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78|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庄苓老弟:推荐你读读《百年新诗百种解读》,挺好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20 09:40: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百年新诗百种解读


图书信息  书 名: 百年新诗百

种解读
  作 者:陈仲义
  出版社: 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3月
  ISBN: 9787539633664
  开本: 16开
  定价: 35.00 元

内容简介  《百年新诗百种解读》,本书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诗歌鉴赏专著与教科书,改变以往过多时代背景和作家生平堆积的陋习,而专注于文本内在“纹理”的细致探颐。 目录  引言 如何进入现代诗如何读解现代诗
  第一辑 (五四——朦胧诗前)
  1.白话中的白描:质直拙朴之美
  ——读刘半农《一个小农家的暮》
  2.以丑抗丑,以恶攻恶——读闻一多《死水》
  3.从定向思路中“突围”出来——读冯至《蛇》
  4.纯诗:自然、唯美的升华——读徐志摩《雪花的快乐》
  5.音乐性:音步、脚韵和对称性因素
  ——读朱湘《采莲曲》
  6.神话原型,梦幻在迷离中——读何其芳《预言》
  7.老而弥俏的对比艺术——读卞之琳《古镇的梦》
  8.言简意丰,新诗难得的“绝句
  ——读戴望舒《萧红墓畔口占》
  9.张力:对立冲突的外延——读穆旦《春》
  10.直觉在瞬间体察,知性做永恒定格
  ——读郑敏《金黄的稻束》
  11.隔代擦拭,珍珠的光彩——读陈敬容《珠和觅珠人》
  12.“大词”,因忧患而增厚重——读艾青《我爱这土地》
  13.人格,不可或缺的底座——读牛汉《半棵树》
  14.独立、自由的心灵律令——读蔡其矫《波浪》
  15.豪华落尽见真淳——读苏金伞《埋葬了的爱情》
  16.一次际遇,就是一部心灵史
  ——读昌耀《在山谷:乡途》
  17.撒一把谐谑的“芥末”——读纪弦《废读之检阅式》
  18.错觉,思维中一种“偏锋”——读余光中《长城谣》
  19.古意古调的现代“变奏”——读郑愁予《错误》
  20.内外宇宙,玩转于股掌间——读洛夫《边界望乡》
  21.剪裁、断裂与熔铸——读痖弦《上校》
  22.颠倒,高超的“头手倒立”——读罗门《流浪人》
  23.古今比较:互文中的当下改写——读席慕容《悲喜剧》
  24.刁钻而诡谲——读夏宇《甜蜜的复仇》
  第二辑 (朦胧诗年代)
  1.情感的美学力量,不可低估
  ——读食指《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2.象喻:从意象到象征——读北岛《回声》
  3.直接还原:“同声翻译”——读北岛《黑色地图》
  4.强力型主观投射——读芒克《阳光中的向日葵》
  5.言志载道,并非过时皇历——读严力《还给我》
  6.思想历险:反话正说——读严力《黑暗之歌》
  7.本真童心,仍是一种很宝贵的艺术精神
  ——读顾城《生日》
  8.异想:跨越现实的假定——读顾城《白夜》
  9.异化,连同“存在性不安”——读舒婷《流水线》
  10.推拉摇移:电影化镜头
  ——读舒婷《在潮湿的小站上》
  11.黏稠语调,浓郁油彩——读多多《我读着》
  12.万花筒、魔方和华尔兹——读杨炼《父亲的青花》
  13.滋味蕴涵虚实离合——读江河《接触》
  14.浑然中洇化、濡染——读林莽《感知成熟》
  15.回旋曲:单纯的丰蕴,深刻的透明
  ——读梁小斌《雪白的墙》
  16.空白:多义歧生——读车前子《三原色》
  17.久违了,中国的“冰雪”精神
  ——读王家新《帕斯捷尔纳克》
  18.光的“静心”——读王小妮《月光白得很》
  19.感觉的联盟与移挪——读杨然《晒坝上的笑》
  20.“远取譬”+“扭曲”空间关系
  ——读匡国泰《卯时:天亮》
  21.聚集于指尖上的智力
  ——读汤养宗《一生中的一秒钟》
  22.给现代诗做注脚——读陈超《风车》
  23.与禅“艳遇”,妙哉——读沈奇《胭脂》
  24.唱和:碰撞胜于“克隆”——读海上、春池《酒殓》
  第三辑 (第三代)
  1.敢对名篇“动手术”?——读韩东《明月降临》
  2.物象,何以“起死回生”——读于坚《塑料袋》
  3.“信仰”之旅——读西川《远方》
  4.高蹈精神回归本源——读西川《饮水》
  5.声音,完全可以充当意义的“领唱
  ——读杨黎《红灯亮了》
  6.绵里藏针轻里贮重——读柏桦《在清朝》
  7.时间的悼词——读李亚伟《时光的歌榭》
  8.动词的能量,究竟有多大——读张子选《这一生》
  9.“酒神”浇铸勇气——读梁晓明《刀子》
  10.采用“他者”语法,塑像诗人
  ——读俞心樵《元月26日:致小瑜》
  11.臆想症,用意何在——读肖开愚《北站》
  12.讽喻:无奈与失效——读余怒《守夜人》
  13.“比德”的香火,还能燃烧多久
  ——读周伦佑《与水晶对称》
  14.数字化时代的回眸——读翟永明《在古代》
  15.抵得上一个“金短篇”的容量
  ——读唐亚平《黑色睡裙》
  16.诗有本质和秘密可言吗
  ——读林雪《一首诗有没有前世》
  17.思辨在感性中游走——读欧阳江河《一夜肖邦》
  18.从疑问句里,找寻神秘底片的“曝光”
  ——读张枣《预感》
  19.孤悬宿命,循环链条一读陈东东《蟾蜍》
  20.意识流:“本我”悸动的一把“引擎
  ——读郑单衣《北方日记》
  21.正读:命运箴言;误读:语词“图谋
  ——读吕德安《冒犯》
  22.虚怀坐忘,吐气如兰
  ——读大仙《丙寅年十月二十二日对弈遇雪》
  23.说唱(Rap),一种宣叙调性
  ——读潘洗尘《六月,我们看海去》
  24.种族记忆中的个人“造型”——读海子《亚洲铜》
  第四辑 (中间代)
  1.守住传统的根基——读伊沙《最后的长安人》
  2.现代“新自然主义”——读张联《傍晚》
  3.生猛民谣,孕育“新诗经
  ——读古马《生羊皮之歌》
  4.复归田园,怀抱明月——读哑石《进山》
  5.守望:生态的烽火台——读华海《小海》
  6.构思:找出最佳切入点——读东篱《后窗户》
  7.中西比较:直接用情与间隔拟想
  ——读江一郎《老了》
  ……
  第五辑 (“70后”/“80后”)
  第六辑 (后现代)
  后记 一种钻牛角尖的满足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0 09:43:56 | 只看该作者
解读让诗歌形象异彩纷呈

——读《百年新诗,百种解读》

王玉华


一直以为,诗用来悟读的,一旦解读,就会从艺术沦为技术。不过读了《百年新诗,百种解读》就不必有这样的担心了,解读原来可以让我们更加懂得诗的内蕴,解读也使诗有了更无竭的魅力。一些一时没有悟出的诗趣,经人解读顿觉意趣横生,颇觉得有一番道理。
有时候一首诗摆在面前,如同全牛,庖丁者们一刀妙解,诗便如牛一样全身松懈,我们立时领略其中每一个枝节的妙处。
诗若只讲悟,诗便如雾,虚幻,飘忽,我们往往无从把握;以致于一谈诗写诗就陷入无意识、混沌而骚乱状态。
曾经有诗作者谈论:诗是什么?回答说:诗是白日梦,翅膀,刺刀,安慰剂。回答有点“意识流”“宇宙流”。诗的语言解释诗歌,让诗的概念更玄妙,更令人费解。这是以一种游戏的方式在回避诗歌的真正内涵。
还有回答说:诗要有感而发,要写出痛苦者的心声。这种要求不应该仅仅是诗的要求,一切表达都应该是真诚的,痛彻心骨的,它不会是诗歌专属。
那么诗是什么?厦门城市学院陈仲义教授的解读是多方位的。他是一位踌躇满志的解诗的庖丁。写诗的心理、诗的内涵、诗的技术,他都一一解来,让我们认识到,写诗是一种有意而为,而不是随心所欲,是有方法论的表达,而不是意识流的呓语。
解读中,作者列出了一大堆术语,如:想象、感觉、意绪、语词、语感、意象、张力、智性、排列、节奏等。作者解读了,而且进入诗歌内部,“感应”到属于诗歌本体性内部的各种要素。
解读的对象,以纪年为序,辅以流派,列举了“五四—朦胧诗前”“朦胧诗年代”“第三代”“中间代”“70/80后”“后现代”等不同时期的代表诗人的典型或个性化诗作。近150首诗,近150个角度。以美学新批评为主要通道,从方法论出发,侧重技术美学,力求每一次进入都是一次崭新的作业。通过解读,我们在司空见惯的地方找到了新意,在盲点上寻到了“解码”,在艰涩处找到了“突破口”。我们认识了不同时期的代表诗作其辉煌的一面,每首诗后面隐藏的诗人独到的体验。
诗歌王国里因为有了诗解,诗歌形象才如此异彩纷呈。


