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甜甜的泥土》不宜作为教材的三点理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4-18 22:28: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甜甜的泥土》不宜作为教材的三点理由

文章作者:张久旗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10·11B 2011-3-3

  笔者在执教苏教版课标教材《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十二课《甜甜的泥土》一文时,反复揣摩文本,并阅读与之配套的《语文教学参考书》关于文章写作特点及主旨的解读,个人认为该作品不宜作为教材。
  理由一:小说违背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请看原文:
  第1段:西北风呼啸着,残雪在马路上翻卷。虽已立春了,天还是很冷。
  第10段:她“从大襟棉袄口袋里,掏出一包裹得很紧的、还带着体温的糖……”
  第22段:不想,一夜之间地温回升冰雪消融了,糖浆和雪水混在一起,渗入大地。潮湿的地面上,歪躺着几张皱巴巴的糖纸和那根作为标记的小棒棒。
  一般常识是,下雪天的平均气温应该在0℃左右,而夜间的气温应该比全天的平均气温略低。笔者查阅了有关资料并经实践检验,奶糖的融点在28℃~33℃之间。气温不会在一夜之间回升得这么快,王小亮亲妈妈把奶糖放在棉袄口袋里(人体体温是37℃)未能融化,地温一夜的突然回升难道能超过人的体温吗?何况奶糖是裹着糖纸,埋在雪堆里,雪水很难浸入。这个情节不合常理。
  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原则是符合生活的真实。从这一点来看,我认为作为现实主义小说的《甜甜的泥土》,不符合这一创作原则。
  理由二:《语文教学参考书》对小说的主旨分析值得商榷
  请看《教师教学用书》对该作品主旨的解读:
  那甜甜的泥土寄托着“过去的妈妈”对儿子王小亮的至爱至情,滋润了小亮伤痛的心田;那甜丝丝的泥土,也包含着学校老师、传达室老头对小亮的爱心……这些人类的爱,让这些离异家庭的孩子获得了应有的爱和幸福,从而产生生活的渴望和动力。
  阅读这篇小小说,我始终感受不到“学校老师、传达室老头对小亮的爱心”。“老师”在小说中着墨很少,一句“同学们在嘻嘻哈哈的笑声中和他一起分享着欢乐,只有老师悄悄背过了身……”我们感觉更多的可能是老师对小亮的处境深表同情,但又爱莫能助。小亮照旧每天啃着冷馍,穿着那双“张了嘴的破鞋”。
  至于传达室老头,请看这几段文字:
  “亮!我的小亮!”像喘息,又似哭泣。“都放学了。”“知……道……”她目光呆滞地低声喃喃着,无力地垂下脑袋,慢慢松开手,从大襟棉袄口袋里,掏出一包裹得很紧的、还带着体温的糖:“大伯,麻烦……给孩子。”“叫什么?”“王小亮。”“几年级几班?”“今天,刚过,八个生日。”“我是问几年级几班!”老头显然有点不耐烦了。
  …… ……
  下午,这包糖终于传到二年级二班王小亮手中。
  面对一个因见不到儿子而失魂落魄、有气无力的女人,传达室老头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同情和爱心,给人的感觉倒是有点不耐烦。这包糖也是辗转多人之手直到下午临放学前才传到王小亮的手中,如果说这是“人类的爱心”传递,这个过程也太漫长了吧。
  再看一段《语文教学参考书》中的话:
  古代希腊神话中,就把大地比做“母亲”,中华民族也历来认为“坤为地,为母”,“万物生于地,人生于母亲”,厚德载物,地生万物,没有偏袒。母亲的胸怀应该像大地那样宽广,那样慈爱,那样公正,她会给每一个孩子以温暖和热爱,使他们幸福成长。这就是这篇小小说的主旨和蕴含所在吧!
  如果说这篇小说歌颂了一位离异母亲对儿子刻骨铭心的爱,我没有异议,但文本所呈现的主旨明显不像分析者所言“母亲的胸怀应该像大地那样宽广,那样慈爱,那样公正,她会给每一个孩子以温暖和热爱,使他们幸福成长”,更看不出“人间的至亲至爱应该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的境界。《语文教学参考书》对作品主旨的分析有无限拔高之嫌。
  我认为,这篇小说的主旨很单纯,就是表达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母爱的强烈愿望。宽广的母爱、社会的关爱不是作品的主色调,在文本中体现不充分。
  理由三:小说题材陈旧,价值观明显落后于时代发展,不利于学生成长
  在中外传统文化中,“后妈就是狼外婆,后妈就是坏女人”的论调早已根深蒂固,其形象定位是虐待儿童、残暴恶毒等。后妈永远都是居心不良的代名词,而爸爸永远都是“软耳朵”,从古至今,无论中外,都一样。
  请看《甜甜的泥土》一文中后  妈的形象:
  第20段:他好像又看到:现在的妈妈扬起细眉在爸爸的耳边嘀咕什么,爸爸抓起一根柴棍,气势汹汹地向他走来。
  第22段:第二天,小亮起得特别早。他照例先把全家的便盆倒掉、涮净,再淘米、添水、捅火、坐锅,然后才背上书包拿块冷馍悄悄溜出门。
  无论是正面描写还是侧面描写,虽寥寥几笔,一个搬弄是非、居心不良、虐待儿童的后妈形象已跃然纸上,与传统文化中的后妈形象何其相像!
  我不禁设想,当教师在课堂上痛心疾首地分析着文中后妈的形象时,是否注意到某个座位上那颗低垂的脑袋?
  我无力为后妈形象重新定位。但现实情况是:这些年来国人的离婚率越来越高,由继父母继子女组成的家庭越来越多,而辛苦拉扯丈夫与前妻所生孩子的后妈并不罕见,把妻子带来的子女当掌上明珠的继父也大有人在。子女可以在父母离婚之后继续享有父母双方的关怀,更可以坦然享受继父母的爱,因为家长的责任与血缘关系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后妈不是巫婆的代名词,和寻常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一样,他们之间虽然有磕碰,有吵闹,但更多的是温情、甜蜜和幸福。
  我们的教材,不能再自觉不自觉地灌输“后妈狠毒”这样的观念了。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教材编写的建议这样写道:“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笔者认为《甜甜的泥土》一文与上述规定有较大差距,不宜编入教材。
  
(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21500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3 14:29 , Processed in 0.07867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