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研史:-小语-课标教材第12册教学研讨会=网络教研案例-2010。4。15

[复制链接]
113#
发表于 2010-5-9 20:07:27 | 只看该作者
              赞赏区实小[谈近娥]老师按[游戏规则]实名注册参与案例评选。
    明白说话/我不认为在[教师之友网]有任何必要用网名。













       不急燥冒进/不求贪功速成/也不必[领导事事重视]/不必[人多力量大]/不‘掐白菜式地发奖证’。。。。。。

       咱们踏踏实实把每件具体的小事都做实/做得公正透明/做得有一定的学术质量http://xnjyw.5d6d.com/viewthread.php?tid=20664&extra=&page=1,咱们孝南小语教学教研水平就有可能提高一点点/再一点点。。。。。
112#
发表于 2010-5-9 19:28:49 | 只看该作者
欢迎区实小[谈近娥]老师实名注册参与案例评选。



       不急燥冒进/不求贪功速成/也不必[领导事事重视]/不必[人多力量大]/不‘掐白菜式地发奖证’。。。。。。

       咱们踏踏实实把每件具体的小事都做实/做得公正透明/做得有一定的学术质量,咱们孝南小语教学教研水平就有可能提高一点点/再一点点。。。。。















111#
发表于 2010-5-9 19:22:10 | 只看该作者
师:你真会观察,还有不同想法吗?
  生:我觉得小乌龟太有趣了。
    生:我觉得小乌龟太可爱了。
  师:把自己看到的、摸到的、说得很清楚,还有同学想说吗?
  生:平常,乌龟伸出三角形的头,瞪着它那又小又圆的小眼睛,东瞧瞧,西望望。小乌龟如果有了危险,它就把头和四肢都缩到壳里去了,谁也奈何不了它。我觉得它很好玩,故意把它仰放在桌上,它可就真的四脚朝天了,没办法翻身呢!我看它可怜,就把它翻身了。可是它好象傻了一样,呆在那一动不动,好象在责怪我戏弄它呢!为了向它表示歉意,我就把它放在沙子里。
    师:想像力真丰富,这样说就更生动了,掌声鼓励。
  师:说得真好,不过,老师今天还要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呢。想听吗?
  生:想!
    师:同学们,每到春天的时候,小乌龟都会找一块硬硬的墙,背靠着墙使劲地磨,再它身下会留下白色的粉末,不时还发出沙沙的声音,这就是小乌龟在磨甲。小乌龟不断的磨就不断的长大。有意思吧!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在观察了小乌龟之后有了这么多发现,你们在这次探索活动中有什么体会呢?
  生:我感受到只要仔细观察事物都会有新的发现。
  生:我体会到平时要多留心,做一个会观察的人。
  师:是啊,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你会发现世界真奇妙(点课件)瞧,含羞草一碰就会把叶子闭拢;芙蓉花早晚会变色,蚯蚓断成两截会变成两条小蚯蚓,多有趣呀!孩子们,你们想观察些什么呢?
  生:我想观察蚂蚁。
  生:我想观察蒲公英。
  生:我想观察洒水车。
  生:我想观察核桃。
  师:孩子们,作文就是用笔把要说的话写下来。把你们观察到的、想到的像刚才那样连起来说一说,再用笔记录下来,然后在首行写上几月几日、星期几、天气,就是一篇日记了,有信心写好它吗?
  生:有!
  师:好,同学们回去观察自己最感兴趣的,把你们的发现写成日记,下次我们来评一评谁写得最棒。



反思:
       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法国作家莫泊桑曾拜当时著名的作家福楼拜为师,一天,他把自己坐在屋里编的准备写成小说的故事讲给福楼拜听。福楼拜听后说:“我劝你不要忙于写这些虚拟的东西,你每天骑马到外面转一圈,把路上看到的一切准确地、细致地记录下来”。于是莫泊桑意识到福楼拜是教他首先学会用眼睛去观察、认识、练好观察这一基本功。从此,他花了一年左右的时间,每天外出观察,终于写成了小说《点心》,并成为世界著名的小说家。这个故事无疑告诉我们一个事实:观察是写作的基础。
        首先,观察是作文素材的来源。学生怕作文,一拿起笔起来就“望天花板”,总觉得没东西可写,或者不知道该写什么,从何写起。究起原因,是没有观察的体验。通过这次习作指导,我相信,只要学生实实在在观察了,发现作文原来就是这样把自己看到的形状、颜色,听到的声音或介绍,闻到的气味,尝到的味道,摸到的感觉……写下来而已,学生自然会觉得作文轻松、容易了。
    其次,观察是否深刻、细致,直接关系到文章质量的高低。以表面的印象代替细致深刻的观察,是习作教学容易犯的毛病。这样的“观察”,即使学生写出了作文,也是空洞无物,甚至脱离实际。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深刻、细致的观察呢?我认为,在三年级作文起步阶段,就是要从对同一个事物的观察入手,进行方法的指导,如课例中的观察顺序(由远及近);观察内容(头、腿、脚、尾巴、颜色、大小);观察手段(看、听、闻、触)等。