从《百年新诗,百种解读》里,我们并没有看到近二十年来诗坛的纷乱,诗人们是在以更个性的美来创造诗的生命。

读陈教授的“诗解”,我们有了信念:朦胧诗绝不是诗歌之荼蘼,不是中国诗歌的最后一丝辉煌;朦胧诗人们唱的不是挽歌,“朦胧诗以后”有更多的诗人在延续着他们的歌唱。这些70后、80后、后现代的诗人们告诉我们,诗歌仍在文化的荒野里,如芦苇一样倔强地生长。
陈仲义的解读,让诗人笔下的一些平凡意象成了美学世界里的奇葩,所以他的一篇篇诗解就是一次次精彩的“诗性思维”,他的评价,他的体悟,也是作为一位诗人的诗意之旅。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0 09:45:08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新诗:怎么读?怎么写?
李静
     

  在20世纪的最后一周,牛汉、郑敏、李欧梵、谢冕、洪子诚、任洪渊、芒克、于坚、西川、宋琳、麦城等70多名来自海内外的诗人、学者聚会于滨城大连,参加由大连金生实业有限公司、《收获》、《作家》、《上海文字》、《当代作家评论》、《山花》及作家出版社、《文学报》、《大连日报》周刊部等9家文化单位和企业联合主办的“大连·2000年中国当代诗歌研讨会”。这是国内自1980年南宁诗会以来规模最大的诗界盛会,对于新诗写作和诗歌批评的成就及其问题和遗憾,会议多有涉及。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理论建构:新诗怎么读?

    与会者对多年来诗歌批评与理论建设的“粗放式经营”普遍作出反省,认为已有的历史、道德、政治、文化、审美的宏观外部批评太多,而形式主义的、“新批评”式的文本细读太少。有批评家说,最初是艺术的保守力量说“新诗读不懂”,现在轮到我们这些评论家自己“读不懂”了。对此,北京大学孙玉石教授指出:在我们对诗人呕心沥血写出的诗歌作出否定和嘲骂之前,我们应当先问一下自己:是“诗离我们远去”,还是“我们离诗远去”?(这个问题,最初是由洪子诚先生提出来的)批评者在理论上的思考,不能总是满足于居高临下的俯瞰与挑剔,恨铁不成钢的申斥、厉责和拒绝陌生的愤激。他认为,诗歌批评应当由单纯偏重于“仲裁”的角色,进入对复杂陌生的文本的解读与探讨。为读者接近和走进诗歌,创造一个可感知、可交流的“公共审美空间”,已经是诗歌理论批评的势在必行之事。

    日本大阪外国语大学教授是永骏先生认为,诗的读者要组织自己的解读体系,因为它里面也潜藏着艺术的自律性所造成的破坏和再生的力量,批评家之间相互提出多义性的解读并进行讨论才能构筑普遍性的诗学。评论家李陀指出,现在的诗歌评论多还站在感想的层面作印象式批评,对于形式主义、新批评的学理资源吸收和借鉴不够,评论家应当建立一种基于具体文本本身的独立的批评理论和批评方法,这种批评不仅仅是阐释性的,而且是资源性和启示性的。

    为什么现在文本批评太少?有人说这是因为文本批评的技术难度太大———它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根底和灵活的研究方法,更需要进入“晦涩难懂”的诗歌文本内部的艺术领悟力和执著的定力,以及阐释“言外之意”时所需要的丰富的背景素养和具体知识。同时,还因为它很难产生宏观批评那种“一语惊天下”的气势和戏剧效果。思想史学者、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李欧梵强调,西方多年来的新批评理论传统,基本上就是从解读现代主义诗歌开始的,可以说,往往一个很重要的理论都是从一两首诗演变而来。因此,我们应当珍视经过“五四”而主要在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之交形成和建立的中国现代诗歌传统。

    关于中国现当代诗歌的文学史评价也是会议讨论的争议性话题。北京大学谢冕教授把百年诗史概括为从诗界革命开始,经“五四”新诗运动、革命新诗、新诗潮到后新诗潮等几个主要标志性时期,肯定新诗的发展是成功的。但是诗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郑敏先生指出,中国当代新诗在文化境界水平、对汉语之美的把握和经典性上,仍存在很大问题。诗人、《新文学史料》主编牛汉先生认为,只能说新诗已经逐渐获得独立的地位,而非完全取代了旧体诗,两者之间不存在相互取代的问题。

    新诗如何进入文学史?评论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程光炜说,20世纪基本上是小说的世纪,中国文学史基本上围绕或依据“改造国民性”等“核心概念”编码,这种方式对于诗歌的文学史书写非常困难,以致诗歌只能处于“次席”地位。诗人、批评家、北京大学副教授臧棣强调,现在的文学史体制对诗歌写作造成了压迫感,进入文学史似乎是众多诗人潜在的目标,这种“文学史焦虑”对诗歌写作会构成潜在的破坏。北京大学洪子诚教授指出,文学史写作受到体制性的规约,它是有限的,这也证明了学院体制及其需求应当与创作实际进行最大限度的沟通。

    诗学观念:新诗怎么写?

    诗人和评论家也各自阐述了自己的诗学观念与立场。关于新诗的精神内核和结构肌理,诗评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吴思敬先生认为,新诗最大的毛病在于不说真话,同时也缺少真正的“形式主义”努力。郑敏先生则指出,历史感能打通诗人的心灵和时代的联系,如果诗中有历史的声音和时代的痕迹,这种诗就属于大家之作。现代的史诗不是以英雄主义为标致,而是无可避免地充满了悲怆和深思。同时,中国新诗在音乐性方面还很不成熟,在我们放弃古典诗歌纯熟精湛的音乐后再也没有找到它的替身,要想有所突破,我们的语言学家应当更深入地研究汉语平仄的音乐规律性。

    关于现代诗的本质,评论家沈奇认为,那就是通过诗来不断颠覆我们生来遭遇的语言制度,以求在新的语言之光中找回独立鲜活的生命个性,使这一“诗的过程”,真正成为跳脱文化符号之“硬化”的自由的呼吸,而不能将诗局限于精神后花园的散步。“说人话”是为了更好地“说诗话”,有如回返“下半身”,是为了找到更真实的“上半身”一样。对此种诗歌观念,是永骏先生指出,自由自在的身体性抒发、没有禁区的节庆性值得重视,它实现了巴赫金所说的狂欢节的世界感受,但问题在于嘲弄神性是否能够冲击家长制的国家利己主义?对表现人的苦难是否有足够的力量?对此他表示怀疑。

    关于新诗是否与技艺努力和文化传统构成真正的对立,以及“纯诗”是否和“反诗”、身体性诗歌水火不容,诗评家唐晓渡认为事实并非如此。他强调,“纯诗”在现代汉诗传统中是一种必要的维度,但是近年来多被指责为“不及物写作”、“青春期写作”,被认为是割掉了诗歌和现实的关系,失去了诗歌的活力来源。这种把“纯诗”作为一种类型、风格和对素材的处理方式的误解,应该予以纠正。因为“纯诗”是对美和真的无穷探索,是诗人的向度,使诗成为诗的基本要素。在现代诗中,它意味着诗人将其黑暗无名的经验持续地赋予形式,意味着诗的内容、形式、结构机制和经验技巧具有不可二分性,意味着每首诗必须发明自己的形式,诗人必须通过发明形式来发明自己。它不是经验的转换,而是经验的直接孕育,它和“反诗”以及一些异质因素的介入并不矛盾。新诗写作已有90年的历史,人们一直为没有经典而不满——既然现代汉语能够承担对外国经典文学作品的翻译,那么就表明现代汉语本身具有产生经典之作的能力,关键在于新诗传统的残缺,使诗人不能强有力地写作;如果我们回避纯诗,我们的新诗传统就会一直这样残缺下去。

    正如诗人宋琳所说:诗是一种超越对立人格的思维方式,是化解仇恨和障碍的力量。新世纪的曙光已经照在我们的脸上,愿诗歌给我们的心灵带来这样的福祉。


《北京日报》 2001年1月14日
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0 09:45:57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新诗成就与前景
【作
者】 陆耀东等


