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16 18:28: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堂 
张华清




在美国康州学校考察,发现这里与国内教育有很多不一样。其中一个明显的不同是课堂。

康州学校的课堂实行松弛管理,学生爱怎样坐就怎样坐。教室里的课桌椅摆放形式多样,学生的坐像也是五花八门,有的甚至坐在地上。老师讲课的时候,学生们可以七嘴八舌的插话、发言。学生们在课堂上从来不会感到老师的压力。他们有敢于提问、质疑的勇气,有勇于发表自己观点的积极性以及与老师、同学争辩的口才。在高年级的课堂里,通常是对一个主题展开讨论,教师不会先提供一种模式,而是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与表达的空间,尤其是被各校普遍重视的社会科学学科。有时整堂课全部是学生发言。教师则适时鼓励学生提出种种问题,表扬独到的见解,提倡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展开平等对话,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在这里,教师与学生始终保持着一种互相交流的平等关系。从我所做的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学生们是非常喜欢这种学习方式和这种师生关系的。

反观我们的课堂,不仅缺乏这种研讨的氛围,反而连学生的主动机会、主动空间都没有。教师居高临下,学生则处于一种无形压力的包围中。老师讲课时,学生们鸦雀无声;老师提问时,学生们要举手征得老师的许可方才回答。有些人甚至以自己高压下形成的准军事化管理作为成功的典范,炫耀的资本。事实上,那种统一规范、整齐划一的场面下的孩子,在整日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们生活在一种神圣与威严中,生活在一种压抑与束缚中。报刊所载教师在公开课上为追求举手效应安排学生会的举右手,不会举左手的造假例子,教师在公开课上解决了学生所有“问题”,而致使学生什么都“懂”了,最后没有一个学生提问、质疑的例子,冰雪融化后只能变成“水”的例子,足够我们反思的了。在康州教育厅为我们培训的会议上,在康州学校联席会为我们介绍情况的会议上,美国方面都多次提到有问题及时提问的事,并告诉翻译要我们积极提问。这或许是美方的一种热情,是想解决我们的疑惑,使我们在考察期间有更大的收获。但在我看来,这些话语无不是对我们教育的莫大讽刺。那些专家们到过中国,对中国教育有一定的研究。他们了解中国的课堂,他们看到过中国学生的情况,他们将学生的情况推及到我们教师身上也就不足为奇了。因为,那些学生就是我们教育出来的呀!

著名学者袁振国先生在其著作《课堂的革命》中对现行课堂作过深刻阐述:“传统课堂造就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动的,是支配者,学生是被动者,是服从者。教师、学生、家长以至全社会都有一种潜意识:学生应该听从教师,听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教师应该管住学生,不能管住学生的教师不是好教师。师生之间不能在平等的水平上交流意见,甚至不能在平等的水平上探讨科学知识。”

目前,我们现行普遍的课堂是一种在课堂纪律支配下的课堂。我们强调纪律的严肃性,纪律的一致性,纪律的不可逾越性。岂不知这种冰冷的纪律往往成了限定学生听课行为的障碍和樊笼。我们精心制定的教学或行为规范已经严重影响到学生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了。过分的规矩,更扼杀了学生们潜在的创造才能,压抑了学生们的思想情感,以致使学校、教师成为学生心灵残障的制造者。

由此看来,改造我们的课堂已是迫在眉睫。我们的教育的确需要转变思路,我们的课堂的确需要改革。这是为着千千万万学生的事,这是为着国家建设的事,这是为着民族兴衰的事。否则,留下的不仅仅是别人的讽刺、嘲笑。

我们需要改造原有死板、陈腐的课堂,代之以科学合理、彰显人性、充满生机的课堂。

这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我们从事的是培养人的工作,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有必要对教育的各种现象、各种规定进行彻底地反思,分清哪些是科学的、合理的、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的。对那些不符合孩子天性,不利于学生们发展的陈规陋习进行改革。为学生创设自由的天地,营造宽松而充满生机的环境氛围,促使学生个性的解放和全面的发展。

这是每一个学生的权利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育活动都应该围绕他们展开。课堂上应该贯穿着尊重意识和服务意识。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种种权利,教师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学生千差万别,他们在教学内容、学习方法上都有着自己的特点,教师应尊重他们的选择权。从实际的调查中可以看到,学生们在课堂内渴求平等,渴求对话,希望得到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而只有新型的课堂才能够满足他们的愿望,实现他们的理想。