原来,思想上总是有一种束缚,觉得写同一个事物会压抑了学生习作的自主性,现在看来,这是自己认识上的一个误区。“课标”鼓励学生写感兴趣的事物,并不是排斥教师的统一指导。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和前提,不仅从一开始就要把观察、说话和写作结合起来,而且在引导学生观察之后,要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始终,以提高他们认识事物的深度和广度;并有意识地带领他们进入自己的天地,启发他们在自己的生活天地里寻找写作材料。教师统一指导与学生自主作文,是一种“扶”与“放”的关系。
110#
发表于 2010-5-9 19:21:36 | 只看该作者
 师:好,大家在小组内一起观察,可以小声交流。
  生:(观察并小声议论两分钟)
  师:好,谁来说说你发现了小乌龟的什么特点?
  生:我发现小乌龟不大。
  师:哦,不大,到底是多大?我们用手掌比比看。
  生:跟手掌一样大。
  师:完完全全一样大吗?
  生:不是完全一样。
  师:那我们可以用什么词表达更准确些呢?
  生:大约。
  师:对,对于不是很准确时,我们可以用大约这样一来的词来表达,那谁来完整地说一说?
  生:小乌龟大约我的手掌那么大。
  师:所有的乌龟都这么大吗?
    : 我们的小乌龟有掌心那么大。
    : 我们的小乌龟只有大拇指那么大。
    : 要把这些都表达出来怎么办?
    : 小乌龟有的有手掌那么大,有的有掌心那么大,有的却只有大拇指那么大。
    : 真会学习,能用我们学过的方法表达清楚。
    师:谁再来汇报一下,你观察到什么?
    生:小乌龟满身有很多花纹。
    师:想象一下,像什么?
    生:小乌龟满身花纹,像穿了一件花皮袄。
师:太精彩了,掌声鼓励。我们像他那样根据观察所得发挥想象,就可以使自己的语言更生动。     
师:你们还有些什么发现?
    生:小乌龟整天背着一个硬壳,像穿了一件铠甲。
  生:小乌龟的四条腿很短。
    师:你能想到什么?
    生:小乌龟走路一定很慢。
    师:说得真好,就向他这样把自己想到也说一说。
    生:乌龟的脚趾间还有蹼,所以它既可以在水中游,也可以在地上爬。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还有不同的吗?
  生:小乌龟的脑袋很小,眼睛鼻子都很小。
    师:能用更清楚的语言表达吗?
  生:小乌龟小小的脑袋上有一对明亮的眼睛,眼睛下面那两个小孔就是它的鼻子。
    生:小乌龟的脖子可以自由伸缩。
    师:这个自由用得真好。
    生:我还看到小乌龟的尾巴了。就藏在他的身后,细细的短短的,不仔细看还看不到呢。
  师:说得真好,你们不但观察得仔细,而且说得也清楚、具体,
让我们把观察小乌龟的大小样子的发现连起来说一说好吗?
  生:好。
  师:给你们1分钟时间先自己练,然后汇报。
  生:(自己练)
  师:好,谁来说一说?
  生;小乌龟有一身褐色的皮肤,头颈上条条黄色的花纹隐约可见。身上披着碗口那样大的甲壳,呈灰褐色,非常坚硬。甲壳的边缘,长着短短的小刺。它长着两只红色的小眼睛,一个小小的头,四条有力的大腿,后面拖着一条又细又长的尾巴,样子最可爱,所以我最喜欢它了。
  师:还有吗补充的吗?
  生:还有,我们发现用手摸乌龟的头,它会马上缩回去。
  师;你觉得它为什么缩回去呢?
  生:我觉得他害怕,因为我看见小乌龟过了一会悄悄伸出头来左看看有看看。
109#
发表于 2010-5-9 19:20:52 | 只看该作者
               指导观察方法
         扶着学生走好作文第一步

