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顾黄初语文教育文集 上下》目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3 12:23: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顾黄初语文教育文集 上下》目录

顾黄初 著


初版序  刘国正
再版序  阎立钦

语文课程教材教法
我们对发展智能问题的看法
  ——第一届“西湖笔会”讨论纪要
“出路”在于改革——致郑天任同志
让思想冲破牢笼——语文教育开拓者的赞歌
传统,需要科学的反思
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
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教学
试论语体学与语文教学
语文教育研究的理论跋涉
  ——就新时期语文教育理论研究试答编辑部问
语文教学研究的多向探索
语文学科性质之我见
语文不教育改革刍议
关于语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为推进语文教学科学化和民族化鞠躬尽瘁
试论高师“中学语文教育”课程的结构
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智能素养
论语文教育研究的“三个面向”
完善教材结构 突现教材个性
  ——关于高师语文教育学课程教材建设断想
青春年华须勤读
改革中学语文教材之我见
新编课本怎样才有竞争力
论汉语文教材的优选、组合和延展
论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制
论语文教材编制的基础
试论扩展性课外阅读教材的编制
新时期语文教材建设述评
记叙文的语言及其教学
要重视词汇教学
必须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
略论造句训练
游踪·风貌·观感——怎样读游记
发议论与释概念
说明与分类——培养说明能力的一个关键问题
议论与思辨——略论“议论能力”的培养
记叙与体验——从《小麻雀》的记叙艺术谈起
谈中学作文教学中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试谈初中议论文写作训练的“序”
“多读多写”辨析
开源·疏导·引渡——漫谈作文前的指导
对于阅读教学的思考
注重作文的全程训练
对写作教学科学化的追求——评近年来的写作教学改革
两种笔墨 各尽其妙
  ——《梁生宝买稻种》和《分马》怎样写人物
《龙须沟(节选)》分析
《甲申三百年祭(节选)》解析
《蚕和蚂蚁》主题质疑
《琐忆》教学谈
三读三问《雷电颂》
《灌园叟晚逢仙女》教案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微型教案设计
初中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语文教学短论
万花筒的启示
谈谈议论能力的培养
命题作文与情境设计
教学也要松绑
在思考中走向成熟
  ——从《牛年,牛耕!牛思?》想到的
希望见效于“大面积”
  ——写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之后
贵在脚踏实地
读和写是一对“连体婴儿”
“导儿学步”的真谛
文章的“比较研究法”
语文与人才素质
  ——由两位市长的感受引起的思考
要经受得住两种检验——与中学生谈写训练
“似懂非懂”不要紧
勇闯高中语文教改新路
目标:提高45分钟课堂教学效率
手段与目的——有关课堂教学的一个认识问题
进和退的辩证法
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让学生学会在阅读中思考
知有不言 言有不尽
也谈“一杯水”与“一桶水”
切入口与切入法
请别全怪教师
要学会说点新鲜话
培养创新能力初探
教后须反思
学贵有疑 教贵激疑
教育科三戒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3 12:25:46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送别顾黄初作者:吴非
送别顾黄初
昨天(11)晚上,在办公室接到朱詠燚先生电话,告知下午在上海出席顾黄初先生追悼会的情况。詠燚先生也是我们江苏语文界的杰出人物,近年整理50年语文教学的研究成果,择出十分之一结集,顾黄初先生为之写了序。我们也一直期待着这本书的出版。朱詠燚和顾先生相知多年,对顾先生的离去也非常伤感。
入冬以后,每想起塞外风寒,忍不住要给远在包头的韩雪屏大姐写信。有一回读书看到顾先生为雪屏大姐专著写的序,想到前辈们的不易,他们做语文教育,一干就是50年,足足半个世纪。一个人用一辈子做一件事,而且做得好,不容易。春节,洪宗礼先生电话中说起顾黄初情况还不错,我们也很乐观。春节过后,电话问候饶杰腾先生,说了很多话,饶先生特别请我向顾黄初转致问候。此后又有钱理群先生问过顾黄初的病况。半个月前,我给顾公子定红一信,请他把朋友们的问候转达给顾先生。
顺便,把一篇《从顾黄初的书房说起》传给他。文章是写给《语文学习》的。几年来,《语文学习》要我的教育教学随笔,每年一二三期“打头炮”。今年写好后没急着给编辑部,无他,一是懒了一下,二是想知趣而退,让青年们去写。还有一点就比较大意了:就是想到顾先生身体尚好,冬天去看他,那精神还不错,出了顾宅我还和陈日亮说过,起码一年无事。这就不经意地把文章拖了一个月才寄出。编辑部回信,说排在三月号。我寄回校样时关照,寄份杂志给顾黄初先生。编辑部的何勇回信说请放心,自顾先生到沪上休养,每期都寄到新址了。
顾定红回信说,父亲感谢老朋友们,也谢谢王老师记挂他。这大概是三月二三号的事。
9日上午上课,电话关机。中午得家里通知,洪宗礼来电话,顾黄初先生已于上午八时去世。次日下午,定红来电话报信,哽咽着说:你的文章,我打印出来,是一字一句读给父亲听的,他很欣慰。——对友人来信,他是习惯于“阅”或“读”的,此时只能卧“听”,念此不禁怃然。
想起前年10月的事。扬州的几位朋友说,工作太累了,来扬州转转吧。我真的很累,我非常想休息,但我更不愿因为我的休息而让别人累着:到了人家那里,总会有人出来陪;难得的休息日,为什么要拖累别人?可是我没想到的是他们又把顾黄初夫妇请来陪我晚餐。这个事有点“乱”了,用江苏话来说,“折煞人也”,——他是前辈,岂有此理;更有甚者,座位也坐错了,喧宾夺主。我们这代人现在不大讲座次,的确也没必要讲究那些繁文缛节,可是这是在古风犹存的扬州啊。但顾先生毫不介意,谈笑甚欢。席散,还和夫人周梅珍老师郑重地率一行人送我上车。车开后我安慰自己:拘礼则百事皆废,疏阔也未必失仪,顾先生之胸襟,岂是瘦西湖能量出的!只是私忖:日后出行,当悄悄而来,悄悄而去。
没过一个月,我们在福州重逢,一同参加陈日亮教育思想研讨会,那一次谈得也非常开心。他还送我一套《顾黄初语文教育论集》,厚重的两册书,老人家从扬州带到福州面赠,我很不过意。
我在扬州时对他说起,现在不知什么道理,一些教师不怎么关心语文教学法,也不了解语文教育史,问过非扬大系统的几位青年教师,竟不知有“顾黄初”,使我大感意外。我是借这个理由约他给《新语文学习》写点文章的,可是顾先生说,忘了我没关系,不要忘了语文教育就好。此后由这个话头引出过好多故事,陈日亮、洪宗礼诸公都知道。
这以后他得空给《新语文学习》写了两篇文章,我们作为特稿发表了,读者反响果然很大。众口嚣嚣之际,有人冷静地启人神思,是绝好的事。
去年的暮春,他患病赴沪疗养,这就没有再回扬州。
    写不下去了,不写了。
我们大家,好好地活。
3#
 楼主| 发表于 2013-1-3 12:38:05 | 只看该作者
影响中国20世纪语文教育大家:顾黄初



