而忌直白的问题时,一方面从正面讲授了诗文创作应该曲折的道理,另一方面,则通过《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战争描写以及《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等故事情节的分析,说明变化、曲折对于艺术创作的意义。讲授诗歌艺术而举小说故事为例,似有越界之嫌,但是,逸马却并非野马,缰绳并没有离开驭者的掌控之手,一句“写诗同样是这个道理”,就把话题又拉了回来,而讲授的生动性、趣味性与通俗性,却因此而得以彰显。古代诗歌中言与意及其关系,是较为抽象、带有很强思辨色彩的理论问题,要将之表述得既完整准确又浅显易懂,实非易事。在“说言意(上)”中,他首先引用了《楞严经》“以指指月示人,而指非月也”及《圆觉经》“以指指月,指非月”两句佛经语,解说道:“这个说法是深刻的。对作诗者来说,你拿手去指月亮,要指的目标是月亮,而不是指月亮的这只手;对学诗者来说,主要任务不是要你去看那手指,而是顺着手指去看月亮。在诗歌里,意就相当于那个月亮,语言就相当于这只手。如果不关注最终目标,整天去经营这只手,那就本末倒置,得不偿失了,就流于表层了。诗歌是讲技巧的,但在某种意义上说,最高的技巧又是无技巧,千方百计地去经营这一只手,而没有把月亮给指出来,其结果只能是流于语言层面的装饰、点缀、锻造,而把诗意给搞没了。这样写出的诗恐怕不一定是好诗,这样的作者大概也不能说是一个高明的作者。”这里所引述的,只是其中论述的一个层面,但是,诗歌中言与意之间的微妙关系,经过这样的解说,令人顿有豁然开朗之感。由此即可见其“深入”而又“浅出”的本领。