同时,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传统课堂束缚人的思维,压抑人的创新意识。而新时代需要的恰是具有创新精神的人。作为培养人的学校课堂理应担当起这一重任。
2#
 楼主| 发表于 2011-8-16 18:29:32 | 只看该作者
谨防语文课堂教师“失语症”
——兼评陈老师《短歌行》教学

河南省济源市教研室 刘丽霞



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

思路明晰单纯,提问精粹实在,品读细腻深入,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

——余映潮

余老师这30字,是评课的标准,也是教学设计应遵循的理念。由此对照陈老师的《短歌行》教学,优点与缺憾可表述如下:思路明晰(单纯),提问(精粹)实在,品读细腻(深入),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而括号内这些缺失可统一概括为教师“失语症”,这里的“语”特指“语文味、话语权”。

一、谨防失去语文味。

语文味是什么?摘引全国中语会年会上史绍典老师的话为证:

1.“语文是情韵悠长、广博优雅、诗意盎然的”。故语文需要在诵读中涵咏体味,在诵读中味其意境,味其情致,“琅琅书声”就是语文课的标识,诗歌尤其如此。本课教学听音频、自由读、一人读集中于前10分钟,齐读集中于后1分钟,教学主体时间着力于分析。其实读有许多层次:译读课文,把握文意;思读课文,理清思路;品读课文,赏析美点;悟读课文,体验反思。可以在教学中运用始终,引导学生诵读、沉吟、玩味,读出解读人物的信息,读出曹操真正的生命状态,进而凝成思考,传达出来。

2.“语文是诗意的、激情的、顾盼的、联想的”“语文是励志、交锋,感悟、体验,畅谈、浅吟,是抑扬顿挫、回肠荡气、余音绕梁”。故语文需要情感和美的震撼。《短歌行》气韵沉雄,质朴简洁,其美自不待言,则教学语言的审美打造就势在必行了。应该在逻辑语言、科学语言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升华,让教学语言经浓烈的感情浸透泡彻,变成形象化的韵律和谐而又优美动听的语言,从而使教学中经常出现循循善诱、娓娓动听、声情并茂、回味无穷的美学效应。

导入语应煸情造境,如远镜头徐徐拉近,如绚烂烟火层层绽放。“曹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个杰出的诗人”,直白如历史语言,可否先以史诗类大气磅礴的语言由三国引入——“风云变幻,沧海横流,那是一个呼唤巨人而产生了巨人的时代” “三国乱世,那是阳光灼烈的世界。文治武功,大略雄才,纵使英雄辈出,仍无人可以遮蔽他的光芒,他就是……”

诱思语应理趣兼备,激发动情点,叩动思维键。“这里说的是时间短,好中间有不好,美中间有不美,是否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人生短,每天都很难过?”浅淡如政治语言,可否将形象思维和情感体验与抽象思维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从而产生和谐共振的“增力效应”,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评述语宜精当深刻,激励得体,点拨得法。“你提到当今社会曹操这个用人观,他的确是个了不起的人才,他用人啊……他是唯才是举,这好还是不好?人才应该是德才兼备。”陈述句单调平板,可以饱醮情感热力,采用排比句、感叹句,甚至拓展至中央台《道德的力量》栏目语“大爱无疆,大善无疆,大度无疆,大信无疆,道德力量传递无疆”引导正确的成才观,涵养学生的文明气质,提升学生的人格品位。

提问语宜简洁明快,指向明确。“将……改为……好不好,为什么?”“……用得恰当还是不恰当”,类似口语,较为随意,可多用严谨洗练的书面语表述,更要避免出现“零问题” “伪问题”“浅问题”。

如果教师自觉地铸炼教学语言,语文课堂除了解读文本美,还会充溢着更多的文学美、文化美、人文美,教学流光溢彩,就有了更美的语文味。

二、谨防失去话语权。

教师一言堂容易出现话语霸权,剥夺了学生的话语权。但当学生思维活跃、才情摇曳时,教师必须做好引导、升华、拓展,不能“短路”,不能“断电”,不能失去话语权。这里要特别注意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教学要预设,更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思维动向,偏颇的要校正,芜杂的要简化,肤浅的要“挖潜增效”,教师必须具备教学敏感和教学机智。

