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安陆书法巡礼[之一]--【注册登陆才可看图】

[复制链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0 14:33:15 | 只看该作者
——代前言  



          浪白风初起  江暗雨欲来  

——在“槐荫书画网络展——走进安陆”发布会上的发言
  

陆舍无
  

各位同道,大家好!
   
  
    非常高兴能够来到安陆参加这次活动。
  
       槐荫书画网络展是孝感市书坛的一件盛事,是槐荫书画专版、中国书画评论网和教师之友网三网联动的重大举措。这一活动,在槐荫书画版版主李波、刘刚等人的精心策划下,在安陆市书协的精心组织下,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圆满完成。“槐荫书画网络展——走进安陆”,是整个系列活动的第二站,作为第二站的安陆,人杰地灵,文化氛围浓厚,李白研究,文学创作,水墨漫画和书画创作等,多种文化的交融,使安陆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作为书法这一块,安陆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在上一届李孟之主席的领导下,书法创作在全市书法展赛上取得过优异的成绩。本届主席团,以聂武主席、周明华秘书长为代表的协会负责人,年富力强,富有开拓精神,协会工作开展得很有起色。“槐荫书画网络展——走进安陆”推出了40余位作者的书法篆刻作品,这些作品基本上代表了安陆市书法创作的最高水平,是安陆书法群体的又一次集中展示,通过这次交流学习活动,必定会促进安陆市整体的书法创作水平。
  
   看了部分作品,我觉得有几个特点。
  
   一是作者们都对临帖形成了共性,对学习传统书法都很重视,可以看到他们学习传统书法经典所取得的成绩。试举几例为证。
  
   聂武先生对汉碑情有独钟,心摹手追,其作品古意盎然,虽少己意,确是大智慧,不是有一句话这样说吗:没有风格就是最大的风格。周明华先生专事右军,穷研圣教,心有所会,其所写大字作品虽少含蓄,小字作品却也连贯自如,均不见张扬。陈彪先生独善王铎行草,其字帅气如人,勃勃张弛,然此帅非彼率也。卓朝赋先生,虽未遍临百家,却也尝遍诸家了,无论魏晋唐宋,上至陆机、鲁公,下至康南海、王蘧常等,悠游索取,乐此不疲,然杂学亦为杂所累耳,惟兼收并蓄乃善。刘子安先生,书多时人味,给人感觉急功进取为展览所左右,至观其所临《十七帖》、《书谱》等小札,几近神完气足,乃见其入古而出,速战速决之能事,此非常功悟所致也。金建刚先生深悟"印之宗汉,如诗之宗唐,书之宗晋"之理,其印工稳中再现汉印自然情趣,虽未臻妙境,“抟气致柔,能婴儿乎”?
  
   二是诸体都有所涉猎,楷书、篆隶、行草各见风采。
  
   三是安陆的篆刻作者在全市最多,实力最强。刘光明、万里、黄金洲、金建刚、吴海云、胡润芳以及后起之秀蔡萌等几位篆刻作者刀石结社,游心金石,梦追秦汉,在安陆已经形成了一个不可小觑的篆刻群体。
  
   说一点意见,安陆的书法现状有可喜的一面,也存在不足,创作方面缺乏领军人物。虽然安陆书法作者在历次市展、省展上有不错的表现,但在全国展赛上还是比较薄弱的,要努力上全国展,争取加入中国书协。这个目标目前有困难,今后仍需更加努力,怎么努力,除了关在家里苦练基本功外,还要走出去开阔自己的眼界,多看展览,多交流学习。不能固步自封,自我满足。
  
   古人说:学书有三要,天分第一,多见次之,多写又次之,充分说明了欣赏眼光的重要性。若看不到别人的长处,就不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更不能调整自己的书学思路。另外,还要“学富”, 胸罗万有,加强自己的修养,作为一个学书者,至少应该对古典书法理论有所研究,将古人积累的经验和感受变成自己前行的拐杖。
  
   清李瑞清曾说:“学书尤贵多读书,读书多而下笔多雅,故自古来学问家的书有书卷气。故书以气味为第一,不然,但成手技,不足贵矣。”
  
   以上个人陋见,不对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二0一一年十一月五




陆舍无,中国书协会员 孝感市书协副主席 中国书画评论网创始人兼总编辑

17#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0 14:32:22 | 只看该作者
槐荫书画地域风采网络书画展系列  第二站
                  李白故里—安陆        


