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民教育比国学教育更重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9-30 22:23: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公民教育比国学教育更重要
发布时间: 2012/12/3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据媒体报道,日前,国内唯一的传统文化教程《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在北京正式发行。这是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国学教育专项研究课题组8年研究的成果。课题组希望通过这套教材将国学文化融入中小学教育,探索中小学国学教育发展道路。该课题研究和新教程实验目前已在北京、山东、辽宁等多个地区展开,但进课堂只学不考试。
虽然在国家层面上此前并没有统一的国学教材,但在全国各地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开展早已遍地开花,并引发各界热烈讨论。现在的中小学生是否需要国学教育?倡导国学的人力主学校将国学纳入其中,因为这有助于保存和传承国学,同时也有助于现代人安身立命,特别是拯救日益滑坡的社会道德。但是,也有不少人认为:一方面,现代中国人、社会与国家的诸多问题,仅靠国学的道德伦理规范已经无法有效维系;另一方面,年轻一代更需要的是公民教育,因为今天和未来需要的不是臣民,而是公民;更何况,国学中的糟粕也确实不少。

在笔者看来,国学教育在重要性、急迫性、合理性上,现在远没有达到中小学必须集体进行的程度。相反,对于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利益来说,今天和将来更重要和更急迫的是公民教育,因为现代人应该是公民,现代社会是一个公民的社会。个人需要以公民的意识和身份争取正当权益,社会和国家也需要公民来维系。特别是我国正处于公民社会发育的初期,学校公民教育应当有大作为。公民的养成,虽然并不完全依赖于学校教育,但学校教育毫无疑问责无旁贷。

然而遗憾的是,目前我国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的、系统化的公民教育。虽然教育部颁发的2011年版中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三门国家课程标准中涉及不少公民教育的内容,但这些内容的范围、深度、科学性、 系统化程度,离理想的公民教育内容尚有不小的差距。

良好的学校教育应该是往前看的。今天的学校教育应该立足于今天并面向未来,把学生培养成今天和未来都需要的那种人——公民。

在笔者看来,相对于传承国学,更应该在学校教育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集中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如何做现代人——公民,从观念、知识、理论、技能、素养几大方面来养成公民。惟其如此,我们的学校教育才能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良好教育。

[来源]中国青年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3-9-30 22:37:18 | 只看该作者
《新公民读本》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2005年12月11日,是一个在新中国教育史上意义非同寻常的日子。这一天,来自社会各界的一百多名专家学者、中小学教师和数十家媒体记者,在北京参加了《新公民读本》新书发布会。这套读本在全体与会者中产生了强烈反响,被称为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套针对中小学生的完整意义上的公民教育读本”。该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组织编写,著名学者杨东平教授担任主编。

据专家介绍,我国在20世纪五四运动之后的新教育实践中,曾长期开设过公民教育课程,后因种种原因而中断。因此,为中小学生编写一套深入浅出的公民读本,将公民教育引入中小学课堂,成了几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梦想。可以说,《新公民读本》的诞生在某种意义上是圆了几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梦”。

《新公民读本》的基本立意在于,以世界眼光和历史视野审视中国的现实教育,试图突破和超越传统的德育教材和政治教材,充分突出人类普适的价值观念,充分突出中国优秀的传统道德资源,充分突出公民的权利、责任和参与意识,并以强烈的时代感、高度的前瞻性和全新的教育理念,为中国公民教育探索一条新路。因此,《新公民读本》可以理解为“‘新编’ 公民读本”,当然,也可以理解成“‘新时代’公民读本”或“‘新世纪’公民读本”。

《新公民读本》包括公民道德、公民价值观、公民知识和公民参与技能四个方面的内容。公民道德方面,包括仁爱、宽容、感恩、友谊、尚礼、诚信、责任、尊严、合作等主题;公民价值观方面,包括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法治、正义、和平、爱国、追求真理、与自然和谐共处等主题;公民知识方面,包括国家与政府、民主政治、政党制度、司法公正、社会公共生活、公民的权利与责任等主题;公民参与技能主要是指公民参与公共生活的基本能力,如与人沟通、演讲、讨论、组织活动、参与选举、处理纠纷、维护权益、向责任部门或媒体反映问题和提出建议等主题。

为了便于学生接受,读本在逻辑结构上,依据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及其相关主题,按照学生的认知能力,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由易至难,由浅至深,层层递进,不断发展,试图深入浅出地诠释公民教育的目标:传播公民知识,培育公民意识,张扬公民权利,呼唤公民责任,为21世纪中国培养合格公民。