保证教学思路单纯。比如“朝露”的解读,学生理解为“表明曹操对自己的事业充满希望”是不对的,教师可以敏锐地指出学生对“朝阳”与“朝露”的混淆,也可指出关注语境“去日苦多”,不仅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也可以保证教学思路明晰。再如“枉”字的解读,不必导向至“谁地位高”“是否委屈”,这导致了简单问题复杂化。让学生先解释“枉”字而后阐述句意,符合认知规律,少走弯路,课堂就会变得高效。

保证品读深入。教师厚重的文史积淀是教学纵深拓展的前提,挖掘到位,学生的理解更上层楼,教学也会进入佳境。《短歌行》传诵至今,很多句子意蕴丰厚。如“青青子矜,悠悠我心”,决不像“非常思慕,如念情人”这么简单。作家安意如在《人生若只如初见》中这样分析:“他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心里对‘贤才’的思念,更值得注意的是他所省掉的两句话:‘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诗经·郑风·子衿》中‘青青子矜,悠悠我心’后的两句话)他用一种委婉含蓄的方法来提醒那些‘贤才’:我纵然求才若渴,然而事实上天下之大,我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找你们;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由这一层含而不露的意思可以看出,他那“求才”的用心极深极细,的确具有感人的力量,这感人力量正体现了文艺创作的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结合。而解读文本的潜台词,是语文的应有之义,它能引爆的思维能量决不可小觑,倘有此句为例,则后边“明明如月”“山不厌高”等的解读顺理成章,学生积累自然也就丰富了许多。

保证教学的章法。语言学科教学易流于散碎,章法尤为重要。本课探讨“忧”“喜”与“是否言当及时行乐”其实密切相关,若能紧扣文本显示文脉,则问题迎刃而解。可设第一问:找诗眼(抒何情,有哪些原句为证),则可找到“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第二问:忧何事(原句)?第三问:言何志(原句)?其志既知,则“言及时行乐”必错。那么在回答沈德潜这一问时教师就不会草草一言带过了。

教学是遗憾的艺术,唯其如此,方有探讨的必要,也有提升的空间,愿语文界同仁合力开引富有诗意与活力的清泉
3#
 楼主| 发表于 2011-8-16 18:30:09 | 只看该作者
名师课堂的精彩从哪里来?
                ——程翔老师《<再别康桥>课堂实录》赏析

                             贾会彬

2010年7月12日,我在北京听中国当代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同课异构”活动。其中,著名特级教师程翔上的《再别康桥》给所有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程翔老师的课在上午第四节。上三、四节课的老师用同一个班的学生上同一节课。在第三节作课的是沈阳的刘树义老师,或许学生是初二学生而课文是高中课文,或许是放假期间被召集来心里不满——结果,学生启而不发,调而不动。尽管刘树义老师幽默风趣,尽管他教学经验丰富,采用了很多办法,学生依然低头不语。一节课下来,所有听课老师都认为授课教师的表现是超一流的,学生的表现是很“闷”的,如果让我们遇到这样一群学生是恐怖的。

第三节上完,已经是中午12点,听课学生和老师都有些困倦。这时,程翔老师上课了,我们都为他捏了一把汗。但是,让所有人都感到惊奇的旅程开始了,在程老师的课上,学生都开始踊跃发言,精彩随处可见,《再别康桥》的美被充分发掘出来,听课教师不时发出由衷的赞叹和掌声。

同一个班的学生,同一篇课文,为什么程翔老师的课能上得如此精彩呢?经过很多天的反复思考,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拉近距离,消除学生的紧张感。

若是在上课前几分钟才和学生初次见面,每一个上公开课的老师都会抓住一切机会和学生交流,以拉近和学生的距离,从而为课堂的顺畅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程翔老师也不例外,他有三个举动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感。

第一个举动,重新摆放课桌。上课前,程翔老师让学生把课桌重新摆放,最终放成一个正方形,中间没有课桌,程老师坐在靠讲台的一排中间。不得不承认,这一举动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站在前方,学生坐在座位上,教师和学生的壁垒分明,无形中就有了一种距离感。而程老师让学生重新摆好课桌后,课堂倒像要开始一个“方桌论坛”。程老师坐在学生中间,给学生一种平等地探讨问题的感觉,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

第二个举动,自我介绍。程老师坐下后,开始了自我介绍:

师:我叫程翔,来自北大附中。程是前程的程——哪一个‘翔’字更好?大家猜猜。

生:飞翔的翔。

师:哦,你猜对了!我们有了默契。(学生和听课老师笑了)同学们很辛苦啊,刚才上了一节课,接着再上一节。

程老师的自我介绍很朴实,只不过,他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让学生也参与了进来。学生正确的回答让程老师很惊喜:“我们有了默契。”这个评价让学生都笑了,紧张的气氛轻松了许多。有经验的老师总是不经意地为课堂营造着和谐的气氛。

第三个举动,鼓励学生毛遂自荐。在第三节课上,学生是拘谨的,是不自信的。第四节甫一上课,程翔老师就寻找机会鼓励学生。

师:下面请一位同学把全诗来读一下,(问右边第一位同学)你来推荐一下,谁来读?

