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幸运的—— 去年的初冬,石家庄桥西第一期“原课堂”培训,我在全新课堂理念的冲击之下,经历了混沌、纠结、省察的艰难历程,对关注学生思维的课堂,对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充满了向往,并行走在路上…… 又是一个初冬,成都锦里小学再次浸泡在对“原课堂”的追寻和探索中。还是那面对理念冲击的激烈讨论,还是那固守经验世界的拼命挣扎,还是那考试与成长孰轻孰重的痛苦纠结……这一切,对于我而言,是那么熟悉,那么温馨——一群热爱教育的人,在这里拉起船帆,准备着起航! 我是幸福的—— 在这两个初冬之间的那一年中,行走在路上的我,有一点点感受想要与同样从事教育并热爱教育的同行们分享。 李玉龙老师是一位所谓的教育“圈外”之人,但他对教育充满了热情,对教育有他独到的见解。两次为期一周的培训中,大脑像高速运转的机器,在不停的思考中求索、求真,寻求前行的方向。我们在做什么?学生最需要什么?以生为本的课堂应该是怎样的?拷问着我们引以为傲的理念体系,审视着我们自以为是的过程方法,省察我们曾以为坚定不移目标方向。 培训之后回到自己的课堂,我边实践边消化理解培训班上所学。 课前——如何看待、用好手中的教材 提到课堂,就不能不提到教材,作为教师的我们是依据教材完成教学工作的。关于教材,如您在百度中搜索“小学语文教材 李玉龙”字样,你会发现近千条消息聚焦小学语文教材。2010年10月,一本名为《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的新书引起广泛关注。该书以教材点评的方式,刊发了一个名为“第一线教育研究团队”的民间研究团体的研究报告,提出了现有小学语文教材中文章存在的诸多问题。11月初,当报告转帖到网络论坛后,3天之内点击量高达20多万。人教社郑宇老师针对质疑发文予以驳斥,蔡朝阳第一时间发出回应,围绕小学语文教材展开了一番唇枪舌战。另外,中国青年报10月20日报道 10月12日、13日,作家叶开在其个人博客上发表日志,以其女儿的小学语文课本中《鸟的天堂》和《一颗小豌豆》为例,比对分析了原作和被改写后的小学语文课文之间的差别。从网络媒体到作家微博,从民间团体的拷问到教材权威的回应,我们不难看出作为“百科之母”的现行小学语文教材正面临严峻的考验。《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一书中就指出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教材中的《爱迪生救妈妈》《陈毅探母》等选文描述的事件失实,那些发生在名人身上的故事被指杜撰,会对学生学习产生误导;《黄河象》《成吉思汗和鹰》等选文存在知识性错误,还有一些涉及“母爱”主题的选文将母亲的形象描述或是苦大仇深,或是完美失真,给孩子带来了错误的引领。 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苏格拉底如是说。 未经省察的文本没有价值——我们可以这样说。 因此,选入教材的文本,首先要经过我们教师的“审查”,那些假大空、高大全,远离学生生活、情感实际的文章可以不讲或少讲。如若非讲不可,起码应在讲解的同时给学生提供另外一个视角,另外一种可能,以便学生自己省察、取舍。有问题的教材可怕,然而教师在教材面前一贯的匍匐姿态更可怕:视教材为圣经,视教参为圭臬,不敢越雷池半步,或者说,我们更多的时候根本就没想过要审视手中的教材。当教师唯教材是瞻的时候,所能做的只是让自己的讲解无限可能的贴近编选者的意图和教参的解读,只能是教教材。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不能像郭初阳、蔡朝阳、李玉龙等理念出位的老师们一样对现有教材大加批判,也没有权利更改目前推行使用的教材,但我们拥有创造性使用教材和开发校本、班本教材的权利。 培训中,李老师指导学员们如何面对手中的教材,教材中提供的文本只是供师生阅览、解读甚至审视的对象。对于有问题的文本要敢于发出质疑,可以带领学生借助书籍、网络等渠道搜集论据,通过思考分析加以驳斥,在这一过程中,师生的研究行为不会因为文本的负面影响而一无所获;对于价值取向、真实性没有问题、符合儿童心理及成长特点的文本,作为教师的我们更要善加利用,只有我们在进入课堂之前对教材中的文本有自主、全面,多角度、深层次的解读,方可带领学生走入,打开学生的思维,学习中做清晰、简洁、有效的思考。打开学生的思维,教师的思维怎能是片面和狭隘的呢?因此,培训中的一个重点,李老师从我们的教材中摘除了许多文本和学员们重新审视、全面解读。