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15|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明星成长故事集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27 14:21: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明星成长故事集锦
——为梦想而奋斗
  他们是璀璨的明星,是众人的偶像,在光环背后,他们的成长故事值得我们思考。曾几何时,我们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想,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心中最初的梦想都到哪里去了呢?因为一路走来跌跌撞撞,自己渐渐麻木了、放弃了,在总是抱怨这个世界的同时,梦想自然就更加遥不可及了。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忍受人生的痛苦时,不要被残酷的现实磨灭那些梦想,只要心中有梦想,并付诸行动且奋斗到底、永不放弃,就一定能让梦想照进现实;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除了拥有梦想外,拥有爱的能力、宽容的心境、谦虚的品质、正确的人生姿态等对成功也很重要。

http://xnjyw.5d6d.com/viewthread.php?tid=42293&extra=&page=1
http://xnjyw.5d6d.com/viewthread.php?tid=42293&extra=&page=1
http://xnjyw.5d6d.com/viewthread.php?tid=42293&extra=&page=1
http://xnjyw.5d6d.com/viewthread.php?tid=42293&extra=&page=1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7 14:22:12 | 只看该作者
请为梦想而奋斗
郁海红

  朋友从QQ上传过来一个视频链接,并发过来一行字:让泪水洗刷一下我们久被蒙尘的双眼吧。
  打开链接后,才知是英国最著名的电视选秀节目《英国达人》,视频是其中的一场比赛。只见一位打扮老土、身材臃肿、相貌平平的中年女人,左手叉腰笨拙地走到台上,几乎是语无伦次地告诉评委和观众:自己名叫苏珊·博伊尔,是苏格兰人,家在一大片……一大群……一个村庄,今年47岁。台下的观众,也许是习惯了看舞台上活力四射的身姿、曼妙的舞步、年轻俊俏的面容,对她露出了鄙夷的神情,连那位评委都有点不屑:你的梦想是什么?博伊尔答:做一名专业歌手,像音乐剧著名演员伊莲·佩姬那样。这时台下观众甚至喝起了倒彩,当她说自己要演唱《悲惨世界》里的曲目《我曾有梦》时,评委有点不耐烦道:那就请你表演吧。
  音乐响起,她刚唱了一句,现场观众就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声,三位评委更是不同程度地睁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接下来,每唱一句,就会赢得一阵掌声,仿佛刚才给予她的鄙夷,瞬间被这天籁之声转化成了欣赏,整个现场,如同一场追星演唱会一样,一波波尖叫、一阵阵掌声,直到博伊尔将歌曲演唱完,现场一直处在高潮状态。
  演唱结束后,博伊尔径直往幕后走,被评委叫住,他说:这是我三年评客生涯中最惊喜的一次,刚开始你说自己想成为伊莲·佩姬那样的人,大家都在嘲笑你,但现在,没有一个人会嘲笑你了。那位女评委,更是激动地流下了眼泪:能在此聆听您的歌声,是我至高的荣誉!就连那位开始有点故意刁难她的评委也由衷地说:你可以衣锦还乡了,我们三位评委给了你三个“YES”!博伊尔听后开心地在台上跳了好几下。
  博伊尔出生时因缺氧导致脑部受损,因此产生了学习障碍,加上其貌不扬,从小便常常遭到同学的欺负嘲弄。多年前母亲生病,由于要全心照顾母亲,歌星梦更是只有深藏心底。待她九十一岁的母亲去世后,她就和一只小猫住在一起。她乐于在教堂做义工,她从未谈过恋爱,也从未被男人吻过。参加这场选秀节目是在她母亲过世两年后的首次献唱,也是她第一次受到外界肯定。短短几天,她演唱的视频点击率飞速增加,网友留言不计其数,其中留在第一位的说:不在乎年龄大小,触摸梦想多么美好!各大媒体也争相采访她。她说:之前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但我一直没有放弃歌唱,必须一步一个脚印,终究会成功的,只要你不放弃奋斗。博伊尔一下子成了全球名人,有媒体笑言:博伊尔红过奥巴马!
