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化救赎的力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8 12:56: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化救赎的力量白先勇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11月28日   13 版)
    我今天坐在这里非常感动,有这么多的朋友学者,都来参加这个盛会。大家都讲到了文学,文学在我们那个时代是大写的,文学高于一切,文学最能够投射一个民族的心灵精神的力量。文学也许在实用方面,对股票没有用,文学也不能够健身,杜甫写的《秋兴八首》也没有挽回唐朝下一步的命运。可是文学是非常重要的情感教育,没有文学的教育,人还处于野蛮时代,所以文学的确有教化。文学最能够拉近人类心灵。两岸也许政治方面、历史方面、地理方面隔了很远,可是我觉得我们整个精神的传统是同一的,我们讲杜甫是我们共同的精神滋养,文学最能够弥补任何的历史或者是政治造成的创伤。

    这几年我在制作昆曲,昆曲不是我的本行,我是跨行的作者。但我一直有一种焦虑,焦虑我们文化的思维。毋庸讳言,从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我们的传统文化一直处于衰落的状态,在文化上的发言权几乎失去了,由西方主掌。我们内心中总有一种愿望,希望有一天,能恢复我们的大汉天声,我们过去几千年的传统,有一天把它重现光芒。这是一百多年来,我们内心中压抑的痛苦,我们文化这样衰落下来,整个民族好像失魂落魄似的。怎么样重新找回我们民族的灵魂,我们的文化是最大的救赎力量,要靠着我们文化的救赎来重新振奋整个中华民族。昆曲在我来看只是一个文化的载体,它在明朝成就很高,在我看来它跟我们的青铜器,跟我们的宋朝瓷器,它们的家是一样的。我也希望昆曲能够复兴,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实验,是不是有几百年的传统、几千年的传统,能够到现在二十一世纪还能重现光芒,怎么把过去跟现代接起来,我们几千年的文化现代意义在什么地方,我觉得在昆曲方面有些体验。

    我们在北大演出的时候,三进北大,最后一次是2009年12月,零下9度,在百年纪念堂,2400个座位,三天满满的学生。天寒地冻,演出完学生们不肯走。我看他们脸上都发光,好像参加了一个文化的仪式似的,精神度提高了。我冷的不得了,我要去睡觉,但是他们还不走,他们一个一个来跟我握手。有一个同学说,白老师非常感谢你把这么美的东西带给我。我非常感动,这就是我的心愿,我希望我们的年轻学生、年轻人,一生中至少有一次看到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美而受到感动,得到精神上的依归,再来重新亲近我们自己的文化。那一刻,我这么多年来的辛苦也就感到欣慰了。昆曲的美跟情是两种救赎的力量,我们非常需要。中国传统文化,它的美和它的情,情是人情,我们很需要。在做昆曲的时候,我希望这个传统能够恢复起来。俞平伯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在北大开昆曲课,我现在也在开昆曲课,也是俞平伯他们的精神再继续下去,至少在北大撒种子。有一天我们希望这个种子会发芽。

    我一个人的力量太有限,后面其实是一大堆昆曲义工,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愿望、一种悲愿,希望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天重新恢复它过去的荣耀,过去的光芒。二十世纪过去了,二十一世纪是关键的时刻,我们这个世纪是复兴我们文化最重要的时候,如果我们再错过这个世纪,可能我们文化真的很难再回头了。这是我们走在十字路口的时候,如果我们有这个心,大家群策群力,我们这么悠远的传统有一天会复兴。这就是我做昆曲时候的一个愿望,也是很多人心中潜伏的愿望。

    历史是一个民族最重要的记忆,我们这个民族非常尊敬历史、注重历史。我们有春秋大义,司马迁在牢里还能完成《史记》。历史对整个中华民族来说,是道德上、精神上非常重要的标杆。我觉得现在也是一个重要时刻,我们已经有条件把历史的真相还原。比如说我们的抗战史是多么重要的历史,是整个二十世纪中华民族抗击外族入侵。这么重要的一个历史,如果我们自己都说不清,我们也不能责怪日本人。我们自己先要把真正的历史写清楚。所以我觉得这次的会议可能也是一个起点。我的书可能也引起大家的一些注意,引起大家的探讨,希望从这里开始,我们至少在军事史方面、在抗战史方面,我希望能够有历史学家,跳出两党的观点,能够大家合作起来写一部放诸于世纪的信史。西方他们对于二战的采访,有好多纪录片。我们当然也做了,可是规模跟他们比起来还差的太远。我们也可以做很多这方面的事情。