陆耀东
(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回眸近百年来的新诗,如果让我以十分计的话,大概可以以"六分成就,四分遗憾"回答。自然,不同的评判者,有不同的标准,不同的着眼点,必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完全求同,实无可能,也无必要。还应看到,在新世纪之初考察刚刚过去的上一世纪的事,准确性往往因时间距离太近而受影响。莎士比亚、杜甫都是在他们逝世多年后才获得应有的评价。
    有部分学者认为,近百年新诗,成就甚微。我不太同意这种看法。如果与唐、宋两代中的成就最大的一个百年时段的诗词比较,新诗也许会相形逊色;但要是和明、清两朝四百多年中的任何一个百年内的诗词比较,则新诗的光彩耀眼得多。就文学创作而言,数量多少(当然不能是"无")无甚意义。1958年人人作诗,总数至少是百万计,结果是一场闹剧,仅留下一个大笑话。一万首平庸的诗,不如一篇千古传颂之作。《全唐诗》中只收录张若虚两首诗,仅其中一首《春江花月夜》就足使他不朽。代表某一时段诗歌创作水平的是一批顶尖篇章。百年新诗,出现了一些不朽的华章,如郭沫若的《炉中煤》、《天狗》,徐志摩的《沙扬娜拉》、《再别康桥》、《山中》,闻一多的《一个观念》、《死水》、《奇迹》,冯至的《蛇》、《十四行集》,戴望舒的《雨巷》、《我用残损的手掌》,卞之琳的《断章》,臧克家的《老马》,林徽音的《别丢掉》,艾青的《我爱这土地》、《火把》、《礁石》,孙毓棠的《宝马》,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穆旦的《诗八首》,舒婷的《致橡树》,北岛的《回答》,牛汉的《华南虎》,纪弦(路易士)的《一片槐树叶》、《狼之独步》,覃子豪的《追求》,洛夫的《边界望乡》,余光中的《乡愁四韵》等等。也许再经过几百年,其中有几首还会被时间这无情的大浪淘掉,但其中绝大多数将会永生。这些作品都有浓浓的独特的诗意诗情,艺术上新颖完美,整体上显出此前诗歌中所未有的时代特色。
    新诗完全摆脱了儒家所谓"温柔敦�""诗教"的束缚,破除了束缚人性自由的等级观念和封建伦理道德习俗的桎梏,发出的是真正觉醒了的人的优美的心声,是解放了的人性的自然流露。且不说别的,仅以被人们称之为永恒的主题--爱情和爱国的诗歌为例,也可看出新诗和古典诗词的迥异。朱自清先生说:"中国缺少情诗,有的只是'忆内''寄内',或曲喻隐指之作;坦率的告白恋爱者绝少,为爱情而歌咏爱情的更是没有。"(《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新诗中情诗不少,且多有"为爱情而歌咏爱情"的佳构。如郭沫若的《Venus》,闻一多的《国手》、《奇迹》,徐志摩的《雪花的快乐》、《山中》,冯至的《蛇》、《我是一条小河》,戴望舒的《雨巷》、《林下的小语》,林徽音的《别丢掉》,沈祖fēn@①的《别》、《一朵白云》,穆旦的《诗八首》,郑敏的《渴望:一只雄狮》,舒婷的《致橡树》、《神女峰》等。中国古代爱情诗中写离情别意的诗很多很多,但找不到像沈祖fēn@①的《别》和《一朵白云》中所抒发的诗情�"你爱想起我就想起我,/像想起一颗夏夜的星;/你爱忘了我就忘了我,/像忘了一个春天的梦。"(《别》)"倘使你能忘记我的话,/这相逢原不算一回事;/你就揭起记忆的薄纱,/轻轻地抹去我的影子!//倘使你不能将我忘记,/留下一点淡淡的相思;/你就在那星夜的梦里,/低低地唤着我的名字。"(《一朵白云》)男女的爱是建立在独立、平等的人格的基础上;相爱是互动的;终止爱,对方也不勉强,这真正是现代的爱情。舒婷的《致橡树》用富于诗意的意象、意境,又一次作了新颖的表现:"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此中有女性的柔情蜜意,也有现代的昂然独立的人格美,是古代诗词中所没有的。
    就爱国诗而论,也是如此。列宁说:"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1]中国古代的爱国诗人曾写下许多不朽的爱国诗词,但不能不留下历史的烙印,或与忠君交融,或与大民族主义或狭隘的民族主义相通,南宋爱国名将岳飞的《满江红》即是明证。我们今天不能责备前贤,也不应为贤者讳,因为这是历史的局限。新诗中的爱国诗如郭沫若的《凤凰涅磐》,用愤怒的火焰照见旧世界的"冷酷"、"黑暗"、"腥秽",以欢快的乐曲颂美凤凰在烈火中新生。闻一多的《死水》,将旧中国视同"一沟绝望的死水",将满腔的爱化作诅咒,期望"死水"发展到极致--"丑恶",转化为美的所在。这是封建王朝时期诗人连想也不敢想的念头,更不用说写入诗章了。
    在意象和意境方面,如前所列优秀诗篇,无一不是前所未有,也就是说,是新颖、独创的。如晚唐诗人杜牧、韦庄、韩wò@③都喜用"惆怅"这一意象,仅以诗中有此二字者(含"怅望")计,(注:笔者据《全唐诗》作的统计。)杜牧用过16次,韦庄亦16次,韩wò@③23次,但意象都没有戴望舒的《雨巷》、徐志摩的《我不知道风在哪一个方向吹》的繁密而且具体,优美则各有千秋。
    一般的读者都认为中国古代诗词,格律严谨,特别动人,新诗不能相比。应该承认,大多数新诗特别是自由体诗,确实不讲究音乐美,但相当一部分诗人尤其是格律诗派如徐志摩的《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再别康桥》、《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闻一多的《死水》、《洗衣歌》,戴望舒的《雨巷》、《烦忧》,臧克家的《老马》,冯至的《十四行集》等等,都有动人的内在韵律和外在韵律。不仅可以和古典诗歌中的绝句和律诗媲美,而且其中有些可与最杰出的古典诗词曲音乐美比肩。
    新诗的历史还很短,它的不足和毛病也颇明显。20世纪前期,一是白色恐怖的社会环境,二是我们自己的幼稚病,三是国家、民族危难时期,诗歌承载着重负,不利于诗艺的提高。50年代中期至1978年,一大批诗人被剥夺了创作的权利,未被剥夺权利者也只有谨小慎微,遑论抒灵魂深处的诗情,求诗艺的至美。由于种种原因,20世纪少有将诗视作第二生命,终身献给诗神的诗人。郭沫若在创作《女神》之后,对诗是半心半意,徐志摩、闻一多、冯至写诗前后仅10年,艾青、穆旦被中断创作20多年,卞之琳沉溺于诗不过10余年,这不能不影响新诗的"更上一层楼"。
    新诗理论的某些误导和诗人对新诗的误解,也是新诗上达的阻力。新诗的最早尝试者和新诗理论的最初建树者胡适的《谈新诗》,无疑对新诗起了巨大的积极作用,但他说:"近来的新诗发生,不但打破五言七言的诗体,并且推翻词调曲谱的种种束缚;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有什么题目,做什么诗;诗该怎么做,就怎么�";"诗要用具体的做法,不可用抽象的做法。"在有利于破除旧体诗词做法和格律的同时,也易给诗人和读者以误解,即认为新诗极易创作,仿佛新诗无规范,随意用白话写出分行的文字,就是诗。形成了一股难以阻遏的粗制滥造的浪潮,无异于新诗的自杀。
    不可否认,20年代中期开始的革命诗歌提倡者中许多人把辛克莱的"一切的艺术是宣传"视为真理,将新诗与宣传品等同,助长了新诗创作中的公式化、概念化、标语口号化的倾向。其实,宣传品不等于艺术品,艺术品也不都是宣传品,正确的理论和口号并非诗;忘记了诗必须首先是诗,也就丢掉了诗的艺术,戕害了诗的艺术生命力。
此外,一般人和部分诗作者误以为人的感情即诗情,将一般的理等同于诗意,视普通的口语等同于诗的语言,滥情诗、以理为诗特别是以哲理代诗的现象大量涌现,诗的语言淡而寡味,读者望而生厌,说得尖刻点,这些作品是自绝于人。
    不管怎样,20世纪已成过去;要紧的是,跨世纪的诗人,应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竭尽聪明才智攀登诗艺高峰,乐于"为伊消得人憔悴"。
    何时成为一匹有野性而又聪慧的狼呢?

