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北、香港、广州历史教学研讨会有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9 16:50: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以人为本
情理兼容
——台北、香港、广州历史教学研讨会有感
华南师大附中
历史科组
李健

    2012年4月7日至8日两天,台北、香港、广州两岸三地历史教学研讨会在东吴大学举行。本人非常有幸,能够参加这次教学研讨会。这两天的交流讨论按排节奏紧凑、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一场思想的盛筵。从这两天的交流讨论中,感受到了、也学到了很多很多。因为本人承担了对香港九龙工业学校刘伟华老师的汇报论文《情意教育与抗日战争教学:中国远征军校本评核计划》的专门点评任务,所以在开会前也深入阅读了刘老师的文章,同时也阅读了相关老师的一些文章。下面重点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悟和心得。

一、以人为本,是历史教育的核心价值。
此次历史教学研讨渗透着浓浓的人文关怀,从刘伟华老师的远征军校本考核计划、到口述史、再到历史剧的表演和历史漫画及读书活动等等,两岸三地老师都非常关注于对学生人格发展与素养提高。我们历史教育为了什么?是为了培养人,培养有情之人,培养求真之人。也就是具备人文关怀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有的老师通过各种生动手段如漫画、历史剧等让学生对历史乃至社会、人生有了热情、兴趣,有的老师通过各种活动如口述史、实践考察等让学生对历史乃至社会、人生有了深刻思考。
通过历史,对我们的国家、民族、社会、人生由知道到体验到敬重到热爱到思考。正如香港基督教香港信义会心诚中学朱耀光老师所讲历史学习就是“从别人故事中寻找自己生活的意义。”

二、有限与无限的矛盾,是历史教师的挑战与机遇。
在交流过程中,也深深感受到两岸三地的历史老师都在历史教育的有限与无限矛盾中,痛并快乐着。
我们的历史知识是无限的、历史的细节与情意是无限的、历史的魅力是无限的、历史困惑也是无限的,同时我们的学生潜力是无限的。我们的历史课堂限于一定的时间与容量 ; 大多数的老师限于缺少丰满血肉的教材中; 有热情、有钻劲的教师是有限 ; 教师专业素养和精力也是有限 ; 很多时候施教政策也受时代的局限。

但正因有限与无限的矛盾,才更加突出教师的使命与价值。教师是有限与无限沟通的桥梁。教师可以让骨干的教材丰满起来,让历史教学充满温情或激情,教师可以以有限的知识激发学生无限的思考与情感,教师可以以有限的课堂激发无限的求知欲,甚至突破课堂、课内课外结合、书本实践相结合,教师可以激发学生无限的潜能和创造力。
也正是如此,教师的才能与个性会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在交流中,不同的老师,充分展露出了他们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与个性。

三、校本课程开发——历史血肉丰满的重要途径。
历史的魅力很多时候不在于居高临下的俯视众生,而在于作为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和行为表现。这些都离不开对历史的细节的挖掘。远征军的校本课程开发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看刘伟华老师的论文已经很感动了,再听刘老师的汇报更有震撼之感。非常感人,因为他的课程的感性。刘老师设计课程首先就突破了教材的限制,挖掘教材的遗漏。其次,注重以生动的情境,让学生体验感受事件的细节——作为普通中国士兵的人生沉浮、心路历程。再次,注重实践调查。刘老师花了大量精力让学生采访还健在的一些远征军老兵,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远征军的切身感受与思考。
第四,刘老师也非常注重学生理性思考与现实关怀。课程设计中整个过程目的完整、系统,层层深入,口述采访非常严谨,注重对远征军中的人物全面客观评价,学生评价多元完善。

四、理性精神与素养,是历史教育者教学、研究的基本要素。

此次,教学研讨交流,给人还有一个非常鲜明的印象是香港和台湾的教师的论文和汇报,非常严谨、具体、细致,渗透着强烈的理性精神与素养。这些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首先,他们的研究注重案例和行动研究。这体现在论文和汇报中,他们都基本以个案和行动范例方式呈现。这和我们的论文基本以数据量化形式有很大不同,他们的论文更加令人信服。

其次,他们的研究注重过程的记录和整理。从开始到过程到结束有非常详尽的记录,使得阅读论文和听汇报,身临其境之感。

再次,他们的教学研究注重历史的特色和历史教学的主线。注重手段运用与历史教学的关系。如漫画、历史剧和多元情境,如何发挥出历史教育的功能,而不偏离主旋律。
第四,他们的研究非常注重调查学生的反馈、感受、体会。这抓住了教学研究的核心,我们研究半天,最起码要看看教育的主体——学生的收获体会如何。