参加活动的孝感市书协领导   

              
陆舍无  孝感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李文俊  孝感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管季超  孝感市书协、美协副秘书长  
        李  波  孝感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  
        
刘  刚  孝感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
        郑谷顺  孝感市书法家协会事业发展部部长
特邀嘉宾:  
               
朱建翔   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安陆书协领导:  

        易千元: 安陆市文联主席  
        聂   武:  安陆市书协主席
  
        周明华: 安陆市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   
        寇爱民: 安陆市书协副主席  
        聂万波: 安陆市书协副主席      
  
      

策 展 人:耕砚堂 三醉轩主

学术主持:管季超 陆舍无


图片摄影:刘刚 水易居 一笑堂  
  

联办媒体:      

槐荫论坛书画版: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1484456-page-1.html
     




中国书画评论网:http://www.zgshpl.com/viewthread.php?tid=10001&highlight=  



教 师 之 友 网:http://xnjyw.5d6d.com/bbs.php
16#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0 14:31:40 | 只看该作者
15#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10:46:29 | 只看该作者
14#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21:25:15 | 只看该作者
残疾丈夫用脚练习书法 妻相濡以沫陪伴八年 2004-09-02
大洋网

前言:
一次电击事故,他永远失去了双臂。在他陷入痛若、徘徊时,他的妻子一直勇敢地站在他的身后,默默地为他重新撑起一片希望的天空。在妻子的鼓励下,他凭着坚韧的毅力,以脚代手苦练书法,终于走出一条人生新路…… 一场意外 他失去了双臂 在拱北粤华路一个不到10平方米的地下出租屋里,属于杨兴东夫妇的仅仅是一个包裹,和墙壁上贴的几幅杨兴东最新的隶书作品。杨兴东1957年出生于湖北安陆市伏水镇,1979年,他和妻子李家英从湖北孝感师院毕业。1981年两人走进婚姻的殿堂,一对儿女也相继来到世间。1996年,杨兴东在武汉开了一家铝合金装潢公司。 1996年5月3日,是杨兴东终生难忘的一天:当他将一根6米长的铝合金条从户外吊至4楼时,意外碰到10千伏高压线,毫无防备的他被强大的电流击倒,永远失去了双臂…… 天道酬勤 他用脚重写人生 意外的打击下,这位曾经顶天立地的男子几次试图了结自己,最后都被妻子感化。“没有双臂,我们还可以从头再来。” 1998年开始,杨兴东与妻子在中山市小榄批发市场站稳了脚跟。 每当妻子在市场忙乎时,杨兴东总爱在一旁用脚写写画画,此举引来不少人围观和鼓励,这更加激起了杨兴东练习书法的兴趣。他每天规定自己至少要写10个小时,常常练到脚板抽筋、冬天冻得脚趾流脓,妻子总是为他打来开水擦干。 辛勤的付出终于结出了硕果。2003年,杨兴东的书法作品《正气歌》被选入《中国当代书画家作品典库》,同时,他还被香港中华文化国际交流学会授予“当代优秀书画家”称号。 相濡以沫 8年共用一双碗筷 由于杨兴东生活不能自理,妻子李家英开始放弃卖菜,专门陪丈夫在南方各大小城市沿街写字卖画,丈夫为别人写字的时候,妻子就在旁边细心的为他磨墨。4年来,李家英跟随自己的丈夫风里来,雨里去,辗转在广州、中山、肇庆等地卖字为生,8月25日,杨兴东夫妇来到珠海开始了他们的卖字生涯。 在那个潮湿的出租屋里,杨兴东告诉记者:“从我的手臂失去的那一天开始,8年来,妻子一直和我共用一双碗筷。她总是先给我喂了,然后再自己吃剩下的东西。”说到这里,不惑之年的杨兴东两眼通红。 上午10时许,杨兴东夫妇提着那个红色的编织袋出发了。那个编织袋里面装着写字用的纸墨笔砚,这是他们在这个城市的生活的唯一工具。( 刘宜凯 马 涛)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21:24:14 | 只看该作者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21:21:18 | 只看该作者
图文:李白之风 深植安陆2010-11-26 04:12:00 来源: 湖北日报(武汉) 