《新公民读本》由一批中青年学者和中小学一线教师共同完成,从北京大学出版社投资立项到首次公开出版,整整历时三载,其间书稿经过三十余次修改、打磨。

对于《新公民读本》出版的消息,新闻媒体迅速给予了强烈的关注,并掀起了报道的热潮。《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华读书报》、《科学时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文化报》、《科技日报》、《中国妇女报》、人民日报社华南分社《华南新闻》、《北京娱乐信报》、《中国新闻周刊》、《新民周刊》等纷纷予以报道或发表评论。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政府网、中央文明办网、搜狐网、新浪网等各大网站以及其他300多家各类网站对这些报道或评论进行了转载。

  

  

相关链接

部分媒体报道

人民日报:首套中小学公民教育读本出版

人民日报   2005年12月13日

本报北京12月12日讯  记者施芳报道:国内第一套针对中小学生的公民教育读本——《新公民读本》日前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著名学者杨东平教授担任读本主编。读本包括公民道德、公民价值观、公民知识和公民参与技能四个方面内容,按照学生的认知能力,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由易至难,深入浅出地诠释公民教育的目标。

  

光明日报:首套中小学公民教育读本面世

光明日报2005年12月14日

记者  郭扶庚

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套中小学公民教育读本——《新公民读本》近日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该读本由著名学者、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担任主编,编写者既有来自众多学科领域的中青年学者,又有来自教学第一线的中小学教师。

《新公民读本》的基本立意在于,以世界眼光和历史视野审视中国的现实教育,突出人类普适的价值观念,突出中国优秀的传统道德资源,突出公民的权利、责任和参与意识,并以强烈的时代感、高度的前瞻性和全新的教育理念, 为公民教育探索一条新路。

  《新公民读本》包括公民道德、公民价值观、公民知识和公民参与技能四个方面的内容。为了便于学生接受,读本在逻辑结构上,依据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及其相关主题,按照学生的认知能力,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由易至难,由浅至深,试图深入浅出地诠释公民教育的目标,为21世纪中国培养合格公民。

  

中国青年报:公民读本的诞生

中国青年报  冰点周刊   2005年12月14日

梁子民  毕文昌

梁:最近,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了杨东平主编的《新公民读本》,全书共八册,已经出版的虽然只有小学的四册,初中的三册和高中的一册还没有出来,但已经令人惊喜。这套读本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在公民道德方面,有仁爱、宽容、感恩、友谊、尚礼、诚信、责任、尊严、合作等主题;在公民价值观方面,包括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法治、正义、和平、爱国、追求真理、与自然和谐共处等主题;在公民知识方面,包括国家与政府、民主政治、政党制度、司法公正、社会公共生活、公民的权利与责任等主题:在公民参与技能方面,包括与人沟通、演讲、讨论、组织活动、参与选举、处理纠纷、维护权益、向责任部门或媒体反映问题和提出建议等主题。应当说,公民教育的框架,得到了全面的体现。

毕:三年前,夏中义主编的《大学人文读本》,大体上也包括了这些内容。只是那套书没有明确地打出公民教育的旗帜,有其实,无其名。再者,面对中小学和面对大学也不一样。又要坚持公民教育的基本理念,又要适合中小学生的理解水平,操作起来很不容易。

梁:这就是《新公民读本》可贵之处。像“政府的职责”、“政府为什么要收税”,“新闻舆论的力量”、“维护公正”、“走近民主”,都是很重大的主题,但课本通过孩子容易理解的小故事,做出通俗活泼的讲解,并且配了生动有趣的插图,让人耳目一新。

毕:提起公民教育,谁也不便公开反对。但实际操作很难。我听说,其他机构也在编公民教材,但涉及公民权利的内容,往往被审查机构删除。比如,讲政府由纳税人供养,纳税人有权监督政府和官员,本来是公民教育中的基本知识,在审查过程却被删掉了。这套书包括了这方面的内容,值得称道。受教育者了解这方面的道理,有助于告别传统的臣民心态。

梁:中国公民教育,其实已经有一个世纪的历史。它与中国的新学制度相伴随,大体来说,是西方文明传入近代中国的产物。它在中国近现代的文明进程中,成绩有目共睹。在蒋介石国民党主政时期,“党义”、“三民主义”等课程靠政治权力进入学校,要取代公民教育,但在实际教育当中,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一是当时此类课程的课时很少,二是教员并不认同。特别是在大学里,许多“党义课”的教员一到课堂上,首先说的一句话就是:“兄弟的课是奉送的”。