    我稍微讲一讲从《台北人》到《父亲与民国》,这两本书中间隔了五十年。我讲讲这两个的关联,它的形成,讲讲我自己的心路历程。

    《台北人》这本书当时我写的时候是怎么样的心情,可能要从这首诗讲起。我那时候引了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旁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其实我那时候在大学里面已经念过一些唐诗,也念到刘禹锡的诗,对他金陵怀古的那几首诗也深有感触,但是我没有想到我在写《台北人》的时候,那是1965年,我在美国,我第一篇写的是《永远的尹雪艳》,我写第一篇的时候,突然间我觉得这首诗给我一种主题引导性的灵感。我这篇小说发表在我自己办的《现代文学》上,1965年。第一篇我就引了这首诗,后来有十四篇。现在回头想,那个时候诗里面的故事、意境、感触,大概那时候我已经有了概括性的、主题性的一种想法了。后来我写《台北人》的时候,诗的主题在引导我。这首诗是讲西晋东迁的历史,很多那个时候的大家,王导、谢安,晋朝的那些望族大家,从北边南迁,西晋东渡,到了现在的南京金陵那边,后来建立了东晋。那是中国汉族大迁徙,从北方到南京,这种历史给了我一些感触。我很喜欢一本经典著作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那里面记载了很多东晋的人,东渡以后对于从前洛阳、长安,对从前故都的怀念,所谓亲情堆砌在这些故事里面。

    那时我自己刚好经过1949年的大变动,我大概十几岁,刚刚有一点朦朦胧胧的感觉,天翻地覆的大变动。这种大迁徙、大变动,西晋从洛阳、长安迁到南京的经历,1949年国民政府从南京迁到台北,所以在这方面让我有了一种历史平行的想法,所以这首诗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当然刘禹锡写这首诗的时候,那时候唐朝盛世已经往下衰落,他也是深有所感,历史的沧桑、历史的兴衰,在他的金陵怀古里面,他是唐朝人,写晋朝的时候是以古寓今。我写《台北人》可能也有以古寓今的背景在里面,历史的架构已经在那个地方了。

    我小时候去过南京,秦淮河那些地方我都去过,这个也很有关系。我到过的地方,刚好历史上的转折给我有了一些历史的架构跟依附。当然,《台北人》的故事都是写大陆各地迁到台湾的那些人的命运,那些人的遭遇,他们的家国身世之感。我写这个的时候年纪还比较小,大概二十六七岁开始写的,写完不过三十一二岁。我那时候等于写我父亲他们那一辈的遭遇,小说里面都是一些中年以上的人,所以我是替我父辈写他们的沧桑。我是用文学的方式,不经意的把他们写出来,当然那里面是从上到下的阶级都有,所以我也看到迁徙到台湾去的那些人的命运,他们对家国思乡的那种乡愁,我都深有所感,所以《台北人》就这样一篇一篇写出来了。的确,历史占有很重要的成份。虽然那些故事大部分都是虚构的,小说的本质就是虚构,不是虚构就不是小说。所以它是虚构的,可是虚构的故事后面,如果不是写历史的事实的话,也是历史的感受。虽然在《台北人》里面有武昌起义,有五四运动,有抗日,还有国共内战。现在来想,这一切恐怕是从刘禹锡这首诗来的。所以传统的重要就在这个地方,唐诗、宋词是当时我们这个民族最高成就之一,唐诗也是我精神的食粮,很重要的精神食粮。所以刘禹锡的七绝让我产生很大的灵感。

    时隔五十年,我写了我父亲的身影集,把它编著出来的时候,回头看看,两本书互相的照应,自己想想也不可思议。我年轻的时候恐怕写不出来,我那时候写文学,是一种感性,而现在是很多的理性在里面。我有一个朋友,聂光远先生,他在戏曲界很有地位。他看完这本书,他说你的《台北人》是用文学写历史沧桑,《父亲与民国》是用历史写历史的沧桑。我想他讲的很对。刘禹锡的一首诗“人生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我认为中国文学最高的境界可能就在写这些历史沧桑,杜甫的《秋兴八首》恐怕是唐诗的高峰。所以我们的确是一个非常看重历史的民族,现在回头看看,历史对我有这么大的影响也不奇怪。

