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用文字“重建”过去的生活 ——读王开岭的《古典之殇》有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27 17:12: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用文字“重建”过去的生活 ——读王开岭的《古典之殇》有感张永飞

柯灵说:“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那就是故乡。故乡,留存着我们童年的美好记忆,留下了自然风物与挚爱亲情。故乡的烙印,就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随着年龄的增长,乡土的情结愈加浓郁,“怀旧”成了精神的慰藉。

作家们用文字“重建”过去的生活,既是怀旧的表现,又是理性看待现实的需要。偶见王开岭的《古典之殇》,先是被扉页的文字吸引:

“这是一部唤醒记忆、修复现代感官和心灵美学的书,这是一部追溯古典、保卫生活、怀念人类童年的书。

我的注意力将从自然细节开始,从那些曾经来过却告别的风物开始,从那些被人类辜负的生存元素开始,比如河流、井泉、寂静、黑夜、流萤、虫鸣、水桥、城丘、荒野、鸽哨、燕巢、乡村……比如农历、节气、禁忌、故乡、耕作、女织、脚力、街坊、漫步、放学路上……我越来越笃信:好东西都是原配的;好东西应是免费的。”

逝去的往往是美好的,就像童年故乡的回忆。我记得小时候的故乡,门前的河塘是游泳洗衣垂钓的乐园,四合院的天井是玩伴相聚的场所,还有夜空的流萤点点、岩石的印痕、石板路的湿滑、猪粪浮溢的暗角、燕子堂前的巢穴、桑树之巅的鸡鸣、街坊邻里的犬吠……一切的一切烙印在每个拥有故乡童年的心里。如今的故乡,一座座别墅、一排排洋房,取代了那旧屋合院;崭新的水泥地,独立的围墙,纵横在房前屋后,再也找不到童年留下的痕迹。读着王开岭先生的文章,我自然联想到刘亮程先生的散文《一个人的村庄》,那些充满灵性的风物,如今都成了今生今世的证据。

我依然记得小时候,赤着脚丫,带着网兜,在浑浊的河流中捕捉鱼虾和泥鳅;如今的河流早被生活的污水染黑,河中的鱼虾早被日复一日的电网捕杀殆尽,许多条小河不再是“青青河边草”,而是“满目枯萎卵石现”。王开岭先生在《河殇》一文中写道:“流既是水的仪表,更是水的灵魂。水在天为星,在地为溪。每一滴水,都有跑的欲望,哪怕一颗露珠。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古之贞女洁士,多有葬水情结。舜帝南巡驾崩,娥皇、女英二妃殉投湘江;杜十娘伤恸难寄,纵身仆水;拒垢避辱,柳如是邀夫共坠瑶池……再如屈原、王国维和老舍,皆选择了娶水为棺、魂宿大泽。俗语说,人生诸相皆为水。江之污,即心性之污。河之腐,即时代之腐。流之枯,即精神之枯。”王开岭先生的这段文字,既写出了当今河流之殇,更写出了文化之殇、灵魂之殇,具有深刻的哲理和人文内涵,这就是他文章的风格。比如他说“天上的星星,地上的流萤”“茶是有灵魂的水,灵魂的一半出自水源”“水是桥的魂曲,桥是水的情书”“井,犹如大地突然睁开了眼睛”“在大自然的原始配置中,夜天经地义是黑的,黑了亿万年。即使有了人类的火把,夜还是黑的。底蕴和本质还是黑的……‘不夜城’等于把夜的独立性给废黜了,把星空给挤兑和欺负了。现代鸡是在疯狂的植物神经紊乱中被速成的,它们没有童年,没有青春,只有起点和终点。”

伴随着故乡消逝的,还有古典之美。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现代人过早地进入了心灵的黄昏。时代固然要发展,生活的节奏自然要改变,人们的精神生活也需与时俱进。王开岭先生在《消逝的“放学路上”》一文中,十分真实地写出了两个年代的不同上学的人生体悟,“从前,上学或放学路上的孩子,就是一群没纪律的麻雀。无人护驾,无人押送,叽叽喳喳,兴高采烈,玩透了、玩饿了再回家。回头想,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在路上,尤其是放学路上……每一只流浪狗和墙头猫,那烧饼铺、裁缝店、竹器行、小磨坊,那打锡壶的小炉灶、卖冰糖葫芦的吆喝、爆米花的香味、弹棉弓的铮铮响,还有谁家出墙的杏子最甜、谁家树上新筑了鸟窝……”这是富有诗意的童年,这是成长中最肥沃的土壤。而现代人的孩子,不会再有“放学路上”了,他们被装进一只只豪华笼子,直接运回了家,像贵重的行李。这个时代变了,不再纯粹。社会上充斥着各种负面新闻,这天那里一件食品安全,明天那儿一桩腐败丑闻。我们已经习惯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正因我们每一天都过得如履薄冰,险象丛生,来不及担惊受怕。诗意的生活,早已消逝得无影无踪。王开岭先生说,当我们大声朗读古典诗词时,殊不知,那些美丽的乡土和自然风物、那些曾把人类引入美好意境的物境,早已荡然无存;现实空间里,我们找不到古人的精神现场,找不到对应物,连遗址都没有……古诗词,成了大自然的悼词和殇碑。

王开岭先生用文字为我们“重建”过去的诗意生活,揭示了生活的本真状态,呼吁现代人信仰的重构。“假如傻瓜也能获得好好的”,不再受到欺骗,不再遇到陷阱,信用和道德,成为社会最重要的生存资源和精神家当,这就是纯真的、简单的“古典”生活!也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海德格尔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7:04 , Processed in 0.06153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