湖北日报讯 图为:史料白兆山图

  图为:白兆山李白像

  图为:白兆山李白文化风景区

  图为:李白在安陆十年游踪图

  图为:李白纪念馆

  图为:茂林修竹的白兆山旅游风景区

  图为:紫金路小学诗词朗诵会

  图为:翰林湖李白诗画长廊

  图为:安陆名片

  图为: 李白故里

  图为: 中华银杏之乡

  图为: 全国漫画艺术之乡

  图为: 全国文化先进单位

  图为: 全国经济普查先进市

  图为: 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图为: 全国粮机第一城

  图为: 全国最大厨具生产基地

  图为: 全国最大的蛋品加工基地

  李白遗风源远流长

  安陆人民永远怀念大诗人李白。安陆历代编修志书,以大量篇幅记载李白事迹和历代文人题咏。早在晚唐时期,安陆就建有城西楼。明清之际,兴建太白楼、白兆寺等众多纪念性建筑。

  李白诗歌深深影响安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安陆市雷公镇寺湾村,因白兆寺得名。沿白兆山西、南麓,以寺湾为中心,是李白民间传说的生发地。“梦笔生花”、“桃花仙子”、“写经岭”、“钓鳌客”、“醉草答番书”等等,李白的传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农历三月三,白兆山游人如织。“三月三,上白兆山”,民间习俗由来已久。皮影戏《太白观表》等民间文艺,传承的是李白故事。安陆人时常到白兆山绀珠泉、洗笔池取水供学童饮用,风俗相承世代流传。李白号为“诗仙”、“酒仙”,安陆诗酒文化芬芳纯美源远流长。

  安陆李白文化现象蔚为大观。唐代杜牧,宋代欧阳修、宋祁、秦观、范雍,元代贯云石和明代何迁,历代文人寻访李白旧居,留下大量辞章。宋词人秦观《郧上谣》记述:“昔闻白兆山,李白读书处。我欲往从之,山中多雾露。”宋代学者李通儒《桃花岩》诗写道:“地势下临郧子国,山光遥射梦王城。惟有桃花岩上月,曾闻李白读书声。”

  诗风雅传,安陆有着厚重文化氛围。安陆是全国漫画之乡,以李白为题材的漫画作品十分活跃。安陆诗风盛行,诗词学会拥有会员万余人,出版数量众多诗词专著。安陆是全国银杏之乡,金秋时节的钱冲让四面八方摄影爱好者流连忘返。2001年,安陆举办纪念李白诞辰1300周年活动和“李白杯”全国诗词征文大赛。2009年,安陆被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单位。全市基层文化、群众文化、特色文化呈现出百花齐放生机勃发的局面,诗歌、小说、书法、水墨漫画、摄影和杂文,百花争妍风生水起。

  安陆李白遗风绵延不绝声名远扬。1986年,安陆先后接待日本早稻田大学、千叶大学汉诗访华团来访。2009年,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驻华文化商务参赞古邦先生慕名访问安陆,参观白兆山李白文化风景区。是年,郑州作家程韬光寻访安陆。他说:“我踏上安陆的土地就心怀激动,因为我可能一不留神,就踩着了诗仙的脚印。”2010年5月,央视《走遍中国》栏目组摄制李白在安陆专题片,面向海内外播出。是年,《华盛顿邮报》慕名专程来访安陆李白文化旅游产业。

  如今,安陆处处留有李白的印记。城区中心广场命名为“太白广场”,政府门户网站论坛命名为“白兆山下”,市文联创办文学期刊命名为《太白风》,汉十高速公路安陆入口处立有李白塑像。以李白故事命名的国道、街道、学校、商店、商标多达90多个。著名学者于丹说:“李白的诗不是那种能摘出好句子的诗,它是浑然天成的。真正的好诗平白如话,却直指人心。”“李白对这个民族最大的贡献就是一颗飞扬的心。一个人有多大的心灵,有多大的气象,就有多大的未来。”李白豪放诗风、永不妥协的品质、追求自我的精神,已深深植入安陆人民的心灵。

  李白研究厚积薄发

  李白寓家安陆,安陆人民口口相传家喻户晓。但在中国文学研究领域,有一个奇特现象,历史上注解杜甫诗歌号称千家,而为《李太白全集》做注本仅有宋代杨其贤、元代萧士赟和清代王琦三家。此外有宋代薛仲邕《李太白年谱》、明代胡震亨《李诗通》等等,考证和评论资料寥寥无几。当代学者郭沫若、詹锳等人曾做过专题研究。由于史料较少,“李白安陆十年”向为学术空白。

