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星高照 何处人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29 23:09: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四星高照  何处人文
刘再复
    今年三月,李泽厚先生在香港《明报月刊》发表《四星高照,何处灵山》一文,这是他前几年的旧作,被我“挖”出来发表。其实泽厚兄在二〇〇五年就提出“四星高照,何处人文”的问题。(参见《李泽厚近年答问录》)

(一)
    “四星高照”,这是对时代的描述;“何处人文?”则是时代性的大提问。所谓“四星”,是指歌星、影星、球星、节目主持人。说“四星高照”,既无褒贬,也无偏见。只是说,当下这个时代乃是以“四星”为符号,为中心的时代。与“抬头望见北斗星”那个激情燃烧的时代不同,这个时代乃是一个欲望燃烧的物质化与娱乐化的浮华时代。泽厚先生与此主题相关的谈论(专访)中,进一步阐释:我们这个时代是“物质生活全面展开”的时代。这个时代人类是生活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先的生活(古典生活),只要用“衣、食、住、行”四个字概说即可,而现代生活则增加了另外四个字的内容,即“性、健、寿、娱”。物质生活全面展开了,人们不再安于衣食住行,还普遍地追求情欲的满足,健康的实现,寿命的延长和生活的娱乐化。因此,“四星”便应运而生,不仅浮出繁华的地表,而且进入灿烂的高空,这种现象是“好”还是“坏”?是“善”还是“恶”?不好作本质化即简单化的判断。不可否认,现代化确实带来了生活的丰富,情感的多元,人性的快乐,视野的扩张,时间的增值。从总体上说,人类其实愈来愈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希望多活一些年月以享受人生。所以,我总是支持国家的现代化选择。然而,历史总是悲剧性地前行,“历史主义”的发展总是要付出“伦理主义”的代价。除了“伦理道德”代价之外,人文的其他部分,如文学、艺术、思想、教育等,也可能付出代价。马克思早已揭示: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的发展并不平衡。他说:“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繁荣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成比例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12页)马克思说的显然是真理。例如物质匮乏的古希腊,它却产生《伊里亚特》与《奥德赛》这样的史诗,而物质生活充分展开的现代希腊,却产生不了像样的文学艺术,更谈不上划时代的人文“思想”。黑格尔也表述过类似(比马克思早)的见解,他说,猫头鹰总是在“黄昏”时起飞。黑格尔说的是哲学思想。如果我们把猫头鹰引伸为人文理想,那就是说,这理想并不产生于世界的“浮华”时刻。相反,世界浮华之日,恰恰是人文要付出代价之时。