  曾几何时,我们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想,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心中最初的梦想都到哪里去了呢?因为一路走来跌跌撞撞,自己渐渐麻木了、放弃了,在总是抱怨这个世界的同时,梦想自然就更加遥不可及了。博伊尔的歌声告诉我们:在忍受人生的痛苦时,不要被残酷的现实磨灭那些梦想,只要心中有梦想,并付诸行动且奋斗到底、永不放弃,就一定能让梦想照进现实。
                     (选自《扬子晚报》,略有删改)
【赏析】
  什么叫自强不息,什么叫奋斗不止?博伊尔用她的经历作出了最生动的诠释。这个凭借自己的努力,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的女性,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深钦佩。让我们一起把博伊尔这个名字铭刻于心,和她一起,笑对不幸,勇往直前,让自己的梦想开出最美丽的花朵。
3#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7 14:22:47 | 只看该作者
谢霆锋:天道酬勤

  都说他很幸运,天生一张帅气的脸蛋,光靠耍帅装酷就能成为电影的主演。人们不知道,为了拍好电影,无论多难的动作他都自己尝试,不用替身,尽管一身是伤,但还是坚持自己上。还不到30岁,他就全身上下伤痕累累,医生说他的骨头老化程度,相当于一个40岁的中年人。拍摄《十月围城》的时候,他更是将自己英俊的面容进行“毁容”,剃光头、拉刀疤、赤脚在烈日下跑,他要靠演技彻底征服观众。前辈王学圻感叹地说:“为了力求真实,保持角色的状态,他可以5天不卸妆,是我最佩服的演员。”
  他叫谢霆锋,2010年4月、2011年4月,两次分别凭借在《十月围城》与《线人》中的精彩表演,荣获香港电影金像奖。这时,人们不再说他运气好,而是由衷地送上四个字:天道酬勤。
4#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7 14:23:20 | 只看该作者
人生也如跨栏
崔鹤同

  人生也如跨栏。
  毫无疑问,曾经的“跨栏王”刘翔一路跑来可谓顺风顺水,意气风发。
  13岁时他获得上海市少年田径锦标赛乙组冠军,19岁打破男子110米栏亚洲纪录,并打破和刷新了保持长达24年之久的110米栏世界青年纪录。2004年雅典奥运会他以12秒91平了世界纪录,夺得了金牌,成为中国田径项目上的第一个男子奥运冠军;2006年7月12日,他以12秒88的成绩获得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金牌,并打破沉睡13年之久的世界纪录;2007年8月31日,在日本大阪举行的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10米栏决赛上,他又以12秒95获得冠军,从而成为首个集奥运会冠军、世锦赛冠军和世界纪录保持者于一身的男子110米栏大满贯得主。
  然而,当古巴田径运动员戴伦·罗伯斯2008年6月13日在男子110米栏的比赛中跑出了12秒87,打破了刘翔创造的12秒88原世界纪录,人们满怀期望刘翔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罗伯斯一决雌雄卫冕冠军时,刘翔却因伤退出了比赛,冠军由罗伯斯夺得。
  雄鹰折翅,刘翔一下子从“神坛”跌落下来。懦夫!骗子!装病!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虽然大部分人满是宽容、同情和理解,但谩骂、质疑和轻视仍长期弥漫。
  其实,刘翔的脚伤已积重难返,北京奥运会前的一些比赛他是咬牙硬挺着的。在北京奥运会候场时他狠狠地用右脚踹墙壁,以痛止痛。在休息室里,师傅、指导和队医,三个人摁住他的脚,在他右脚跟腱处不停敲打,让疼痛处麻掉。当时他鬼哭狼嚎地叫,整个身体都在发抖,浑身直冒冷汗。
