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雕艺术之乡:大冶市保安镇尹解元村
|
| | |
尹解元是大冶市保安镇枫林村的一个自然村。这里虽无秦砖汉瓦,亦少楚风唐韵,但她却有着读不尽、道不完的意韵。
据《尹氏家谱》载,在唐朝的时候,尹家由甘肃天水迁到江西,后来又由江西瑞昌迁至湖北阳新,而后又迁于大冶石板桥,再由尹国南迁至尹解元。尹解元土弯原本不叫尹解元,因祖宗尹国南落业时此地有一座凤凰山,就依山名称为凤凰山土弯,后来,尹国南的大孙子在乾隆年间科考时高中解元,凤凰山土弯也就因此而得名尹解元了。
依山傍水、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尹解元土弯是一个典型的靠山吃山的江南村落。因为土弯后的凤凰山上青石蕴藏量大,石质层次分明,从明朝开始,尹解元土弯的先人们便开山取石,吃起了石雕饭。他们凭借一锤一錾,雕石刻文,化腐朽为神奇,石雕工艺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完善,尹解元人的石雕技艺也日臻成熟。其石头錾花、石头托楔、石头仄联等石雕传统产品深受各个时代用户的喜爱。该土弯流传至今的“喜鹊闹梅”、“鱼跃龙门”等300多个象征五谷丰登和吉祥如意的石雕工艺及其制品令人赞不绝口。任何平凡的石头,只要经过尹解元石雕艺人一雕琢,它就充满了灵性,充满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尹解元土弯的公路两旁、村头村尾,到处都是雕刻的石头:清一色的青石板和石条阶梯厚重古朴,石桥石椅石凳石狮随处可见,虽然昔日的老屋大都被一幢幢漂亮的楼房所取代,但楼房里的柱子、台阶、门窗、狗洞却全部是石头制成的,上面雕刻着精美的石雕图案,走进尹解元土弯,仿佛走进了一座石雕艺术的宫殿。
尹解元土弯石雕艺术迄今为止,已经整整传承20代人了。按石雕技艺传承谱系,尹氏家族的能工巧匠们大体可排列如下:尹光德(道光五年)-尹献芬(光绪丙戌年)一尹兴廷(光绪戊戌年)一尹本喜(民国壬子年)一尹维松(现70多岁)一尹维权(现63岁)一尹维清一尹章立一尹国安。
今年63岁的艺人尹维权,在祖传技艺上不断创新,凭着铁锤、錾子等传统工具,他能雕出各类精美的石雕制品。1986年,他被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相中,并把他请武汉专门从事石雕工艺品的制作。在和教授的合作中,尹维权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先后雕出了武汉东湖《盲人摸象》寓言雕塑群、荆州6米高的屈原像、江苏丹阳大型石雕群……十几年来,他雕刻出来的作品无数,一些小巧的石狮、石香炉、十二生肖等作品远销美、日、韩等国家。
像尹维权一样,心灵手巧的尹解元人非常勤劳,心血和汗水洒遍了大江南北。他们参与建设的亭台楼阁,名胜景点数以千计:西安碑林的“关帝石竹”、南京园林中的“八卦高悬”、绍兴老街的“石雕屏风”、武汉东湖公园的寓言石雕群、武汉黄鹤楼的石栏图案……其造型栩栩如生,游人骚客每每及此,无不驻足留连。
在尹解元村,存有一块距今300余年的“关帝诗竹”石碑,据有关专家讲,它与现存西安碑林的“关帝诗竹”碑同出一人之手,是该村一位称为“杜陵二曲居士”的艺人于1716年为长安碑林和家乡所刻,是石碑中的珍品。此碑为青石板料,长1.2米,宽0.62米,厚0.12米,虽然历经近三百年,碑面字画清晰。关帝诗竹碑画工之精绝,构图之奇妙,为历代学者所叹服,不失为我国古典竹画的杰作。碑面两竿翠竹拔地而起,清峻通脱。右边的一竿,竹梢向右斜出,竹叶下垂,似暴雨淋浇之状,人称“雨竹”;左边的一竿,竹叶倾斜,如被狂风吹拂之状,叫“风竹”。在这摇曳的翠竹右下方,还刻有一首五言诗藏于竹叶之中:“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巧妙的是“凋零”二字的精心安排,令人情思缱绻。画面右上端还有两方刻印,上边的是白文“关羽之印”,下方的为阳刻“汉寿亭侯之印”。此碑是竹叶组字,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竹叶全部由字的点、横、撇、捺组成,经巧妙组合,竟然成字,这不是常人所为。在印、章、画、字、诗上,此碑也是布局合理,比例适当,字体各异,大小有别,重心一致,和谐协调,给人一种繁而不乱,别具一格之美感。
相传,关羽身居曹营十二年没有被曹操的重赏厚禄而动心仍然时时刻刻挂念着刘备朝夕思归。后来当他斩颜良、诛文丑之后,方知刘备在袁绍处,急切想归。但又恐自己在曹营被待为上宾,刘备疑其心变便作画“风雨竹”借竹名节,以喻自己虽人在曹营,心却在汉心志。