五、交流碰撞才有提高,宽容、谦虚是历史教育者的基本胸怀。

教研室历史科组织这样的教学研讨活动,最大的价值就是让我们广州的老师增长见识、开拓视野,提升自己。通过两岸三地教师这种碰撞交流,让我们学到很多很多,思考也很多很多。在这篇总结中,本人主要谈了别人的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并不是他们没有不足之处,我想我们以宽容、谦虚的心态来交流,要多看长处,我们才会有进步。
(责任编辑:广州中学历史教研网)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19 16:52:09 | 只看该作者
文明的痛苦与幸福

各位老师,下午好。读书是最为个人的事情,特别是在选择书目时,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喜好和判断。因为没有太多的时间看书,特别是新书,所以我会选择一本杂志《读书》,三联书店主办发行,一本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刊物,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创刊于1979年4月,中国思想解放的积极推动者,以引领思潮而闻名中外,全年12期,大32开,零售价:8元,我基本上每期都会买。书评和书的内容的介绍,而且更吸引我的是这本书的思想和关注点都是比较深刻的。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年,读书杂志也开始了 “辛亥百年”的纪念行动。今天向各位老师推荐的读书杂志第二期的第一篇文章,文明的痛苦与幸福——对辛亥革命的一个解读。作者,瞿俊。华东师范大学非常年轻的历史教师,职称,讲师。
《十月围城》散场在即,敌我双方奋力厮杀、几经缠斗,牺牲了数十条性命后,神秘的中山先生终现真容,告诉我们说:“欲求文明之幸福,不得不经文明之痛苦,这痛苦就叫做革命。”但作者认为“文明之幸福”正是辛亥的肇因,而非辛亥之结果。辛亥革命得益于“文明之幸福”处实在不少。如无线电报、火轮船、印刷机、蒸汽机车等技术发明,反清的民族主义如何四处传播,使阅报读刊的少年们,如无清末的预备立宪、地方自治等政制改革,创建于新政之中的各省、府、州、县学堂培养出的新军、新学生。
再看“文明之痛苦”,辛亥革命后,被称为“北洋军阀时期”的那十几年,从国体之争的“共和危机”到边陲思分的民族危机,再到凄苦无告的民生危机,那个时代从某个侧面望去确如鲁迅所言的铁屋,觅不到一扇可以透气的窗。连孙中山都承认:“一般平民心理上,多谓革命党从前说的,革命后人民有多少之幸福,不革命有如何的危险,都是一种骗人的话”。可见经文明之痛苦,未必就有文明之幸福。
“欲求文明之幸福,不得不经文明之痛苦”虽经不起史实的推敲,却提醒我们以不同的历史视野来解读辛亥乃至整个二十世纪中国革命,而这一视野可将其称为现代转型。从此视野看,一九一一、一九二八、一九四九自然都代表着一个政权的终结和一个新政权的开始,随之自然有相当程度的历史断裂,但其延续性却一直是稍被忽视的问题,在笔者看来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延续性:
其一是由现代转型之痛苦所带来的延续性。西方现代的兴起从不少方面看真的是一个偶然,但当这个偶然一手借坚船利炮,一手借文明的理由而演变成所谓贫弱之中国必须要遵从的普遍规律,从个人到国家的痛苦也就变幻为真真切切的东西。从太平天国后的自强(洋务)运动始,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章太炎、孙中山、宋教仁等都曾各自承受着由近代变局所带来的巨痛,无痛苦不会思改革;无痛苦不会思变法;无痛苦不会思革命。正是在这些痛苦中,中国的现代转型启动了、延续着,革命的延续性也正包含其中。
尤其是当“为万千人造命”与中国近代急切、浮躁、激进的时代氛围相结合的那些时刻。辛亥革命就已是“欲求文明之幸福,不得不经文明之痛苦”,国民革命则演变成“谁要反对我革命的,谁就是反革命”,再过十几年,曾很革命的国民党也拖上了一个“反动派”的尾巴。在此进程中我们看到的是前人所谋的“幸福”非但对后人所谋的“幸福”毫无裨益,反而成了欲除之而后快的“痛苦”,往往当宏伟目标还是海市蜃楼时,已有的努力与建设就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其二是现代幸福之异化带来的延续性。虽然二十世纪中国的不少努力与建设是无用功,但在步履蹒跚中,除了痛苦,她总也享受了些现代转型带来的福祉,不过这些福祉的异化又构成了中国革命的另一种延续性,比如洋务中常言的“长技”、“器物”,现在的“第一生产力”——现代技术。
