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知心姐姐”:以儿童特色灌输少年政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5 14:56: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知心姐姐”:以儿童特色灌输少年政治
作者:冯玥、黄卫      时间:2011-08-23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少年报》内容基本都是从大报改写而来,被人笑谑是“小《人民日报》”。胡耀邦曾在一次讲话中谈及:“你们是《中国少年报》,不是《中国老年报》,不要衣服是小孩的,面孔是老头子的。”

“知心姐姐”问世后即使用的形象。


  “知心姐姐”的故事

  还记得《中国少年报》的“知心姐姐”专栏吗?这样一个传承了几代人的专栏团队,一直坚持“为孩子说话,说孩子话,让孩子说话”。83岁的姜达雅,教育专家孙云晓,以及最著名的“知心姐姐”卢勤,都曾经是这个团队的主力军。

  80年代初,《中国少年报》发行量达到了空前绝后的1142万份,居全国报纸之首。而该报的“知心姐姐”栏目在全国小读者评选出的“我最喜欢的专栏”里,名列第一。

  姜达雅记得那是1956或1957年,她二十七八岁。在《中国少年报》当编辑的她去南京出差,在照相馆照了一张标准像。照片上的她,辫子盘起来,微笑着。

  1960年,12岁的北京小学生卢勤也到照相馆照了平生第一张标准像。怀揣着一个梦想的她,特意把短发留长,梳起了两根辫子,对着镜头微笑着。

  那时的她们都没想到,日后她们的命运会跟大辫子的“知心姐姐”如此不可分割:她们分别成了“知心姐姐”的两代领军人物。

  “知心姐姐”诞生

  51年后,83岁的姜达雅回想起“知心姐姐”诞生的那次小组会,依然历历在目。

  其时,姜达雅还是《中国少年报》“队的生活组”的一名普通编辑。195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她,随着调到团中央工作的爱人来到北京,进入《中国少年报》。从那时起,“干了一辈子小儿科”。

  《中国少年报》创刊于1951年,是共青团中央主办的少先队队报,每周一期,每期四版,除“队的生活组”外,还有时政组、知识组、文艺组等。“队的生活组”即新闻组,一二版内容大都由这个组提供。

  那时,《中国少年报》上的内容基本都是从大报改写而来,被人笑谑是“小《人民日报》”。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曾在一次讲话中谈及:“你们是《中国少年报》,不是《中国老年报》,不要衣服是小孩的,面孔是老头子的。”

  1960年的一天,“队的生活组”组长朱洪开会回来后传达说,胡耀邦提出要搞“少年政治”。该如何在版面和报道中贯彻领导意图呢?会上,大家献计献策,讨论得非常热烈。

  姜达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我记得是朱洪说,解放前,上海《新少年报》有个‘咪咪姐姐’,指导孩子生活,很受孩子的欢迎。有人说,那我们不也可以有个什么姐姐吗?有人说,叫‘大姐姐’吧。大家说,不好不好。不知是谁冒出了一句,叫‘知心姐姐’吧。大家一致同意,太好了,就是她!”

  “知心姐姐”的定位也讨论确定了:第一,她是孩子们的知心朋友,孩子们的小秘密、小烦恼都愿意和她说;第二,她要比孩子站得高一点,是孩子的辅导员。

  1960年10月25日,“知心姐姐”在《中国少年报》上出现了。她梳着两根小辫子,清秀的面貌,温和的眼神,脸上永远挂着微笑。

  从此,“知心姐姐的话”代替了过去的编者按——“编辑大同志说”。

  作为组里跑思想品德这个口的编辑,姜达雅写了很多“知心姐姐的话”。不过,她已经记不清哪些是她写的了。因为,当时的报社社长左林提倡大家当“无名英雄”,都不署名。

  她记得其中有一篇是《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那时,“唯成分论”已开始大行其道,大量读者来信都提及“出身不好,抬不起头,没有前途”。姜达雅本人也“出身不好”,她的父亲姜伯彰曾任孙中山机要秘书,1947年当选为国民党立法院第一届立法委员,1949年去台。心有戚戚的姜达雅以此为题, 写了这篇。

  文章出来后,影响很大,以致“文革”中有人给她贴大字报,说她“为地富反坏右的孩子喊冤鸣屈”。“要不我怎么会对这篇记得这么清楚呢?”姜达雅笑着说。

  在姜达雅的记忆里,“知心姐姐”栏目写得最多的是朱洪。朱洪曾就读于中西女中和燕京大学,是《中国少年报》的创办人之一,“中英文都呱呱叫,笔头又快”,可惜后来命运多舛,经历坎坷,如今又患有帕金森症,已无法接受采访。

1957年时的姜达雅。翻拍/本刊记者甄宏戈


  “卢勤小友”的梦想

  “知心姐姐”亮相时,卢勤正在北京史家胡同小学上五年级,是班里的少先队宣传委员。班里同学几乎人人订阅2分钱一份的《中国少年报》,收钱订报和收发报纸,正是她的工作。卢勤是《中国少年报》的铁杆读者,“知心姐姐”一出,更成了她的粉丝。每期报纸来,先看“知心姐姐”。