生:刘思雨。

师:为什么?

生:她读得好。

师:我觉得你推荐自己比较好。她读得好,不用读了,你不好才读。(众笑)这是什么精神?

生:毛遂自荐的精神。

师:很好。你读读。

生:(读)

    从这段问答中,我们可以看出,程翔老师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让第一个同学来读,但他拐了一个弯,引导学生“毛遂自荐”。其实,这个片段的实质在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打消学生怕犯错的顾虑,让学生明白:课堂是学生寻求进步的地方,犯错并不可怕。

二、指导诵读,体会语文的好玩

     在这节课上,程翔老师没有什么精巧的设计,只是以诵读为主线,很朴实地一节诗接着一节诗讲,但就是在这朴实的教法中,精彩纷呈,下面是程老师的一个指导诵读的片段。

师:小伙子请站起来,读这小节(第二节),你怎么进行技术处理?大家眼睛里盯着他。

生1: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师:读得不清晰。荡漾什么意思?

生1:(低头无语)

师:本意指水波动。这指水波动吗?

生1:心情波动。

师:你荡漾过吗?实事求是地说。(众笑)荡漾过,我们都荡漾过,只是荡漾的原因不一样。

生1:(低头无语)

师:他的诗应该是低着还是抬头读?(抬头)抬头正前方、斜着,带着一种什么?(生:憧憬)憧憬知道么?什么意思?你来憧憬一下,那个墙角。看那儿。

生2:那河畔的金柳……

师:读得不好,“那……”——一下子拉到那个境界里。

生2: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师:怎么读比较好?水波动荡,心也荡漾。怎么技术处理。“漾”能不能拉得长一点。

师:同学们抬头看老师。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程老师在范读中很陶醉,全场鼓掌。)你得想象,伴随朗读,想象美好的景色。一起读。

生2: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师:荡漾没读好。在我的心头,荡——漾。

生2:在我的心头,荡——漾。

师:语文课这样读是不是很好玩?语文课就很好玩。

     这个成功的教学片段给所有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对 “荡漾”的诵读指导。很多老师都有过指导学生诵读的经历,也都有过失败的体验,尤其是面对程度不好且不活跃的学生时,我们几乎无计可施。但是,程翔老师遇到这样的学生时,却成功了,原因何在?原因就在于他的指导诵读小步前进,适合初二学生的学情,让学生在“跳一跳摘到桃子”的过程中得到一点点的进步。

首先,程翔老师先从内容和感情上进行分析。诵读从来不单纯是一项技术活,诵读总是和作者的感情联系在一起的,程翔老师深知这一点。他问:“荡漾是什么意思?”当学生回答不出时,程翔老师用了一个暗含选择的反问来启发学生:“本意指水波动。这指水波动吗?”学生自然能回答出是“心情波动”。其次,为了让学生体会得更深,程翔老师想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你荡漾过吗?”这个问题在羞涩的学生那里没有成功。于是程老师迅速转换问题,用诵读的动作来辅助诵读:“抬头正前方、斜着,带着一种什么?(生:憧憬)憧憬知道吗?”这是在引导学生进入那个场景。最后,程老师对学生进行技术上的指导:“水波动荡,心也荡漾,怎么技术处理。“漾”能不能拉得长一点。”随即,程老师又进行了精彩的范读,学生终于读出了“荡漾”那摇曳的感觉。写到这里,我想起了叶圣陶先生的一番话:“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程翔老师的课堂无疑为这句话做了一个完美的注脚。

    这个教学片段中,程老师的最后一句话是:“语文课这样读是不是很好玩?语文课就很好玩。”是啊,语文课不是枯燥的,而是好玩的。有人问著名的逻辑学家金岳霖:“您为什么要搞逻辑?”金答之曰:“我觉得它很好玩。”金岳霖在觉得逻辑好玩,事实上是对逻辑产生了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他成一代大家;同样,学生在好玩的课堂上也定能兴致盎然地学到更多的东西。