(二)
    说要付出“人文”的代价,从根本上说,是要付出“人”本身的代价,即人之所以成为人的那些深层的文化价值。我们会发现,随着“四星”成为时代中心和物质生活的全面拓展,人类生活中的“人文维度”削弱了,人的品性“颓败”了。关于这一重大现象,我写了“人类的集体变质”、“人类愈来愈贪婪”等文章作了提醒,这些文章的主题只有一个,这就是提醒大家注意:当下人类在物质主义的潮流中正在发生集体变质,即变成另一种生物——金钱动物。信仰各种宗教的人群,正在丧失真信仰而共同崇尚“拜物教”,物化现象与异化现象严重到极点。我还用意象化的语言,说明地球正在发生重大倾斜,指的正是价值观的倾斜。而倾斜的内容突出地表现为四个方面:
    (1)在物质与精神的天平上,向物质倾斜;
    (2)在资本与人本的天平上,向资本倾斜;
    (3)在武化与文化的天平上,向武化倾斜;
    (4)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天平上,向工具理性倾斜。
    上述这四项“价值倾斜”也可以称为“价值迷失”或“人文迷失”,用鲁迅的话说,叫做“文化偏至”。(参见《文化偏至论》)他在一九〇八年尚处于青年时代就发现这个地球“重物质”而不重“灵明”(即精神),整个向“物质”偏斜。这种偏斜也可以说是重物不重人。所以他才提出“立国先立人”的天才命题。这一命题指出:一个国家要崛起,首先是人的崛起,尤其是人的灵魂的崛起。唯有组成国家的每一个生命个体首先实现健康(包括身体健康与灵魂健康)和强大,才有国家的健康与强大。我们现在距离鲁迅这篇文章已一百零五年,而现实状态却像当年一样,仍然是一个向“物质”倾斜的问题,而且发展得更为严重。一百年来,科学技术高度发展,这确实是巨大的进步,也确实是工具理性的伟大胜利,此成果不可否定。然而,工具理性不能代替价值理性。价值理性是指生命的“人文维度”,即人类主体的“真、善、美”。现在人类社会在追求工具理性(数据、技术、程序、机器、电脑等)时,忘记了由一个比工具理性更有价值的东西,这就是人本身的心灵、品性与卓越人格。工具理性只能解决“做事”,无法解决“做人”的问题,无法培育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性。
    在价值倾斜与“文化偏至”中,人本身发生了变质。这种集体变质现象,除了可以用“人正在变成另一种生物(金钱动物)”来描述之外,还可以用一个“关键词”来描述,这就是“消费体”。人正在变成消费体而消费一切,消费城市,消费乡村,消费物质,消费机器,消费技术,消费自然,消费音乐,消费绘画,消费古玩,消费电影,消费体育,消费时尚,消费传统,甚至消费“神”(包括消费上帝与消费佛)。最后是消费人本身,有肉卖肉,有灵卖灵,有容貌卖容貌,有青春卖青春,有八卦卖八卦,有知识卖知识,一切都是商品,一切都是交易。消费的潮流覆盖一切,横扫一切。个个都成为消费潮流中人。欧洲一些国家,产业(制造业)濒临瓦解,只剩下服务业、旅游业、交通业和高科技,工人阶级几乎消失,因为人人都是消费体,而非生产体。“文艺复兴”之后的大约五百年里,地球上一切最先进的人文成果,包括最先进的音乐、绘画、哲学、戏剧、小说、诗歌等等,都是欧洲提供的,现在,在消费大潮流的冲击下却开始经历了一个“颓败”时期。其经济危机的背后,是一个更为深刻的思想危机与人文危机。中国虽有强大的古典人文传统,但是在消费的潮流中,也在发生“伪形化”现象。东西方在共同的“四星高照”和消费狂热的“大形势”下,确实存在着一个“何处人文?”的大问题。
    前几年,我读了莫言的小说《弃婴》,产生了一种空前的窒息感与绝望感。原因就是我读出了人的集体变质和扼杀孩子的共犯结构,还读出人正在丧失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哪些最基本的价值前提,例如良心、同情心、悲悯心、不忍之心等等。小说的主人公“我”是一个复员军人,他因收到一张写着“速到葵花地里救人!!!”的字条,就在返回家乡的路上,到葵花地里抱回了一个被遗弃的婴儿。这本是好心做好事,结果却给他自己带来无穷尽的折磨、痛楚与耻辱。一抱回家,立即遭到全家人的“叹气”、“冷笑”和“审判”,尤其是他的妻子,更是“愤怒”,甚至说“没准就是你在外边搭伙了一个大嫚,生了这么个小嫚”。家里无婴儿的存身之所,“我”只好去找“乡领导”,可是,“乡领导”却满口训斥,甚至大声叫喊:“你捡着就是你的,养着吧!乡政府又不是托儿所!”现代“人”变了,现代“人心”变了。《弃婴》小说主人公“我”的家中有一个“小妹妹”(小女儿),她就生活在势利爷爷、势利奶奶、势利妈妈的包围之中。中国的当代教育,面对的正是这样的“小妹妹”和这样的人文环境。

(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4 15:26 , Processed in 0.14045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