此画别具风格,由片片竹叶组成字“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的诗文。从画的鉴赏角度看两棵竹子栩栩如生形象逼真字丝毫无损于画,从字的角度看,把字巧妙的揉在画中画中带字字画相兼构思精巧艺术高超。凡有幸观赏者无不为之惊叹。其诗前两句借竹抒情:竹子挺拔清秀并不靠东风吹拂,因此也用不着感激“东君”;莫嫌竹子叶疏清淡但却长久青翠永不枯败凋零。“东君”是双关,表面上指东风、春风,实是指“东家”曹操。关羽作画后,便封金挂印保护二位皇嫂偷偷离开曹营,过五关,斩六将,历尽艰辛,终于同刘备、张飞两兄弟团聚了。
近300年过去了,西安碑林的“关帝诗竹”碑已断成两截,而尹解元村的“关帝诗竹”碑却保存得十分完好,因而它也成为了全国石雕艺术中的珍品。——清康熙55年公元1716年,历史上保存文物较早的场所、以碑石精华荟萃而闻名中外的西安当时叫长安碑林,因大规模整理补刻碑石,尹解元村的一名匠人有幸被招募到西安雕刻由韩宰临摹的关帝诗竹图碑。雕刻完工后,因为胆怯他不敢在落款里写上自己的真名,就在关帝诗竹后面落款“杜陵二曲居士”。回尹解元后,这名有心的石匠以偷偷带回的图纸为蓝本,用家乡凤凰山上的石头雕刻了一块与西安一模一样的“关帝诗竹”碑。
其长1米许,高0.7米,它构图严谨,画面对称、均衡,透视也较准确,而又富有装饰趣味,画面上的每一物象,雕刻得惟妙惟肖,且有强烈的纵深感和空间感,是一件精致的浮雕作品。
尽管有着辉煌的历史,但尹解元石雕真正走出深闺却是在1986年。那年,湖北省举办民间艺人美术作品展览,尹解元人也准备将珍藏的许多石雕作品拿去参展。由于石料沉重,不易搬运,他们最后只挑选了几件代表不同风格的小件石雕艺术品送省参展。没想到,被选送的青石小狮竟获得了二等奖。1987年,该青石小狮被省文化厅荐送进京,陈列中国美术馆,作为国家民间石雕艺术精品展出,引起国内外人士的高度关注和评价。稍后,在全国城市雕塑比赛中,出自保安镇尹解元土弯尹维权等能工巧匠之手的武汉东湖风景区寓言石雕《曾子不说谎》、《盲人摸象》、《射手和卖油翁》、《猎人争雁》等也获得全国城市雕塑二等奖,这一下子,保安尹解元石雕名声大震。1995年,保安镇被省文化厅命名为“湖北省石雕艺术之乡”, 1996年,文化部的专家经过实地考察,他们被尹解元土弯的民间石雕艺术魅力所折服,当即命名保安镇为“中国民间石雕艺术之乡”。
目前,尹解元土弯有 300多人从事民间石雕工艺,他们凭着一把锤子、几把錾子,走南闯北找市场。尹解元石雕艺人制作的石雕品种,主要有生产类的石雕——石碾、石磨、碓臼、石辕额等;生活类的石雕——石桌、石凳、石柜、石椅、石笔筒等;建筑类的石雕——石沿条、柱底鼓、石桥墩、石栏杆、石门楼等;装饰类的石雕——石牌匾、石兽(狮、虎、龙……)、石禽(凤、鹤、鹅、鸡……)、石人等;纪念类的石雕——石牌坊、石墓碑等;信仰类的石雕——石香炉、石神像、“泰山石敢当”等。
尹解元石雕艺人凭着老祖宗一代一代传给他们的石雕工艺,在全国各地留下不少的杰作,如黄鹤楼的九龙闹海碑、龟山的三国人物、楚王城的修复工程等,有的石雕作品还被国外友人高价买走,如美国唐人街黄石路的一对石狮子就是尹解元石雕艺人的杰作。
随着市场的越来越大,尹解元石雕艺人已不再满足原来的小打小敲小闹了,他们中有不少人在外建立了自己的石雕民间工艺公司,其中最具规模的有尹维坊的武汉市龙飞石业责任有限公司,尹国安的杭州国泰石业。在他们的带动下,尹解元一个土弯就有300余人直接从事石雕产业。尹解元艺人们在传承技艺的同时,既为社会提供了精美的艺术品,给人们以精神享受,同时也发展了经济,创造了经济效益。据不完全统计,一个普通石匠,一年中仅在农闲时间从事石雕经营,一年至少可赚万余元。
为发掘尹解元的传统石雕文化,拓宽村民致富渠道,目前保安镇采取多种方式扶持、宣传和推广该村石雕文化。保安镇在整理、保存尹解元石雕文化的有关文字、图片、影像资料的同时,还加强舆论宣传力度,大打石雕文化牌,并成立了保安镇石雕艺术研究会,成功地申报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项目。
保安镇党委书记刘锋杰认为,保护和发掘石雕文化,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提高村民自觉保护意识的同时,该镇将借助社会力量,协调组织村民继续传承石雕技艺。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培训年轻人的制作技艺,建立石雕艺术人才档案,稳定石雕艺人人才队伍。在创办和发展现有石雕企业的同时,将青年石雕艺术品比赛,石雕工艺品成果展办出特色,办出规模,逐步提高村民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传统石雕制作水平。力争早日建成保安石雕工艺品陈列馆,让尹解元石雕艺术溢彩流芳,为开发千年古镇保安的民俗旅游资源创造更好的条件。
|
( 来源:互联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