大学课堂的讲授,不是演艺圈明星的赶场走穴,也不是三家村塾师的童蒙之训,借哗众取宠获取现场的轰动效应,固与大学之本义不相契合,而徒炫记诵之博,不能开悟灵性以示轨辙,乃至以昏昏之心对昭昭之智,更是远离大学之精神。《唐诗演讲艺术录》另一值得称道的特点,便是其始终对大学理念的恪守,为人“传道授业”,金针度人,不仅重视“授人以鱼”,更重视“授人以渔”。对此,在《唐诗演讲艺术录》的《后记》中,永亮教授曾有这样的清楚表述:“讲课是一门艺术,能不能把课讲好,不光在于口才的好坏,也不完全在于知识面的广狭,其中最重要的,我以为还在于能否授人以渔,让听者既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改变思维,举一反三,由此养成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门课里,我很少单独去讲授抽象的理论,也尽量避免孤立的作品赏析,而是试图把文学批评、文学理论与对作品的具体分析结合起来,让同学们以理论为线索,顺藤摸瓜,获得对作品艺术特点的深入解会,并围绕作品的艺术特点,把握唐诗的某些创作规则。”但是,对于唐诗这样的对象,要做到“授人以渔”,并让听讲者“既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并不那么容易。打个比方,唐诗艺术之美,就如同嘉木葱茏、异卉萃聚、姹紫嫣红的大观园,初临目睹,人多惊其壮观,而游赏之门径却不易寻得,必得一对全园景致之结构布局、筑园师匠之经营用心、奇花异木之环境所宜、佳禽翠鸟之生活习性有全面了解者引导讲说,方可尽观览之胜,知园林之美。不过,园林愈大,景致愈美,对引导讲说者的挑战也就愈大。没有总揽全局的眼光、聚焦局部的细心、博览杂收的学识,是无法胜任其职的。就《唐诗艺术演讲录》来看,永亮教授的“授人以渔”,可以说是以宏观统摄的眼光做基础,纂要钩玄,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理论与知识,旁征博引,从而达到其授课的意图的。在这里,“纂要”是以宏观统摄为前提的,而“钩玄”则见出学养的丰富与识力的敏锐,“旁征博引”作为手段,既见学养,亦有助于听讲者领会其所钩之“玄”。从全书的内容看,所讲授之课目标题,即体现了其对唐诗艺术高屋建瓴的宏观观照与万取一收的纂要功夫,如所讲的声律、立意、结构、语言、比兴、剪裁、情景、言意、技巧、时空、诗画等,皆为唐诗艺术的关目所在。一般讲授唐诗者,多从鉴赏角度出发,或以单篇分析为主,或连类而及,取其一隅加以赏析,虽不乏慧眼独具的阐发,却也常令人生出见一木而难睹树林之憾。现在,他在宏观统摄的基础上,将这些要害关目拈出,以之展开唐诗艺术的分析总结,就使人有将散落的珍珠串连起来之感,也使听讲者获纲举目张、沿波讨源之益,并进而获得结网捕鱼的方法启示。从其讲授过程看,他也时时给听讲者送去结网的金针银梭。比如在“说言意(上)”的结尾,他以自己的体会感受,向听讲者推荐了自己认为重要的三部古文论著作,说:“我觉得在中国古代的诗论中有三部书是不可不读的。哪三部呢?第一部,《文心雕龙》,要熟读,要读得非常的深入。借助此书,你可以在创作、鉴赏、文体、理论等方面,对唐以前的中国文学有一个系统的了解。第二部,严羽的《沧浪诗话》,这是继《文心雕龙》之后又一部力作,而且在某些方面如妙悟、兴趣、、韵味等方面有较大升进,对此后的诗论特别是神韵一派极具影响。借助此书,你可以对唐宋诗的特点有一个较细密的把握。第三部书,就是叶燮的《原诗》了。这部书字数不多,分内外篇,是一部较为系统深入的论诗的学理性著作,其中一些见解远超前人。对这部书,我有很高的评价。各位如果能抽出时间,不妨去细读一下,一定会有收获的。”在“说结构(上)”中,他谈到诗歌结尾的重要,引了前人很多有关结尾的论述,一般而言,讲到这里,讲授者似已完成了其任务,但他并不就此而止步,接着又教给人们如何结尾及何者为上,“一般说来,结尾有三种结法,第一种是词意俱尽,这种不好,不能给人什么联想;第二种呢词尽意不尽,这就好了一些;最好的是第三种,词意俱不尽。这可以说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在“说结构(下)”中,谈到诗歌句法的新变,说,“唐代近体诗的句法,五言一般是上二下三,七言则是上四下三,如果细分起来的话,也可以是二二一,或者二二三。这是常规,多数人都这么写,如果打破这样一种规矩,句法就获得了新变,就易给人新奇之感。”但如何打破呢?他以具体的诗例,归纳了两种办法,即一是颠倒语词的排列顺序;二是变化句式结构,改变句子停顿的位置。”类似这样的讲授,在全书中可以说处处可见。“鸳鸯绣出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他则是不仅让人欣赏绣出的“鸳鸯”之美和鸳鸯绣出的过程,而且度人金针,教人如何绣出美丽的“鸳鸯”,这当然是一种高境界了。