  那时,《中国少年报》上经常有少先队中队活动的报道。卢勤悄悄给“知心姐姐”写了一封信,询问如何才能让自己中队的活动见报。

  她没想到,她居然很快就收到了署名为“知心姐姐”的回信。信上称她为“卢勤小友”,告诉她,只要活动新鲜,报上没有登过,就可以投稿,一时没有发表,也不要泄气,“总有一天会成功”。

  巨大的成就感让少年卢勤开始萌生了当知心姐姐的梦想。本来是短发的她,就是从那时开始,留起长发,梳起辫子。虽然活脱脱已是“知心妹妹”的模样,但她自己却不满意,反复对照报纸找差距,终于发现,原来知心姐姐的头发多,因而显得蓬松;她的头发少,就显得脑门光秃秃的。她用圆珠笔把照片上的辫子加粗,又发明了新的辫子梳法:先把额前的碎发编成小辫子,再编进大辫子中去,这样一来,头发就显得多了。她又跑去照了一张新的标准照,但看来看去还是觉得不够像。

  仔细研究后,她终于发现了“知心姐姐”的秘密:她的亲切的微笑。她开始对着镜子练微笑,练多了,还真的越笑越自然了。

  她为自己勾勒出了蓝图: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后进《中国少年报》,当“知心姐姐”。

  他们中队的活动也终于成功见报了。那是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期间,他们响应号召,搞了“支持古巴,反对美帝”的中队活动:搜集资料,演活报剧,给哈瓦那的孩子写信,等等。活动搞得有声有色,终于如愿在《中国少年报》上发表。

  但是,她的梦想在1966年这年破碎了。那一年,她高中毕业,正赶上文革,大学的校门彻底关闭了。

  《中国少年报》也在这一年停刊了。

  卢勤下了乡,在吉林省白城地区插队,后来被抽调到白城地区知青办,一直干到了副主任的位子。

  她在知青中当起了“知心大姐”,经常帮找对象的人把关,到后来,只要谈15分钟,就能判断出这一对是否合适,十拿九稳。

  她在当地结了婚,生了子,“知心姐姐”梦似乎渐行渐远。直到1978年。

  卢勤记得那是11月的一天,儿子才出生几个月,她正在做晚饭,一边收听着广播节目《星星火炬》。就在那时,她听到了《中国少年报》复刊的消息。

  当选“我最喜欢的专栏”

  停刊12年的《中国少年报》,于1978年11月1日复刊了。

  文革开始后,姜达雅被打成历史反革命,3年后,因查无实据被解除专政,下放河南潢川的团中央五七干校劳动。随着拨乱反正,“知心姐姐”的原工作人员先后分配工作,调到了别处,只有她,因为爱人的“反革命”问题还没有结论,仍然在干校等待分配。

  因此,《中国少年报》复刊时,老一代的“知心姐姐”里头只剩下她了。

  姜达雅成为了“队的生活组”的组长。她笑称,自己被推上这个位置,完全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第一批进入这个组里的,就有后来成为著名教育专家的孙云晓。

  1978年,20岁出头、只有初中学历的孙云晓,经过中央团校(后改名为中央青年政治学院)的短期进修后,面临着两个选择:一是到团中央机关当干部,二是到《中国少年报》当编辑。

  出生于山东青岛、少时家贫的孙云晓此前几乎没有看过这份报纸,但他喜欢孩子,也喜欢写作,因此,选择了去报社。

  这个年轻编辑的到来,给“知心姐姐”带来了新的活力。多年后,姜达雅提起孙云晓,仍然赞不绝口,称他是“第二代知心姐姐里最得力的干将、主力军”。

  少年报有个传统,每个编辑记者都有自己的对口联系学校,每周要有一天时间去学校里,和孩子们交朋友。“孙云晓每次带回来的故事都逗得我们哈哈大笑。我们都很佩服他,怎么孩子就愿意和他说那么多事呢。”姜达雅回忆,“孙云晓告诉我说,因为我也是淘气包啊。”

  1981年,《中国少年报》创刊30年之际,发行量达到了空前绝后的1142万份,居全国报纸之首。“那时候,最权威的《报纸摘要》和《新闻联播》里,经常能听到‘据《中国少年报》报道’。”孙云晓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经常有外国记者来采访,问他们:为什么这样一份针对少年儿童的报纸,发行量比《参考消息》和《人民日报》还大?

  姜达雅经常出面接待记者。她告诉记者,这份报纸贯彻的是“少年政治”,但注重儿童特色。他们并不是简单地从大报改写,而是先调研,找出普遍性的问题,有一点理论色彩,但不是板着面孔讲大道理。“又要形象生动,又要入木三分,又要由浅入深,而且不能超过800字,你说难不难?”