当我们走入文本再跳出来审视思考时,发现《诺曼底号登陆记》中的船长的形象并非那么伟大而高尚,他的格尽职守、临危不乱、组织有序是自然的、应该的,是一位船长应该遵循的职业操守,过度的歌颂,会让人物形象虚化、失实;当我们抛开参考细读《扁鹊治病》时,发现因不懂医术而不听劝告的“蔡桓公”并非骄傲自大,实属人之常情,生活中处处皆有不足为奇,我们赞赏扁鹊的医术,却质疑他的医德;讨论中了解了《赛特凯达斯瀑布》文中的自相矛盾,明确了《军神》一课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讨论点在哪里……在争先恐后的热烈讨论中,我内心却不断地感到恐慌,为自己曾经拎着教参走进教室的轻松而恐慌,为自己曾经对教材理解的狭隘而恐慌,为自己曾经对文本思考的浅薄而恐慌。不过,经过此番的冲击和历练,我想当我再面对文本时,我的思考会努力做到全面深刻、多角度,不做一棵只会面向太阳的向日葵。 李老师建议我们带领学生面对文本时,先整体读,在进行文本细读,读三遍之后开始文本细读,最后要从文本中跳出来,找文本与学生精神、生活、想象世界的连接点。并推荐的两套可以作为校本或班本教材的书籍,分别是广西出版社出版的《新语文读本》和叶圣陶撰写、丰子恺手绘的《开明国语课本》,民国小学语文,1932年出版。关于《开明国语课本》我读到了这样一段话,与大家共享: 郭初阳是“第一线教育研究小组”的核心成员。他说,就拿这本《开明国语课本》来讲,它所体现出来的教育者的眼光和见识,是后无来者的。这本教材的内容富有童心,它给孩子提供了发散性思考的空间。这里的文章,全部都是原创的,真实性趣味性兼备,符合人性,带着真正的爱在做教育。 小学语文课本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一道必不可少的盛宴。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阅读、思考、交流,课本中的文章以细致入微的方式进入到儿童的精神世界。如同哪吒、孙悟空、一休、圣斗士,教科书中的形象也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成为儿童精神世界一道必然景观。作为教师的我们面对教材慎用、慎教的责任是何其重大! 课堂——激活学生思维的“场” “对话”是人的一种基本生存方式。教学本身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对话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及作为“文本”的教材之间的一种精神上的相遇,通过两者之间的对话式的相互作用,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发展的目的。课堂上的问答本身不是对话,问题引导下学生向思考的深处前进才是对话的过程,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是思维火花的碰撞。教师执教中,怎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呢? 问题的呈现 李老师提出了课堂教学“三段论”,即确立并呈现课堂起点、有序而自由推进对话、攀援并分享高峰体验。文本的理解阶段,也是问题的提出和呈现的阶段。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思考的有价值的问题在哪里?或许您有这样的疑问。在教参上?在专家头脑中?省去踏破铁鞋的辛苦和拙劣吧,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有价值的问题就在孩子们心里。学生初读文本之后,可通过分组讨论各自提出问题,表达自己对文本的感受。让不同的观点碰撞、融合,每个人的理解得到了初步的丰富、扩展。老师再将问题进行梳理、归纳总结。这样一个提出问题、呈现问题的环节,才能使我们看到教学的真正需要,看到教学的意义所在或应该的所在。这个环节的意义远非“学生主体”这个概念能涵盖,它让我们看到了教学的源头,没有了这个源头,一切将变成想当然,从而在很多时候我们所做的一切可能毫无价值。而这,正是当下很多“精彩课堂”所忽略了的。 培训中,共同讨论了冀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27课《军神》,学员们先听课例,课后与学生访谈,聆听学生评课,再逐字逐句重新解读文本,然后筛选孩子提出的众多问题当中最能引发人思考的。我们的结论是“为什么刘伯承一开始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最后又说出真名?”是这一课值得思考探讨的问题,信任是怎样一步步在刘伯承和沃克医生的多次的交锋中建立起来的?值得学生通过阅读走进人物的内心慢慢的体会。 