    --新诗流派与诗学批评发展断想
孙玉石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五四新文学运动,接受西方文学思潮影响之一,即结束了印象或感悟式的批评方法,而以西方关于思潮和流派的眼光,观察与透视古典与现代诗歌发展现象。思潮流派的分析性思维,进入诗歌和整个文学研究界域,结果是:新诗纷繁复杂的现象,得以梳理廓清。人们的接受视野,开辟出新的天地。作为对象的诗人群体和脉系里,一些艺术因素被突现的同时,另外一些艺术因素被淡漠或隐蔽了。不同民族差异很大的诗歌现象,在相似与对应的呼唤中,传达方法与思维运行的深层联系的寻找,使得这种理论借鉴和"移植",显示出现代性的品格与新鲜的生命活力。
    1922年,梁启超在《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的长篇讲演里,使用"和西洋文学比较"的思维,整体地观察中国的古典诗歌传统,依据"奔迸的"、"回荡的"与"蕴藉的"三种分类的"表情法",第一次提出了"象征派的表情法"、"浪漫派的表情法"和"写实派的表情法"的流派性的理论分析。这种分析,为新诗批评如何参照西方文学理论,进入思潮流派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启示。可惜,这种整体性的分析方法,在后来并没有引起新诗研究者们的注意,酿成为系统的现代诗学批评。
    就新诗来讲,这种流派性质的批评,成为一种审美批评的自觉意识,开始得更晚一些。这是因为新诗创作时间的短暂,还没有可能提供像古典文学那样丰富成熟的文本。20年代末,沈从文开始从读诗的视角切入,对于诞生将近十年的新诗,作了流派性质的评述。1931年陈梦家的《新月诗选序》,从一个个案的美学剖析,提供了新诗流派思考的范例。到了30年代,新诗的创作,新诗思潮与流派的发展,已经走过了将近17年的历程,文学流派的各自生存、发展,得到了时间和接受者的检验,一些现象的个性或本质方面的特色,也在逐渐的沉淀中得到显露。文学创作的实绩,提供了进行思潮流派性诗学批评的多元文本。超越了"为人生"和"为艺术"的思维限制,追求文学本体回归与建设的思潮,越来越多地成为一部分批评家的共识。这为关注思潮与流派的诗学批评的产生,准备了比较适宜生成发展的环境与氛围。因此,30年代中期,一些比较成熟的诗学批评呈现一时之盛,就是一种理论发展趋势的必然了。朱自清的《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对于十年诗歌现象从流派视角的概括分析,李健吾《咀华集》中关于"少数前线诗人"的辩护性评论和读解,杜衡《望舒草序》中在个例叙述中隐含的关于一个流派诗学生成与潜在特性的丰富思想,戴望舒、金克木、废名、蒲风等人关于现代诗流派现象与诗学理论的多样阐释,都是值得注视的成绩。抗战爆发到40年代末,思潮流派性的诗学批评,虽然受到很多的来自外部压力或文艺内部纷争的限制,但仍有发展与成绩的显示。到了50年代以后,文学创作与思维模式趋于大一统的局面,权威性的舆论一律的思想桎梏,极大地扼杀了诗歌流派创造发展的生机。到了八九十年代,打破了这种局面之后,诗歌出现了真正多样繁荣与受到更大冷落的几度沉浮,给予人的期待与给予人的失望是同样的沉重。人们在困惑中发出纷纷责难批评的声音。诗潮流派的批评诗学面临一个普遍的疑惑:新诗再度振兴的出路在哪里呢?
    人们对于几十年来新诗思潮流派发展自身与诗学批评,不能不进行痛苦的反思。
    思潮流派的批评,如何不套用既成的西方诗学批评的理论模式,我们的批评思维与语言,如何摆脱从主观理论出发的思维羁绊,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新文学创作复杂现象的实际,建立自己的理念系统?对于这个问题,郁达夫很早就提出了质疑。30年代初期,他以对话方式这样写道:
    再问:"若依作风派别来研究,如古典派,浪漫派的作家如何如何,普罗派的作家如何如何之类,也使得么?"
答:"这可不大便利,因为中国各派的作家,都是在差不多的时候产生的,什么什么派的名字,系由西洋文学史里抄译而得,并不是因文学的社会的背景,渐次进化而成,所以中国根本就没有什么古典主义的时代、浪漫主义的时代等好说。若以时代为中心,而划分几个期来研究,则文学与社会的关系,还可以明白地看出来,若以表现形式如浪漫派古典派等外形来研究中国现代的文学,怕有点不大便利�"[2]
    对于"由西洋文学史抄译"的西方文学的理论模式,当然不是根本拒绝运用,而是用得如何贴切和符合实际。我们任何关于文学和诗歌思潮流派的研究,都应该是这样的:是说明历史现象,由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抽出历史的或艺术的规律,而不是制造规律。是努力发现文学的流派,而不是用我们的理论去创造流派。任何新文学的流派,包括新诗的流派,不应该生存在学院式的理论抽象和臆想中,而应该存活于有血有肉的历史里。过分主观的对于历史的任�"整合"都会失去太多的历史的真实性与丰富性。这是我们新时期里新诗思潮流派研究常常出现的问题。
    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另一个最突出的问题,是新诗流派发展自身的脆弱性。回顾历史,我们会惊异地发现,新诗各个流派自身从产生、兴盛到衰落,都是为时匆匆的。只有创始与喧哗,大都没有收获的成熟期。短命几乎成为所有新诗流派最具普遍性的特征。最有声势的新月诗派,从《诗镌》的创办到徐志摩的夭折,只有五年的时间。�"音乐的反叛"为旗帜的现代派诗,自《新文艺》杂志创办,《我的记忆》出版,经《现代》对于"现代"诗风的倡导,到《新诗》的停刊,真正算是掀起了一个诗歌趋势的运动,为生存时间最长者,但由于抗战的爆发而戛然终止,算起来也只有八年的"黄金时光"。比起它们来,七月诗派、"中国新诗"派,机遇更是好不了多少。而且后来,他们为此所遭遇悲惨命运的时间比他们流派产生的时间更为悠长。80年代以后,除了现代性的"新诗潮"与"后新诗潮"这些大的潮流曲折跌宕的发展之外,作为独立的,有领袖人物,有诗人群体,有创作阵地,有独特个性色彩的诗潮流派存留下来的,几乎可以说是没有。没有造就新人群体影响广远的刊物,没有魅力浸人震撼心灵的诗集,没有超越世俗别具一格的美学理论,没有可能介入世界诗歌潮流的高峰人物。前三十年里,我们还拥有艾青、徐志摩、戴望舒、冯至和穆旦,以及他们领袖�"七月"诗派,"新月"诗派,"现代"诗派,"中国新诗"诗派……这二十年里,除了几个闪烁的星辰之外,我们又有多少可以留给历史呢?
    新诗流派发展的脆弱与短命,乃至混乱,有时又似众多而实乌有,原因很多。时代的动荡,民族的危难,诗人出于民族良知和社会理想追求,产生的美学转折和嬗变,使得一些正在生长中的流派迅速分化或消散;一个时期�"左"得可怕的理论思潮与权威势力对于富有个性的艺术探索的压抑、毁坏与摧折;长期以来存在于大小长官头脑中的视流派为宗派组织的"洪水猛兽"的传统观念,从根本上禁压了新诗流派的萌生与存在;"官办"或半"官办"性的文学杂志与副刊成为传媒惟一生存形式的机制,为文学流派的形成与发展空间提供的可能性几乎等于零。凡此种种,有的情况已经消失,有的正在改变,有的要有改变,很难。而不解决这些问题,现代诗歌流派要有大的发展,诗歌创作要在各自竞争中获得真正的多样化的繁荣,就只能是如艾青曾经企望而无法实现的那样--只是一场"养花人的梦"。
    更深层的问题,还在诗歌发展和诗人自身。二十年来"崛起的诗潮"最大的悲剧在于:一阵喧嚣和骚动的背后,是美学与哲学的贫血。过去的曾经领袖一个流派的大诗人,所应该具备的素质与大器的内涵之一,就是美学与哲学丰厚的根底。
    30年代介绍过来的一篇美国诗学论文说:"当代的诗人,也像当代的物理学家一样,是对于管束着我们底思想到三个世纪之久的唯物主义不耐烦起来。"夏芝(William Butler Yeats)替自己演化了一个错综的"体系",这"体系"将成为像海雾充满着喧声似的充满着魔术和神秘。鲁滨逊·杰弗斯(Robinson Jeffers)的作品里,可以清楚地发现一个大到尽够写一首极长的哲理诗的宇宙的幻境。在一首抒情诗里,他告诉了我们诗歌底本质应该是些什么东西:"永久的东西才是诗所需要的,暂时有很大的/度量的东西,老是在过去和未来翻新着的东西,/时髦的和暂时的东西,我们不必去看也不必说起。/人类在大地和海洋底严肃的存在之间搜寻食物,/在更高一等的人曾经沉溺过的海边上,在迷雾下,在花丛里,/是和在他底过去和未来中的山峰同样伟大的。"像夏芝和杰弗斯这一类人的作品,是刚巧给予我们�"某种真实的,但还在等待着被发现……能给予一切经过的事物以意义,但它本身却是不可理解的……这东西的幻影"(施蛰存译巴伯特·陶逸志女士《诗歌往那里去?》)。
    就以新诗自身而言,艾青的一些著名诗篇,冯至的《十四行集》,穆旦的那些给我们"丰富,和丰富的痛苦"的诗,所以有历久不衰的震撼力和思想蕴涵,也是与他们的美学与哲学的修养密不可分的。缺乏了这种美学的与哲学的根底,新诗要从众声喧哗中产生高峰性的诗人或流派,几乎是不可能的。
    可惜现在的诗人并不去理会这一点。在浮躁代替了沉潜的时代里,诗人追求的是匆忙中的刻意创造,却忘记了怎样丰富自己。玩深沉而实肤浅,多婺新而少突破,好宣言而乏实践,成为当下诗歌引起人们的不满与疏离的重要原因。新诗自身的流弊窒息了富有创造性的诗潮流派发展的生机。我们缺乏的是倾听陶逸志女士这样的呼唤并以之付诸实践�"许多永久的东西,像杰弗斯似的以宇宙那么大的规模来束缚在一起;永久的东西,更以我们底新的世界知识来镶了边;永久的东西,脱离了感情底混乱的海洋,而在诗人底心灵之火上发散着矿脂底芬芳。"
    任何带着永久性的有价值的新诗思潮流派都是一种对前人成规的超越。但这超越必须与对于某种规矩的遵循与认同结合起来。死守规矩就没有创造的生命。而破坏规矩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走入自己给自己挖掘的陷阱。杜衡谈戴望舒的诗歌的时候曾说�"人往往会同时走着两条绝对背驰的道路的:一方面正努力从旧的圈套脱逃出来,而一方面又拼命把自己挤到新的圈套里去,原因是没有发现那新的东西也是一个圈套。"(《望舒草序》)可悲的是,我们一些新诗人"挤"进去的"新的圈套",可能只是一个无价值的幻影。北方的山村里,在猪圈、羊圈的泥墙上,老乡们常常画了一些白色的大圆圈儿。据说,这样,夜里狼来偷吃牲口的时候,一看见这些白圈儿,就会以为是敌人设下的圈套,便会害怕得望圈而走了�"崛起的诗潮"现在经历的正是:许多别的人,还有自己,给自己不断地画了很多很多的白圈儿。然而并不逃走,而是拼命地往里面钻。
    我们的新诗,什么时候能够逃出所有那些或真实的或虚幻的"新的圈套",成为一匹有野性而又聪慧的狼呢?