               人教版新课程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
                      
                  《观察中的发现》教学案例

                    孝南区实验小学  谈近娥

[习作要求]
  写一则观察日记,观察自己最感兴趣的事物,写出自己在观察中的新发现,并能按一定顺序把观察中的发现写清楚,能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二学段)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达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学习日记、书信的写法。本次习作教学,我组织学生在观察小乌龟的基础上,让学生获得较深的体验和印象,诱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并重点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逐步养成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自由表达。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能按一定顺序并把观察中的发现写下来。
  3.把日记的格式写正确。
[教学重点及难点]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并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有顺序的写下来。
[教学过程]
指导课:
  师:同学们,大千世界神秘莫测,只要我们敏锐细致地观察,就能获得惊喜,品尝到发现的乐趣。如果我们能把这份体验与大家共享,让自己的快乐成为大家的快乐,这将是一件多么美好的的事情呀!你们愿意这样做吗?
  生:愿意!
  师:这节习作课的内容就是——(指课题)。
  生:观察中的发现。
  师:(点课件)我请一位同学大声的地朗读本次习作要求,其余同学注意听,具体有哪些要求。
  生:你把观察到的事物写进日记里了吗?让我们先交流一下各自的日记,听听同学们的意见,再写一则观察日记。观察自己最感兴趣的,要写自己最想写的。要按一定顺序把观察中的发现的写清楚,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写好后读给同学听,看谁在观察中有新的发现。
  师:谁来说说本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
  生:写一则观察日记。
  生:要写成我们感兴趣的。
  生:要把观察中新的发现写出来,读给别人听。
  师:大家明白了习作要求,真能干,今天咱们就来一起观察有趣的小乌龟,看看都能有哪些新的发现。
  师:老师把小乌龟分给每个小组,呆会你们在小组内一起观察。你打算怎样观察它们?
  生:我用眼睛看。
  师:(板书:看)看什么呢?
  生:看它的大小、颜色和形状。
  师:(板书:大小、颜色、形状)还可以怎么观察。
  生:可以摸一摸。
  师:(板书:摸)对了,可以摸摸它们。
  生:还可以闻气味。
  师:(板书:闻)还有吗?
  生:我觉得还可以尝一尝它们的味道。
  师:真是个会观察的孩子。不过孩子们注意了,只有食品类的才可以尝哟。(板书:尝)
108#
发表于 2010-5-9 15:54:17 | 只看该作者
[谈近娥]坛友点开本页左上角[回复],即可发帖。
可请[郑小琴]指点一下。


欢迎区实小[谈近娥]老师实名注册参与案例评选。
107#
发表于 2010-5-9 15:49:31 | 只看该作者
      小学语文课标教材16年级优秀案例评选活动




      案例区选方法为;

1,请老师们先以[单位十实名]在本站注册。

2,5月10日[不含10日]前由作者以跟帖形式直接将案例稿发在此帖后,由区评评委网上全透明评定,确定送市名单。

3,4月17日,已分别与各学区教研员通了一次电话,提醒下载市院文件,后又将市院文件复印件下发各单位。

4,送市案例,区直小学和城区四学区原则上控制在10篇左右,适当倾斜农村教师
     

                     









区教研室小语教研员管季超就5月13日的“六年级下册教学研讨会”及一至六年级案例区评上送

答孝南区小语教师朋友问


·问:您为什么要求我们先以实名跟帖形式表达一下参加此次活动教学案例区评的意愿?
·管答:是因为市院文件分配给我区的参评名额是25篇。
    5月13日下午市院小语教研员赵洪主任在文化路小学和我晤谈交代活动安排时明确讲:“不能突破指标多送!也不要少送!”老师们先跟帖表达一下意愿,我好估算一下会有多少人参加区评。
    参加区评的人希望越多越好!优中选优么!如果不足25篇,我会电话催促一下,或者干脆根据此次《现场作文赛》了解的教师能力状况,“点将”赴市参评。

·问:您为什么约请6位在一线工作的同志当区评评委,您自己不参与区评呢?
·管答:①因为这6位同志对教材内容比我更熟,又有一线教学经验,他们完全可以选准选好!②6位同志中有几位比我更熟通电脑操作,方便为参加区评的老师们服务。③我还兼任着“美术教研员”,5月25—5月27日另有一次全市的“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研讨会”,我要花精力选2名美术教师赛手赴市参赛,选5件美术案例、课件送市参评。
    评委们是帮我完成工作,先代表老师们谢谢他们!

