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邱学华:笑谈尝试人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18 12:54: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邱学华:笑谈尝试人生
作者:邱学华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2005(8)   名师简介:邱学华,数学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尝试教育研究会理事长。通过四十多年的实验研究创立了尝试教学法,后升华为尝试教学理论。


我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酝酿思考,到80年代正式启动教学实验,至今对尝试教学进行了长达四十余年的研究与实践。“尝试”两字似乎是很普通的字眼,但它却蕴含着博大精深、不可估量的内涵和价值,蕴含着极其丰富深刻的哲理。其实人的一生,也就是在不断尝试,在尝试中成长的。
尝试当小学教师

1951
年,我刚满16岁,在江苏省立常州中学读高一,风华正茂,梦想当工程师。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不能再继续读书,进了会计训练班,准备找工作。有一次,姐姐的一位朋友到我家,她学校缺教师,想介绍姐姐去代课,姐姐有些胆怯,不敢去。正好我在旁边,就壮大胆说:“能不能让我去试一试?”当天就跟着她下乡当代课教师了。从此,我走上了教师的岗位。
这是江苏武进县一所乡中心小学,校长听说我只有16岁,并不满意,因为缺老师上课,只能让我先上了再说。他安排我上五年级算术课,还要教体育、图画等。而且第二天就开始上课。
我拿起教科书想备课,不知从哪里备起。晚上我想了一夜,想到小孩子喜欢听故事,就从讲故事开始吧。第二天,我用故事上了第一堂算术课,校长不放心特地从教室门口走过,看到学生们都安静地在听我讲“课”,满意地笑了。过后,他对别人说:“邱老师年龄不大,倒是蛮有办法的。”

五十多年过去了,我上第一课的情景仍记忆犹新,把算术课上成故事课,回想起来还真有意思。现在从教育理论的观点来分析,是先和学生建立起感情,使学生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可当时根本不会想到这些,只是逼上梁山的“绝招”而已。

我没有进过师范学校,只能在尝试中学习当教师。那时还不时兴听课,我偷偷地站在教室外面听老教师上课,学习他们的一招一式。趁回家的机会,第一件事是到新华书店看书找资料。记得有一次,我买到一本前苏联普乔柯著的《小学算术教学法》而欣喜若狂。第二年,我转为正式教师,并给校长看中提升为教导主任。那年,我才17岁,在教师中年龄最小,如何去领导老教师呢?我的办法是嘴巴甜一点,手脚勤快点。排课时,先让别人挑,剩下的我自己教,因此小学的各门学科我都教过。大都是一边学,一边教。最难的是音乐课,要弹风琴,光看书不行,星期天我把自己关在学校里,从早到晚练习弹风琴。只要大胆去尝试,没有学不会的。为了加强学生的口算训练,我创造了“口算表”受到县教育局的表扬,当时我在全县已小有名气。

第五年老校长调离后,我被教育局任命为校长,那年才20岁,是全县最年轻的中心小学校长。
尝试当大学生

20
岁就当上了中心小学校长,许多人羡慕不已,真是春风得意。可是我却开始酝酿新的目标。在小学摸爬滚打几年,使我深深爱上小学教育。当时热情很高,可是许多问题想不明白,也解决不了。为什么教师辛辛苦苦,学生的成绩还提不高?为什么千叮万嘱,学生还会算错?为什么后进生问题始终解决不了……深深感到自己文化水平和理论水平太低,为了研究小学教育,我决定考大学深造。

我下定决心去试一试,不试怎么知道我行不行。那时没有什么进修补习的机会,只能靠自学。我设法借来全套高中课本,白天忙于校长工作,上两班算术课还有历史、地理、音乐、美术课,晚上备课批完作业后,开始自学高中课本,在煤油灯下苦读到深夜,那时冬天特别冷,把脚趾都冻坏了。我报考大学的目标很明确,为了研究小学教育,而在师范大学里唯有教育系有研究小学教育的,当时报考大学可以填三个志愿,这三个志愿我都填上“教育系”,考不取还是回来当小学教师。记得,那天我在学校里等录取通知书,孩子们也跑到学校里焦急而担心地等待。当我拿到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的录取通知书时,所有在场的学生都“哇”地一声哭了,他们不愿意我离开。临走那天,孩子们成群结队到码头为我送行。此情此景,我永生难忘。我要永远为孩子们工作!