新诗的"亲"与"疏"
张洁宇
(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


    中国新诗从诞生之日起,至今已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其命运之曲折坎坷在所有新文学样式中大概可算最为突出。她从开始时的态度最决绝、变化最彻底但成绩并不理想的初期阶段,发展到后来,在不到几十年的时间里迅速汇集和重演了西方诗歌几百年的演变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时至90年代,诗歌似乎又失去了曾有的辉煌和风采,成为了"在文学的诸样式中",环境"最为困难"的一个,"诗的地位日见窄狭和窘迫"[11]。
    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新诗与读者的关系时远时近。无论是诗歌的创作者还是阅读者,他们群体的规模也在不断地变化伸缩。在不同的诗学观念、审美心理和社会环境支配和影响下,诗歌的面孔在"亲切"与"陌生"两极之间不断滑动,不断寻找着新的平衡。
    应该说,用"亲"与"疏"、"熟悉"与"陌生"这样的词语来表述,是极为笼统也并不十分准确的。同时我知道,这样来谈诗本是一个模糊而且危险的话题。一方面,它牵涉的问题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它不仅包含语言、形式、题材、诗人的感觉方式和传达方式等问题,同时,更有对读者的智力、感受力和语言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亲疏"的笼统模糊的说法是不可能完全包含和解释这些问题的。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个问题有很大的虚拟性和假设性,它可能根本就没有标准、没有答案。同时,诗歌与读众的远近程度也不一定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诗歌艺术自身的发展。而且,很多人会说,诗歌就应该是和读者和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诗歌的受众也本来就应该是少数人,像50年代那样全民写诗的现象,才是畸形的,是对诗歌形式和精神�"亵渎"。
    但我仍想谈论这个问题,原因就在于,我认为这个问题一直伴随着中国新诗的发展历史,在诗人和诗论家们的视野里沉沉浮浮,或多或少地影响着诗人对自身的评价和认识。它也许是无关乎诗艺本身的发展,但它确乎影响着诗歌的命运和地位,应该引起关心中国新诗的思考者们注意。
    在新诗诞生之初,以胡适为代表的第一批新诗的倡导者和创作者们的诗学观念是非常明确而且带有针对性的。他们反对古诗对日常语言日常生活的脱离,所以提出要"话怎样说,就怎样写",要创造"鲜明扑人的影像",让诗歌变�"明白易懂",变得贴近普通人的情感和当前的现实生活。这,应当是中国新诗作出的第一次由远及近、由"疏"到"亲"的要求和努力。当然,胡适等人的观念很快就被超越了。1926年,穆木天直言胡适是"中国的新诗运动"中"最大的罪人",他提出了"诗的思维术"的命题[12],这显然是一种异于常人日常生活中的思维方式的新的"思维术"。这种"新",无疑对读众进行了一次挑战。李金发的作品就是这种挑战的最突出的体现,他在语言、意象等方面有意造成的"陌生"感带来了全新的艺术效果,但同时,这种陌生也使他失去了大批读者,赢得了一个"诗怪"的头衔。
    诗人们不仅是在艺术手法上调整着诗歌与读众的远近亲疏,同时,他们也在文学观念上讨论着诗歌与普通人之间的关系。20年代初,唐白情、周作人、俞平伯、朱自清等人展开了一场关于诗是"贵族的"还是"平民的"问题的热闹争论。但由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这场争论不了了之了。主张"诗是贵族的"康白情承认:"我在主义上承认了他们的,他们在真理上承认了我的"。而坚持"诗是平民的"观点的俞平伯最终也妥协说:"作诗不是求人解,亦非求人不解,能解固然可喜,不能解又岂作者所能为力。"[13]
    30年代,戴望舒、施蛰存等现代派诗人继续着诗艺和诗歌观念两方面的探索,他们发现�"诗是一种吞吞吐吐的东西,术语的来说,它底动机是在于表现自己跟隐藏自己之间"[14]。基于这一认识,他们在诗歌的传达方式上调整着自我与读者的距离,寻求着最佳的平衡点。这一方法必然与胡适等人的相抵牾,1937年胡适、梁实秋与沈从文等人关于"看不懂"的争论就是两种诗学和审美观念的一次正面交锋。
    当然,现代派诗人除了"有他自己的表现的方法"并致力于"在文字上创造风格"[15]以外,他们选取的题材也同样是重要的。"惊心怵目的生活里固然有诗,平淡的日常生活里也有诗。"冯至能"在平淡的日常生活里发现了诗",卞之琳则是"在微细的琐碎的事物里发现了诗。"[16]什么入诗,什么不入诗,这并不是诗与接受者之间远近关系的决定因素,但它无疑应是因素中的一个方面。诗能成为"熟悉的"还是"陌生的",标准是综合的甚而是不确定的。但无论如何,艾略特有一句话值得思考,他说:"……优秀诗歌的特性,即使熟悉的事物变为新奇,并使新奇事物成为熟悉的能力。"[17]
    后来,中国新诗还历经了40年代的"新歌谣",50年代的"新民歌运动",七八十年代的"朦胧诗"的崛起,直到90年代"诗歌危机"说法的出现等等。中国新诗一直在"亲"与"疏"之间滑动和寻觅着。无论有意无意,诗歌创作者和批评者们都还在关注着诗歌与生活之间距离的问题。诚然,其中的很多问题并非诗人自身所能解决的,而且面对一些指责,他们也不屑一辩。但是,不解决和不争论并不说明问题的不存在。当前诗歌处境的艰难,诗人和阅读者群体的萎缩等症状就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着问题。
    坦白地说,即使是现在正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我,也不得不承认,我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也无力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一方面,虽然我真的一知半解、孤陋寡闻,但我依然认为现在的诗歌变得越来越像是一种封闭的小圈子中的自言自语。一些明显可读的确实不能被称为诗,但一些看上去是诗的东西却又拒绝着、躲闪着它们的读者。难道这种情况就真的不可能有所改变吗?不错,生活本身是越来越复杂隐晦了,但即使在这样的生活中,不依然产生�"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之类的诗句么?我非常同意艾略特说过的一句话,他说:"一个作家需要有一个小的公众,这些人受过基本上和他自己相同的教育,也具有相同的鉴赏力;他还需要一个更大的公众,这些人和他有一些共同的背景;最后,他还应该和具有智力和感受力、而且能够阅读他所使用的语言的每一个人进行交流。"[18]
    不过我还要说,我也尊敬并感动于那些"在不可能中寻找可能,在无意义中寻找意义,在混杂无序中寻找秩序,在失望中寻找得救,在缺乏诗意中寻找诗意"(洪子诚:《九十年代中国诗歌〈丛书总序〉》)的顽强的诗人和他们的劳动。因为我也赞同艾略特的另一段话:"即在我们当今的文化体系中,从事创作的诗人们的作品肯定是费解的。我们的文化体系包含极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种多样性和复杂性在诗人精细的情感上起了作用,必然产生多样的和复杂的结果。诗人必须变得愈来愈无所不包,愈来愈隐晦,愈来愈间接,以便迫使语言就范,必要时甚至打乱语言的正常秩序来表达意义。"[19]
    中国新诗的发展虽然经历了近一个世纪,但在诗歌史上(特别是像我们这样有着两千余年诗歌历史的国家)还不过是短暂的一瞬,还远非需论定之时。虽然目前新诗的处境有些艰难,其实她从诞生之日起一直就步履蹒跚,但是我想,她的生命力还是非常蓬勃的。在我看来,现在认定她的成败还为时过早,只有得失倒值得总结。新诗与读众    �"亲"与"疏",非关成败,但无疑影响着新诗的生命力和今后的发展道路。新诗已经在这条道路上自觉不自觉地摸索了几十年,而今后,它仍值得所有诗歌的创作者、批评者和阅读者的共同关注。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芬下加木
  @②原字为般下加木
  @③原字为亻加屋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0 09:46:56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新诗百年大典》召开筹备会,长江诗歌中心正式亮相
2012-8-20

