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做“作家型”语文教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7-2 20:34: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做“作家型”语文教师

(《少年作家》第3期卷首语)(精英博客首页重点推荐帖)

文/涂国文

新课程改革实施后,“学者型教师”这一提法已深入人心,并已初见成效。在各地广大的中小学校园里,教学研究氛围是浓郁的,教学研究的实绩是显著的,涌现出不少学者型教师。

然而,具体到语文这门人文学科,笔者认为,“学者型教师”这一提法还不是太确切,针对性还不是太强,其最终产生的教育效应还很难发挥到极致。语文教学,应该有一个更确切、更有针对性、更有利于教育效应极致发挥的激励口号或目标,那就是——

语文教师,应该追求做“作家型”教师!

“学者型”教师与“作家型”教师本无高下之分,然而其不同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学者型”教师偏重于理论研究,“作家型”教师偏重于语言操练。理论研究重理性,语言操练偏感性。语文课堂本质上是一种感性的课堂,青少年的心智发展阶段正处于一种感性阶段。因而“作家型”教师这一提法更契合语文教学的本质规律,“作家型”教师更易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作家型”教师是中国语文教育的一个优良传统。古代私塾的先生,多为吟诗作对的高手,就是一个明证。“五四”时期大师如云,原因固然有很多,但我想与他们的“作家型”塾师,肯定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作家型”教师教育传统的中断,给中国当代语文教育造成的灾难有目共睹。这么多年来我国各地的中高考为什么不提倡写诗歌,除了诗歌评判标准确实难以统一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大部分命题者和阅卷者都不懂诗歌,更遑论诗歌创作。

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写作的行家里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位“作家型”教师,对学生的写作所产生的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而一个不会写作的语文教师教学生写作,由于没有切身体会和感受,哪怕谈得条条是道,到底隔靴搔痒,难以切中肯綮。

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和创作才能决定语文课堂的人文高度。也许在目前这样一种教育现实下,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师都成为“作家型”教师,不啻于“天方夜谭”,但我们既然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薪火的历史使命,力争做一个“作家型”教师,就是我们义无反顾的高尚抉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 23:36 , Processed in 0.12002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