    至于以旁征博引的手段来“钩玄”,那当然就更不是浅学者所可企及与达到的。据初略统计,其在讲授中所征引的著作约近百种,而且涉及的范围极为广泛,遍及古今中外。以中国古代的诗论家而言,书中所引即有刘勰、钟嵘、皎然、欧阳修、司马光、李淑、吕本中、方回、严羽、范晞文、胡仔、洪迈、姜夔、张炎、杨载、揭傒斯、元好问、李东阳、谢榛、杨慎、谭元春、王夫之、朱彝尊、王士祯、赵执信、沈德潜、袁枚、刘熙载、朱庭珍、谭献、江顺诒、徐增、施补华、李渔、方东树、叶燮、薛雪、吴乔、李日华、贺贻孙,俞陛云、陆时雍、王寿昌等南北朝以下至明清多人著作的相关论述,涉及现当代的文史研究名家则有王国维、陈寅恪、闻一多、罗根泽、缪钺、钱锺书、郭绍虞、朱光潜、宗白华、刘永济、启功、傅庚生、程千帆、沈祖棻、霍松林、周振甫、叶嘉莹等多位。不仅如此,其对于当代学人的成果亦多所关注,并在讲授中对其新见多所引述评析,其中涉及的有王蒙、房日晰、赵昌平、葛兆光、李浩、张伯伟、蒋寅、马秀娟、周啸天、李晓明等。另外,还时时吸收西方的诗学理论,给唐诗以多角度的解说与观照,自东方日本的遍照金刚、松浦友久至西方的黑格尔、瑞恰兹、沃尔夫岗·伊塞尔、海德格尔、罗曼·英伽登、伽达默尔、什克洛夫斯基以及海外学者叶维廉的观点,都有恰切的征引。当然,他的广征博引,目的是明确的,那就是要将唐诗艺术之玄妙处,以及由唐诗艺术而归纳的诗歌艺术规律清晰地展示给听讲者。“说时空(上)”中,他讲到杜牧的《江南春绝句》,曾提到明杨慎与清何文焕围绕“千里莺啼绿映红”句的“千里”与“十里”之争,并由此引出清毛奇龄对苏轼“春江水暖鸭先知”、宋欧阳修对张继“夜半钟声到客船”、宋沈括对杜甫“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诗句的批评,然后评析说,“这些批评家的意见如果从客观事实或科学的角度看,并非没有道理,但用来评说文艺创作,便犯了一个绝大的错误,那就是混淆了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界限,其结果只能是对艺术品及其美学精神的戕害。回到刚才说的杜牧的诗上,可以看出,诗人写‘千里莺啼绿映红’,反映的是一种艺术真实。其中有两点值得申说:其一,这里的‘千里’,是作者根据生活常识推导出来的。既然在耳目所及的范围内有了‘莺啼’、有了‘绿映红’,那么,后来千里之外,同样是江南地域,就都应该是‘莺啼绿映红’了。因而它符合想象的真实。其二,如果这首诗用了‘十里’,那么,后来的‘南朝四百八十寺’,还有‘多少楼台烟雨中’,都落不到实处。事实上,正是这个‘千里’的使用,才使诗歌有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有了一个阔大的诗境,从而把人的视野大大地扩展了。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何文焕大概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说杜牧‘善立题’。所谓善立题,就是根据艺术表现的需要,对物理空间进行一种变形处理,使它成为四面洞开、八方来风的开放式结构,它展示的既是物理空间,也是一种精神空间、心理空间,这种空间泯合了有限与无限,虚空与实境,具体与抽象,这种空间并不是站在一个点上去观察,而是游心太虚、俯仰流观所获得的一种连续性画面。”这样的征引与评说,既对作者用心之玄妙幽隐处有深入的解悟,又能超越一般,上升到艺术创作规律的高度去认识阐发,自然就不是专事帖括或戋戋詹詹者所能追蹑的了。

    《唐诗艺术讲演录》除了根据现场录音所整理的书面文本外,还附有一张录音光碟,这当然更使听讲者多了一份现场的亲近感。只是这张光碟,未能做成声音与图像的共同体,不免使那种现场感有所减色。希望未来能够有所改进,料想这也是所有阅读、听讲者的共同的愿望!

来源:西北大学文学院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0 00:33:24 | 只看该作者
蒋方:诗歌教学的知性分析与感性引导
蒋方  2008-12-1
唐诗艺术讲演录
    在文学教学的课堂上,如何理解作品,是教学的任务之一,而如何通过作品进入作者的心灵,去感受创作的激情与愉快,恐怕是更为本质的文学教学的目的。与其它文学体裁相比,诗歌教学要想进入这样的境界,无疑难度更大。至于如何尽力降低以“读者之用心”取代“作者之用心”的可能性,如何尽力避免将“七宝玲珑塔拆散”的局面,引领学生通过语言而进入诗歌的艺术殿堂,确乎令人有难上加难的感叹。近读尚永亮教授《唐诗艺术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版,下简称《讲演录》),颇受触动。我以为,在这样一个既进入作品也进入作者心灵的教学难题上,尚著是一种成功的讲案。

   《讲演录》是作者为研究生所讲课程的录音整理稿,分列“说声律”、“说立意”、“说结构”、“说语言”、“说比兴”、“说剪裁”、“说情景”、“说言意”、“说技巧”、“说时空”、“说诗画”等二十一讲,较全面地涉及了唐诗艺术的一些重要方面。细读之下,感觉作者的诗歌教学是如此地注重研读时的感悟,注重对作者心思的体察,注重由语言而进入诗之为诗的情境,从而带动学生的思考,在教学的内容与方法上都给我许多的启发,故写出如下体会,愿与同行方家分享,以促进探讨。