  李白寓家安陆,是其生平最为重要经历之一。诗人自安陆时期全面接触唐代社会,所作《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全面陈述生平抱负和行动纲领。一入长安,诗人贺知章读其《乌栖曲》惊为天人。“惊天地,泣鬼神”的千古名篇,自安陆时期登上历史舞台。在安陆,诗人娶故宰相许圉师孙女为妻,养育了一双儿女。居家白兆山,《山中问答》表达了婚后闲适心境,同时对实现理想抱负充满了自信。诗人烂漫天真个性张扬,也是在安陆时期名扬天下风采万代。

  1982年,安陆成立考证李白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全面铺开李白学术研究工作。短短一年时间,形成30万字《李白在安陆》书稿。全国知名学者审读后,给予高度评价。1984年《唐代文学年鉴》作出全面介绍,这是该辑年鉴“新书选评”栏目推出唯一一本不是正式出版的专著。1986年,在詹锳、傅璇琮、胡国瑞、耿元瑞等20余位知名学者热情指导下,《李白在安陆》正式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论文20余篇,围绕李白在安陆十年行踪和交游展开,填补了李白研究多项空白。清华大学教授、中华书局总编傅璇琮先生,武汉大学教授胡国瑞先生热情洋溢为该书作序。胡国瑞先生评价:“全部考证运用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辗转稽勘,不厌其详,用力之勤,用心之细,至足钦佩。”

  陈建平,安陆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安陆李白研究奠基人。自始至终肩负学术指导与咨询工作,心静如水淡泊名利。主持定稿《李白在安陆十年诗文系年》,完整勾勒李白在安陆十年总体轮廓。考订李白与贺知章、王昌龄、张九龄交游,许氏夫人卒年考等论述,发前人之未发。张昕,安陆李白纪念馆副研究馆员,安陆李白研究创始人。自始至终担负学术编审与组织工作,史海钩沉无怨无悔。主要学术成果有:论李白思想性格的形成、李邕卒年考等等。《十年风尘》一文通俗讲述李白十年经历,文学气息十分浓厚。王清,安陆李白纪念馆馆长,安陆李白研究传承人。在安陆李白学术深厚积淀基础上,开拓视野独辟蹊径。重点考察唐代社会背景,深度解读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兼及论李白身世。

  安陆李白研究备受海内外学人热切关注。20多年来,安陆李白研究学者多次受邀参加中国李白研究会举办的年会和国际李白学术研讨会。截止2010年,安陆共有中国李白研究会理事1人,会员6人。先后编辑出版《李白在安陆十年诗文选注》、《安陆李白文化论丛》、和《李白在湖北诗文选注》等12种学术专著。参与编纂《李白大辞典》、《李白文选》、《李白诗四百首》和《李白诗歌鉴赏》等著作。

  李白学术研究厚积薄发。20余年,安陆李白研究从未停过脚步。新的时期,湖北学人积极倡议筹备成立湖北省李白研究会,得到省内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学者积极响应。李白足迹遍及湖北,湖北省李白研究会的成立必将谱写李白研究新的篇章。

  李白文化薪火相传

  李白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李白安陆十年,文化史上罕见。21世纪之后,安陆市委、市政府把李白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从文化传承、硬件建设、文化产业、非遗保护和旅游发展五个方面,着力打造李白文化品牌,确保李白文化薪火相传。

  广泛开展李白文化知识普及活动。2010年,在全市开展“传承文化经典,吟诵李白诗歌”主题活动。市文体局组织编写李白文化乡土教材。市李白纪念馆在白兆山李白文化风景区举办馆藏墨迹珍品展览。社区有李白文化宣传专刊,干部培训、中小学校常年开展李白文化知识讲座。城市、乡村、机关、校园、企业,李白诗歌吟诵和创作赛事活动近百场,参与人数10余万人。与此同时,全市城乡建设突出李白元素,九年义务教育安排李白文化知识,名胜景点展现李白文化内涵,基层文化活动丰富李白文化内容。“读李白、画李白、写李白、知李白”,用诗歌歌唱自然、歌唱生活、歌唱祖国,歌唱家乡,成为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选项和常态。