·问:5月13日举行的这次“全市小语教材六年级下册教学研讨会”我区到会教师名额如何分配?
·管答:我们严格遵循市院文件要求:“原则上每个乡(镇)至少选派1名代表参加”。我们孝南的与会代表名额是30名。作如下分解:
    区直三校各1人,共3名,不必多派!
    城区四学区各1—2名。共4—8人。
    农村学区每个学区各1人。(其中肖港、杨店、毛陈等六年级小语教师人数较多的乡镇最多可派2人)
    我对各学区教研员的建议是:大部分学区派1名教师即可,不必多派!如增派教师与会,请提前打个招呼。
    承办单位市体育路小学会场并不大,我区与会教师太多,可能增加会议举办方的工作难度。提醒一下:案例送市参评是1-6年级。到体育路小学现场参会的教师则必须是六年级小语教师。




        告   白


1,按原公示承诺,5月10日下午4;00前,由评委之一的李红亮同志在此发帖公告区评选定之送市案例篇目,作者作必要的修改,打出纸质文本,补交20元收评审费。
          [管季超信托评委们,不介入评委会评审,只作为评委后勤服务的工作]

2,本帖区评案例上传截止期为5月9日,逾期不候。

                            
106#
发表于 2010-5-9 12:32:49 | 只看该作者
               读中悟景  情由景生
                                          ——《鸟的天堂》案例分析
                                                 西河中心小学  胡绍伟
情景说明:
     《鸟的天堂》是小学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第十一册第五组课文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
     这是一篇语言优美、寄情于景、抒情性强的散文,读后能让人感受到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更能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激励学生从身边的事做起加入到生态环境中去,那样我们既要能随处可见人间的天堂。