    我之所以做昆曲,缘于我们作为中华民族一分子,我们都有失落感。我形容整个民族二十世纪失魂落魄,因为我们的文化衰微。我们看到西方的音乐、西方的绘画、西方的舞蹈,他们的兴盛,我们当然也欣赏了,但心里面总有一点隐痛,怎么我们的东西没有这样。他们有世界的发言权,他们说好就是好,他们说不好就是不好。当然我也去听贝多芬,我对西方文化由衷的敬佩,他们的成就太伟大了。但是我们自己的文化,一直处于这么衰微的地位,我非常的失落,焦虑,而且很不舒服。我们汉唐的时候,宋朝的时候,甚至于明朝的时候,我们那时候没有比他们低,有时候还比他们高。他们在黑暗时期的时候,而我们是最精致瓷器拿来喝茶的。是不是有一天我们大汉天声,有这样的梦想。我们的二十世纪,内忧外患太多,的确不宜于文化的建设。二十一世纪来了,希望不要再有战乱,不要再有动乱,在和平时代的时候,正是我们可以建设文化的时候。

    要建设文化,第一步要从基础开始,自己破坏的、自己失落的太多,先要把根基建好。我们把古文化里面能够滋养我们的,我们重新把它发扬光大。可能有一天,希望在这个世纪,必须这个世纪,不能再等了,再等的话真的太晚了,人家跑的太快了,人家建设太多,我们不能再等了,必须在这个世纪要有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华民族整个的文艺复兴。这时候要播火种,昆曲是其中之一。昆曲的确是代表明朝的文化成就高峰之一,也是中华文明在明朝时候几乎烂熟的时候,才有那么精致,几乎有一点颓废的味道,也是精致的不得了。苏州的假山假石那么精致细巧,是中国文化到了最细致时候的产物。在我来说,昆曲的复兴是我们大的文艺复兴的第一环。西方也是,西方有些国家,他们的文艺复兴也是从戏剧开始的。我很希望现在的大学生再来一次我们的文化运动,这是我的一个悲愿,人总是要有梦想,但是我这个年纪老早就应该梦醒了,但是我不愿意醒来,青春梦还在做。我梦想有一天,我们的文化兴盛起来,我们的戏剧、音乐、文学恢复唐朝、宋朝那个时候的样子。我们吟宋词美的不得了,但是不见了,这是我们文化最大的损失。现在宋词都能唱还了得?我们的元曲也不能唱了,文化丢掉了真的会永远消失的。所以昆曲在我们这一辈人衰微了,没有人会唱,没有人会演,可能昆曲就没有了,那对我们的文化,就跟宋词元曲一样,是多大的损失。从五四以来我们的教育还有很大的问题,很大的缺陷,我们有系统的把传统文化的特色排掉,不教中国的音乐,不教中国的绘画。我们的教育是文化自残,自己砍掉了,难怪我们的文化衰微。所以我们从基本教育开始,这个很重要,这就是我们文化的一个救赎的力量。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8 12:57:52 | 只看该作者
“种子已经播下”陆建德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11月28日   13 版)
    如果我可以把这几天的会议比成一场大戏的话,那么高潮就是白先生的讲话。白先生为这场大戏做出最精彩的演讲,让我们向他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感谢。我现在讲的是修辞学上所说的突降,用于戏剧的平和收场未尝不可。我愿意作为白先勇作品的读者和观赏者、这次会议的参加者来谈一些个人的感受。

    白先生在讲话中多次用了“种子”这个词,使我深深触动。我想白先生是一个通过文学和艺术的实践播撒文化种子的人。不论他在大陆、台湾还是香港,他对两岸三地的年轻一代都寄予了最大的希望。

    我们会议的主要议题都与历史以及文化遗产的继承发扬相关。白先生的写作经常涉及历史,大陆“文革”期间,他身处台湾、美国,有一些当时的大陆人难以体会的历史反思,比如他的短篇《冬夜》提出应该如何评价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问题。今天我们可以从白先生本人的讲话中得到印证:他对文化上的过激主义是不敢苟同的。《冬夜》里的旅美教授吴柱国回到台北,见到他往年的同事同学,谈他在美国的经历,包括有些让他感到尴尬的经历。在一次研讨会上,一位年轻的美国学者做了演讲,题目是五四运动的重新评价。他说:“这批狂热的中国知识青年,在一阵反传统、打倒偶像的运动中,将在中国实行了二千多年的孔制彻底推翻。这些青年,昧于中国国情,……造成了中国思想界空前的大混乱。但是这批在父权中心社会成长的青年,既没有独立的思想体系,又没有坚定的意志力,当孔制传统一旦崩溃,他们顿时便失去了精神的依赖,于是彷徨、迷失,如同一群弑父的逆子……”。吴柱国教授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参与者,听了美国学者的这番批评沉默无语,悄悄离开会场。我想,白先生没有详细交待吴教授的心理活动,但是给读者留下了很多思考的空间,很多回味,可能还是苦涩的。《冬夜》创作于六十年代后期,当时大陆上“文化大革命”正在进行之中。相隔差不多半个世纪的两场运动是否有着某种关联?