  加强李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2006年,先后对绀珠泉、祖师殿、白兆寺、读书台、洗笔池、桃花岩等18处李白遗址遗迹进行了整修恢复,确定李白遗址遗迹保护范围和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结合白兆山旅游开发,制定李白故居建设规划。新增李白纪念馆建设用地60亩,投资1200万元兴建安陆李白纪念馆太白楼。主楼北接随州襄樊,南望江汉平原,东连汉十高速,西屏大洪山脉,建设面积3500平方米,为三层重檐庑殿仿唐建筑。气势恢宏巍峨壮观的太白楼,集中展示李白文化、盛唐气象和荆楚神韵的独特风貌。

  加强李白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收集整理李白在安陆的传说,编印《李白在安陆的传说》和《白兆山的传说》等民间故事专集。2008年,完成《李白在安陆的传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深入雷公镇寺湾村走访民间故事讲述人,收集整理大量文献资料。2009年6月,《李白在安陆的传说》列入湖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加强文物征集工作力度,安陆李白纪念馆馆藏收录入国际档案学会《文学艺术档案国际指南·中国部分》。

  着力提升地域文化软实力。围绕“李白安陆十年”丰厚的文化资源优势,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完成一批旅游纪念书籍,推出银杏、唐宋白花菜、太白银红茶、德安府大米、银杏香枕、永祥粮机等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享有盛誉的特色产品。



