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防止网络热词变成教育陷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12 13:14: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防止网络热词变成教育陷阱
2013年11月11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11月11日第522期 作者:丁纯




新媒体时代,资讯的传播可谓一日千里。有人笑称“世上方一日,网上已十年”。也就是说,网上话语裂变已经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由此造成网络热点和热词不断涌现,并往往与民生、教育、文化观念存在关联,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造成冲击和解构。从“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到今天的“土豪金”,网络热词此起彼伏,良莠并存,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存在。综合来看,网络热词有以下几个特点。

1.娱乐性。网络热词有种娱乐精神,存在着调侃、揶揄的现象。比如,“屌丝”这个词语本来是脏话,经网络传播,“屌丝”两字蕴含着无奈与自嘲的意味,反映了年轻一代对社会现实的集体焦虑,自嘲中有娱乐。美国文化学者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认为,“媒介就是隐喻”。网络热词反映的是整个社会心态,因为某方面的避讳,所以要以娱乐的、隐晦的方式反映社会心理。  

2.碎片化。新媒体传播的消息因受制于篇幅,信息不够完整、精确,有碎片化的倾向。网络热词更是碎片化的衍生物。2012年,微博一夜流行“元芳,你怎么看?”这个热词有碎片式的特点,一般不熟悉电视剧《神探狄仁杰》的人,看到“元芳,你怎么看?”肯定一头雾水。从这个例子可知,网络热词碎片化的征候,通常是网友在“断章”中“取义”,经过了辗转转化,改变了本来的意义而成为大家熟悉的话语。

3.随意性。网络热词有随意性的特点。比如,网络上的“你妹”,纯属调侃,不含贬义。“去你妹的”、“看你妹的”,貌似脏话不是脏话。此词出现场合比较蹊跷。这种偶然出现的热词,成为社会矛盾的观测点。

学生在虚拟网络和现实生活中都受到网络热词的影响,思想和行动上受到网络热词的冲击。网络热词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做好大学生的“三观”教育,要因势利导,摒除网络热词的消极因素,培养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增加思想教育的“正能量”非常必要。

剔除消极因素,打造恒定的价值观。网络时代,网络热词众声喧哗,网络反映的各种社会问题,莫衷一是,真伪难辨,亟须引导学生学会沉潜,学会辨析,不要做“愤青”。例如,针对热词“我爸是李刚”、“切糕”,积极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不要人云亦云、跟风传播,保持自己清晰、理性的批评能力,做网络上优秀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播者,努力打造健康向上的价值观。

面对急功近利,磨炼沉稳的人生观。大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人生观,但有时还会摇摆不定。作为教育工作者,指导学生分清优劣,沉下心来,瞄准目标,坚持数年必有好处。比如,网络热词“蚁族”指的并不是一种昆虫族群,而是学者廉思为“80后”“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下的定义。这个群体和蚂蚁有许多相类似的特点:高智、弱小、群居,是继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三大弱势群体之后的第四大弱势群体。针对这些情况,应该让学生认清成才必要付出艰苦,不能急功近利,成功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要通过个人不懈努力,必定有所成就。

身处转型时期,树立大气的世界观。在新媒体时代,面对着网络上的各种声音,要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用辩证法看待网络上出现的热点问题,不要动摇自己的世界观。在网上的表现,要符合新时期大学生的形象,要“勿意勿必勿固勿我”,不为嘈杂声音诱惑,不为各种争执所动。例如,2010年热词“给力”带来的积极情绪,而“拼爹”、“钓鱼”、“学历门”等热词,则是网友对社会负面现象的不满。

网络热词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民众的心态。对大学生群体而言,关键在于加强引导,区别对待不同的网络词语。利用网络热词的积极因素,做好舆情分析,用好媒介载体,加强大学生的“三观”教育,是新的历史节点出现的新任务。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党委组织部副研究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21:07 , Processed in 0.05725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