如民众的塑造,唤醒民众的过程。简单来说在二十世纪中国革命进程中,塑造民众一般有两条路径。第一条路径是公共空间的政治化,辛亥时各种提灯、追悼、纪念、欢迎会就已占据了街头、会馆、开放私园等城市公共空间。任鸿隽即说当时革命烈士追悼会纷至沓来,几乎成了“长日办丧事”。不过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相比,“一九五一年春,仅北京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大小群众性会议就开了二万九千多次,到会三百三十多万人次。河南临颍一县参加过各种控诉、公审大会的人数等于全县人口的两倍。有些人甚至参加过五次以上的会议!而在抗美援朝的动员中“会”即有报告会、控诉会、片儿会、院会、晚会、联欢会等,宣传更是从书报、电影、戏剧、展览到广播、读报、唱歌、幻灯、橱窗等遍地开花。
第二条路径是除旧布新的运动,像反对迷信,打压私塾,控制宗教等都是从清末开始,一直延续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未曾间断的运动。这两条路径对如今为人所乐道的state-building或曰“现代国家政权建设”而言自然是极大的福音,但对个体的启蒙呢?却又是另一个过程。
辛亥革命之所以与以往改朝换代不同,从表面上看是打落了皇冠,而实质则因为其有“文字收功”的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说革命与启蒙曾经并不远。清末民初的“塑造共和国民”的进程实在相当程度上带有启蒙的意义。梁启超的《新民丛报》足可写一部关于“启蒙生意”的阅读消费史,《民报》却可能连材料都付之阙如。
可是由于历史的因缘际会,清末民初的新思想虽具有“混成多元”的特点。但在后世更多凸现的仍是对富强的渴望、国家的优位性和集体之善的追求。因此向苏联取过经的国民党能战胜北洋军阀,而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了的共产党又比国民党更占先机。解放区中“新人”们的知识系统在几经淘洗后已无关辛亥,亦不及“五四”,而是由“革命”、“反革命”、“美帝”、“蒋匪”、“地主”、“富农”、“旧中国”、“新中国”等“党话语”来构成。对工农干部们而言“五四”是什么根本不重要,如何依靠组织,怎样发动群众,成功完成“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行动”才是他们必须要懂得的“常识”。而这套“常识”的大规模拓展、操演一方面使上述话语真正深入人心,刻进脑海,做到了“一想到地主,就想到蒋帮,就想到日本赤佬,就想到美国赤佬”(见潘光旦、全慰天:《苏南土地改革访问记》)。另一方面也让原先只知道“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的升斗小民在一次又一次的集体狂欢中获得无与伦比的翻身感与归属感。他们总能看见的是报头、张贴画和宣传品上那一行叫人无限神往的大字——“永远的幸福”。
引起一种理性的社会转型的思考,那么接下来向大家推荐的这本书更多的则是从感性的思考。散文集《城门开》
回到自己的家乡,我们可以找到熟悉的风景和故事——那些属于自己的记忆。五六十年代的北京和八九十年代的乡村环境上的趋同,又或许,在回溯童年、青少年时期,总有些共同的情感和记忆,孩子们的想法和经历大致是相同的。北岛好客而坦诚,用准确而犀利的文字还原了一个时代,那里有童年的欢乐、也有对于梦想与未来的憧憬。文字清新,少了思想上的尖锐,多了情感上的流露,记录中的那些趣事,亲切自然,引人发笑。他希望分享,渴望回忆,“我打开城门,欢迎四海漂泊的游子,欢迎无家可归的孤魂,欢迎所有好奇的客人们”。北岛的北京城,存留在一代人的记忆中,流淌在了一代人的血液中。
现代社会我们拥有丰富的物质世界,然而我们的内心却也开始单薄,幸福,现在是个比较流行的词汇,但是在不断的追求和忙碌中我们真的幸福吗?或许在上升思考,农业文明在工业文明的喧嚣中褪去,我们又失去了什么?我想这本书可能会引发我们更多历史与现实的思考,而这样的思考总会让我们有收获。
或许这样的收获,有所俗气,不过作为教师,高考始终是我们无法绕过的坎儿。最后推荐中学历史教学4、5月合刊的一篇文章。黄牧航教授的,论中学历史主题教学的三个层次——兼论2005年来广东省高考历史科命题的主题选择,专题教学和主题教学做了一个区分:专题,就是能够把若干孤立的事实按一定的观念和逻辑组合在一起的问题。所谓,主题,就是能够拓展专题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的问题。历史专题的价值在于赋予历史知识以学科意义,而历史主题的价值在于赋予历史知识以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1.单元式主题教学。2.学科式的主题教学3.学习领域式的主题教学,而且分别论述了他们与高考的关系,对于高考复习应该是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责任编辑:广州中学历史教研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3 20:55 , Processed in 0.06641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