  旅游产业发展是文化教育功能的延伸,着眼构建全省重点旅游城市目标,完善旅游规划体系。先后完成《安陆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和《白兆山旅游风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7年,引进浙江立强旅游风景开发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整体开发白兆山旅游资源,打造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先后恢复李白在白兆山主要景点,重点修建祖师殿、白云泉、绀珠泉和洗笔池等景区,新建李白塑像、桃花林、太白广场和翰林湖景区。2010年元至11月,全市接待游客30万人次,创旅游收入80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6%、25%。 (本文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 )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21:19:22 | 只看该作者
李店成立书画协会  安陆众文朋艺友前往祝贺
    2010年11月9日,李店镇书画协会成立,市文联、市文体局、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市作家协会、市诗词学会、市书法协会、市水墨漫画院、市摄影协会等众文朋艺友前往祝贺,参加此次活动的有市老年书画协会的曹明高、朱炳山、周宗德、李孟之、朱光森、徐召国、蔡惠明等,市文联主席易千元、副主席周敬轩、市文联副主席、市文体局副局长孙克超、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徐绪发、市文联副主席、市书法协会主席聂武、市文联秘书长余承鸿、《太白风》杂志副主编魏波、市书协副主席、市水墨漫画院副院长寇爱明、市水墨漫画院副院长徐庆雄、市书法协会副主席、秘书长周明华、市书法协会副秘书长刘子安、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段家强、市摄影家协会常务理事池云华、王小平、市水墨漫画院画师张云华以及书法爱好者刘宗军、易学爱好者陈艺木等。与会人员还参观了李店境内省文物保护单位夏家寨遗址、土城墙、何迁墓遗址以及古牌坊等。最后书画家们挥毫泼墨为李店书画协会留下了墨宝。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21:18:38 | 只看该作者
在2010年安陆市文学艺术界金榜大联欢上的发言
易千元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晚上好!今天,安陆市文学艺术界欢聚一堂,畅叙友情,交流心得,切磋技艺,碰撞火花,分享喜悦,积聚力量,展望未来。回顾2009,安陆文学艺术界活动多、作品多、获奖多、成果多、收获多、喜事多,是辛勤耕耘的一年,是全面丰收的一年。
2009是活动年。这一年,我们承办和举办了三次全省全国的活动。3月,全国水墨漫画理论研讨会在安陆召开;同月,《书法报》走进安陆作品研讨会在安陆举行;5月,接待湖北省诗家安陆采风行。这一年里,各学会协会比翼齐飞,精彩纷呈。作家协会先后举办了孛畈文学采风;钱冲银杏采风;作家与水墨漫画家圆桌对话;槐荫文学安陆作品专辑;安一中文学讲座以及刚刚举办的新春诗会等。水墨漫画院举办了国画研修培训;王顺华广州个人作品展;王顺华画集首发式等。摄影协会举办了摄影培训;多次主题摄影采风;协助文联编辑出版了《太白风》特刊“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成果摄影展”;成功举办了全国首届银杏节安陆银杏风光摄影艺术展以及建国六十周年“烟草杯”摄影大赛。诗词学会成功接待了湖北省诗家安陆采风行;紫金路小学第四届诗词诵演会;建国六十周年诗词征文及墙报宣传。书法学会在太白广场义务书写春联;成功接待了《书法报》走进安陆作品研讨会;积极组织参加了中华硬笔书法大赛等活动。
2009是出版年。这一年,出版了《安陆市水墨漫画集》、《李白在安陆论丛》、《安陆当代文坛轶事》、《全国水墨漫画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安陆银杏水墨漫画》、《当代水墨画家王顺华作品集》、《科学发展观漫画知识读本》、《安陆诗词》等多部精品力作。
2009是获奖年。这一年,我市作家艺术家创作的小说、散文、诗歌、摄影、篆刻作品频频获奖。曹军庆的《雨水》获湖北省屈原文艺奖,易千元的《岁月如水》获“中华之魂”征文一等奖,黄金洲的篆刻获中国国土资源报“华山杯”书画大赛二等奖,池云华的摄影作品入选《中国摄影在线》第一届国际摄影展览;王小平的长诗《我是长江的女儿》获“富思特杯”庆祝建国60周年征文诗歌类一等奖;喻长亮的小说《遍地庄稼》获孝感市首届网络小说征文比赛中长篇一等奖,还有柴安成、李楚林、杨明志、段家强、刘鸣、李万强、江燕等多人多作品分别在各种征文和比赛中获奖。
2009是丰收年。这一年,安陆文学艺术界获得了全面丰收。作协主席曹军庆加入了中国作协;安陆市文联被评为“湖北省基层文联‘一县一品’文艺品牌创建先进单位”;安陆市被人民日报《讽刺与幽默》授予漫画创作基地;市文联被市委市政府评为银杏节先进单位;王顺华、曹军庆被评为孝感市文化拔尖人才;徐庆雄、寇爱明等12 人作品入围湖北省第11届美展;曹军庆、黄世猛、曹成海、杨业荣王顺华、张文斌、徐庆雄、聂武、易家镜、池云华等文学、诗歌、漫画、书法、摄影各方面的领军人物,不断推出精品佳作,文学艺术创作喜获丰收;网络方面,安陆更是一枝独秀,槐荫论坛安陆版每天在线人数400人左右,有时高达600余人;安陆博客圈会员120多人,市作协秘书长、广电局办公室主任高林的博客《永恒苦旅》点击65万人次,成为草根名博;退休老干部王昌波的博客《闹市林下人》访问量18万多,倍受博友欢迎。文化系统的同志和安陆的网友们在李白故里之争、宣传安陆的旅游资源等方面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提高安陆的知名度,维护安陆的信誉度,增强安陆的美誉度立下了汗马功劳。
回顾2009,我们收获很多,由于时间关系,不能一一细说,今天的聚会之后,我希望各学会协会认真总结五年来的成绩,我们在开年后将要召开的文代会上再详细盘点。
朋友们,我们所取得的点滴成绩,离不开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委宣传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周书记、郝市长、李书记、郭市长、陈部长、刘市长、朱主席、周市长等,他们对文学艺术以及文化事业倾注了一片深情,市委市政府倾情倾力举办全国漫画理论研讨会,这真是大手笔。我相信,随着安陆经济实力的增强,市里对文学艺术和文化事业的支持力度还会加大。同时我们还要感谢企业界的有识之士,象金榜的曾剑先生、刘勇先生、曾金安先生、白兆山的赵立平先生、天星粮机的儒商叶平先生等,他们对文学艺术事业的支持让他们赢得了很好的声誉,同时也成就了他们自己的事业。在安陆,还有一批领导干部,他们不仅工作出类拔萃,而且酷爱文学艺术,如纪委的寇爱明书记,国土局的黄金洲局长,规划局的王春雷局长,科技局的周申俊局长,文化局的曹成海局长、孙克超局长、张文斌局长,组织部的段春梅部长,老龄委的周明华主任,国税局的王曦初局长,地税局的徐绪发局长,总工会的李曦主席等,他们或绘画,或摄影,或书法,或诗文,都有相当的造诣,这是我们安陆文学艺术界的一笔宝贵的财富,一笔难得的资源。在这里,我代表安陆文学艺术界,对所有关心支持文学艺术事业的领导、企业家和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最真诚的感谢!向所有从事文学艺术的朋友表示真挚的问候,并给你们拜个早年!
牛年干实事,虎年展雄风。文化强市必将促进经济强市,我们自己创造的良好氛围必将结出更丰硕之果。愿大家珍惜自己创造的良好环境,珍惜已经取得的荣誉,团结再团结,努力更努力,追求还追求,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精品,为繁荣安陆文化,促进安陆的全面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谢谢!
                                        (2010年1月27日18:22)
9#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21:17:56 | 只看该作者
李白书法作品辨识来源 : 安陆新闻网