毕:中国的公民教育,1949年后从课程体系中退出,代替它的是政治教育。“公民”和“政治”相关,却不是相同的概念。从“公民课”到“政治课”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名词转换。公民意识,主要强调的是个人与国家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公民教育不是“螺丝钉教育”,也不同于“接班人教育”。

梁:在中国,现代公民教育,本来起步很早,而且也有了很大成绩。在过去的学校制度中,公民教育是成体系的。我们看当时商务和中华书局出版的公民教材,从小学到大学是很完整的。同样的内容,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同的侧重和理解。公民教育,是由传统的“修身”课程变化过来的,到了民国以后,在正式的教育中,一般就不再使用“修身”一词了。“公民课本”的出现,可以说是中国知识界认同人类普世价值的表现。

毕:1913年,上海群益书社完整翻译出版了《美国公民学》,这是一本美国学校里使用的课本。课本分为五大部分,从家庭、社会、国家以及国际交涉都有涉及,是美国公民的必读书。西方文化在初入中国的时候,中国知识界最先看到了它的生机。这本《美国公民学》的前面,有唐文治的序言,他的西方文化观就是“吾观欧美之国民处群有序,行己有道,知其间必有不可磨之学术,不可易之教育,涵养滋化,以臻于此。”他所说的学术和教育,主要就是指公民教育,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国早期接受西方文化的知识分子,是很善于吸收欧美的先进文化的。唐文治说:“此书则自人之初生,即受治于家庭,渐长又受范于学校,及其成人,而道德之根性,固已匡之以渐,使与习化,其所以养成美国伟壮之国民,表章世界者,职此故也。”

梁:早年商务印书馆在不同时期出版的各种公民教科书,除了后来加进三民主义的内容外,关于公民的权利和责任,大体没有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在公民教育体系中,主流是纯正的,而不是“党义”至上。对政府的认识,当时主要讲的就是“政府之弊端及险象”,对政府之弊端保持警惕,这也是公民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毕:中国人的宪政意识,觉醒并不迟。今天,《新公民读本》诞生了,我觉得很有意味,这就和历史上的好传统衔接上了。

中国青年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公民读本

中国青年报2005年12月19日

本报记者 肖云祥

特邀嘉宾

杨东平(北京理工大学教授、丛书主编)

李萍(中山大学副校长、教授)

周雁翎(北京大学出版社教育出版中心主任)

在一些现代化国家,公民教育一直是中小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和民主政治的发展,公民教育也开始受到国人的重视。

开展公民教育,首先要有一个好的读本。最近,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了由著名学者、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担任主编的《新公民读本》系列读本。有人称此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套针对中小学生的完整意义上的公民教育读本。日前,在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等单位举办的教育沙龙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围绕“公民教育:探索和实践”这一主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并对这套新出版的公民读本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

据了解,这套公民读本共八册:小学卷四册,供小学三至六年级使用;初中卷三册,供初一至初三年级使用;高中卷一册,供高中各年级使用。其中,初中卷、高中卷将在明年5月推出。整套书从北京大学出版社的投资立项到面世,历时三载,前后接受培训和参与编写的人员超过百人。

为什么要提倡公民教育?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公民读本?如何推进公民教育?本版邀请了三位专家学者,请他们谈自己的看法。

  “《新公民读本》是培养‘新人’的读本”

记者:几年前,夏中义教授主编了《大学人文读本》,有人说,这也是一个公民读本,只不过是“有实无名”罢了,而这套《新公民读本》却号称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本公民读本”。请问,你们是怎么看的?这套书在公民读本前加了“新”字,是不是有特殊的涵义?

杨东平:《大学人文读本》是一个选编式的文化读本,主要是面向大学生的。而我们这个读本按照教材的形式编写,主要针对中小学生,其中的高中卷,也适合成人教育使用。应该说,这个读本目前还是初步的,还需要不断修改,需要与现行的德育教材衔接。

周雁翎:《新公民读本》可以理解为“‘新编’公民读本”,当然,也可以理解成“‘新时代’公民读本”或“‘新世纪’公民读本”。也有学者将“新公民”解读成“新人”,“公民”就是“大写的人”。所谓《新公民读本》,简单地说就是培养“新人”的读本。

  “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公民教育的孕育提供了一种可能”

记者:我们知道,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实行公民教育,而在我国,20世纪五四运动之后的新教育实践中,也曾开设过公民教育课程,但到后来被取消了。现在又重提公民教育,是不是有某种特殊原因?