  “知心姐姐”逐渐达到了全盛。从知心姐姐的话,衍生到知心姐姐信箱、小言论、小小讨论台,几乎每个版面都有她的形象。《中国少年报》1985年曾搞了一个“我最喜欢的专栏”读者评选活动,收到7万张选票,“知心姐姐”超越“小灵通”“小虎子”“动脑筋爷爷”等26个专栏,名列第一。

  该如何救助落水者的言论成为“知心姐姐”的代表作品之一。

  1982年,孙云晓发现,在一个多月内,有来自14个省的34篇来稿,报道了17个少年儿童因救人身亡的事迹。其中,浙江永康县委报道组的一篇来稿写到,3个少先队员去救一位落水者,因不会游泳和方法不当,救人者和被救者全部身亡。

  对这些牺牲的少年儿童,当地纷纷授予“优秀少先队员”和“少年英雄”等称号,并发出向他们学习的号召。一个地区在《小学生细则》中规定,哪怕不会游泳,在遇到有人落水时,“也要毫不犹豫地跳下去抢救落水的人”。

  孙云晓提出,知心姐姐要关心这个问题。“我是本能地觉得,儿童的生命是珍贵的,不应该让他们做力所不能及的事。”

  1982年8月18日,《中国少年报》头版头条发表了“知心姐姐”的言论。这篇名为《遇到有人落水怎么办》的文章明确指出:“救人既要靠勇敢, 还要靠机智和本领,在自己能力达不到的时候,还必须依靠大人的力量。要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牺牲。不会游泳的少先队员,在遇到有人落水的时候,应该立刻向大人呼救,或根据当时的具体条件设法抢救。”

  “当时报社内部也有争论,也犹豫过,不过还是发了。”孙云晓说。

  言论见报后,收到大量读者来信,楼道里的评报栏都贴满了。之后,类似的稿件大大减少了。

姜达雅(2011年6月)。摄影/本刊记者甄宏戈


  “小孩说话也管用”

  1979年6月,卢勤也进入了《中国少年报》。

  听到这份报纸复刊的消息后,激动得彻夜未眠的她给报社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进报社工作的夙愿。她记得,她前后写过两三封信。因为她之前做的也是青年工作,或许还因为这份弥足珍贵的“童年的梦想”,她得以调进了报社。“老同志很在意这份感情。”卢勤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卢勤首先做了长达6年的读者通联工作。

  有一段时间,报社规定,每信必复。每封来信都登记在案,贴有写有处理意见的信签。孙云晓记得,自己结婚时请婚假,有一封复信缺了个标签,就走不了。

  写给“知心姐姐”的信每天以麻袋计。这些信件先汇集到群工组,经过拆阅、分类,或分发到各编辑组,或以读者来信的形式编发,或者个别回复。

  卢勤发现,80后孩子们的心理跟她当年做小读者时,很不一样。拿她自己来说,她有6个兄弟姐妹,小时候从来不缺朋友。但80年代之后,独生子女渐渐长大入学,“求友”成了他们最大的需求之一。他们把知心姐姐当成了最信任的朋友,这种信任甚至超过了对老师和父母的信任。

  1983年,“六一”之后,报社收到了北京市马家堡六(二)中队几个小学生写来的一封信。信上说,学校组织他们去陶然亭电影院看《扶我上战马的人》。报上说六一儿童节小朋友看电影一律免费,但是,电影院还是收了他们每人一角的电影票钱。“知心姐姐,是电影院收错了钱,还是报上瞎说?”信末,有9 个孩子的签名。

  已是群工组组长的卢勤立刻带着两个刚来的大学生去了解情况。孩子们拿出票根和登有《北京市政府关于“六一”少年儿童看电影免费的通知》的那期《北京日报》给他们看,并提出了三条意见:第一,电影院赔礼道歉;第二,把钱退还给同学们;第三,如果不退钱,就免费再放一场电影。

  卢勤带着同学们的意见,又去了陶然亭电影院。电影院非常重视,答应解决。

  不久,报社收到孩子们写来的第二封信。信上说,开学第一天,电影院就来了两位叔叔,承认收错了钱,道了歉,还给他们免费放了一场电影:“真没想到,在我们国家,小孩说话也管用!”

  这两封来信都在报上刊登出来,同时配发了“知心姐姐”的话:“凡是关系到国家、人民和少年儿童利益的事,就要敢想敢说,不要默不作声。”后来,在“全国好新闻奖”评选中,这两封信获得了“好来信”一等奖。

  这件事,让卢勤深受触动,深感尊重孩子的重要性。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中国少年报》的宗旨,在“为孩子说话,说孩子话”两句外,后来又加上了一句“让孩子说话”。

  1983年,孙云晓脱产就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大专班,离开了“知心姐姐”。

  1988年,姜达雅退休,离开了“知心姐姐”第一线。

  卢勤成为“队的生活组”负责人,带领新一代的“知心姐姐”们,逐渐把它从一个报纸专栏,发展成包括热线、夏令营等各种形式在内的“知心姐姐”全系列。

  不过,卢勤并不认同“知心姐姐”有三代的说法。她说,知心姐姐并不是像鞠萍姐姐那样的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

  这也是姜达雅和孙云晓反复向记者强调的。

  退休后,每当被介绍是“知心姐姐”,姜达雅都会不厌其烦地解释:“知心姐姐是一个群体,是集体的智慧和爱心,不属于哪一个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15:25 , Processed in 0.41440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