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小说:找到与学生生命的契合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9 07:20: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读小说:找到与学生生命的契合点 2011年12月08日  作者:吴泓  来源:教育时报
  这里,以鲁迅小说的专题学习为例。从2000年起至今,我所教过的四届学生尽管做过很多专题学习,但鲁迅小说专题却是每一届学生必做的,或在高一或在高二。实践证明,在高二上学期做更为合适,因为这时学生的思辨能力、研究能力日渐成熟,而我就是要通过学生对鲁迅作品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作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来训练和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研究能力的。
  鲁迅的伟大和深刻自不必说。作为一个中国人,特别是一个现代中国的高中生,不读鲁迅作品,就不知道中国的过去,更遑论中国的现在和将来。那么,怎样进行鲁迅小说专题的学习呢?
  首先,我觉得找到作品与学生生命之间的契合点很重要。不是有人说过“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吗?学生为什么怕周树人?原因就是我们没有找到鲁迅作品与学生生命的契合点。以我的经验,我把鲁迅的小说《伤逝》作为这个专题学习的开篇。从内容上看,这是一篇以探讨五四时期青年男女爱情为主题的小说。五四时期离学生很远,爱情主题却离学生很近,容易引起兴趣及共鸣;从思想上看,这又不仅仅是在探讨爱情,在爱情背后有更为深远的思想和寓意——妇女解放问题。这既是旧时代的问题,也是新时代的问题,学生研究探索起来会饶有意趣,思维富于挑战性。随后,顺理成章地延伸到鲁迅先生刻画的一系列妇女形象研究上来,如祥林嫂、柳妈、华大妈、杨二嫂、阿顺等。
  其次,作为小说类专题学习,自然就涉及小说究竟该“怎么读”的问题。从读《伤逝》开始,我就引入“新批评”细读法。北京大学孔庆东教授细读《伤逝》的例子非常好,我就让学生网上研读,加强对这一方法的掌握并运用到读《祝福》等作品中来。此外,我还引入“叙事学”分析法,如学生阅读《祝福》,我上传段双全的《鲁迅小说教学“叙述学”研究》和叶继奋的《双重叙事与“复调”主题》给学生研读;引入“符号学”分析法,如学生阅读《药》和《祝福》,我上传王白云的《鲁迅小说中叙事符号的量化分析》让学生研读,以此来加强在原作阅读时的运用,理解鲁迅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鲁迅忧愤深广的内心世界。我之所以引入新的解读方法,主要是避免以往仅以社会批判学来解读作品的太过单一,为学生解读作品打开“新视界”。
  再次,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计25篇,篇篇都读,时间不容许。根据专题学习要求我确定如下研究方向并选定阅读篇目:知识分子形象的,我选定篇目如《狂人日记》《祝福》《伤逝》《在酒楼上》;妇女形象的,我选定篇目如《故乡》《祝福》《伤逝》《在酒楼上》;小市民、农民(流民)形象的,我选定篇目如《阿Q正传》《故乡》《药》。这样,学生就能够对鲁迅小说的人物形象和思想内容有一个全景式的掌握和理解,就能够学习其语言描写环境的全面细致、人物刻画的入木三分和针砭时弊的力透纸背,就能够领悟其在表现形式上被誉为“创造新形式的先锋”(茅盾语)的真正内涵及艺术价值。
  最后,研究鲁迅小说不仅仅是研究他一篇篇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语言及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理解他作品的价值和意义。为此,学生学习可以“先分后合”并进一步提出:鲁迅为什么要塑造这一系列人物形象,要讲述这么多人间惨剧?什么是“思想家”?什么是“革命家”?与同时代作家或后代作家相比,为什么说鲁迅是最伟大的?从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历史看,鲁迅揭示“吃人”的社会本质和揭露“国民劣根性”的深刻的认识价值和现实意义何在?现实生活中,阿Q阴魂不散,你从哪些社会现象看到了阿Q的影子?等等。以提出问题为起点,以研究问题为过程,以自主解决问题为终极目的,只有到达此境界,专题学习的任务才算完成。
  为什么我们要阅读小说?我以为在各种文学体裁中,小说反映社会生活是最为全息式的。它可以让我们破译遥远地域人们生活一幅幅图景的密码,领略不同民族、不同部落的人情世态,风土风俗,感受“那个时代”人们聚散离合的喜怒哀乐和爱恨情仇,鼓励并提醒我们记住勇气、希望、荣誉、尊严、怜悯之心和牺牲精神。一句话,小说让我们体验到不一样的人生。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新安中学 吴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2 08:48 , Processed in 0.07677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