李萍:是的。我认为,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公民教育的孕育提供了一种可能,或者说对公民教育提出了诉求。公民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种基本理念,是一种以尊重人的主体性为前提和要旨的教育。

回顾20多年中国社会的变革,我们不能不看到一个最根本的变化,就是市场经济的兴起,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的社会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人们开始从自然经济、计划经济中走出来,从而逐步摆脱了由血缘、地缘和附属群体所连接起来的依赖关系开始可能以一种自由、平等、独立人格的身份参与市场经济,以及其他的一系列的社会活动,由此说明,市场经济孕育了新的人与人的关系,它为现代独立人格的发展,开拓出了新的空间。这种独立的人格包含了各种内在的道德属性,诸如自主、自由、民主、平等、公正等品质。

杨东平:过去,公民教育往往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的东西,而现在不这么看了。在这套书中,我们提出,“公民教育”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等概念一样,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而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可以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所用。随着我国向市场经济转型,公民教育已被一些学校和教师所重视,公民教育的概念也被提出来了。

记者:那么,公民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杨东平:公民教育就是将青少年和社会成员培养成合格的社会公民的教育。公民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具有健全的法制意识和良好的公共道德,能够有效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具有参与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价值、知识和技能的“社会人”、“政治人”。

  “公民教育是对传统德育一个很大的挑战”

记者:在以往的理解上,关于公民的教育,一般包含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现在又提出了公民教育,它与传统意义上所说的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思想教育,到底有什么区别?与以前的政治思想教育读本相比,《新公民读本》又有哪些不同?

李萍:从德育的角度看,公民教育的实施或者公民教育的提出,是意味着重新定位德育的目标,这对传统德育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一般我们从狭义的角度来考虑公民教育的时候,常常把它作为德育的一种范式。我觉得,我们现在的德育,需要回到基础去,需要回归到生活中去,需要在公民的基本素质上下功夫,这与原来的德育目标的定位有很大的不同。

杨东平:虽然政治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社会教育等都涉及公民教育的内容,但与公民教育还是有所区别。中小学的公民教育大致包括公民道德、价值观、公民知识和公民参与技能这样四个主要方面。用公民教育的概念,可以比较方便、有机地整合思想、政治、道德和社会教育。

现在我们的德育教材也有一些公民教育的内容,比如对国体、政体的认识,以及价值观、世界观和行为准则等等,但是分散在中小学的课本中,如小学生的课程《品德和社会》,基本上是在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框架下设立的。由于一种惯性,它特别强调品质道德,而公民教育更强调公民的社会参与。

  “公民教育比较强调公民的权利,强调社会参与”

记者:我在翻看这套书时发现,这本书与以前的一些教科书不同,它更强调“参与性”,比如,在讲述“规则”时,不仅讲公民要遵守规则,并且讲为什么要遵守规则,规则在一定条件下还会有所变化。我想,这在以前的品德教育教科书中,是不多见的。

杨东平:对。过去我们说有理想、有道德、有组织、守纪律,比较强调的是遵守和服从的一面。现代公民不仅要遵守道德、服从法律,而且要知道这些规则和法律是怎样产生的,知道这些规则是由人来制定的。当发生矛盾和问题的时候,人们可以通过协商来制定规则,来化解矛盾。可以这么说,过去的道德教育比较强调公民的义务,现在的公民教育比较强调公民的权利,强调社会参与。

  “读本的编写,非常贴近我国的社会现实和青少年的生活”

记者:那么,在读本的编写过程中,是不是既要考虑阐释公民教育的一些核心理念,又要考虑学生的的接受能力?

杨东平:这套读本的编写,非常贴近我国的社会现实和青少年的生活。公民教育内容的编排,按照少年儿童由个体、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世界这样的认知规律,随着年级的增长而逐渐深化,既深入浅出,又比较系统、准确。

周雁翎:我们尽量考虑用学生们能接受的形式来体现其中的核心理念。比如,在小学卷B中有一课叫“维护公正”。课文开始,我们用了这样一个故事引入:有一个犹太民间故事,说的是一场大灾难降临到了赫尔姆镇,镇上的补鞋匠谋杀了他的一个顾客,于是他被法官判处绞刑。正在宣读判决书的时候,镇上的一个人站起来叫道,“请等一等,他是我们镇上惟一的补鞋匠,如果你绞死他,谁给我们补鞋?”“谁?谁?”赫尔姆镇的人异口同声地喊道。法官同意地点点头,考虑重新判决。这位法官说,“你们说的对。既然我们只有一个补鞋匠,如果让他死了,我们会很不方便,还是把我们镇上修屋顶的两个人绞死一个吧。”

从这个故事我们引导学生讨论,公正是文明社会的首要价值。当一个社会恰如其分、不偏不倚地处理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问题,我们就说这个社会是公正的。同学们想一想,在上面的民间故事中,法官的裁决公正吗?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类似这样的一些阐述,在这套读本中可以说随处可见。

  “公民教育要通过公民生活去完成”

记者:对于公民教育,我的感觉是,教材只是一个方面,问题是我们如何让学生们真正接受,以前那种靠灌输的教育方法,恐怕行不通吧?

