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课堂教学的三重境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3-10 13:0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课堂教学的三重境界

作者:成彦明


摘要 传统的课堂教学在理论和实践的层面上缺乏更深层次的有效整合。教学课堂要从建模课堂、启智课堂和致合课堂三重境界的探寻中,重塑教学课堂的三重境界。

关键词 课堂教学境界建构

课堂教学的三重境界,教学专家已经有所阐述,影响较大的如新教育实验课题组提出的“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但笔者总感觉未能总结出课堂教学的一般规律,而且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上缺乏更深层次的有效整合。为此,笔者从建模课堂、启智课堂和致合课堂三重境界的探寻中,力图揭示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并由此得出课堂境界的提升就是教师专业发展与人生境界提升路径的结论。

一、建模课堂

建模即构建模式。模式理论主要有赫尔巴特派的五阶段教学、凯洛夫的五环节教学法、杜威的五步教学法、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这些理论对我国的课堂教学影响较大。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一线教学专家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主要是卢仲衡的“中学数学自学辅导教学模式”、魏书生的“六段教学法”、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育才中学段力佩的“茶馆式教学”、洋思中学蔡林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等,进入新世纪后,各种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研究这些模式我们会发现,都是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有其内在的基本结构。

1.程序结构

程序性结构即课堂教学的流程。上述各类教学模式都对教学流程做了规定,都是把教学理念、教学思想,通过一定的程序结构进行规范和呈现。尽管各种教学模式流程环节不一,但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程序和质量控制程序。

(1)学生认知程序

认知程序必须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从感性到理性,从局部到整体(或从整体到局部),从浅显而深入,我们的课堂首先得服从于这些规律,方才是科学的课堂。

(2)质量控制程序

在当今所有课堂教学流程结构中,特别追求教学的高效性,即质量控制。如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有六个基本环节:提示课堂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自学、学生自学、检查学生自学效果、引导学生更正、当堂训练。提示课堂目标与当堂训练都是针对质量控制而言的。事实上,课堂教学模式无论是五个环节、六个环节,还是三个环节,都可以归结为质量管理的四个环节,有的模式是在实施环节变为两个或者三个环节,有的把实施和检查合为一个环节等等。也只有符合质量管理理论的课堂才能是高效的课堂。

无论是认知程序和质量控制程序,教学目标应当是课堂环节的起点和终点,围绕目标教学应该贯穿在教学过程之中。

2.关系结构

课堂教学要素之间存在多种关系,如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教材、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这些关系,构成了有机的课堂。笔者侧重从“学”出发谈谈关系结构中的主要因素。

(1)学与教的关系

学与教的关系是课堂教学中的核心关系,是以“学”展开课堂教学结构还是以“教”展开课堂教学的结构是现代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分水岭。我们通常所说的学与教的关系一是要先学后教,二是以学定教。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之所以能够广为普及,正是科学地处理了“学”与“教”的关系,体现了现代教学论思想。事实上,学生的能动作用、主体地位是由教师调动、激发和促成的,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师引导的。

(2)学与思的关系

孔子的名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深刻地表述了学与思的关系。因为学思结合是学习的普遍规律。课堂上就要给学生思的时间、思的方式,“读读,议议,讲讲”,就是边学边思,边思边学。许多课堂教学模式都强行规定学生活动的时间,限制教师教的时间,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目的是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3)学与练的关系

知识的学习,经过反复训练才能得以巩固。一种复杂的行为,可用简单的行为联结而成。钱梦龙提出的课堂教学规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通俗地解读了“学与教”和“学与练”的关系。边学边练,当堂训练,解决了学习效率问题。

(4)学与物的关系

即学习与资源的关系。学习者要选择适切的各种学习资料,多种媒体为学习者服务。空间与时间也是一种物质资源,时下不少地方采用的分组学习方式就是营造了多维的时间和空间,必将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众多的关系中,学生活动是其表征,只有给学生一定活动时间和空间,才能充分体现上述关系。

3.情境结构

教学情境就是以直观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者实际事物的相关背景,一般是基于生活的情境、文化的情境、学科的情境、问题的情境,用以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课堂教学创设活跃、和谐、生动的气氛。知识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中生成的,情境教育早已形成具有影响力的教学流派,情境已然成为课堂结构中的重要因素。

笔者认为只有上述三种结构比较完善的课堂才是完整的课堂,课堂教学模式叫什么名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须体现课堂基本的结构要素,这样才是有效的教学模式。

二、启智课堂

启智课堂即开启和丰富学生智慧的课堂。建模课堂还停留在一定的模式上,是教学的基本框架,是教学的基本方法和路线图,但教学的本质是开发学生潜能,开启学生的智慧,也只有活用和超越某种模式才能达到启智课堂之境界。

1.学习内容启智

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一门科学,都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知识和思想方法体系,都是一种智慧和文化。课堂就是要把这种智慧和文化传递给学生并开启学生新的智慧。

(1)强化认知,在认知中理解内容智慧

认知就是了解与理解。理解学科知识体系和科学方法及学科文化。如语文学科具有基础性、人文性和工具性特征,小学、初中和高中都有独特编排体系,这种体系形成了语文教材智慧和文化。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以人文主题组织教学单元,人文专题既是教学单元,也是教学目标取向。人文专题下设置若干“教学主题”开展研习、探讨、体验。学生就是要理解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点,理解编者的编排意图,理解每篇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语文课本每篇文章都充满着作者的智慧,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主题单元“获得教养的途径”,编者要表达的是从自然人成为社会人,成为有教养的人必须读书学习,必须充分利用前人的知识积累。读《劝学》就要认识“学不可以已”的论点,理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等.这些论点与论据,充满着人生智慧,激励一代又一代人终身学习,追求真理,完善人格,善用资源,超越自我。