  这些情况外人怎能知道?期望愈高,失望愈大。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谁让你是英雄。
  接下来是治疗脚伤,远赴美国。
  他躺在手术台上,主刀医生克兰顿惊呼:“你是怎么坚持的?翔,你知道吗,跟腱处的伤势,就等于你的鞋底里藏着很多小沙子,你天天踩着他们训练、比赛,你,太不可思议了,你太幸运了,否则早就可能倒下了……”
  其实,刘翔本来早就要“倒下”,“刘翔加油”“刘翔哥哥加油”,及至“刘翔叔叔加油”,让他很感动,他不想让大家失望,所以他一直在勉强坚持。
  经过治疗和康复,2009年9月20日,黄金联赛上海站,刘翔以13秒15拿到亚军,但他心中的那口气还是顺不过来。他认为自己再也无法进一步突破了:“我脚不行了,我不想比赛了,我只想混到退役算了……”   “我们也不要求你太多,你还年轻,要学会珍惜。你现在退役我们也没意见,但是这个结,只有你自己去解开。你要记住,人的一生要跨过无数的栏,你现在所经历的只是其中的一个……”
  那一夜,父子俩泪眼相对。父亲的这些话,刘翔牢牢地铭记在心间。
  2010年5月23日晚,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刘翔只跑出了13秒40,名列第三,甚至还排在史冬鹏之后。
  对此,刘翔并不沮丧。他深知,他最大的对手是自己,他现在不是在和别人比,是在和自己跑。于是,他与师傅孙海平开始了一段从零开始的真正复兴。他们又两次赴美进行康复治疗。20多天的美国训练,刘翔瘦了8斤。之后是科学的、系统的、大剂量的训练,刘翔也跑到过13秒以内。师傅说,“重夺世界冠军,这不是白日做梦”。
  2010年11月24日,经过27个月的沉寂和洗礼,在第16届亚运会上,刘翔有保留地以13秒09打破110米栏亚运会纪录实现三连冠,外界齐声高呼“王者归来”。刘翔说,这枚金牌,这个成绩,意义非凡,不亚于雅典奥运会的那枚金牌。刘翔豪气十足地向罗伯斯下战书,要把世界纪录抢回来。
  人生是在跨栏,只有鼓足勇气、豪情满怀地跨越挫折、失败和心灵障碍的栏架,才能跃上辉煌之巅。
                       (选自《哲理》)
  【文本解读】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刘翔雄鹰折翅,“刘翔”变成了“刘降”,质疑、轻视、谩骂接踵而至,“脚伤”“心伤”并重的刘翔靠什么在挫折中“跃上辉煌之巅”?细读文本,就会明白个中原因:刘翔在挫折面前不放弃,调整心态,克服不良情绪,康复后加紧科学、系统、大剂量的训练;体育爱好者的热情鼓励、真切期待,支撑着他不断坚持;父亲的理解、安慰、疏导、期待,让刘翔感动,让刘翔懂得了珍惜,懂得了要靠自己走出心结;师傅孙海平的陪伴、鼓励、训练,让刘翔看到了希望,获得了勇气。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7 14:24:09 | 只看该作者
我最好的一场戏
  母亲与父亲离异那一年,我才7岁。我和姐姐周文姬、妹妹周星霞一同判给了母亲凌宝儿。在1968年的香港,母亲带着我们三个孩子讨生活,其艰难可想而知。为了维持生活,母亲一人打了两份工。我们几个都特别乖巧懂事,这让母亲很宽慰。尤其是我,由于成绩十分优秀,最得母亲钟爱。
  那时我们三个孩子都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所以不管多么困难,每个星期,母亲都要称点肉或买尾鱼给我们加餐。每当吃这些丰盛的“大餐”时,菜一上桌,我就把菜端到自己的身边,专挑好的吃。姐姐妹妹却懂事得很,从不和我争。但是我的饭量很小,吃了两块就吃不下去了。然后,我就开始胡闹,总还要拣两块,放到嘴里嚼两下,再吐到碟子里。我嚼过了的,姐姐妹妹哪还肯吃啊!
  为了不浪费,母亲只好自己吃。为这事母亲没少批评我,但是一点作用都没有。好在我别的方面表现都很好,日子久了,母亲就随我了。小孩子嘛,哪有不顽皮的呢?