    白先生说过,在台湾,民国史曾经有点犯忌,大家不愿多谈。其实两岸史学界在这一领域已做了不少出色的研究。有些问题的讨论还可以深入,例如新文化运动期间某些全盘否定中国文化的偏激倾向(白先生今天称之为“文化自残”)。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也出现过所谓的中国文化的复兴。胡适先生还在1933年专门到美国演讲,题目就是中国的文艺复兴(renaissance)。但是他那个所谓的复兴也留下了遗憾。我相信白先生说的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要发扬光大“大汉天声”,现在是与过去接续的,那将是真正的继往开来的文化复兴。

    我们都肩负着中华文化复兴的历史责任,都要接过白先生手里的接力棒,奋力向前,把文化种子撒播到两岸三地各个地方,乃至全世界。昆曲的种子,已在北京大学、苏州大学以及其他一些大学播下,它们将在年青一代中开花结果。近二三十年,很多中国孩子拼命学钢琴、小提琴,这个学习大军的人数是巨大的,而且中间也出现了像郎朗那样优秀的人物。但是在我们自己的文化艺术领域,在包括昆曲在内的各个剧种,我们也要有这样的天才。在目前来看,我们还没有理由感到乐观。

    白先生说到,希望在2019年,也就是“五四”百年的时候,大家会看到一些新气象。这个话背后既有莫大的希望,但是也略有反讽的意味。我们曾经走过这么漫长的道路,有曲折,有重复,在有的路段上我们甚至自残,用力过猛。如何恰当评价所有这一切,这篇大文章还没有好好做出来。《新青年》诸位英雄除了反孔,还一律反对中国旧戏,他们觉得京戏和各种地方戏曲没有任何可取之处。但是也有少数人在那个时候敢于发出独立的声音。北大法学专业四年级有一位学生叫张厚载,他说中国传统戏剧有很多好处,比如说“指而可识”,非常简单,即便是“八十万大军”,也只要用象征的手法就可以表现,这在西洋戏剧上做起来就很难。这样的观点使得几位老师很不高兴,张厚载竟在临近毕业的时候被开除了。那样的声音在1919年的北京大学比较孤立,但是我相信现在一定会赢得很多的掌声。

    要复兴中国文化,并不是说只在中国本土的传统文化中发掘。五四先贤开放的态度、比较的眼光也很重要。白先生和当年台大外文系出身的作家非常善于借鉴、比较,但并不是引经据典,或者是让读者时刻意识到他们在学国外某位大师。白先生把英语文学中学到的东西巧妙地用于自己的创作,几乎不留痕迹,这种“化”的本领是最不容易的。《玉卿嫂》的叙述大致取儿童视角,这在中国传统文学里面是不多见的,但是白先生能用儿童视角讲出成人世界的复杂故事来。视角的运用也许是十九世纪后半叶开始的西方现代派创作的特点。美国旅英作家亨利·詹姆斯笔下的小女孩子梅西(《梅西所知道的》)看到的成人世界让她困惑,那里有性爱,有堕落,有欺骗,有背叛,但是梅西就是在默默的观察中慢慢走出了自己的童年,这也是她的成人仪式。《玉卿嫂》完全是中国场景下的中国故事,但是与世界文学有呼应。更微妙的是,白先生并不是简单地把道德伦理概念贴到人物脸上去,他拒绝“好人”、“坏人”那类幼稚的语言,而是让我们进入儿童叙述者、玉卿嫂和庆生的内心世界,对当事人产生深深的同情的理解。我们理解为什么玉卿嫂抓住庆生不放如同抓住生命一般,理解她面临真相时的绝望;我们也理解为什么庆生想离开玉卿嫂,渴望独立于她的情感生活。白先生呈现了人性的脆弱和温软,写得非常好。