    2012年7月29日,《中国新诗百年大典》编辑筹备会在北京大学召开。大会由《大典》主编洪子诚、程光炜主持,臧棣、钱文亮、张桃洲、周瓒、西渡、姜涛等十二位诗歌评论家出席了会议,长江文艺出版社社长刘学明参加大会并致辞,长江诗歌出版中心主任沉河介绍了《大典》前期准备情况。
    筹备会的主要议题有三,一是讨论并确定《中国新诗百年大典》的入选诗人,二是确定各分卷主编人选,三是确定编辑体例。会上,各位诗评家围绕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经过六个多小时的讨论,与会的诗评家在入选诗人、编辑体例等方面都达成了一致意见,圆满完成了大会议题。
    此次筹备会是长江诗歌出版中心成立以来首次正式亮相。长江诗歌出版中心成立于今年六月底,是长江文艺出版社旗下的专门出版诗歌的特色出版机构。
    长江文艺出版社的诗歌出版源远流长,上世纪八十年代,即推出了多达百卷的《中国新诗库》,全面梳理和展示了五四以来至朦胧诗之前新诗发展的成果。及至新千年,长江文艺出版社既专注于个人诗集的推出,又以“历史”之心态打造了诸多诗歌选本,相继推出了“中国二十一世纪诗丛”系列诗集和《朦胧诗新编》《第三代诗新编》《在北大课堂读诗》、“二十一世纪诗歌精选”等选本。近年来,长江文艺出版社又与《汉诗》、《读诗》、《象形》等优秀诗歌读本联姻,分享诗歌发展至今的优秀成果,展现诗歌发展的真正风貌。
    在筹备会上,各位诗评家高度肯定了长江文艺出版社在诗歌出版上的巨大贡献,也对长江诗歌出版中心寄予了殷切期望。中心主任沉河表示,长江诗歌出版中心将承继长江文艺出版社在诗歌出版上的优良传统,怀“服务诗人,传播诗歌”之诚心,既致力于优秀个人诗集的推出,又用心于新诗发展的历史整理,为中国诗歌建立最好的理想家园。
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0 09:49:03 | 只看该作者
转载:《百年中国·新诗历程回顾大事记》编年史表(节选)