考进华东师大教育系,也是我一生的转折点,使我走上了教育理论研究的道路。我进入大学活像一头饿牛闯进了牧场,拼命地学习。中午从不午睡,星期天也不休息,我有一张“优惠”图书卡,每次可借10本书,几年里读了许多世界教育名著、中外教育史,读遍了有关小学算术教学方面的藏书。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有许多知名教授,如刘佛年、张耀翔、沈百英、邵瑞珍、赵祥麟、胡寄南等,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幽默风趣的讲课风格都对我产生深刻的影响。
尝试编写大学教材
1958年大跃进开始,教育大革命兴起。在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鼓舞下,我向教育系领导提出一个大胆请求:教育系一直还没有“小学算术教学法”课的教材,能否让学生自己编写一本《小学算术教学法讲义》。

教育系领导同意我的请求,由我任组长,组织十多位同学成立编写组,现在全国知名的课程论专家钟启泉先生就是编写组的骨干分子。在沈百英教授指导下,我拟出编写计划,然后分工负责,搜集资料,到小学调查研究,每个人写出初稿,最后由我统稿。奋战两个月,一本30多万字的《小学算术教学法讲义》大学用书完成了。

这本《讲义》虽然粗糙,但内容丰富,切合教学实际。上海许多教研部门和小学都纷纷到华东师大索要这本书,一时成为“抢手货”。时任教务长的刘佛年教授大力赞扬了这件事,并关注我的成长。

当时,我们都是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居然能编出大学用书,的确是个奇迹。我逐渐明白了,只要大胆尝试,一定能成功的道理。

以前把写文章、写书看成是非常神秘的事,高不可攀。记得当农村小学教师的时候,曾暗暗立下心愿,一生中一定要写一本书。因此这次成功,大大鼓舞了我,成为写作的起点。从此以后,我不断给教育杂志写文章。我清楚地记得我拿到的第一笔稿费是25(将近一个工人一个月的工资),我兴奋得一个晚上没有睡着,买了一把小提琴作为留念。

到现在我已经写了五六百篇文章,编著和主编了200多本书。其中尝试教学法论文已译成日文、英文、德文在国外教育杂志发表,《尝试教学法》一书获得首届全国优秀教育理论著作奖。有人说我创了纪录,有人不解地问我:“你哪来的这么多时间写作?”我主要是有兴趣,不怕苦,利用别人休息和打扑克的时间在工作。
尝试当大学教师

大学毕业后,留校当助教,教《小学算术教学法》这门课。按当时规定,刚毕业的助教是没有资格上课的,主要帮助主讲教师批改作业和课后辅导,必须有两三年学习准备的时间才能开课。可是我到教育系报到工作时,组织上通知我,主讲教师沈百英教授病了,要我立即开课。

大学刚毕业,立即要走上大学讲台,又是一个难题。面对困难,我并不害怕,这是天赐给我的机会,要敢于去试一试。以前我们编写的《小学算术教学法讲义》正好用上,五年的小学教师生涯,使我具备了较好的教学艺术,又有生动有趣的实例,第一堂课就把学生征服了。

大学生普遍不重视教学法,认为教1+2=3有什么困难。我想了一个办法“治”他们,请他们推举一个最能干的学生,准备“9加几”的教学内容,明天到附小教一年级算术课,全班同学都去听课。结果这个最能干的学生上了10分钟课就没话讲了,看着我焦急地问:“邱老师怎么办?”大家都为这位同学捏了一把汗。然后全班同学再听附小教师上“9加几”这堂课,这下他们全服了,认识到教学法这门课大有学问。

大学教师除了上课外,还必须进行科学研究。当时在我的面前有两条研究的道路:一条是关起门搞研究,广泛搜集资料,汇集各方面的观点,再作理论上的分析,就能写出论文或专著,这种办法既省力又容易出成果;另一条是深人学校,搞教育实验和调查研究,再从实践上升到理论,而教育实验周期长,又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往往是费时费力又难出成果。第一条路大都是重复别人讲过的话,理论分析得再好也是别人的东西;第二条路虽然艰苦,但搞的是自己的东西,能够产生新方法、新思想和新理论。从古至今的伟大教育家如孔子、夸美纽斯、陶行知,哪一个不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产生各自的教学理论的呢。我毅然决定选择走第二条道路,那是一条理论联系实际的道路。