         李白书法作品在宋代流传尚多。由于年代久远,今能存世的极为罕见。笔者不揣简陋,分述于后,以求教于方家。

   一、《上阳台帖》墨迹
      《上阳台帖》是唯一经过历世确认没有疑义,流传至今的李白手迹。全帖为墨迹本,横长38.1厘米,竖高28.5厘米,草书5行25字。与清代《石渠宝笈》:“帖高八寸八分,横一尺一寸九分,共五行二十五字”的记载完全一致。
       正文:“山高水长,物象万千,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引首,“青莲逸翰”四字为清高宗弘历楷书。正文右上题签为宋徽宗赵佶瘦金书:“唐李太白上阳台”一行。卷前、卷后和隔水上铃有宋代赵孟坚“子固”、“彝齊 ”,贾似道“秋壑图书”,元代“张晏私印”和“欧阳玄印”,明代项元汴、清代梁清标、安岐,清内府“古希天子”,以及近代张伯驹等人鉴藏印章。后纸有宋徽宗赵佶,元代张晏、杜本、欧阳玄、王徐庆、危素、驺鲁和清代乾隆皇帝题跋或观款。
  《上阳台帖》最早见于史料记载为北宋御府收藏。以后经宋代贾似道和元代张晏之手,明代收藏于项元汴天籁阁。清代安岐收藏后,入皇室内府。清末流出宫外,民国年间为张伯驹收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伯驹托中央统战部部长徐冰转呈毛泽东信中表达了将《上阳台帖》赠送毛泽东的意愿。1958年,毛泽东将这一千古名帖送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至今。
  二、《观音之阁》题额
      位于天津蓟县独乐寺中的观音阁,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木结构阁楼建筑。初建于唐,重建于辽统和二年(宋雍煕元年,公元984年)。阁楼高悬“太白”署名的“观音之阁”四字题额。经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史树青先生考订,为李白所书写。
      主要理由有:1、方形竖题的立额形式和唐代建筑的题额风格一致。2、款署“太白”与《上阳台帖》中的署名格式一致。从唐代开始,盛行碑刻署作者名。“观音之阁”中的“太白”署名,字很小且藏于“阁”字之下,正是匾额落款的章法尚未定型的时代反映,和宋人绘画落款在树隙石缝中间类似。3、参看李白《上阳台帖》,书法风格一致。其字迹凝重,磊落大方。清中期书法理论家包世臣认为有“永兴风”,永兴是唐初书法家虞世南。包世臣在《艺舟双楫•论书》中记载:“蓟州城内有太白书观音之阁四大字,字经七八尺,整暇有永兴风,唯笔势抛松耳。然较逍遥楼颜书相去不可数计。”对独乐寺题额为李白所书写未加否定。4、清初书法鉴赏家宋荤,与宋荤同时代的王士禛,都认定李白所写。
  李白天宝十年至十二年曾北游塞垣,抵蓟门幽州,和梁思成先生《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一文中提出的建寺年代基本一致。李白书写“观音之阁”当在天宝十二年(752年)独乐寺初建之时。
  三、《送贺八归越贴》碑刻
        在宋代还能见到李白《送贺八归越》墨迹。宋人陈骙《中兴馆阁录》记载为馆阁收藏。宋孝宗淳熙年间《秘阁续贴》亦曾收录。
  清乾隆年间,孔子后裔孔继洓搜集晋唐法书摹勒刻石,称《玉虹楼鉴真贴》。李白《送贺八归越贴》收录其中,碑刻后并有王之鼎、董其昌题跋。今藏曲阜孔庙。
      《送贺八归越贴》书写内容应是李白集中《送贺宾客归越》诗,见王琦《李太白全集》第十七卷。首句略有不同,书帖中的“春始波”,文集中作“漾清波”。
  四、收录入《星凤楼贴》中的两件石刻拓本