杨东平:公民教育并不是仅靠课堂上讲讲课就行。其实,更主要的是要让它进入公民生活,需要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相互配合。从公民读本看,现在编写的这本小学教材还是很初步的,其中的一些案例还要做一些调整。

李萍:公民教育的关键是要建立无灌输的道德教育,强调提高主体的认知能力,要激发体验,要强调批判性的思考方法。首先,公民教育是一种开放的教育,不是以封闭学生的思想为目的,而是要以促进学生的道德思维,以发展学生自己的道德观为目的。其次,公民教育是一种发展的教育,也就是说教育的内容要服从学生道德发展的规律,服从学生批判性的思维,不是说我讲给你听,你背我的结论考试,考完试还给老师,而是要符合道德发展的规律。第三,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活动,来获得道德的成熟。不是把我们成人认为正确的东西简单地告诉他,而是要引导他在实践中,在生活中去分辨,去选择。


中国教育报:中小学校本实验教材《新公民读本》面世   

重启中断70多年的公民教育

  

中国教育报   2005年12月15日

记者   张树伟

随着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公民读本》的面世,我国中断了70多年的公民教育重新走入人们的视野。《新公民读本》丛书主编杨东平认为,它可能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足迹,将为历史留下重要的一笔。

就世界范围来看,现代化的国家都十分重视公民教育,把它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我国20世纪五四运动之后的新教育运动中曾开设过公民教育课,那时候的中学生要学习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学制公民教科书》,它向当时的学生解释了什么是国家的权力与责任;什么是个人的权利与义务;什么叫公民,它与中国人历来说的老百姓有什么区别等等。随后日本侵略我国,在其占领区用奴化教育,而国统区用国民党的党义教育替代了公民教育。从此,公民教育退出了中小学的课堂。

《新公民读本》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套针对中小学生的完整意义的公民教育读本,计8册,小学卷4册,供三至六年级学生使用,初中卷3册,供初一至初三年级使用,高中卷1册,供高一高二年级使用。丛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从立项到面世历经三年,经过30多次修改,包括公民道德、公民价值观、公民知识、公民参与技能四个方面的内容。丛书的编者认为,所谓《新公民读本》可以理解为新编公民读本、新时代公民读本或者新世纪公民读本。它以“传播公民知识、培养公民意识、张扬公民权利、呼唤公民责任”为主旨,意在以世界眼光和历史视野审视中国的现实教育,试图突破和超越传统的德育教材和历史政治教材,充分突出了人类普适的价值观念,充分突出中国优秀的传统道德资源,充分突出公民的权利、责任和参与意识,并以强烈的时代感、高度的前瞻性和全新的教育理念,为中国公民教育探索一条新路。

中山大学的李萍博士认为,公民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以尊重人的主体性为前提的教育,同时也是现代社会对教育的基本诉求,即要为民主和法治的社会培养训练有素的合格公民。公民教育是我国传统德育的历史性转型。一名阅读过《新公民读本》校样的教师认为,《新公民读本》超越了过去我们对德育的简单的批评阶段,而走上建设阶段,它的出版为我们目前的陷入困境的德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它是建设性的。


科学时报:《新公民读本》:传统德育的历史性转型

科学时报社2005-12-22

《新公民读本》的基本立意在于,以世界眼光和历史视野审视中国的现实教育,试图突破和超越传统的德育教材和政治教材,充分突出人类普适的价值观念,充分突出中国优秀的传统道德资源,充分突出公民的权利、责任和参与意识,并以强烈的时代感、高度的前瞻性和全新的教育理念,为中国公民教育探索一条新路。

良好的公民道德、公民素质是民主和法治社会不可或缺的空气和土壤。近年来,现代化国家的中小学十分重视开展公民教育,将它作为学校教育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在我国20世纪上半叶五四运动之后的新教育实践中,也曾开设过公民教育课程。不过由于历史的原因,这种公民教育实践到上个世纪30年代中断下来。

2005年12月,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套针对中小学生的完整意义上的公民教育读本——《新公民读本》。

    何为“公民教育”