教学过程:
片段一:
师:让我们随着巴金先生,伴着夕阳的余晖,走近这株神奇的树,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地听。
师:配乐朗读1—9自然段。你仿佛看到一颗怎样的树?
生:这是一株非常大的树。
生:这是一株非常“绿”的树。
……
师:当作者看到这株大榕树的时候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板书,这是作者第一次来到鸟的天堂最直接最真切的感受。请同学们齐读这句话。
生:读。
师: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出来的?默读课文的2—9自然段,可以动笔标注出来。
生:自由读,教师巡视。交流:
生:“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我第一次看到”。作者从自己的亲身阅历写出了这株榕树很大。
师:是的,巴金常旅国内外,可以说,见多识广,对巴金来说大榕树不足为奇,但这样大的却是第一次看到,可见之大。作者是通过什么来描写它的大的呢?
生:通过河面变窄来说明它的大。
生:通过朋友的谈论体现它的大。
生:“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由不可计数这个词,感受到这是一株大榕树。
师:(课件出示这句话)请同学们再读一读,你又有什么发现?
生:应突出“一株”这个词,作者从远处看误以为是很多株榕树,走近看原来只是一株。
师:读出只是“一株”的感觉
生:“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强调了“一株”。
师:谁能把自己的体会带进去,再读读这句话。
生:自由读
师:为什么不可计数?这跟它的生长特点有关。找相关句子读一读。
生:“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师:见过“枝上又生根”的树吗?
生:没有。
师:(出示老师在鸟的天堂拍的照片)介绍:大家看到这许多的像胡须一样的东西,就是榕树的气根,气根的生命力很强,当它越长越长,垂到地面时,伸入泥土,就形成了枝,枝上再生根,根再形成枝,就这样横干直枝相连,盘根错节,所以——
生:枝干的树木不可计数。
师:你们知道它究竟有多大吗?
生:摇头。
师:和会场相比,相当于20多个会场。
生:赞叹“哇”
师:把你的赞叹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表达出来。
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人常说“独木不成林”,但这棵树却覆盖整个小岛,形成了“独木成林”的奇观。难怪作者这样赞叹——
生: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还有哪里具体写出了“大”?
生:“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上,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卧在水面上一样。”因为树很大,所以树枝垂到了水面。
生:树枝卧在水面上,这个“卧 ”字让我想到了我曾见过的巨大的“卧佛”。
这棵树就像一个巨大的“卧佛”一样,很大,很安详。
师:你能读出这样的安详吗?
生:读。“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上,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卧在水面上一样。”
师:一个“卧“字仿佛又让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交流:(年代久远,安详,安静、古老……学生:交流感受并把感受读出来。)
师:多么生动、巧妙的一个“卧”字啊,她静卧在水的中央,独立成一个小岛,是那么的安详、优雅,自然、宛若一个隔离尘世的人间天堂啊。所以作者这样感慨——
生: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巴金先生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这株大榕树的勃勃生机,用我们的朗读去再现这文字的生命!
生:齐读第八自然段。
教学反思:
1、重视“读”的训练。
以读为主线,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以读代讲,以读代答。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使整个教学过程变成不同要求的读书活动。根据教材特点,以“疑”为线索,以“思”为核心,精心地设计了“引疑—质疑—析疑—解疑”的教学思路。
2、突出了语言文字训练。
学生表现出有一定概括、分析能力。紧扣训练重点,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对重点词语、句子反复推敲、品析,使学生理解了其含义后,最后还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片段二:
师:(出示一组实地拍摄照片)看,那儿的鸟生活的多幸福,每天早、晚都有成千上万只鸟飞进飞出,场面颇为壮观,还吸引了不少前来菜馆的游人。假如你就是那第一只飞来的仙鹤,你发现了这株美丽的南国的树,你将怎样召唤你的亲人、朋友来此安居乐业?请你写下最能打动他的话。
生:写。
师:提示,可以用文中的话,也可以用自己的话。交流。
生1:在南国有一株美丽的大榕树,它遮盖住整个小岛,独木成林,那树叶绿得发光,绿得发亮,一簇堆在另一簇上,不留一点缝隙,哪儿冬暖夏凉,是我们生活的天堂啊!
生2:我发现了一个天堂,那儿依山傍水,丰衣足食。一株树就是一片林子,周围很静,人们善良…… ……
师:就在你的召唤中,一只鸟飞来了,两只鸟飞来了,千百只,千万只鸟飞来了。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成了真正的——
生读:鸟的天堂。
师:今天我们没有看到一只鸟,第二天清晨,当阳光照耀在水面上,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的时候,我们再一次来到了这里。起初,周围是静寂的…… (课件出示,学生静听配乐鸟鸣声,音乐和文中描述相吻合,先是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接着越来越多。最后整个树上变得热闹了!百鸟齐鸣)
师:你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生谈。
师:那是一片和鸣谐调的天籁之声,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文学巨匠巴金又是怎样通过文字来展示这种百鸟出巢的生命之美的,请同学们回去后运用今天的学习方法自学文章的第二部分,再一次去感受这天下奇观(齐读)——鸟的天堂。
教学反思:
    教师是学生活动的族使者和引导着,应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我们不能满足于“教教材”,而应当是“用教材”。我们要“让思想冲破牢笼”,用独特的视角去审视教材,根据时代的需要和学生的现实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积极、主动的感受体悟,强化学生感受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105#
发表于 2010-5-9 10:23:49 | 只看该作者
从平凡的事物中去领略生活,感悟人生
                                     ——口语交际《手》教学实录与反思
                                           孝南区毛陈镇第一小学 陈俊英
情景说明:
口语交际《手》是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的延伸,根据这一单元的“通过平凡的事物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给人启迪,引人深思”的总的目标。我自行设计了口语交际《手》,目的在于通过这节课中引导学生“观察手”的动作,“了解手”的作用,“交流手”在人们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这双手,达到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用手去创造生活,创造美好人生的情感目标。
[教学实录]:
创设情景:一组同学上台随着音乐的响起,齐做《感恩的心》手语操。