三、动作辅助,诵读中加深理解。

程老师指导诵读,方法多样,其中,他特别注重诵读动作的指导,请看他对诗歌第5节的诵读指导。

师:徐志摩内心保存一个梦,什么样的梦?要不要去寻找?谁来?咱们请一位。

生1: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师:你先不要坐,站着大家听清楚。寻梦问谁?(自己)寻怎样的梦?(美好的),请一个小伙子回答。

……

师:怎样读好?抬头好?手应该怎么放好?(学生把手垂下来)就这样垂下去好?(众笑)我觉得应该这样(双手伸开)。

生2:那样没法读。我要拿着念。

师:不用看书了。

生2:我不看不会。寻梦。(伸手)(众笑)

师:感情来得太快了,同学们分析。哪句开始伸手比较好?

生3:下句,向青草更青处伸手。

师:不同意见可以说。

生4:放歌。

生5:我不认同。我觉得在“向青草更青草处”伸手不行,因为你正划着船,一伸手,就没法划船了。(众笑)

师:我觉得请这个同学朗读。一只手拿着纸读。

生5: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师:感情太快了。(众笑)这就是朗读的技巧。寻梦是为了自己,情不自禁地自问。想起美好的梦,一生中,那个梦太重要。一生中,每个人都有一两个美好的梦,时间越长,越想越甜美。(范读)“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众鼓掌)“放歌”时伸开手,闭上眼,头摇一摇,表示自己陶醉了。

在这个指导诵读的片段中,程老师仍然从诗歌的感情出发进行指导诵读,但是,该片段最大的特色却是以诵读动作“伸手”来辅助诵读,其主问题是:“哪句开始伸手比较好?”这个问题事实上还隐含着另一个问题:“作者的情感在哪里达到了高潮?”学生的发言时精彩的,尤其是生5的发言让人眼前一亮,听课老师们都暗自佩服他的分析能力:“我觉得在‘向青草更青草处’伸手不行,因为你正划着船,一伸手,就没法划船了。”接着,程翔老师的范读感染了所有的人,学生伸着手诵读使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程老师的动作辅助诵读法让学生在游戏般的诵读中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学生在思考中自然而然地想象到了划船的画面,从而轻松地理解了文本。学生的思维在这个环节里被彻底打开了,他们早已经抛弃了拘谨和紧张,而变得敢于发言、争着发言了。

程老师的课之所以能让如此不爱发言的学生变得活跃,原因或许有很多,但他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是最重要的原因,正缘于此,他用“方桌论坛”的方式和自我介绍拉近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用一个巧妙的提问鼓励学生要有“毛遂自荐”的精神;整节课的指导诵读中,他准确地把握学情,引领着学生小步前进,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发表于《青年教师》
4#
 楼主| 发表于 2011-8-16 18:31:03 | 只看该作者
童话般的课堂
──听长辫子老师郭学萍上课



作者:左韦(笔名韦娅)

地址:香港湾仔告士打道一号香港演艺学院语言系



是在晚饭的时候,认识她的。她坐下来,隔着一个座位,我朝她看,知道我就是从香港来的那个写《走过绿森林的老树》童诗作家时,我们的话多起来。

在这之前,我对小学语文教学这一领域的涉足,实是太少太少,对国内近年小学教育情况,真可谓是门外汉。之前,我曾从网上触及“特级教师”这一名词,在觉得新鲜的同时,心下可真难猜这“荣誉感”与“实质内涵”之间的距离。

知道她是特级教师,还是在第二天的活动上。而此刻的桌前,我只知道她是一位从南京来参加童诗节的小学老师,只知道她有一个比她“老成”得多的宝贝儿子,只感觉着这位新谋面的女孩子──哦,她可真像个天真的孩子──那汩汩流水一般感染人的叙说。她说话的时候,一双明亮的眼睛黑玻璃似地活泼,尤其引我注意的是,她那乌黑的头发直如缎子般闪闪发光,长长的,柔软而垂直,她是那样爱惜它们,不时地甩着,用细细的指尖儿轻轻理顺。

那真是一头好头发呀,我不由得赞赏。她却不接我的话,彷佛只顾着谈她的孩子的趣事。直到后来的教学示范课堂上,我才第一次听到“长辫子老师”的称呼──啊,难怪她要掩藏自己的小秘密呢,我这才省悟到。

让我眼晴一亮的是,眼前的教学实践。长辫子老师走进教室了,她要面对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夏令营孩子──孩子们互相不熟悉,老师与孩子们也不熟悉,要在大庭广众面前,在来自全国的学者、作家、优秀教师面前,演绎一场实际而出色的课堂教学,这怎不是一场压力颇大的挑战?