我正好任教四年级,回到学校后正好教学这一课。说实话,我担心我的学生能否关注并提出这个问题。于是,回到学校后我便开始尝试,留预习作业时除了读课文、认生字特别加了一项:“把阅读中你不明白或最想和大家讨论的问题记录下来。”第二天的语文课一上课,我就请孩子们提问,前三名同学提的都是关于生词的问题,我们一起讨论了解决的办法,又有两名同学提到了关于时代背景的问题,有其他同学介绍了当时的背景解决了,直到六位同学问道:“刘伯承为什么要撒谎说自己叫‘刘大川’?”一个嘴快的小男孩等不及举手就嚷道:“他不能暴露身份,得保护自己啊!”另一个孩子说道:“因为他不知道眼前的医生是敌是友,要是特务怎么办?”第三个孩子说道:“刘伯承不信任他!”还未等我出声,一个名叫张轶蕾的小姑娘就把手举得高高,“那为什么最后他又告诉沃克医生自己真实的姓名了呢?为什么又信任他了呢?”我心中禁不住窃喜,顺势利导:“沃克医生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让刘伯承对他由不信任变为信任。”由此,我们展开了对两个人物和整个事件的讨论,刘伯承眼中的沃克,沃克眼中的刘伯承,我们眼中的两个人物逐渐丰满起来,刘伯承刚强坚毅的英雄形象毋庸置疑,孩子们对沃克医生的评价定位在了“槟榔芋泥”形外表冷漠而内心火热的人,他对病人有爱心,而非冷漠、骄傲、自大这样不够客观全面的论断。 那节课后,我才真正意识到或许孩子本身不低,是我把孩子“看低了”,我还会继续做这样的努力和尝试,将学生的思考后的疑问视为教之起点,用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和话题引领课堂,让课堂上的对话有效并日趋精彩,着力于学生思维的激发。 追问的意义 李老师认为,课堂中学生最感兴趣的、也最有价值的是即时生成的教学资源,要真正实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面对学生的观点,对话过程中教师不应急于定论、定调,可以通过追问的方式激励学生深入思考,教师过早定调易导致学生的从众心理的产生,限制了学生思考的空间。老师要有追问意识,包括对自己和学生的追问。因此,培训中我们多次进行了问题立案的训练:学员们两两一组针对课例中的一个问题展来不低于20个回合的对话;回家完成作业,与自己的学生通过QQ针对其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不低于50个回合的对话等等,目的在于训练我们的追问能力,因为每一次的追问都有可能是向纵深思考的过程。李老师有这样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让课堂精彩起来的方式方法是增加问题本身的含金量,追问中增加含金量。” 留白的巧妙 课堂上教师的追问是讲求艺术和方法的,并非咄咄逼人的质问,而是循循善诱的启发,懂得追问的同时,必要时也要懂得对话中的留白艺术,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不要怕冷场,真正的深入的思考不是可以一蹴而就、一步到底的。当课堂出现冷场时,学生语塞时,作为对话引领者的我们要有“不着急,慢慢来”的心态和气度,鼓励孩子主动地思考,而不急着给予和填满,和答案比起来孩子更需要思考的空间和时间。我们都知道,很快成“材”的树木和生长期较长的树木比起来木质稀松不坚固,同样,思考需要过程才会有所得。课堂上教师是否能够恰当处理,掌握留白的艺术也将影响到学生思维的成长。 关于课堂我始终谨记这样的告诫:“教师要努力改变角色,教师应该成为一个顾问,一个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 课后——借学生评课省察反思 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李老师的那句话:“课为学生而上,由学生来评。学生是教我们上课的最好的老师。只要打开学生这个开关,课堂研究的活水便源源而来。” 陶行知先生曾说:“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 您无需怀疑学生评课的价值和意义,因为学生评课天然合法,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学生的“评”将直接作用于课堂。学生评课可以分为问卷式和互动式,与问卷式相比,互动式评课有优势。两种方式:日常教学背景下的学生评课,教研活动背景下的学生评课。 新课程改革到了今天,已沿袭了几十年的传统的评课形式和标准是不是也要改一改了呢?过去对课堂教学的评判,教育专家、教科研部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多年的实践中,已总结出一整套规范的课堂教学要求,甚至还制订出具体的量化评判标准。