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陈寅恪对小说的一个卓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8-28 17:50: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陈寅恪对小说的一个卓见

谢泳



陈寅恪和钱锺书都是中国大学者中有小情趣的人,比如都喜欢读淫书,都喜欢探究小事物的起源,喜欢追究西方器物如何传到中国等问题,陈寅恪对唐代妇女的服饰、发型和口红一类东西,都有探究的兴趣。他们不但喜欢读小说,而且有创作的欲望,都喜欢写旧诗。钱锺书不用说了,陈寅恪的《柳如是别传》其实也可当小说读。

陈寅恪对小说在历史研究中的价值有非常清晰自觉的认识。他讲《太平广记》史料时曾说过:“小说亦可作参考,因其虽无个性的真实,但有通性的真实。”(《陈寅恪集·讲义及杂稿》第492页,三联书店,2009年)。我以为这是陈寅恪对小说的一个卓见,是今后需要从理论上认真探讨的一个问题。

我个人理解,陈寅恪所谓“通性真实”,其实与恩格斯评价巴尔扎克小说时的名言表达的是同一意思。恩格斯说:“他的作品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马恩选集》第4卷第682页,人民出版社,1995)。巴尔扎克小说对时代反映的真实性,就是陈寅恪所谓“通性真实”,即对时代精神的准确把握。有了这个认识,我们在判断小说的历史地位时,可能就会有比较清晰的意识。

中国当代文学中有“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一类小说,如《班主任》《伤痕》《枫》《犯人李铜钟的故事》等,在艺术上多有讨论的余地,但这些作品兼具“通性的真实”,也就是说对时代精神的把握上有真实性,所以它们的价值不会随时代变化而消失。反过来如《创业史》《艳阳天》《金光大道》等作品,在叙述语言和生活细节描写等方面,可能不失为有价值的小说,但他们不具备陈寅恪所说的“通性的真实”,所以这些作品的文学史地位不可能持久,说白了,就是作家把坏时代当好时代对待了。

陈寅恪对小说的这个卓见,需要引起当代作家的警觉,无论何时,创作中一定要尽可能把握一个时代“通性的真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00:39 , Processed in 0.10962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