  可是有一次,母亲真的生气了,并狠狠地教训了我一顿。那一次,母亲两个月没发工资了,好不容易从娘家弄来了一些钱,买了几只鸡腿,烧得金黄喷香。菜刚上桌,我就小猴似的爬上桌,一边用手抓起一只鸡腿啃,一边冲着姐姐妹妹做鬼脸。一不小心,手一滑,鸡腿掉地上了,沾满了尘土,落在了一摊鸡屎旁边。
  母亲又是生气又是心疼,买这几只鸡腿容易吗?再想想我平时的顽皮表现,母亲取过一根桑树条,狠狠地抽了我十几下:“让你顽皮!让你不知珍惜!”直到姐姐妹妹扑过来把我护在身体下面,母亲才放下桑树条,搂着我们三个抱头痛哭。
  哭了好一会儿,才开始吃饭。母亲把鸡腿捡了起来,用开水冲洗一下,舍不得扔,自己吃了。那天晚上,母亲抚着我身上的伤痕:“还疼吗?”“不疼了。”“下次还调皮吗?”黑暗中,我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并“嘻嘻”地笑着:“睡吧,妈,明天我还要上课呢。”
  2001年,我和母亲做客凤凰卫视时,又说起了这件往事。“是的,那时他可真顽皮啊!全不知道这饭菜来得多不容易,一点也不珍惜。”母亲笑容慈祥。“不,妈妈,我懂得珍惜。”我接过话茬,声音开始哽咽,“您想想,我要不是把鸡腿弄到地上,您会舍得吃吗?那几年里,有什么好吃的,您全给了我们姐弟,您成天就吃咸菜啊!于是我们才想出这办法,我把几块肉嚼得不像样后,我们就有借口不吃了。只有这样,您才会吃啊!”
  听着这话,母亲情绪变得激动起来:“其实,我早该想到。你样样乖巧懂事,怎么偏偏吃饭这么顽皮呢?”母亲哽咽着掏出手绢擦眼睛。
我挂着两行泪水满面微笑。在亿万的电视观众面前,我们母子抱在了一起。无数的观众也在这一刻,流下泪来。
  虽然我演戏无数,但是我要说,我最好的戏,是在7岁那年,演绎的是一份血浓于水、骨肉连心的挚爱亲情,唯一的观众,是我的母亲。
                 (文/周星驰 选自《视野》2011年第6期)
  推荐理由:明明是对母亲的挚爱,却偏偏要用顽劣调皮来掩盖,甚至还要付出受到体罚的代价。用这样一种极端的方式来演绎亲情,你可曾亲历,可曾想过?阅读的意义,就在于它能让我们超越自己原本的生活界限。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有千眼千耳,看到这大千世界的无奇不有;也可以化身千万,去经历自己可能永远都不会亲历的离合悲欢。我们的见识与情感,正是因此而变得丰富细腻。
                                    (推荐/斯人)
6#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7 14:24:43 | 只看该作者
我的大学生活
徐静蕾
  1993年是我到目前为止的一生自我感觉最成功的一段日子,连爸爸都对我另眼相看,这孩子居然能考上电影学院!我们经常在家得意地想:全国才有几个呀,全北京才有几个呀,全朝阳区才有几个呀!我不禁觉得自己太棒了,简直什么都能,这种成就感持续了很长时间,全家上下一片欢乐的景象。过了不久,开学了。
  电影学院的那段生活很模糊,只记得成功出得越来越晚,小品做得越来越多,住校的时间越来越少,一转眼,4年过去了。
  有很多时候,我觉得自己生活在许多假象里,外表热热闹闹,红红火火,其实里面一团糟。一个学习一般的孩子进了人人向往的重点中学,一个不爱写书法的孩子进了只有有特长的聪明孩子才能进的北京市少年宫,一个完全没有表演欲的黑黑瘦瘦的女孩进了全国唯一的一所电影专业院校——北京电影学院。这个学校里人才济济,许多世界知名的大师将会是她的校友!可实情是,在这些风光背后,我过着诚惶诚恐的日子,小品永远编不出来或者编得差强人意;朗诵永远感情不够充沛;唱歌永远上气不接下气;舞蹈永远也跳不了一个完整的。最可笑的是我还要表演说相声,穿着大马褂摇着大扇子,完全是把台下的老师同学气乐的。我常常无地自容,想,怎么了,怎么我就跑到这儿来了,有种走错了时空隧道的感觉。但无论如何,已不见了来时的路,生活还是要继续。
  总的来说,我还是幸运的。上大学的时候就拍了赵宝刚导演的《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成绩虽然不好却也顺利毕业;和同学中的几个人成了好朋友,还分进了北京电影制片厂;拍了几个戏,也算有些名气,人缘不好也不坏。所以,知足吧。
  注:徐静蕾,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演员、导演。代表作:《将爱情进行到底》《我和爸爸》《杜拉拉升职记》等。
7#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7 14:25:20 | 只看该作者
姿势改变命运
周杰伦

  我理解的“规则”是用来让人决定一些事情的对错,可是我常常想,这些规则真的好吗?有时候,真的太让人伤脑筋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不应该限制其心中所想。
  这个年代,自由反而让人激发出更多的空间,把每一件事好好地完成,做出一个很好的成绩,不就是我们每个人想要追求的吗?