长辫子老师好像胸有成竹,一声“亲爱的孩子们”不仅把课堂的情绪调动起来,也把台下的我整个地引入了课堂。这是诗歌教学的课堂,她知道眼前的孩子对诗的喜爱程度吗?她知道这些孩子的学习特点吗?她了解孩子们的对答习惯和能力吗?我不由得替她微微的担心。

长辫子老师彷佛没有任何顾虑,她提着一个漂亮布袋子,她问大家里面有什么,孩子们当然不知道,于是她自揭谜底地说:“是诗,相信吗?”课堂上的孩子你望我,我望你,有点半信半疑。正当大家疑惑间,台下不知哪个顽皮孩子叫了一声:“我不信!”

许多人笑起来。长辫子却并不慌张,马上把那个顽皮孩子请上来:“你不信?好,来来来,摸一摸,看是不是诗。”

那孩子也不怕,果真跑上来,伸手从袋子里摸出了一个带枝子的树叶。

“这个?”他眨巴着眼睛。

长辫子老师只是笑,接过叶子:“孩子们,这是什么?你们看见了什么?”

许多孩子快速地举起手来──

我看见了夏天!

我看见了一片秋天的梦!

我看见小河上的船只!

我看见……

啊,我不由得惊讶了,这些孩子,这位老师!如果不是我知道真实的背景,我会怀疑这一个场面会不会是曾经训练的结果。而事实上,这完完全全是出自一位特级教师的“魔法”,一位热爱教学的、智慧而聪明的年轻教师对孩子们的爱。

我不由得在心下称它“魔法”了。这是因为,那个叫郭学萍的老师,能完完全全地控制着课堂,让它像小船一样驶向她指定的方向,而我们这些老少诗人们,也成了她教学课堂上的一个棋子──圣野老人,金波老师,韦苇先生,还有我,都被一一“发现”,与孩子们摇手致意间,我有点不知所措。她邀请我与孩子们对话,而我则在担心,我会不会弄乱了她的课堂呀,要知道她是在示范……而她则用眼神告诉我,没事的,没事的,这其实就是教学的一部分!

整个教学是在互动和乐趣无限的过程中进行的,我不知道究竟是这些孩子们的优秀,还是这位教授者的魔幻之神手,将一堂有关“夏天的声音”的诗意课堂,如何透过她那只漂亮手袋中的树叶、小铲子、红苹果,等等等等,如此生动有趣地,化作了孩子们天真而快乐的创作思维中桥梁。她为孩子们的创作,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啊,这童话一般的课堂!坐在听众席上,我不能不为她的精心构思而热烈鼓掌。

回港后,我一直很难忘怀长辫子老师的这一场教学“秀”,我从网上翻寻了一下有关长辫子老师的信息,我发现她的各种出神入化的教学实践,真叫花样百变,层出不穷。她的“亲爱的孩子们”在网上写了许多感人的话语,当她因公出而不能上课时,她竟安排了学生甚至家长来上课,各人都来当一回“长辫子老师”,她的模式,她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像小河一样流动,看了真叫我感概万千。

创意,不只在文学作品中,也在我们每一天的工作上,只要我们热爱,只要我们用心,我们就能够发挥无限的创意啊。

哦,长辫子老师,知道吗?我正在远方遥遥地向你致意呢!



韦娅,香港演艺学院中文导师。创作小说、散文、新诗、儿童文学等不同文类作品40多部。曾多次或“香港中文文学创作奖”、“香港青年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新作奖”。其童诗集《会飞的叶子》及幻想小说《蟑螂王》,先后获得第6届及第9届“香港文学双年奖”。作品入选“香港中学生10本好书龙虎榜”、香港“十本好读榜”、香港“书丛榜”、香港书展“名家推荐”及中港台多种文学读本,荣膺香港第五届书丛榜“小学生最喜爱作家”。多年来,韦娅先后担任香港电台“香港书奖”评委、香港教育统筹局教育组特约作家、“香港中文文学创作奖”及“香港青年文学奖”评委、香港艺术发展局审批员、香港《文学村》杂志编委以及香港现代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顾问等职。现为香港作家联会理事;世界华文文学联会理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8 21:17 , Processed in 0.15210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