从这些要求、标准中,我们不难看出,对老师教学的目标、任务,对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对教学流程的设计,甚至还有对老师言语、书写、教态、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等都做出了具体、严格的要求和规定。而这些规定和要求,其指向非常明确,那就是老师的“教”。老师“教”的花样越多、越新颖,甚至能做到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滴水不漏,那就是好课。至于学生的“学”,学的效果如何,却缺乏关注。对照新课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这一核心理念,我们真的需要好好地反思我们过去的评课方式和方法! 俗话说,换换脑筋天地宽。我们不妨也让学生来评评老师的课,听听学生的声音,看看学生究竟需要什么,他们喜欢什么样的课堂。一堂课的好坏,最有发言权的不是我们这些观摩的看客,而应当是学生,因为他们才是课堂的真正主人。一堂课的好与差,其关注点应在学生身上,应看学生的反应,看学生得到了什么。由此看来,一节能受学生欢迎、能让学生广泛参与、能不断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课,才是我们所企盼的好课。 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组建“学生评课组”。首先是调查和记录,针对一个星期的课堂教学情况,在学生中作一番深入的民意调查,并作好详尽的记录。然后,便将调查的结果进行简单的梳理归类,对一个星期来课堂教学中同学们认为不满意或较认可的方面一一罗列。到了每个星期五的中午,“学生评课组”把同学们的意见或建议一丝不落的讲给老师听。归纳总结学生的意见,并精心加以分析和思考成为我每次课后不可缺少的重要程序。有时候,遇到我没有把握,或者是找不到文本与学生的链接点时,我会在学生初读文本后,到学生中间征求课堂学习的“锦囊妙计”。因此,我们的课堂上出现了这样的场景—— 学习《小狮子艾尔莎》的课堂上,孩子们集体要求再读二年级时读过的《我的野生动物朋友》,在解读图片和回顾经典文字片段中走进“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讨论中,本应该抠词抠句的课文成了孩子们表达观点的论据。 学习《珍珠鸟》的课堂上,在梁梦峣同学的引发下,孩子们重新审视《天窗》,展开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为题的大讨论,唇枪舌战、面红耳赤之后仍各持己见,没能以圆满的句号结尾的课堂讨论,让孩子们到生活中,在成长的路上继续思考吧。 学习《渭城曲》《别董大》两首送别诗的课堂上,以“送别诗串串烧”的形式串起十几首送别诗,围绕“同是送别,不同景,不同情”在比较中诵读。 学习《假如只有三天光明》的课堂上,有一半的时间我们一起分享孩子的小练笔《那看不到听不见的十分钟》。那是孩子们真实的体验和感受,切实而具体,既不遥远也不高深,虽然十分钟的艰难只让孩子们窥到了海伦·凯勒成长中的冰山一角,但孩子们认识到了她那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超凡的意志力。这以体验和练笔与文本链接,是我们的小姑娘李心怡的主意。 …… 不知不觉中,课堂上,孩子们的脸上洋溢太阳般的光泽,我因那光泽倍感幸福…… 现在想来,“原课堂”的学习像一坛酒,初入口,不免辛辣呛鼻,让人不禁绷起神经迎接它带来的挑战和刺激;可,别放弃,抿上第二口,第三口……细品之中,回味之后,酒一般的醇香慢慢地融化在唇齿间,从而浸入心底。 分享感受 最后,以我在培训班最后完成的一次作业来结束我今天的汇报。作业要求是:用几个词表达你参加培训班的感受。思考之后,我是这样表达的:我参加培训班的感受用四个词语来概括——混沌、冲击、自省和构建。“混沌”是学习之初头脑中的状态,原本心中坚信的教学之路一下子迷失了方向;“冲击”,随着学习的逐渐深入,李老师、纪老师为我们的身心和固有的经验带来的强大的冲击,慢慢的发现自己的想法在变,是一种违背意志力的认同,虽有抗争的过程,但却被浸染着;“自省”,培训中李老师在做“培根教育”,解决我们思想观念的问题,思想观念树立之后,接下来在学习和实践中研究有思想的技术;关于“构建”,借用李老师的一句话:“教育是在两种因素间求得平衡”,学习之后,我也将面临一个再构建的过程,在固有的经验体系和全新理念冲击两者间求得平衡,以此构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