(2)注重贯通,在贯通中把握内容智慧

贯通就是知识点与知识点贯通、知识点与学利体系贯通。如《劝学》一文一是要与本单元的《 师说》《获得教养的途径》融通,《劝学》重点谈读书的作用,《师说》重点谈从师而学的作用,《获得教养的途径》重点谈经典的力量,都是获得教养的途径。二是要与历代有关劝学名篇融通,如孔子劝学、孙权劝学、师旷劝学等等。第三,字词句章写作特色与其他经典文章的比较与贯通。如《劝学》中的比喻,我们还可以与《庄子》的比喻进行比较,与《诗经》中比喻比较,也还可以发散到其他现代散文、小说、诗歌中比喻的运用等。

(3)着力应用,在应用中实践内容智慧

应用是体验,应用是创新,应用是实践。学会迁移与创新才是知识学习的最高智慧。应用不排除应试能力,应试能力也是应用的重要能力。考试,尤其是高考,建立了一种游戏规则,这种规则就是高考考纲和考试说明,乃至试卷的结构和标准,学生必须学会考试。当然,最终要回归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上,如语文应用能力就是要回归到人文智慧和读写听说的能力上,进而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2.学习方法启智

新课程改革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呢?笔者认为关键是要授予学生学会学习的工具与方法。

(1)学会系统思维,在结构中习得方法智慧

任何一门学科都是系统化的科学,都有其内在结构,要教会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结构方法。即使是一篇文章,也有其内在的结构。我们学习课文,往往从字词句人手,分析文章的段落层次、主题思想、写作特色,这就是用结构理解结构,对一篇新的文章学习很快就能掌握其内容和写作特色。所以,我们提倡学生学会用思维导图的思维工具,对教材知识进行结构分析,用旧结构不断理解新的结构,在对结构的不断整合中产生新的智慧。用结构理解结构,用结构创生结构,是基本的智慧学习方法。

(2)学会批判思维,在质疑中创生方法智慧

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批判性思维方式。如应当怎样理解《雷雨》中的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是一个有争论的话题。我们绝不能拘泥于教学参考书上的分析:“年轻时,他对待侍萍始乱终弃。年老了,他似乎在深情地“怀念’已死的侍萍……他感到寂寞孤独,因此怀念侍萍,借以弥补他灵魂的空虚,使精神得到自我解脱。其实,他的“怀念’是十分‘廉价’的,也是十分自私的。”当然这样的分析,不能说没有道理,但失之深刻,失之全面。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真实与否,我们可以分组讨论,就两种(一正一反),或三种(一正一反一辩证)进行辨析,从而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品质。质疑、辨析、批判要贯穿于我们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3)学会联想思维,在比较中迸发方法智慧

联想是一种发散性思维,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联想最具创新智慧,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想象、联想,开发学生的智慧。上述我们对《劝学》一文的贯通,其实也是一种联想,我们还可以无限制地联想,包括学生如何适应现代社会,如何成才等等。

三、致合课堂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将人生境界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课堂的最高境界也是达到天人合一的天地境界,笔者姑且将这种课堂命名为致合课堂。

1.与学科思想致合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的性质与规律,致合课堂就是要与学科的知识体系、学科文化、学科思想相契合。我们的语文课必须重点挖掘课文的文学价值,重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而对于文本中隐含的其他教育价值应当弱化处理,不然任意拓展,那语文课很容易变成地理课,历史课,政治课,心理指导课等,这样容易出现语文“泛化”的现象。如高中语文课本的《鸿门宴》一文,有的教师就鸿门宴的前因上了两节课,还没说到鸿门宴,这似乎变成了历史课;有的教师把课文的重点放在“义与不义”的哕嗦分析上,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说教课。一个高明的教师从来就不会背离学科的本体地位。

2.与知识本源致合

充分挖掘知识的内在魅力,还原知识的本源总是充满着神奇,但进入教材的知识,已经变成符号性的知识,变成了静态性的知识。致合课堂就是把静态的知识变成动态的知识,把符号性的知识变成形象性的知识,充分挖掘知识的伟大魅力。

3.与自然社会致合

“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学校即社会”。“社会即学校”。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启迪智慧的地方,还是学生成长的地方,卓越的教师总能激活自然、社会、生活资源,总能与自然、社会、人生大道相连接,孙维刚可以把数学课上升到哲学层面融通于天地时空,课堂成为链接自然、社会的节点。

4.与师生灵魂致合

致合课堂是唤醒学生灵魂的课堂,是师生生命共鸣的课堂,是师生生命与知识共鸣的课堂。这是致合课堂的核心,没有与学生灵魂致合,就达不到致合境界。江苏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不管到哪里借班上课,很快就可以把学生积极性调动到极致,即使是平时从不发言的孩子,也会积极发言,用于永正的话说,只要课堂达到了一定的温度、湿度,学生自然会开口讲话。于永正总能打动学生的心灵,唤醒学生灵魂,素不相识的学生,一节课之后总会含着泪花,与老师依依不舍。致合课堂就是能够开发学生的潜能,启迪学生的智慧,激活学生生命的活力。教师只有把自己、学生乃至草木都看成是宇宙的一分子,“一松一竹皆朋友,山鸟山花好兄弟”(辛弃疾语),有了这种宇宙情怀,才能达到天地境界,才能上出致合课堂。

我们研究课堂教学的三重境界,就会发现其意义和价值远远超出课堂教学本身,对学生而言,建模课堂常常停留在知识学习,启智课堂主要是智慧学习,致合课堂则是灵性学习,灵性学习生命品质更精美、更宽广、更正向、更有深度和内涵。






(来源: 《教学与管理》2015.1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9:07 , Processed in 0.08789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