    《新公民读本》由著名学者、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担任主编,编写者既有来自众多学科领域的中青年学者,又有来自教学第一线的中小学教师。整套书从北京大学出版社的投资立项到面世,整整历时三载。到目前为止,书稿已经过三十余次修改、打磨。杨东平介绍,在编写过程中,力求打通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思想品质教育、法制教育和社会教育,并增加了诸如生态教育、媒体教育、国际合作和理解教育等新的教育内容。同时,汲取了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教育的精神和材料,在民族化、本土化上也有所努力,从而使《新公民》读本更容易为青少年接受、教育更容易深入人心。因此,它既可作为单独开设的校本课程教材,也可作为现行思想政治、法制、道德教育的辅助教材,并可以作为学生自学的课外读物。

目前,我国中小学中开展的德育,主要是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虽然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社会教育等都涉及公民教育的内容,但与公民教育还是有所区别。何为“公民教育”?主编杨东平有着深刻的理解:中小学的公民教育大致包括公民道德、价值观、公民知识和公民参与技能这样四个主要方面。用公民教育的概念,可以比较方便、有机地整合思想、政治、道德和社会教育。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价值取向也不尽相同。思想道德教育强调个人对国家、社会的服从和责任,公民教育是以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为基础,去理解个体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和责任的;思想道德教育包括了执政党的政治倾向、主张和价值取向,公民教育则以公民社会的要求为基本取向;思想道德教育是以应然的道德性为本的教育,公民教育则是以实然的合理性为本的教育。以公民道德为例,它要求公民应当遵循基本的道德,而不追求先进性的、完美的道德。以合法性、合理性为基础,公民教育是一种面向所有人、更为普适的教育。因而,开展公民教育,被专家视为是我国“传统德育的历史性转型”。

     实践“全人”教育的理想
  而《新公民读本》正是包括公民道德、公民价值观、公民知识和公民参与技能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公民道德方面,包括仁爱、宽容、感恩、诚信等主题;公民价值观方面,包括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法治、正义等主题;公民知识方面,包括国家与政府、民主政治、政党制度、司法公正等主题;公民参与技能主要是指公民参与公共生活的基本能力,如与人沟通、演讲、讨论、组织活动、参与选举、处理纠纷、维护权益、向责任部门或媒体反映问题和提出建议等主题。

为了便于学生接受,读本在逻辑结构上,依据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及其相关主题,按照学生的认知能力,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由易至难,由浅至深,层层递进,不断发展,试图深入浅出地诠释公民教育的目标:传播公民知识,培育公民意识,张扬公民权利,呼唤公民责任,为21世纪的中国培养合格公民。

编辑周雁翎说:“《新公民读本》的基本立意在于,以世界眼光和历史视野审视中国的现实教育,试图突破和超越传统的德育教材和政治教材,充分突出人类普适的价值观念,充分突出中国优秀的传统道德资源,充分突出公民的权利、责任和参与意识,并以强烈的时代感、高度的前瞻性和全新的教育理念,为中国公民教育探索一条新路。因此,《新公民读本》可以理解为‘新编公民读本’,当然,也可以理解成‘新时代公民读本’或‘新世纪公民读本’。”

周雁翎介绍,《新公民读本》是北京大学“全人教育计划”的一部分,这个计划还包括《新人文读本》、《新科学读本》和《新国学读本》等系列读物。《新公民读本》与这些读物一起,可作为中小学的校本实验教材,它们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努力实践“全人”教育的理想。

(本报记者 钟华)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公民教育为21世纪中国培养合格公民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观点”节目

2005年12月13日播出

王雅:听众朋友好,欢迎收听《观点》节目,今天的节目由王新和我一同为您主持。

王雅:听众朋友,现在我手头上有这样一本书,书名叫《新公民读本》,书名的上方有一行字写着,“为21世纪中国培养合格公民”。这本书是我前天参加一个主题为“公民教育:探索与实践”的沙龙时拿到的,那天来自国家教育部、小学、中学以及高校的一百多位教育专家、学者每个人手里都拿着这本书,大家围绕这次会议的主题讨论得非常热烈,像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王定华博士、中山大学副校长李萍、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檀传宝教授,还有北京大学人权研究中心白桂梅教授等很多关注公民教育问题的专家、学者都在会上发了言,从不同角度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王新:这两年我们经常会听到公民意识、公民权利、公民义务这样的词汇,那么到底什么是公民呢?我国需要进行公民教育吗?公民教育又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呢?公民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呢?那比如说像我,算是一个合格的公民吗?我想这些问题不知道听众朋友都想过没有,我想今天我们的《观点》节目也不可能都回答得很清楚,而且我想说句实在话,我们也没有这个能力在这十几分钟的时间里把这些教育界理论界都还存在争议的问题说清楚,但是我们编辑和播出这期节目的出发点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引发收音机前的所有朋友都共同来关注公民教育这个问题。