    首先,此书谈诗歌艺术,重在以创作为路径,培养艺术的感受力。读唐诗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格律知识,才能体会近体诗之形式整丽又声情摇曵的特点。李东阳称赞杜甫诗是“顿挫起伏,变化不测,可骇可愕,盖其音响与格律正相称”(《怀麓堂诗话》),说的就是文字的音调节奏之美。讲究声律,是诗入唐之后的新规,多少诗人为之绞竭脑汁,倾尽心力。要理解唐诗的艺术魅力,仅言声韵浏亮而不知其所以如此,就难以体会作者“吟安一个字”的苦心。通常教学中讲诗歌艺术多从赏析进入,分门别类地去讲授各种语言艺术的表现手法。而《讲演录》在概论之后,先说声律,从语言形式上说明唐代格律诗的创作要求,并布置学生循此要求去尝试写作,这就将课程的讲授角度放在了体会创作的甘难辛苦之上。承此又设立了“立意”、“结构”、“语言”、“剪裁”等题目,专意从创作一脉来探讨“作者之用心”。而在每一专题之中,则结合具体作品来分析作者的立意,构思,选材与裁剪,以及语言的锤炼。这样立足于创作的探讨,虽然并不能完全摒除“读者之用心”,却有一种亲为、亲历的体会在其中,也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去接近“作者之用心”,而认识到唐诗艺术的动人之长。如在“说结构”中,上篇说布局之常,讲起承转合的传统章法,剖分细致而入理,辨析精微而入情,又都扣合着创作的思路。下篇讲变化之异,所谓“作诗不可无法”,而有法却不拘于法,机杼独运,就显出了奇异,见出作者的特别。这一节中以李商隐为例讲诗章结构中的开篇、转折,抑扬,曲折,讲诗人如何运用章法来抒写情怀,很见精彩。立足于创作角度的分析,不仅有这些专题的论述,而且也贯穿于其它专题的讨论中。《讲演录》关于创作一面的分析,既说明诗歌的语言艺术是可以从技术的层面去把握的,又说明了在高明作者的笔下,诗歌语言的技术是如何转化成为了艺术。而好学者便可循此路径,由读唐诗、学唐诗而逐步进入知唐诗、懂唐诗的境地,进而去发现唐诗艺术的奥秘。

    其次,注重语言表达的关系的分析,引导欣赏艺术的眼光。《讲演录》在着力于创作理路的分析的同时,也很注重从读者的角度来赏析诗歌语言的表达艺术,其中如“情景”、“言意”、“时空”、“诗画”等,都是诗歌赏析中的常见话语。不过,《讲演录》是通过阐释这些特定的话语在诗中的表现来说明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以及诗人的运用,强调了一个“说”字,努力通过语言的解析来沟通作者、文本与读者。如第十二讲“说情景”一章,在说明古代诗歌中主观之情与客观之景的一般关系之后,着重论析了在情感抒写时情与景的种种关系及其表现,举列出诸如“移情于景与情景融合”、“情景互藏其宅、哀乐正反为用”、“哀景托哀情”、“丽景衬哀情”、“以景结情、情寓景中”等类型,辅以细致入微的作品解析,概括出唐诗中情与景在语言构成中的关系。同时又指出:“在唐代诗人笔下,情与景的关系并不完全像我们上面说的这样界划分明,二者往往是多元存在的,几种手法也是互相渗透融合的”(P158),既说明了唐诗中情与景的表现类型,又在此基础上指出唐诗“重浑融,重情韵”的整体特点正是由于诗人重视情与景的关系,故运用相当灵活,而不拘于一种语言表达的方式。并且特别指出,结尾处的景物描写,在作者,是“展示自己隐而未发的深长情韵”,在读者,则可以“在形象的画面中,去感受、体悟作者的内在心曲,由此产生言有余而意无尽的艺术效果”(P159),因此而成为唐诗的一大艺术特色。这就将情与景的语言关系扩展到了诗篇的结构,既揭示“作者之用心”,又指引“读者之用心”。它如“说言意”而讲“言外之意与象外之意”的区分,“言意与情理的关系”;“说时空”讲“时空的交融与转换”;“说诗画”讲形似与神似的联系,等等;都是由语言表达的方式切入来作分析,既揭示出诗歌语言的妙处,也能以情感为统领,而避免对诗歌语言与情感关系的肢解,造成“不成片断”的遗憾。各种事物之间的各种联系构成了我们所生活的世界,而生活在其中的我们往往习以为常而忽略了它们的存在。生活是这样,阅读也是如此。因此,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分析语言表达的各种关系,不仅可以展现唐诗的艺术特色,而且带给了学生一种观察的角度,一种分析的方法,在阅读时可以借此进入诗歌的语言,来体味诗人的表达,欣赏诗人的创造。