  我非常感谢我的家人,让我从小就可以学音乐。从认识黑键和白键开始,我弹过了各种不同琴式练习曲,肖邦、贝多芬、巴赫……和他们都做了一段时间的朋友。当然,到现在我们都还在继续交往中,可是我并没有按照一些学习音乐的人设下的规则。比如说去参加比赛,是为了钻研古典音乐的深度,或为了当一名成功的古典音乐家,让自己在年轻的时候定下一个伟大的目标,然后生存下去。其实,我要说的是——很高兴,我没有。
  我最喜欢打篮球,那是一项有机会让人成功的运动。但我没想过当一名成功的篮球明星,让自己去拼命运动、努力练习,按专业要求训练自己。我要说:很高兴,我没有!
   到目前为止,我还是继续与音乐做朋友,也在跟篮球做朋友,而且我觉得我们都还是不错的朋友。最重要的是我们非常轻松、非常开心!因为我们都很自由,在我们的空间里面,反而出现更多的可能,这些可能到目前为止都还在发生着。
  因为打篮球,我认识了许多朋友,也让自己的身体很健康,同时学到许多新的技巧,在每一次打篮球的过程中,都有一些新的快乐不断地发生。因为学习音乐,现在的我,虽然不是一个世界级的音乐家,可我创作了一些让我自己快乐、可能也让别人快乐的音乐。这些让我与音乐之间产生了更多、更大、更加亲密的关系。
  一个人能做出一万个姿势,这个人就有一万个可能。姿势的改变其实是对你潜能最大限度的开发和挑战。我就是这样地过自己的生活。
  我们都有权利在规则中学习一些基本的生活方式或是基本的生命准则。我们也可以在规则中找到一些让自己好好过的方法,最重要的是,我们都必须知道自己是谁,自己有多大的能力,自己应该有什么样的需要,而去创造出最适合自己的快乐方法。
  所以,到目前为止,最幸运的是没有人强迫我去选择固定规则中的一些固定答案,我走的路就没有答错的压力。因此,我快乐!因此,我自由!因此,我必须对世界上所定下的规则和很成功的姿势说——很高兴,我没有完全都遵守!