王雅,我想请你先来读一读《新公民读本》这套书的主编、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先生在他所写的序里头开头的这一段话。

王雅:好的,这段话是这么说的:“由北京大学出版社组织编写的新公民读本在我国规模巨大的教材和图书市场上可能算不上是什么大事,但是,在我国社会现代化和政治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它却可能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足迹,将为历史留下重要的一笔。”

王新:有的人可能会问,公民教育这件事情真的有那么重要吗?它和中小学开设的德育课、品德课或者思想政治课有什么不同呢?下面我们想让听众一起来听一听我对杨东平教授的采访录音。

王新:我今天在桌上看到这本书,应该说心里挺高兴的,但是确实又是沉甸甸的,从策划到正式出版,可以说很多人付出了很多的心血,非常非常不容易,但我心里头有特别特别多的疑问,为什么叫“新公民教育”?它和学校进行多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教育到底有什么不同?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杨东平:公民教育的目标实际上是要培养一个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或者说,我们从当前来讲,要培养21世纪的中国社会的新的公民。当然,“公民”具体地来说还比较复杂,我们只能说大致上是指培养一个现代公民具有我们所说的那些基本的公民的素质、公民的道德、公民的社会参与的能力、公民的知识,就是使他从一个自然人成为一个社会人和政治人。现在我们特别关注的是现代公民能不能有效参与公民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就是这样一个目标。公民教育的这种目标实际上在世界各国的教育中都存在,只不过在我们国家,在过去很长时间里,这个目标是分散在或者说是德育,或者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里面出现的。公民教育与我们传统的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从理论上和它的定位上还是有所不同,传统的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是强调规范和管理,强调公民的服从啊义务啊。在我们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这些谈得比较多。那么现代社会的公民教育呢,它是类似于培养这样一个开放的现代政治民主、社会文明的环境当中,有主动的选择能力、判断能力,当然也是依法守法的、还能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和事务的这样一种公民。换一个角度来说呢,它不仅要强调作为一个公民的义务,更重视公民的权利,不仅仅是有权利要求,还要培养他的实际参与的能力、行动的能力,才能有效地推进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王新:提到公民教育这个概念,对我们大多数中国人来讲似乎比较陌生,其实近代以来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开展公民教育,把它作为学校教育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我们国家20世纪上半叶五四运动之后曾经长期开设过公民教育课程,初中生大多用整整三年的时间来学过商务印书馆编写的《公民教科书》,虽然分量不是很大,但是相当扼要而明确地教给学生什么是国家的权利与责任,什么是个人的权利与义务。但是遗憾的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这种公民实践到上个世纪30年代就中断了。那么,70年后的今天,在许多关注公民教育的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新公民读本》终于问世了。据北京大学公民教育项目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大学出版社教育出版中心主任周雁翎博士介绍,这套书一共是8册,其中针对小学生的有4册,针对初中生的有3册,针对高中生的有1册,内容包括公民道德、公民价值观、公民知识和公民参与技能四部分。他们试图通过深入浅出来诠释公民教育的目标,这就是传播公民知识,培育公民意识,张扬公民权利,呼唤公民责任,为21世纪培养合格公民。

下面我们再来听一听我对这套书的主编——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的采访录音。

王新:杨教授,您能不能给我们说一说《新公民读本》,它有些什么特点?它会不会为孩子所喜欢,愿意去学这门课程?是否能为家长、老师所接受、所认同?这门课程对孩子形成公民意识,将来做一个合格的公民是否确实能够起到比较好的作用,有比较好的影响?

杨东平:这套《新公民读本》编排的时候汲取了国外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公民教育的一些理论和概念,它现在包括一些主要的方面,一个是公民道德,一个是公民价值观,一个是公民知识,一个是公民的参与技能。这里面我们过去比较缺的实际上是参与技能,互相之间的交往啊、权利的表达和维护啊、什么申诉啊、寻求帮助啊、公民服务啊,等等等等,就是他的社会行为、社会参与的教育比较缺乏,那么我们现在从儿童的思想实际出发,首先是成相当规模,从热爱家庭、同学、邻里、班级,再到学校,再到社会、国家,整个教育有很多很细微的地方。它为什么从小学开始讲呢?委屈和申诉,受到委屈该怎么处理,能不能这样来申诉,也是一种形式来维权啊。争议和协商、批评和建议,然后呢,投诉、法律援助,它这里有这个系列,就是从小学到高中,他从小就要知道,人与人之间总要跟人互动的,会有冲突的,会受委屈,但也要知道用什么方式来调解,怎么来正确地表达或者维护自己的权利,这都是需要教育的。

王新:听众朋友,应该说啊,《新公民读本》的问世,表明中国公民教育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但我觉得现阶段公民读本要进入学校,恐怕还会存在不少困难,现行教育体制的问题,教师自身素养的问题、还有社会大环境问题,等等,在采访中,我把自己的担心告诉了杨东平教授,我们一起来听听他是怎么说的。

王新:《新公民读本》这样一套书,它将来能不能进一步纳入学校教育这个体系当中去呢?