师:你从这一系列的手的动作中,了解到了什么?
生:从动作中传递出来感恩的信息。
生:他们用手来表达感恩的情感。
师:虽然同是“感恩”二字,但一个抓住了的手动作,另一个却能深入动作背后体会情感。瞧!不同的角度体会却不一样哟!透过这一组手的动作,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们平时都是用文字和语言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其实通过各种手势也可以。
师:你的发现可真了不起!你能像刚才的同学一样用几个手势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吗?
生1:“你真棒”的手势。
师:从这个手势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了老师的鼓励。
生:我感受到了爱的滋味。
生2:“爸爸扬起巴掌打我”的手势。
生:我看到了爸爸的愤怒。
生:我看到了爸爸的眼泪,感受到了爸爸望子成龙的苦心。
生:打是疼,骂是爱,我感受到了爸爸对我的爱,打我也是爱我的表现。
师:你们的感受太精彩了,老师无法用言语赞美,送你们一个手势吗!(你真棒)。在生活中,人们还能用手来做什么?
生:医生用手给病人的手术。
生:农民伯伯用勤劳的双手种出白白的大米。
生:妈妈用那双巧手给我和爸爸织出一件件漂亮的毛衣。
师:各行各业的人们都用一双双勤劳的手在劳动着,平凡而美丽的双手创造了我们美好的生活,也构建了一个和谐友爱的世界,在生活中,哪一双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你有所感悟?
生:奶奶的那双粗糙的大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奶奶的手很大,满是皱纹青筋突兀,干瘦成皮包骨头了,但抚摸我的脸时依然能感受到温暖。这双手一刻也不闲着,做饭、洗衣、打扫卫生等,永远是那么勤劳,这双手还特别会做菜,色、香、味俱全,每次吃完饭,我的肚皮立马变成大西瓜。
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妈妈的手,生病的时候,这双手为我量体温,倒开水,换毛巾,忙前忙后,让我感受到了做妈妈的女儿好幸福,夜晚,这双手为我盖被子,抚摸额头,让我感受到浓浓的爱,而我却总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此时,我最想对妈妈说声“对不起!”
师:瞧!你们多么幸福呀!其实能够从“手”中感受到这种幸福就是最幸福的了!想知道老师印象深刻的手吗?
我最喜欢的是刘谦的那双快手,用障眼法蒙骗了所有人的眼睛,每次的魔术表演都让我为那双手而震憾,透过地双手能让我感受到的是手背后无数次艰苦的练习和无数次的失败才换来的今天的成功,才让我们春晚的舞台充满期待,精彩无限。听完老师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
生:成功背后经历着无数次的失败。
生:演员也不容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他们也是最棒的。
生:我也曾看过一个舞蹈《千手观音》,那么多双手配合在一起,造型优美,动作有条不紊,真漂亮!我还知道这些演员都是聋哑人,排练起来多困难呀!她们真了不起!
师:是啊!光环的背后都记载的无数的艰辛,他们确实了不起,你更了不起,那么多光环背后的故事都能被你发现,还能从中有所感悟。这么多双手创造了美好的生活,世界也因此变得美丽无比。我们感谢这些辛勤的双手,可是生活中,还有这样的第三只手。
出示:“扒手”画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树立正确人生目标。
生:我很愤怒,这些小偷特别可恶,爸爸的钱包就曾被偷,那可是爸爸几个月的工资呀!
生:我为他们感到可耻,年纪青青、四肢健全却不自食其力,用这些卑鄙的手段不劳而获。
生:这些人完全浪费了一双手,他们的手不干净,说明他们的心灵也是肮脏的,这么圣洁的一双手,为什么要这样去玷污呢?
生:由此,我想到了那些没有手的残疾人,他们真伟大,锻炼自己的双脚,用脚写字、穿衣,用脚去完成手做的事,自立自强,虽然他们的身体不健全,但比起那些有着健全的四肢却心灵肮脏的人来说,他们是高尚的,值得我们敬佩。
师:你说得真好呀!老师为你在这节课中找到了你值得敬佩的人握握手吧!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就是拥有一双手,能够用手势去传递信息,表达情感,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创造美好的生活,创建一个美丽可爱的世界。思索一下,我们每个同学都有一双手,你想用这双手去做什么?
生:长大后,我要用这双手去发明许多对人类有益的东西。
生:好好学习,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属于我自己的美好人生。
生:勤奋学习,不辜负老师、父母的期望,用手多帮父母做些家务。
生:我要用这双手去感恩,回报所有帮助过我的人。
师:听了你们的发言,老师很惊喜地发现你们长大了,懂得了在成长中找发现,同时领悟到人生道理。那么,今天的这节课围绕手来交流,感悟,你有收获吗?说一说,并用简单的一句话板书在黑板上。
生:感恩生活,用手创造。
生:平凡的双手,高尚的心灵。
生:用手掌握方向盘,人生更美好。
生:让爱心之手遍及全世界。
师:同学们,生活中处处有学问,一滴露珠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片绿叶可以显示大地的生机,一双手也让我们对生活、对人生有所领悟,只要你留心观察,用以领悟,就能在平凡的事、平凡的人中感悟到人生的真谛。
教学反思:
        从第一单元“人生感悟”这个专题中的几篇课文的教学中,我发现孩子们对课文的理解仅仅只停留在课文内容的表层上,对于文章蕴含的深刻的人生哲理,生活中的感悟,学生的认识比较肤浅,我认为这与孩子们不善于留心观察生活中不平凡的事物,不善于用心灵去感受、去思考有很大关系。于是,为了让孩子擦亮双眼,学会用心灵去感悟周围平凡事物中蕴含的人生道理,也学着去感情生活,感悟人生。我自己设计了这一节口语交际课《手》,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发现手不仅仅能传递信息,表达情感,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创造,让学生懂得手创造着生活,也创造了美丽的世界,自己的人生也该由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的哲理,引导学生认识到从小应该自食其立,自尊自强,帮助学生树立珍爱生活,正确用好双手的人生价值观,我从以下方面去实现:
(一)通过创设交际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表达欲望。
用手语操,让学生了解到手的传递与表达作用,又激发学生用手即兴创设情境,交流感受从而发现手背后的感悟,再通过“在生活中,人们还能用手来做什么”这一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明确手的创造作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印象深刻的手看到别人的创造,别人创造背后的艰辛经历,从而激发自己用手去创造去战胜的情感。
(二)通过引导学生观看生活中第三只手的视频图片,让学生了解到手不仅有创造的一面,也有破坏的一面,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并从中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特别是有位学生说到由此敬佩哪些没有手的却自食其力的自立自强又自尊的残疾人,我便顺势启发学生学会珍爱生活,正确用好这圣洁的双手,让自己有一颗闪光的心灵;最后通过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这节课的收获,从而将主题又一次升华。
总之,这节课让我深刻地感受到孩子们不是不会观察与感悟,而是教师应想方设法将教学内容走进学生的心灵,引起他们的共鸣,只有激起心灵的思考,才会有内心深处的感悟,人生中非常深奥的哲理才能被学生主动接受他们的思想才会更纯净,对生活的认识,对人生哲理的感悟才会更深入。
104#
发表于 2010-5-9 10:23:02 | 只看该作者
           低年级识字教学的乐学思考
                                       ——《酸的和甜的》教学片断与反思
                                   孝感市孝南区毛陈镇同欢小学 魏国斌