    大陆跟台湾的文学发展脉络有所不同,对大陆作家来说,阅读台湾文学往往有意料不到的收获。我们虽然使用共同的语言,但是历史文化的参照体系不大一样。白先生作品里的对话写得很好,而对话是中国古典小说的精华。乾隆年间的社会中某些阶层有说话的艺术,那是高度文明的体现。没有社会的滋养,曹雪芹也写不出来一系列因自己的言语而获致丰满的人物。文学是滋养人的,但是它也需要社会的滋养,如果一个社会不需要细腻多变的交往的艺术,那么它的文学中对话的艺术就无由产生。文化上由高就低是十分危险的,一个粗鄙的社会不需要讲究的对话。要写出不输于《红楼梦》这样的作品,还是要花大力气培植我们的社会。大陆的作家,尽管得到国际上的认可,还是要花大功夫,吸取更多的社会营养,同时又培育一个渐趋文明的社会。

    这次会议有很多史学家参与。二十世纪英国著名史学家G.H.Plumb写过一本叫《过去的死亡》(The Death of the Past)的书,很好,可惜还没有翻译出来(2004年新版由当今两位大史学家夏马和弗格森作序)。Plumb说,中国有很多的历史,但是并没有史学(historiography)。这句话说得不一定对,如能促进我们的自知,那也很好。也许中国史学比较偏重正史,而正史的视角只有一个,是排它的。史学家必须有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一个人、一次事件的本领,然后才能写出经得起推敲的历史来。白先生写他的父亲,实际上是要给“标准的”(不管是大陆的还是台湾的)正史提供另外一个版本,这是很重要的。丰富的史学所产生的必要条件,就是要有不同的正史之外的声音。这大致可以说是国际史学界的共识。现在史学家特别重视传记写作,夏马写法国大革命,就通过一个个具体人物来写。而且史学家也告诉大家,有很多历史并不像大家所想象的那样确定,于是他们也会用小说家笔法写一个人的故事,而且取不同的视角。我们读下来会发现,原来以为非常确定的事情,换一个视角看可能就跟原来的印象不一样。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意识到历史的多种可能性,这样我们对民国历史,包括北伐之前北洋政府的历史和晚清的历史,会产生一种温情的理解。

    温情的理解会使“大汉天声”顺畅响亮。一个民族内部有很多互相不共戴天的派别,就发不出自己洪亮悠扬的“大汉天声”。有时候读民国历史,经常会发出很多的感叹,我们看到这家说歼敌多少多少,叙述者心里毫无痛感,仿佛死伤的士兵只是数字,不会出血。“歼敌两万”就好像消灭了老鼠和蟑螂一样。其实大家都是兄弟。美国内战的文学(即美国南北战争文学),可以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士兵(不论是北军或者还是南军)拿着枪,对准对方的士兵,眼睛就模糊了,扳机都扣不下去,因为即将被子弹击中的人,可能就是自己的亲戚朋友。那些士兵还有“美国人”的观念,国家和民族大局的观念,但是我们这种观念相对比较少。所以我们也希望通过白先生回忆白崇禧将军这样的著作,让读者对过去的历史有宏观的认识,允许不同的可能性存在。梁启超1919年去访问英国的时候,他在伦敦议会大厦和西敏寺看到克伦威尔的塑像,也看到查理一世和查理二世的塑像,这些人物代表了不同的立场和利益,但是英国人一起纪念他们。梁启超突然有所感悟,他说,英国人有一个国家的观念在,人们知道自己国家的历史是这样演变过来的,不同的人在特定的时期对历史做出了不同的贡献,都值得后人纪念。朝代思维模式在我国有渊源,但是朝代往往会排斥异己,在民族内部制造创伤。一个学会抚平历史创伤的民族才会真正强大。

    这里的与会者很多从香港、台湾赶来,大家一路辛劳,但是我们这个会议的模范参与者非白先勇先生莫属。说到这里,真是有点“欲罢不能”。我还想对白先生的作品有一个呼应。北京的冬天已经到来,初冬气温很低,今晚气温最低大概零下三四度。但是在我们关于白先勇先生艺文创作成就的讨论会场,你如果进来一看,就会发现会场里“春色如许”。相信散会以后,与会者会带着身上的春天的温暖,在北京初冬的天气里,把两岸文化合作的种子播撒。宴席总是要散的,今天很不幸,就要结束了,但是我也相信白先生走到哪里,套用海明威的话来说,哪里就有文化上的流动的宴席,哪里就播散下“大汉天声”的种子。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主办的“白先勇先生的文学与文化实践暨两岸艺文合作”学术研讨会日前在北京召开,本版是作者在会上的发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18:52 , Processed in 0.11574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