作者:佚名

1917年2月  《新青年》刊出胡适的《白话诗八首》,现代诗歌从此诞生,1918年《新青年》再次刊出胡适刘半农沈尹默的白话诗 更多资料
1920年3月  胡适的《尝试集》出版,这是中国文学史上首次出现的《个人新诗集,此后,更多的诗人开始白话诗的创作 更多资料
1921年7月  文学研究会:新文学运动中最早的文学社团成立,代表诗人有鲁迅冰心朱自清周作人等 更多资料
1921年7月  创造社/早期浪漫主义:郭沫若等人成立创造社,前期的创造社具有唯美抒情倾向,后有冯乃超等参加 更多资料
1922年3月  湖畔诗人:应修人汪静之潘漠华冯雪峰四人在杭州结成诗社,形成了历史上的湖畔诗派 更多资料
1923年  新格律诗派/新月派: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等成立新月社,提倡现代格律待 更多资料
1925年  早期象征诗派:受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以李金发为代表的中国早期象征诗派出现 更多资料
20年代代表诗人  徐志摩 闻一多 李金发 穆木天 冯至 更多资料
20世纪20年代  徐志摩,1897-1931,新月派诗人,曾任《新月》主编:《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 更多资料
20世纪20年代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曾与梁实秋等成立清华文学社:红烛》《死水》… 更多资料
20世纪20年代  李金发,1900-1976,原名李淑良,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微雨》《为幸福而歌》… 更多资料
20世纪20年代  穆木天,原名穆敬熙,现代诗人翻译家:《旅心》《流亡者之歌》《新的旅途》… 更多资料
20世纪20年代  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1925年成立沉钟社出版《沉钟》:《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 更多资料
1932年  《现代》:《现代》杂志在上海创刊,成为诗人发表诗作的重要刊物,施蛰存任主编 更多资料
1935年  现代派:由新月派和象征派演变而来形成现代派,孙作云首次提出现代派概念,代表诗人有戴望舒卞之琳等 更多资料
1936年  汉园三诗人: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三人出版合集《汉园集》,因此被称为“汉园三诗人” 更多资料
1937年9月  七月派:《七月》(主编胡风)《希望》等杂志以及《七月》丛书上发表作品的诗人群出现,代表诗人有艾青等 更多资料
30年代代表诗人  林徽因 戴望舒 李广田 艾青 卞之琳 何其芳 南星 辛笛 覃子豪 纪弦 更多资料
20世纪30年代  林徽因,1904-1955,原名徽音:《林徽因诗集》… 更多资料
20世纪30年代  戴望舒,1905-1950,1926年创办《璎珞》旬刊,成名作《雨巷》:《望舒草》,《望舒诗稿》… 更多资料
20世纪30年代  李广田,1906-1968,与卞之琳何其劳一起被称为汉园三诗人:《汉园集》《春城集》… 更多资料
20世纪30年代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大堰河》《北方》… 更多资料
20世纪30年代  卞之琳,1910-2000,曾用笔名季陵:《三秋草》《鱼目集》《慰劳信集》… 更多资料
20世纪30年代  何其芳,1912-1977,原名何永芳,1931年开始发表作品:《预言》《夜歌》… 更多资料
20世纪30年代  南星,1910—1996,原名杜南星:《石象辞》《松堂集》… 更多资料
20世纪30年代  辛笛,1912-,原名王馨迪:《手掌集》《辛笛诗稿》《印象—花束》… 更多资料
20世纪30年代  覃子豪,1912-1963,主编《蓝星周刊》《蓝星诗选》和《蓝星季刊》:《自由的旗》《海洋诗抄》… 更多资料
20世纪30年代  纪弦,1913年-,本名路逾,16岁开始写诗,曾创办《现代诗》月刊及季刊。 更多资料
40年代中后期  中国新诗:一些诗人在《诗创造》《中国新诗》等上海刊物上发表作品形成现代主义流派,代表诗人有穆旦杜运燮等 更多资料
40年代  九叶诗派/九叶诗人:由穆旦郑敏杜运燮袁可嘉辛笛陈敬容杭约赫唐祈唐湜等所构成的诗派,作品有《九叶集》 更多资料
40年代代表诗人  王佐良 陈敬容 杜运燮 穆旦 罗寄一 郑敏 唐祈 袁可嘉 牛汉 屠岸 更多资料
20世纪40年代  王佐良,1916-1995,英国文学研究专家:《他》《巴黎码头边》《1948年圣诞》… 更多资料
20世纪40年代  陈敬容,1917-1989,原名陈懿范:《交响集》《盈盈集》《老去的是时间》… 更多资料
20世纪40年代  杜运燮,1915-2002,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诗四十首》《晚稻集》… 更多资料
20世纪40年代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著名诗人和诗歌翻译家:《探险队》《穆旦诗集》《旗》… 更多资料
20世纪40年代  罗寄一,1920-2003,原名江瑞熙,1943年毕业于法商学院:《诗音乐的抒情诗》《一月一日》… 更多资料
20世纪40年代  郑敏,1920-,中国现代女诗人:《诗集1942-1947》《寻觅集》《心象》… 更多资料
20世纪40年代  唐祈,1920-1990,原名唐克蕃,九叶诗派的重要诗人之一:《诗第一册》《唐祈诗选》… 更多资料
20世纪40年代  袁可嘉,1921-,诗人,翻译家,1946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外语系:《半个世纪的脚印》… 更多资料
20世纪40年代  牛汉,1923-,原名史成汉,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彩色的生活》《爱与歌》《温泉》… 更多资料
20世纪40年代  屠岸,1923-,本名蒋壁厚,文学翻译家,作家,编辑:《屠岸十四行诗》《哑歌人的自白》… 更多资料
50年代  现实主义:50年代至70年代全国报刊杂志上出版了大量的现实主义诗歌,代表诗人有李瑛郭小川公刘张志民等 更多资料
1953年2月  《现代诗》季刊:纪弦创办《现代诗》,参加该诗刊的还有杨唤林泠元思羊令野郑愁予等 更多资料
1954年  蓝星诗社:余光中等成立蓝星诗社,代表诗人有覃子豪钟鼎文余光中罗门蓉子等 更多资料
1954年10月  创世纪诗社:洛夫张默痖弦等发起创世纪诗社,出版《创世纪》诗刊 更多资料
1956年  现代派/新现代主义:纪弦号召诗坛同仁,组成现代派,提倡新现代主义,掀起自由诗运动及现代诗运动 更多资料
1957年1月  《诗刊》:臧克家等诗人成立的专业性文学刊物《诗刊》 更多资料
1957年1月  《星星》:《星星》诗刊在成都创刊,成为当时最具影响力的诗刊之一 更多资料
50年代代表诗人  周梦蝶 羊令野 方思 余光中 洛夫 罗门 蓉子 痖弦 昌耀 林泠 更多资料
20世纪50年代  周梦蝶,1920-,本名周起述:《孤独国》《还魂草》… 更多资料
20世纪50年代  羊令野,1923-1994,本名黄仲琮:《贝叶》《羊令野自选集》… 更多资料
20世纪50年代  方思,11925-,本名黄时枢:《时间》《夜》《竖琴与长笛》… 更多资料
20世纪50年代  余光中,1928-,台湾诗人与散文家,主编《篮星诗页》:《舟子的悲歌》《莲的联想》… 更多资料
20世纪50年代  洛夫,1928-,原名莫洛夫,毕业于淡江大学英文系:《灵河》《石室之死亡》《众荷喧哗》… 更多资料
20世纪50年代  罗门,1928-,原名韩仁存,台湾诗人:《曙光》《死亡之塔》《罗门诗选》… 更多资料
20世纪50年代  蓉子,1928-,本名王蓉芷,主持后期《蓝星诗页》∶《青鸟集》《七月的南方》《蓉子诗抄》… 更多资料
20世纪50年代  痖弦,1932-,原名王庆麟,台湾诗人:《痖弦诗抄》《深渊》《痖弦诗集》… 更多资料
20世纪50年代  昌耀,1936-2000,九三学社会员∶《昌耀抒情诗集》《命运之书》… 更多资料
20世纪50年代  林泠,1938-,本名胡云裳,15岁发表《流浪人》:《林泠诗集》… 更多资料
60年代代表诗人  郑愁予 任洪渊 杨牧 叶维廉 食指 痖弦 昌耀 林泠 更多资料
20世纪60年代  郑愁予,1933-,本名郑文韬,现代诗社的主要成员:《梦土上》《衣钵》《燕人行》… 更多资料
20世纪60年代  任洪渊,1937-,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大中文系:《女娲的语言》… 更多资料
20世纪60年代  杨牧,1940-,原名王靖献,曾主编《东风》杂志:《水之湄》《传说》《禁忌的游戏》… 更多资料
20世纪60年代  叶维廉,1937-,在比较文学方面有突出贡献:《赋格》《愁渡》《醒之边缘》… 更多资料
20世纪60年代  食指,1948-,原名郭路生,新诗潮诗歌第一人:《相信未来》《食指黑大春现代抒情诗合集》… 更多资料
70年代  朦胧诗:70年代末期中国出现大批的优秀诗人,开始发表大量新风格的现代意象诗,形成所谓的朦胧派 更多资料
1978年12月  《今天》:北岛芒克等创办《今天》,推出北岛杨炼顾城江河舒婷芒克江河严力等朦胧诗人的作品 更多资料
70年代  白洋淀诗群:朦胧诗人的组成部分,白洋淀是聚集了大批高官子弟的河北知青点,代表诗人有芒克多多根子等 更多资料
七十年代末  新现实主义:《诗刊》《星星》等刊物作为诗歌平台形成了新现实主义诗派,代表诗人有叶延滨流沙河傅天琳等 更多资料
70年代代表诗人  江河 北岛 芒克 多多 舒婷 刘自立 严力 杨炼 梁小斌 顾城 更多资料
20世纪70年代  江河,1949-,原名于友泽,朦胧诗人之一:《从这里开始》《太阳和他的反光》… 更多资料
20世纪70年代  北岛,1949-,原名赵振开,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北岛诗选》《在天涯》《午夜歌手》… 更多资料
20世纪70年代  芒克,1950-,原名姜世伟,1978年与北岛创办《今天》:《阳光中的向日葵》《芒克诗选》… 更多资料
20世纪70年代  多多,1951-,出生于北京,朦胧诗代表之一:《行礼∶诗38首》《里程∶多多诗选1973—1988)… 更多资料
20世纪70年代  舒婷,1952-,原名龚佩瑜,1969年开始写作,1979年开始发表新诗:《双桅船》… 更多资料
20世纪70年代  刘自立,1952-,七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今天》的重要成员:《欢乐颂》… 更多资料
20世纪70年代  严力,1954-,朦胧诗代表诗人之一:《这首诗可能还不错》《黄昏制造者》《严力诗选》… 更多资料
20世纪70年代  杨炼,1955-,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之一,《今天》的重要成员:《礼魂》《荒魂》《黄》… 更多资料
20世纪70年代  梁小斌,1954-,朦胧诗代表诗人:《少女军鼓队》… 更多资料
20世纪70年代  顾城,1956-1993,朦胧诗代表诗人:《黑眼睛》《顾城诗全编》《顾城的诗》… 更多资料
80年代  新边塞诗派诗歌:昌耀等以《绿风》诗刊为平台形成“新边塞”诗派,以咏唱西部为主 更多资料
80年代  大学生诗派:80年代在中国各大学兴起了前所未有的诗潮,共有4个梯队的大学生诗歌创作队伍 更多资料
1982年~1986年  第三代/新生代/新世代/后新诗潮:前朦胧诗人之后,中国开始出现一大批更具有现代意识的新生代诗人 更多资料
1984年  莽汉主义:李亚伟等创立非理性式的反文化的莽汉主义诗歌流派,代表人物有李亚伟万夏胡冬马松等 更多资料
1984年  整体主义:石光华宋渠宋炜和杨远宏等人创立整体主义诗歌流派,主要活动时间在1985-1989年间 更多资料
1984年4月  海上诗派:“海上”(该词源自“上海”倒置)诗派在上海成立,成员有王寅孟浪刘漫流陈东东等 更多资料