[情境说明]
  《酸的和甜的》是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是一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本课例识字教学设计较好地凸现了新课程中课堂教学的生活性、发展性和生命性。课堂教学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关注生命,在知识技能传授的同时融入了师生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过程]
片断一:
  创设情境,自主识字
  师:(师提着一个袋子走进教室,一个个学生都瞅着袋子。师拿出一串葡萄,学生很惊  讶。)
  师:这是什么?
  生:(齐声)葡萄。
  师:喜欢吃吗?
  生:(大声地)喜欢。
  师:(板书:一串葡萄)会读吗?
  生:(跃跃欲试)会!
  师:(指着“串”字)串像不像我们吃的糖葫芦?
  生1:像。
  生2:太像了,我真想马上吃到糖葫芦!
  师:串字还像我们吃的什么呀?
  生:像羊肉串。
  师:你真会观察!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学生识字能力。)
    请同学们再看看葡萄这两个字,谁能记住它们?
  生1:葡萄这两个字,都带着有草字头这个偏旁。
  师:(肯定地)你真不错!
  生2:我只要一看到葡萄或者吃葡萄时,我就记起了葡萄这两个字。
  师:谁来吃一颗?
  生:(口水都流出来了)我来吃……
  (学生争先恐后地要求发言,课堂气氛活跃)
  师:什么味道?
  生1:真好吃!
  生2:啊!真甜。
  师:可是狐狸却说葡萄是酸的,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生:(高兴地)想!
  师:(板书课题:酸的和甜的并指着酸字)怎么读?你是怎么认识的?
          (同学们的表现欲被激活了,读书声、议论声渐渐大起来,片刻开始自由发言)   生1:我是从语文书上认识的。
  生2:妈妈教我的,我在商店买东西的时候看到过。
  生3:我自己查了字典认识的。
  生4:“冷酸灵”牙膏上就有这个“酸”字。
  师:你们真聪明!还有什么东西的味道是酸的?
  生1:没有熟透的苹果。
  生2:桔子。
  生3:醋很酸。
  生4:还有菠萝,话梅……
  师:(出示狐狸图片,师指着图)就是它说葡萄是酸的,我们来认识认识它吧!
    (师板书:狐狸)谁能读?
  生:(争先恐后地)
    (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记往酸字,结合图画,识记狐狸这两个字,又一次活跃了     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师:谁有好办法识记狐狸这两个字。
  生:(大声的说)我有……
  生1:我可以用加偏旁的方法记,西瓜的瓜加上反犬旁就是“狐”,里面的里加上反犬     旁就是“狸”。
  生2:这两个字都带有反犬旁。
  师:你知道狐狸二字为什么是反犬旁吗?
  生:一般和动物有关的字都带有反犬旁。
  师:那你知道还有哪些字带有反犬旁?
  生1:狗、猫、猪。
  生2:还有猴子的猴,狮子的狮。
    (重视了识字积累,同时又创造了机会让学生说,训练了思维的发散性。)
[教学反思]
  兴趣是求知的导向,兴趣是情感、动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心里学家拉扎勒斯说:兴趣比智力更能捉进学生勤奋的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在低年级识字教学目标中也说: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这种喜欢和愿望就需要老师在平时教育行动中去激发、去培养。教学中,教师首先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用实物创设了情境,由学生熟悉的事物,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把识字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把生字形象化,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把学过的字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使课堂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联,植根于生活世界并服务于生活。然后,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探究、去实践,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尊重了学生个性化的识字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自主识字中感受到了成功的乐趣,符合低年级学生识字特点。