     《星凤楼贴》为宋人曹彦约刻石于南康军(治所在今江西星子县),南宋曹土冕重摹。宋代赵希鹄评价为“精善不苟(《洞天清录集•古今石刻辩》)。但原石早失,到了明代,石刻拓本已见不到完整的全帙。
     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星凤楼贴》收录了李白两件书作,即《天若不爱酒贴》和《处世若大梦贴》,均编在亥集中。其中,《天若不爱酒贴》书写内容为李白诗《月下独酌》其二。《处世若大梦贴》为《春日醉起言志》诗,两诗均见于王琦《李太白全集》卷二十三。但这两件作品真伪却很成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清代王琦是见过《星凤楼帖》的,但在编注《李太白全集》时却只字未提在《星凤楼帖》中见过《天若不爱酒贴》。早于明代,顾元庆《夷白斋诗话》记载此帖收录在宋刻《甲秀堂帖》中。其次,王琦所见《处世若大梦帖》中有序“大醉中作,贺生为我读之”,今本见不到。相反,今本《处世若大梦帖》中的后缀语:“吾头慒慒, 试书此不能自辨,贺生为读之”,王琦在《李太白全集》卷三十中认为是另一帖,而且真伪亦很难考订。再次,书法风格亦与《上阳台帖》存在很大差别。后世对李白二帖真伪均持存疑态度,而安旗先生在《李白书法略论》(《李白学刊》第二辑)一文中认定李白《天若不爱酒帖》和《处世若大梦帖》就是《宣和书谱》中记载的《咏酒帖》和《醉中帖》,但未能详细说明理由,很难令人信服。
  五、见诸史料记载,但已失传书作
     《访贺监不遇》、《与刘尊师书》   见于唐代裴敬《翰林学士李公墓碑》记载:“予尝过当涂,访翰林旧宅。又于浮屠寺化城之僧得翰林自写《访贺监不遇》诗云:‘东山无贺老,却棹酒船回’。味之不足,重之为宝,用献知者。又于历阳郡得翰林《与刘尊师书》一纸,思高笔逸。”查王琦《李太白全集》卷二十三,有《重忆一首》:“欲向江东去,定向谁举杯!稽山无贺老,却棹酒船回”。注云“重忆一首”四字为后人所改,诗题当作《访贺监不遇》。《宣和书谱》辑录五种   《宣和书谱》记载,宋代御府收藏李白法帖五种。分别是行书《太华峰》、《乘兴帖》和草书《岁时文》、《咏酒帖》、《醉中帖》。其中《乘兴帖》又见《上阳台帖》宋徽宗题跋。云:“太白尝作行书,有‘乘兴踏月,西入酒家,不觉人物两忘,身在世外’一帖。字画飘逸,豪爽雄健。乃知白不特以诗鸣也。”《月下卧醉帖》、《楼虚月白帖》   王琦《李太白全集》卷三十诗文拾遗引唐锦《龙江梦余录》记载:“胡文穆记李白三帖。其一云,乘兴踏月,其二云,月下卧醒。其三云:楼虚月白。余亦见其一帖云,吾头慒慒。虽其字迹真赝有不可必者,然词语豪爽,趣韵自别,信非太白不能道也。”其中,“乘兴踏月”一帖当即《宣和书谱》中所载《乘兴帖》。《月下卧醒帖》全文为:“夜来月下卧醒,花影零乱,满人衿袖,疑如濯魄于冰壶也。”。《楼虚月白帖》全文为:“楼虚月白,秋宇物化。于斯凭栏,身势飞动。非把酒自忘,此兴何极?”启功先生在《李白上阳台帖墨迹》一文中考证:“李白字迹流传不多。在碑刻方面,如《天门山铭》、《象耳山留题》等见于宋王象之《與地纪胜•碑目》。游泰山六诗,见于明陈鉴《碑薮》。《题安期生诗》石刻和《灵隐寺》诗见孙星衍《寰宇访碑录》卷三。拓本皆俱罕见,许多明显伪托,加题‘太白’的石刻,不详举。”。《象耳山留题》,王琦引《方與胜览》记载:“象耳山,在眉州彭山县,有太白书台,有石刻太白留题‘夜来月下卧醒’云云。”石刻内容与《月下卧醒帖》内容一致,刻石年代应当不晚于宋。
                            转自《太白风》第26期 作者:王 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7-1 16:36 , Processed in 0.15775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