1984年7月  圆明园诗派:北京诗人成立圆明园诗社,并自办诗刊《圆明园》,成员有黑大春雪迪大仙刑天等 更多资料
1985年2月  撒娇派:京不特和默默在上海成立撒娇诗社,创办诗刊《撒娇》,胡同和孟浪加盟 更多资料
1985年春  他们诗群:,《他们》创刊并成为第三代诗人崛起的重要标志,于坚韩东成为第三代的代表诗人 更多资料
1985年5月  丑石诗群:《丑石》在福建霞浦诞生,后发展为全国性的民间诗歌报刊 更多资料
1986年5月  非非主义:周伦佑蓝马杨黎等人发起的非非主义诗歌流派,90年代以后进入“后非非写作”时期 更多资料
1987年  一行诗社:严力在纽约创立一行诗社, 并出版诗刊《一行》,任主编 更多资料
80年代  神性写作:以绝对精神为创作原则所形成的一类诗歌,其代表诗人有海子骆一禾戈麦等 更多资料
1987年  新乡土诗派:湖南诗人江堤彭国梁陈惠芳发起新乡土诗派运动,并出编了《世纪末的田园》等诗歌刊物 更多资料
1987年  知识分子写作:西川陈东东欧阳江河等提出知识分子写作概念,代表诗人有西川欧阳江河翟永明王家新等 更多资料
1988年  《倾向》:陈东东张真老木西川贝岭等在北京创立《倾向》诗刊 更多资料
1988年12月  《女子诗报》:中国首份女性诗歌刊物《女子诗报》在四川西昌诞生,主编是晓音 更多资料
80年代代表诗人(上)  周伦佑 于坚 翟永明 王小妮 欧阳江河 廖亦武 孙文波 吕德安 韩东 骆一禾 更多资料
80年代代表诗人(下)  孟浪 陆忆敏 陈东东 万夏 杨黎 张枣 李亚伟 西川 海子 小海 更多资料
20世纪80年代  周伦佑,1952-,知名诗人,诗学理论家:《在刀锋上完成的句法转换》《燃烧的荆棘》… 更多资料
20世纪80年代  于坚,1954-,1985年与韩东等人合办诗刊《他们》:《诗六十首》《对一只乌鸦的命名》… 更多资料
20世纪80年代  翟永明,1955-,当代女诗人:《女人》《在一切玫瑰之上》《翟永明诗集》… 更多资料
20世纪80年代  王小妮,1955-,当代女诗人:《我的诗选》、《我的纸里包着我的火》… 更多资料
20世纪80年代  欧阳江河,1956-,原名江河,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透过词语的玻璃》… 更多资料
20世纪80年代  廖亦武,1958- ,1983年与周伦佑等人创办民间诗刊:《后朦胧诗全集》… 更多资料
20世纪80年代  孙文波,1956-,当代诗人:《地图上的旅行》《给小蓓的俪歌》《孙文波的诗》… 更多资料
20世纪80年代  吕德安,1960-,当代诗人,画家:《南方以北》《顽石》… 更多资料
20世纪80年代  韩东,1961-,80年代与李亚伟等人推出先锋派诗歌新潮:《有关大雁塔》《你见过大海》… 更多资料
20世纪80年代  骆一禾,1961-1989,1983年开始发表诗作和诗论,两次获奖:《世界的血》… 更多资料
20世纪80年代  孟浪,1961- ,原名孟俊良,当代诗人:《本世纪的一个生者》《连朝霞也是陈腐的》… 更多资料
20世纪80年代  陆忆敏,1962-,第三代诗人代表之一:《后朦胧诗全集》 更多资料
20世纪80年代  陈东东,1961- ,第三代诗人代表,1981年开始写诗:《海神的一夜》… 更多资料
20世纪80年代  万夏,1962-,1984年与李亚伟等共创莽汉主义诗歌流派:《后朦胧诗全集》… 更多资料
20世纪80年代  杨黎,1962-,1986年和周伦佑等创办《非非》:《小杨与马丽》… 更多资料
20世纪80年代  张枣,1962-,中国先锋诗歌的主要代表:《春秋来信》… 更多资料
20世纪80年代  李亚伟,1963-,1984年与万夏等人创立了莽汉诗歌流派:《后朦胧诗全集》… 更多资料
20世纪80年代  西川,1963-,原名刘军,曾与友人创办《倾向》:《虚构的家谱》《大意如此》《西川的诗》… 更多资料
20世纪80年代  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杰出的当代诗人:《河流》《传说》《但是水、水》… 更多资料
20世纪80年代  小海,1965-,本名涂海燕,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必须弯腰拔草到午后》… 更多资料
1991年春  《现代汉诗》:芒克唐晓渡孟浪默默等在北京创立《现代汉诗》诗刊 更多资料
1993年3月  网络诗歌:1993年3月诗阳通过电脑互联网大量创作发表诗歌,成为第一位网络诗人,网络诗歌诞生 更多资料
1994年  《存在诗刊》:1994年底陶春等创立诗歌民刊《存在诗刊》,发表70后诗人部分作品 更多资料
1995年  《橄榄树》:中国历史上第一份网络诗刊出现,诗阳担任主编,后有马兰鲁鸣祥子京不特桑克等加盟 更多资料
1996年  《终点》:诗歌民刊《终点》创刊,范倍担任主编 更多资料
1996年  70后:90年代中后叶开始出现一大批70年代出生的诗人,70后概念最早源于民刊《黑蓝》 更多资料
1998年5月  《翼》:周瓒穆青翟永明等在北京成立女性诗歌刊物《翼》 更多资料
1999年  《界限》:《界限》网络诗刊成立,创办人包括李元胜等 更多资料
90年代  中年写作:中年写作概念在90年代逐渐建立起来,该概念原提出者是肖开愚,后得到欧阳江河等的理论支持 更多资料
90年代  个人写作:90年代诗坛出现以个人写作为特征的诗歌创作立场,代表诗人有王家新等 更多资料
90年代  信息主义:诗阳等提出以信息论为基础的信息主义诗歌理论,代表诗人有诗阳九歌诺然克莱尔等 更多资料
90年代  民间写作:伊沙等提出强调叙述的客观化并注重语言的口语化的创作实践,代表诗人有伊沙徐江侯马等 更多资料
90年代  第三条道路写作:莫非树才谯达摩等提出在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之外的写作概念 更多资料
90年代  中间代:诗坛出现一大批60年代出生的没有参加第三代诗歌运动的以独立写作和本真写作为原则的诗人 更多资料
90年代代表诗人(上)  诗阳 李元胜 马永波 臧棣 树才 伊沙 余怒 吴晨骏 戈麦 蓝蓝 桑克 西渡 杨键 徐江 安琪 更多资料
90年代代表诗人(下)  孙磊 木朵 康城 朵渔 胡续冬 巫昂 范想 廖伟棠 沈浩波 吕叶 马兰 庞培 宋非 杨小滨 章平 更多资料
20世纪90年代  诗阳,1963-,原名吴阳,中国首位网络诗人,《橄榄树》创刊人;《远郊》《人类的宣言》… 更多资料
20世纪90年代  李元胜,1963-,当代诗人:《玻璃箱子》《1997年诗选》 《1998年诗选》… 更多资料
20世纪90年代  马永波,1964-,当代诗人:《以两种速度播放的夏天》… 更多资料
20世纪90年代  臧棣,1964-,曾获《作家》 2000年度诗歌奖;《燕园纪事》《风吹草动》《新鲜的荆棘》… 更多资料
20世纪90年代  树才,1965-,当代诗人:《单独者》《树才短诗选》… 更多资料
20世纪90年代  伊沙,1966-,原名吴文健,中国后现代主义诗歌诗人;《饿死诗人》《野种之歌》… 更多资料
20世纪90年代  余怒,1966-,当代诗人:《守夜人》《余怒诗选》… 更多资料
20世纪90年代  吴晨骏,1966-,作家,当代诗人:《棉花小球》… 更多资料
20世纪90年代  戈麦,1967-1991,原名褚福军,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慧星--戈麦诗集》《戈麦诗选》… 更多资料
20世纪90年代  蓝蓝,1967-,原名胡兰兰,当代女诗人:《含笑终生》《情歌》《内心生活》… 更多资料
20世纪90年代  桑克,1967-,1985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午夜的雪》《无法标题》《泪水》… 更多资料
20世纪90年代  西渡,1967-,当代诗人,1985年考入北大:《雪景中的柏拉图》… 更多资料
20世纪90年代  杨键,1967-,当代诗人:《在黄昏》《悲伤》《骰子的八面》… 更多资料
20世纪90年代  徐江,1967-,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诗集《我斜视》《哀歌*金别针》… 更多资料
20世纪90年代  安琪,1969-,原名黄江嫔。1988年7月毕业于漳州师院中文系:《1998中国最佳诗歌》… 更多资料
20世纪90年代  孙磊,1971-,曾参与编辑《久唱》《诗歌》《诗镜》等民刊:《诗歌》《述说》《声音》… 更多资料
20世纪90年代  木朵,1972-,当代诗人:《斜坡上的斜晖》《镶铜边的小鼓》《一夜成名》… 更多资料
20世纪90年代  康城,1972-,原名郑炳文,当代诗人:《漳州7人诗选》《康城的速度》… 更多资料
20世纪90年代  朵渔,1973-,原名高照亮,主编《诗歌现场》:《暗街》《史间道》… 更多资料
20世纪90年代  胡续冬,1974-,70年代出生诗人的代表性人物:《水边书》《槐花》《蔚秀园》… 更多资料
20世纪90年代  巫昂,1974-,原名陈宇红,1996年毕业于上海复旦中文系:《九十九只飞鸟和鱼》《最后一朵》… 更多资料
20世纪90年代  范想,1975-,原名范倍,《终点》文学网站和民刊主编:《车过仙鱼桥》《献诗》… 更多资料
20世纪90年代  廖伟棠,1975-,当代诗人,香港作家:《永夜》《随着鱼们下沈》… 更多资料
20世纪90年代  沈浩波,1976-,1996年开始诗歌创作:《一把好乳》… 更多资料
20世纪90年代  吕叶,湖南诗人,主持《锋刃》网络诗刊:《是谁在中间走着》《如此纯净的夜》… 更多资料
20世纪90年代  马兰,当代女诗人,橄榄树网站创立人之一:《一代人》《献词》《荷花少女》… 更多资料
20世纪90年代  庞培,当代诗人,散文家:《夜歌》《风中的味道》《蔷薇》… 更多资料
20世纪90年代  宋非,当代诗人,曾参加早期后朦胧诗运动:《林中路》《虚构图案》《轮回》… 更多资料
20世纪90年代  杨小滨,当代诗人,评论家,耶鲁大学文学博士:《穿越阳光地带》《景色与情节》… 更多资料
20世纪90年代  章平,当代诗人:《远不可及的事物》《三座房子放在三个位置》… 更多资料
2000年2月  《诗生活》:诗生活汉语诗歌网站成立,创办人有莱耳桑克等 更多资料
2000年3月  《诗江湖》:诗江湖网站成立,创办人为南人等 更多资料
2000年  《诗选刊》:《诗选刊》杂志创刊,前身是创刊于1985年的《诗神》月刊 更多资料
2001年4月  《或者》诗刊:《或者》诗刊电子刊物创刊,创办人为南人等 更多资料
2001年5月  《诗歌报》:诗歌报网站成立,创办人为于怀玉等 更多资料
2000年7月  下半身写作:沈浩波等创办《下半身》诗刊,从此下半身写作成为诗歌流派,并不断引起争议 更多资料
2001年底  荒诞主义:祈国飞沙远村牧野张小云等成立荒诞主义诗歌实验小组,荒诞主义诗派诞生 更多资料
2001年底  灵性诗歌:北京《诗刊》和蓝色老虎诗歌沙龙等提出以灵性为诗歌理论核心诗歌的理论 更多资料
2002年  新江西诗派:以谭五昌滕云主编《新江西诗派》等新江西诗人出版刊物为主,形成了新江西诗派 更多资料
2002年9月  诗先锋:陈肖海梦等成立诗先锋网站 更多资料
2002年9月  《第三条道路》:林童谯达摩创立《第三条道路》诗报 更多资料
2003年3月  垃圾派:皮旦(老头子)等创立垃圾派,出版有《北京评论》网刊 更多资料
2003年5月  新诗代:新诗代综合中文诗歌网站成立,主编是海啸 更多资料
2003年11月  丑石诗歌网:福建谢宜兴刘伟雄创办丑石诗歌网,“丑石”从此走向网络 更多资料
2003年  80后:出生于80年代的诗人在诗坛出现,2003年《诗选刊》及《海峡》等正式推出80后诗人专号专刊
7#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0 09:55:13 | 只看该作者
8#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0 09:56:19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13:46 , Processed in 0.07679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