                                   (选自《经典美文》)
  【赏析】
  文中所说的“姿势”,其实指的是对事物的兴趣爱好,当你不断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的同时,也许就为将来的职业选择开通了更多的道路。作者周杰伦这样忠告青少年朋友:“一个人能做出一万个姿势,这个人就有一万个可能。姿势的改变其实是对你潜能最大限度的开发和挑战。” 兴趣爱好,也许将会改变你的命运,因为,他们中的某一项或者某几项,有可能就是你将终生为之奋斗的“事业”。
                                          (苏打绿)
8#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7 14:25:57 | 只看该作者
比尔·盖茨的自知之明
游宇明
  比尔·盖茨富可敌国,使许多梦想发财的人羡慕得两眼发绿。钱赚得多,名出得大,听到的各种奉承话自然数不胜数,这种时候,人很容易自我膨胀,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因此四处拳打脚踢,闹出种种笑话。聪明如马克·吐温,也没有避免这样的宿命。马克·吐温文章写得好,就以为自己经商也同样棒,结果周围的朋友、熟人几乎都成了他的债主。比尔·盖茨则不同,他在认识自我方面,已经达到了相当的境界。
  《东方时空》曾做过一期有关比尔·盖茨的专访,主持人问他:“你是否想过竞选美国总统?”盖茨回答:“没有。我觉得自己的长处是在经营方面,对政治并不熟悉,我缺乏政治方面的能力。”主持人又问:“你的朋友上过太空,你是否也想上去?”盖茨回答:“我没这么去想。太空确实美丽,但走向太空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得花费许多时间。”
  比尔·盖茨最可贵的地方就在于他的这种自知之明。第一,他知道自己能干什么;第二,他抗得住一般人抗不住的诱惑。比尔·盖茨的经济头脑是世人皆知的,他自己对此当然也非常自信。然而,比尔·盖茨知道一个人能掌管好一个经济帝国,未必能治理好一个政治上的国家,因为做一个富人,只需要经营头脑,做总统则复杂得多,既要对经济有一定了解,还要懂政治、外交、军事。通过有意的锻炼,比尔·盖茨也许可以在这方面有所作为,但至少现在,他做政治家是不称职的。人生有各种诱惑,而所有的诱惑几乎都要付出代价,有的代价是你可以承受的,有的是你无法承受的。比尔·盖茨也是一个普通人,他一样有工作压力,一样有家庭负载,一样有必须尽到的社会责任,他有时间去做自己必须做的正事,不一定有时间做其他一些事情。工作是雪中送炭的事,比尔·盖茨自己不缺钱了,但微软的大门开着,可以给许多人提供就业机会呢;上太空则是锦上添花,有它不多,无它不少,比尔·盖茨显然分得清轻重缓急。
  很多人都非常羡慕比尔·盖茨,之所以羡慕他,只是因为他拥有一些常人难以拥有的财富,在这些人的想象里,比尔·盖茨一定是吃美食、坐名车、住豪宅,看尽了世界上一切美丽的风光……但很少有人想过:比尔·盖茨为什么成功?他的成功又为的什么?正因为一些人在这方面存在误区,所以,他们要不成不了功,要不成功之后就改变了本性,成了连爹妈和朋友都认不出来的人。
                             (选自2007年5月14日《济南时报》)
  【简评】
  每个人都有很多向往,有很多追求,并且也会为之努力奋斗,但是真正成功的人很少,还有成功之后而又折戟沉沙走向失败的,原因何在?除了不能持之以恒,对自己没有自知之明也是很重要的因素。本文以比尔·盖茨为例讲述了正确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又间以马克·吐温的反面例证,读来轻松自如却又给读者教益良多。(王晓芬)
9#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7 14:26:41 | 只看该作者
迈克尔·杰克逊
