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研究生教育是“学科教育”
大学教育是专业教育,研究生教育是学科教育。大学按专业招生,研究生按学科(二级学科)招生。专业与学科两者之间互为基础又相对独立。以“学科”为中心,它要求通过三年研究生教育,让研究生系统地掌握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具体包括:
(1)本学科的基础理论(核心理论),这是核心和关键,要求研究生对本学科的特殊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有全面的掌握;对本学科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有深刻的了解;对本学科的核心问题和前沿研究课题有透彻的领会。
(2)本学科的理论基础。学科的理论基础能够为学科理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论的指导,它是学科研究和发展的主要支撑点。理论基础掌握得越扎实、越宽厚,专业研究后劲就越大。但是理论基础不是研究的对象,而是研究的依据,这也就是说,在学科研究中, 理论基础的某些原理可当作不证自明的“公理”加以应用。例如,在我们教育学的学科理论研究中,就可直接吸收哲学、心理学、社会学这些基础学科的理论研究成果。
(3)本学科的相关理论。本学科的相关理论能够为学科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可资借鉴的思想方法,扩大学科研究的范围。它是学科研究和发展的“背景”,缺乏这种背景,把自己的知识面局限在一个狭窄的小天地里,株守一隅,视野不宽,会导致学科理论研究寸步难行。当然,对相关理论的要求,无论是深度、宽度,都不能和学科基础理论相提并论,也不能和理论基础等量齐观。俗话说得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相关理论的学习要注重吸收对学科理论研究有用的观点和方法。
(4)本学科的应用理论。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学术型的研究生教育以理论及其掌握为中心,但理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研究生在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的同时,一定要致力于思考基础理论的实践应用。具体来说,研究生一定要努力把理念概念化,理论策略化,要善于把所学学科原理转化为实践方案,从中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求实意识和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研究生是通过研究进行学习的学生
研究生当然是大学生,但不同于本科生,研究生的特点是通过研究进行学习。通过研究进行学习意味着什么?首先就学习对象而言,第一研究生要尽可能大量研读原著特别是一些经典名著,掌握许多第一手原始资料,并从著作中吸收前人的智慧,从而奠定深厚的学术根基;第二要经常浏览权威的学术刊物,掌握最新的研究成果,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紧跟时代发展脉胳。其次就学习方式而言,研究生第一要尽可能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进行学习,努力形成自己的判断和见解;第二要敢于质疑和批判,敢于超越和创新。第三就学习要求而言,研究生每学习一门课程、一个专题,都要努力完成一项作业,撰写一篇有质量的有独立见解的文章。
三、研究生要自觉接受导师的指导
导师制也是研究生教育的一大特点。导师关键在导,其核心内涵有二,第一是导向。方向对了,总有达到目的地的一天。导师是学术过来人,对自己学科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走向有较深的把握和透彻的了解。如同我们登山和旅游要有导游一样,研究生进入一个新的学科领域,特别需要导师的引领,目标在哪里?有哪些路径可以通往终点?导师的引领和导向是研究生有效学习的前提保证。第二是方法。方法对了,学习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导师是学科领域的研究专家,在学科学习和研究上有诸多的心得体会和感悟,而且往往在某些课题和方向上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总之,导师在学习研究上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和策略,它可以帮助我们研究生尽快进入学科学习和研究的前沿和核心。我们虽然实行导师负责制,但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应该是开放的,研究生不仅要向自己的导师学习,还要善于通过各种途径特别是学习相关课程,广泛从不同教授身上采撷和领悟做学问的经验和真谛。如果发现自己的研究兴趣和学位论文与别的导师的研究方向有较大的相关,照样可以经常请教,我相信我们的导师也是开放的。研究生培养是分工而不分家。
最后,衷心希望各位研究生通过三年的学习和研究,成为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学科专业人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