片断二:
  结合图画,再次识记生字。
  师:同学们真聪明,想了这么多的办法,交了这么多的生字朋友!现在你们的这些生字  朋友想再邀请你们到葡萄里去逛逛呢!你们愿意吗?
  生:(兴奋地说)愿意!
  师:那出发前,生字朋友要请同学们先来看看几幅图。
    (出示图一)请小朋友们看看这幅图上画了什么?
  生:图上画有一只狐狸,它想吃葡萄。
  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1:狐狸跳起来想摘葡萄吃。
  生2:还有它馋得直流口水。
  师:(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葡萄架下,有一只狐狸,他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是酸   的。)谁能读(指生读)
  师:读得真不错,你知道生字朋友藏在哪儿吗?快找找。
   (生说,师相机从句子中圈出这些生字。)
   (在句子中又一次出现生字,读句子,既缓解了学生朗读的难处,又巩固了生字,加  深了印象。)
  师:还有一幅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出示图4)
  生:小猴子正准备吃葡萄,被小松鼠和小兔子拦住了。
  师:想想,小兔子和小松鼠会怎么说呢?
  生:小兔子和小松鼠会说: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
  师:(出示句子:小猴子看着架上那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迫不及待地摘下一串就要往  嘴里送。)
  想读吗?自己读一读。
  生:(大声地读起句子来)
  师:还有几个生字朋友又和大家捉迷藏呢?找到了吗?
   (指生说,师相机圈出生字“串”、“迫”、“待”。)
  师:迫不及待是什么样子?
  生:(兴趣浓厚,争着向前演示)一学生被请上台。
  师:你在什么情况下会迫不及待?
  生1:放学了,我迫不及待地往家跑。
  生2:今天,爸爸买了许多玩具回来,我迫不及待地就打开玩了起来。
  生3:妈妈今天给我买回一件漂亮的衣服,我迫不及待地就往身上穿。
  生:(还有很多学生想发言)
  师:还有同学想说啊!好,说给同桌听听吧!
   (当学生说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他们最热切希望的是自己能立刻就说。而同桌互说应  该是最大限度地为他们提供了“说”的机会的一种较好的形式。此时教师已经由情境创  设者转变为参与者、引导者。)
  师:小嘴巴真会说!(表扬他们,全班同学热烈鼓掌。)
  (识字与说话相结合,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巩固了字词,提高了识字效率。)
  师:请小朋友们看看最后一幅图,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大胆地说说吧!
  生:(同桌开始议论纷纷举手回答)
  生:葡萄架下,小松鼠和小兔子摸着脑袋好像在想什么问题。
  师:你猜猜,它们在想什么呢?
  (引导想象,既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又加深理解和丰富了课文内涵,培养了创造能  力。)
  生:他们在想,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
  师:(赞许地)你的想象真丰富,请同学们看。
    (出示句子:小松鼠和小兔子真不明白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
  师:最后一个生字朋友也藏在里面呢!找到了吗?
  生:(齐说)硬
  师:“硬”为什么是石字旁呢?
  生1:因为石头本身很硬,加上一个更字就更硬了。
  师:你说得真好!你还知道什么东西很硬?(生积极举手)
  生1:砖头。
  生2:铁。
  生3:硬币。
  生:……
  (轻松愉快地学习氛围使学生能自由表现,说、读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正面鼓励使学生学习热情高涨。)
[教学反思]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有的教师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只一味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作用,把学生识字看作是老师教字,让学生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却全然不顾学生的反应,不顾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那么,以往的这些教学经验呈现给我们的是孤立、生硬、缺乏生气的识字教学,学生多数时间是凭借死记硬背进行消极地消化理解。因此,学生在学习时往往会产生厌学情绪。
  学习了新课标,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我认识到了要学好语文,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关键。因此,在语文课堂上应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识字教学中,我们如果直接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肯定印象不深,难以落到实处,这样学习效果很不理想,我们必须让学生自己悟出其中的道理。这节课教师摒弃了孤立的识记,将这些生字融入到了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生动、活泼地识字。让学生去看、去找、去读、去悟,在找中回顾字形,在读中复习字音,在悟中领会字意,变学生的“苦学”为“乐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7-4 14:52 , Processed in 0.14295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