  中国当代著名语文教育家。1933年生,浙江嘉善人。195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先后任苏北农学院附属工农速成中学教师,扬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教师,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教师、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教授、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曾兼任民进扬州市委主任委员、民进中央委员,江苏省第六届政协委员、江苏省第七届人大代表,第八届、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市人大常委副主任,教育部第一、二、三届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中学语文科审查委员,人民教育出版社特约编审、课程教材研究所学术顾问等职。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2003年,受到教育部嘉奖。
  顾黄初先生自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始从事语文教育及理论研究,50余年来,为语文教育学科理论的发展、为语文教育史的研究、为高等师范院校语文教育学课程与教材的改革、为我国语文教学法专业委员会的建设、为我国语文教育人才的培养,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顾黄初先生半个世纪以来的语文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形成了自己特色鲜明的语文教育思想。他认为,“语文教育是培养新一代公民素质的奠基工程”,“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语文教学改革要走科学化和民族化相结合的道路”,“传统需要科学的反思”,“语文教学要真正研究清楚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近年来,顾黄初先生又将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归纳为语文教育的“生命观”、“生活观”和“生态观”。“生命观”指的是语文教育与人的精神生活密切相关,是学生生命成长不可或缺的滋养,语文教育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生活观”指的是“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语文教育要紧密联系社会生活,要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能力。“生态观”指的是语文教育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社会系统要为语文教育提供优质的生存发展条件,语文系统要努力满足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我们应该努力实现两个系统的共生共荣。顾黄初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是我国语文教育的宝贵财富,对当代中国语文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运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学术影响。
  顾黄初先生的学术成果十分丰富。出版专著有《顾黄初语文教育文集》、《语文教育论稿》、《现代语文教育史札记》、《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讲话》等9种,编著有《语文教学论》、《中学作文教学设计》、《语文》(提高版)、《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事典》、《中国语文教育丛书》、《中学语文教师高级进修丛书》等15种。发表学术论文《语文学科性质之我见》、《注重作文的全程训练》、《对于阅读教学的思考》、《着力于语文能力的全面训练》等300余篇。
(乃森/文、图雨辰/策划、审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5 06:04 , Processed in 0.17973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