  女士们先生们,爱是人类家庭最珍贵的遗产,是最贵重的馈赠,是最无价的传统,是我们应该代代相传的财富。以前,我们或许没有现在富有,房子里可能没有电,很多孩子挤在没有取暖设施的狭小房间里。但这些家庭里没有黑暗,也没有寒冷。他们点燃爱之光,贴紧的心让他们感到温暖。父母不为各种享乐和名利分心,孩子才是他们的生活中最重要的。我们都知道,英美两国在托马斯·杰斐逊提出的所谓“几个不可妥协的权利”上决裂。当我们美国人和英国人在争执各自要求的公平时,又有什么关于孩子们不可妥协的权利之争呢?对这些权利的逐步剥夺已经导致了世界上的很多孩子失去快乐童年。因此我建议今晚我们就为每个家庭建立一部全体儿童权利条约,这些条约是:不必付出就可享受的被爱的权利;不必乞求就可享有的被保护的权利;即使来到这个世界时一无所有,也要有被重视的权利;即使不引人注意也要有被倾听的权利;不需要与晚间新闻和复活节抗争,就能在睡觉前听一段故事的权利;不需要躲避子弹,就可以在学校受教育的权利;哪怕你只有妈妈才会爱的脸蛋,也有被人尊重的权利。
  朋友们,人类所有知识的创立,人类意识的萌芽必然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为被爱的对象。哪怕你不知道自己的头发是红色还是棕色,不知道自己是白人还是黑人,不知道自己信仰哪个宗教,你也应该知道自己是被爱着的。大概1 2 年前,我正好在准备我的“真棒”巡演,一个小男孩和他的父母来加州看我。癌症正在威胁着他的生命,他告诉我他非常爱我和我的音乐。他的父母告诉我他生命将尽,说不上哪一天就会离开,我就对他说:“你瞧,三个月之后我就要到堪萨斯州——你住的那个城市去开演唱会,我希望你来看我的演出,我还要送给你一件我在一部录像带里穿过的夹克。”他眼睛一亮, 说:“你要把它送给我? ” 我说:“当然, 不过你必须答应我穿着它来看我的演出。”我只想尽力让他坚持住,就对他说:“我希望在我的演唱会上看见你穿着这件夹克,戴着这只手套。”于是,我又送了一只镶着莱茵石的手套给他。一般我决不送莱茵石手套给别人,但他就要去天堂了。不过,也许他离天堂实在太近,我到他的城市时,他已经走了,他们埋葬他时给他穿上那件夹克戴上那只手套。他只有十岁。上帝知道, 我知道,他曾经多么努力地坚持过。但至少,在他离开时,他知道自己是被深爱着的,不仅被父母亲爱着,甚至还有几乎是个陌生人的我也同样爱他。拥有了这些爱,他知道他不是孤独地来到这个世界,同样也不是孤独地离开。如果你降临或离开这个世界时都感到被爱,那么这些时间里发生的所有意外你都能对付得了。教授可能降你的级,可你自己并不会觉得低人一等;老板可能排挤你,可你不会被排挤掉;一个辩论对手可能会击败你,可你却仍能胜利。他们怎么能真正战胜你,击倒你呢? 因为你知道你是值得被爱的,其余的只是一层包装罢了。
(注:本文节选自世界著名音乐奇才迈克尔·杰克逊在牛津大学的演讲,标题为编者所加。)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7 14:27:23 | 只看该作者
把怨恨留在监狱里
林苏嫔
  1991年,南非民族斗士曼德拉当选和为总统,他在总统就职典礼上的举动震撼了世界。
  曼德拉当年曾因领导反对白人种族隔离政策而入狱,白人统治者把他关在荒凉的大西洋小岛罗本岛上。曼德拉住在集中营的一个铁皮房里,每天早晨都要排队到采石场做苦工,有时还要到冰冷的海水里捞海带。因为曼德拉的身份不同,专门用来看押他的看守就有3人。曼德拉在这里整整度过了27年……
  总统就职仪式开始时,曼德拉首先起身致辞欢迎所有来宾。在介绍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政要后,他说,令他最高兴的是当初看守他的3名前狱方人员也能到场。他真诚地邀请他们站起身,以便把他们介绍给大家,然后站起身来,恭敬地向这3个看守致敬。
  此时,在场的所有来宾以至整个世界,都静下来了。曼德拉以他博大的胸襟和宽宏的精神,让那些残忍地虐待了他27年的白人感到汗颜,同时也使所有到场的人肃然起敬。
  后来,曼德拉向朋友解释说,自己年轻时性子非常急,脾气很暴躁,正是在狱中学会了如何控制情绪,所以才得以存活了下来。牢狱岁月给了他很多时间自省和激励,也使他学会了如何处理自己在遭遇苦难时的痛苦。曼德拉经常说起他获释出狱时的心情:“当我走出狱室,迈过那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完全清楚了,若不能把悲痛和怨恨留在身后的监狱里,那么我自己其实仍是生活在狱中。”
                                   (选自《城市阅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5 00:38 , Processed in 0.12716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