    第三,注重语言知识的系统阐释,拓展思考的空间。无论是就创作来谈语言的艺术构造,还是从读者一面来讨论语言艺术的欣赏,《讲演录》都很注重对所运用的概念的系统梳理。这本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教师所遵循的通规,尤其是在理论性的课程之中,概念的系统辨析是讲授得以展开的基础。《讲演录》以诗歌语言艺术为探讨,也注重语言的理论性阐释,这就在强调感性体悟的同时,又注意到拓展读者思考的空间,从而深化感受的内涵。如“说比兴”中对于“比”与“兴”在文学批评史上的概念探讨,修辞学上关于“比”的各种形式的区分;“说时空”中关于古人“时空观”与“观照方式”的介绍等,都具有很强的理论色彩,使学生可以通过知识的把握来审视唐诗丰富的艺术内涵。特别是“说言意”一章,通过“言、意、象的关系”这一哲学命题的阐释而引出“意象”这一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术语,通过明晰“意”与“象”的关系而对“意象”作出概念性的限定。在经过“物象与意象”的比较,经过各种讨论意见的介绍,经过勾勒意象在创作时的形成过程,概括出意象的类型,然后将话题转入讨论“词汇层面的概念性意象”,指出“这种意象使用频率很高,其主要特点是形式简洁、内蕴丰厚,具有传承性、象征性、包容性和促发性,便于诗歌的传播与接受。比如浮云、孤松、流水、猿啼、寒蝉、归鸟、孤舟、明月、夕阳、梅花等,这些词语最初出现的时候还只是物象,但是由于一代一代的传承与意义积淀,其内涵逐渐被固定下来。提起流水,人们往往会想起时间和愁绪;提起寒蝉,会联想到淒凉、感伤;孤舟,多是和人的漂泊羁旅联系到一起;而夕阳,则与送远和回归有更多的关联”(P172);并且提出“突破旧意象后创造的新意象”的问题,可以说相当全面而深入地阐释了与“意象”相关的知识,而诗例的分析又说明了意象在唐诗中的地位及其特点。这样系统地讲述意象的特质与类型的产生,可以使学生清楚地理解“意象”所包含的理论意义,认识“意象”在诗歌中的重要作用,在探讨诗歌的语言艺术时因为有知识的凭借而产生更丰富的联想,更深刻的体会。

    第四,分析作品,细腻又充满感情,提升了艺术欣赏的品味。作者所讲授的十一个专题,无论是理论性的知识讨论,还是创作的路径考察,都结合着精彩的作品分析。这些分析,或是深入剖解,或是纵横比较,或是咬文嚼字,或是旁征博引,都融合着讲授者的感情,读来让人动心。这样的例证太多,不须举列。读文字,已能受到感动,当听众,有现场气氛的熏染,效果肯定更佳。我一直相信,一个教师所能传授的知识是极其有限的,而一个教师带给学生的影响却是难以估量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由学养出,由识见出,也由激情出。读《讲演录》,就能感受到这种激情的力量。我想,听过尚老师《唐诗艺术》课程的学生,一定会对唐诗多一些喜爱,一定会对诗歌多一些兴趣,以后冒出几位唐诗派的诗人,也未可知。

    我们现在的文学教学,重视知识讲授而忽略感性的熏陶与引导,原因自然很多,不在这里探讨。读《唐诗艺术讲演录》,很欣赏将知性分析与感性引导结合到一起,又做得很好,同为教师,希望能更多地读到这样的著作。《唐诗艺术讲演录》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大学名师讲课实录”丛书中的一种。编者写道:“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在名师们手中,这门艺术往往呈现出丰富的色彩,放射出迷人的光芒。您也许没有机会去聆听这些名师讲课,但有了这样的‘讲课实录’在手,就相当于旁听名师讲课,应该是可以弥补一些遗憾的。”录于此,向真正的名师致敬。                     

来源:湖北大学文学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9 07:20 , Processed in 0.07727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