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孝感摄影家[不存在]先生供图:彭杉影小说集《我是杨青春》首发式现场-2013.3.31孝感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3-4-9 15:45:27 | 只看该作者
收获》主编宣布罢看《文学报》:批评已越过底线2013年04月09日 来源:新京报 作者:吴永熹 李永生





《收获》杂志执行主编程永新
4月7日,《收获》执行主编程永新发了一条微博,宣布“再也不读《文学报》了”,对该报“新批评”专刊上发表的李建军批评莫言的文章表示抗议。程永新在微博里写道:“如果说以前对王安忆《天香》的批评、对贾平凹《带灯》的批评只是显示幼稚可笑而已,那么李建军对莫言的攻讦已越过文学批评的底线,纯意识形态的思维,‘文革’式的刻薄语言,感觉是已经疯掉的批评家要把有才华的作家也一个个逼疯!”
之前,《文学报》的“新批评”专刊经常对著名作家发表批评之音,现已出版40多期,被批评的作家包括王安忆、贾平凹、迟子建等。
当记者致电程永新时,他表示正在开会,没有对此事做出更详细的解释。记者也联系了《文学报》主编陈歆耕,他表示尚未看到程永新微博,需要在稍晚些看到微博之后再做出回应。不过,程永新的同事,《收获》杂志编辑叶开对此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叶开说,“我认为没有任何作家的作品是不可以评论的。王安忆、莫言、贾平凹,他们的作品都可以评论。但现在连续的几篇评论都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预设立场,其立意不是文学评论,就是想要把著名作家拉下马。举个例子,之前对于东北作家迟子建就曾发三篇这种文章,这已经偏离评论了。”
叶开认为,作家和评论家是相互共存的关系。作家创作出作品,评论家以评论建立自己的批评品格。两者如果能够和谐共存,可以对文学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对于《文学报》的“新批评”专刊,叶开表示持保留意见。“这个栏目是破坏性的,目的是把著名作家拉下来。这不是评论该有的形态,是刻意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 02:25 , Processed in 0.06028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