杨东平:这是大家很关心的问题,为什么它叫“读本”呢?因为它有别于教材。因为按现在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教材有一个很严格的编写和审定的程序,由教育部的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办公室来审定的,它的要求和规范就会比较严。这次新课程改革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它设定了一个校本课程这样的空间。就是说中小学大概有百分之十六到百分之十八左右的课时,是可以由学校来自己决定教什么东西。我们希望《新公民读本》有可能通过校本课程的途径进入学校、进入课堂,当然这有个存在和推广的过程。

王新:还有一个问题我觉得我不是很有信心。搞公民教育从学校课程入手,这是咱们出版这本书的这些人的比较良好的愿望。但是,我觉得一个人生活在社会当中,他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要想得到社会的尊重,他不仅仅是通过学校教育就能实现的。他自然还是个社会人,他在这个社会当中生活,而在我们的社会环境当中,一个大的环境、大的背景存在很多问题的情况下,我们怎么能够把公民教育搞得比较深入人心呢?

杨东平:这个问题呢,是说人们不可能靠一门课来改变社会,也不能仅仅靠教育来改变社会。但是我们对青少年的教育只是给他播下了一个社会文明的种子,让他从小就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责任,知道自己和别人的关系,等到他长大的时候,他就会对现代社会的组织和结构、关系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所以,我们在小学的课程里面用较多篇幅谈到关于个人权益的保护和维护,因为很多初中生毕业之后就要走向社会了,他们以后马上要碰到这些实际的问题。虽然教育不能够改变一切,但这对个人还是能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同时我们出版这么一种读本,也是一种尝试,实际上当它进入学校以后,非常重要的一个功能是吸引大家的关注公民教育,重视公民教育,使大家对公民教育逐渐形成一些共识,形成一些合力。如果我们以后出这样的读本十套二十套、三十套,有很多人、很大的群体来探索和研究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就可以做得更好一些。

王新:那么杨教授,您说句心里话,您有这个信心吗?

杨东平:我有一定的信心,因为这是大势所趋。世界潮流浩浩荡荡,中国要往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这个方向走,就必须要有相应的教育跟它配合,因为很多地方已经体现出来了,包括和谐社会啊,包括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啊,其他的方面也要跟上。

王新:《新公民读本》马上就要和广大读者见面了,从我们的角度,是和广大听众见面了,您特别想对我们的听众说些什么呢?

杨东平:学以致用,身体力行,努力学习和做一个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

王新:好,听众朋友,节目进行到这里,我还有些想法。今年的9月18号我们曾经邀请中国文化研究会会长鲁军做客《观点》节目,他说他和他的同仁共同撰写了一篇文章,叫《建立公民教育体制的建议》。他们认为公民教育狭义上是指有关公民理念和行为的教育课程,广义上是现代国民教育的一种基本制度,是指从学前、小学、中学各学段结合的教育体系,这种教育的宗旨在于通过各个学段的教育使未来公民有健康的人格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世界发达国家都采用了这种公民教育体制,作为他们的基本教育制度,而我们现行的是英才教育、应试教育,具有强烈的筛选和分拣功能。这种机制导致只有少数人能够迈过一道道以考试和其他条件构筑的门槛,而其他多数学生是作为自己和别人眼中的失败者离开学校的。面对这种失败,有自杀的、有沦落的、有自暴自弃的、有走向犯罪的,其实这不是他们的失败而是我们教育的失败,是教育设计的失败。也就是说,整个基础教育本身不能存在任何优胜劣汰的选择机制,基础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帮助每一个学生发展自己,使他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学生本身的能力是有差异的,进学校的时候可能有强弱,出学校的时候也有强弱,但是能力弱的学生走出学校的时候不能成为一个精神上的弱者,更不能成为精神上的失败者。我认为,公民教育的确不是一门课程所能够解决的,应该确实是一个教育体制的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9 09:12 , Processed in 0.10444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