决心已下,我就一边在大学上课,一边到附小搞教学实验,还兼任副教导主任,并且住到附小教师的宿舍里。大学上课不多,我大部分时间在附小。所以很多人搞不清楚我是大学教师还是附小教师。

几年时间,我已在《心理学报》及各种教育杂志上发表了几十篇文章。1963年学校为了培养知名教授举办了红专学习班,全校仅有30多人参加,全部是副教授和讲师,只有我是小助教。这个红专学习班的班主任是刘佛年教授,从此我得到刘先生的直接指导。
尝试搞尝试教学实验

“文革”结束后,我们全家回到家乡常州。我在常州师范学校办起“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给教育事业带来春天,打碎了套在知识分子身上的精神枷锁。蓄之愈久,其发必速。我思考已久的设想,可以启动系统的教学实验来证实了。一场历时25年、有空前规模的尝试教学实验研究开始了。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主要是“先讲后练”,它的最大弊病是始终把学生定位在被动的位置上。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出题学生做题,学生何能主动呢?因此,我认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改变“先讲后练”的教学模式。能不能前后对调一下,采用“先练后讲”,让学生先做练习,有困难可以看教科书,可以与同学讨论,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自己解决问题。而且练习以后,教师也摸清了学生困难在哪里,这时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设想。

从“先讲后练”到“先练后讲”,这是尝试教学的核心。看上去虽是前后顺序对调一下,但它会引起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深刻变化。真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换一下,焕然一新”。我从1980年开始实验,到现在已进入第25个年头了。一项教学实验也是尝试,需要不断尝试,不断验证,不断发展。

我认为搞一项研究,不仅仅是为了写篇论文、写本书、得个奖,更重要的是让广大教师接受和应用,落实到提高教学质量,使孩子受益,也就是把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问题。关起门来写篇论文不难,推广应用就由不得你了,因为主动权不在你手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必须处理各种各样的关系。

有幸的是,我挺过来了,我成功了。在大家的帮助支持下,实验应用的范围已扩大到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港澳台,参与实验的教师约六七十万,受教学生达3000万;成立了学术团体: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会,把全国各地志同道合的同志凝聚起来;建立了近2000多个实验基地,其中有小学、中学、幼儿园,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研究网络。

从理论层面上看,已从尝试教学法升华到尝试教学理论、尝试学习理论。尝试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育思想,它的核心是“先让学生试一试”。“先试”就是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是一种自主学习的方式。

尝试教学思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它同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一致。现在它又同当前新课程改革密切联系。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主要是让学生自主学习,但这个教育理念必须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操作。尝试教学模式不失为一种理想的方法。因此尝试教学模式能为新课改服务,并在新课改中得到发展。

有人劝我对尝试教学研究可以“歇手”了,已经70岁的人了,还要东奔西跑又何苦呢。尝试教学研究是我一生中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别人觉得受苦受累,我却感受其乐无穷。我刚刚完成一本40多万字的专著:《尝试教学论》,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丛书”中的最后一本,如释重负,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一个人一生能做好一件事就不易了,我还将继续研究下去。

作为一个教师,我当过小学教师、大学教师、中学教师、师范学校教师,我是幸运的。

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为国富民强,尽心尽力,扪心无愧,我是忠诚的。

作为一个教育理论工作者,在大家的帮助下,我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尝试教学理论,我是成功的。
作为一个教育实践工作者,我能给全国各地各民族的孩子上课,走遍祖国山山水水,我是快乐的。

作为一个父亲,我有美满的家庭,和妻子风雨同舟、相濡以沫度过了四十多年,两个孩子都有出息,我是幸福的。

作为一个人,我身体健康,已经70岁了,身上各个“零件”还都没有大毛病,看来再活30年没有问题,哈哈,活到一百岁!

回首往事,历历在目。风风雨雨70年,虽几经波折,道路坎坷,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尝试,不断成功。虽尝尽人间甜酸苦辣,但也享受尝试成功的喜悦。发自内心地说,我是幸运的,我是快乐的。我无怨无悔,心满意足,每天都有好心情。著名教育家朱永新先生把我称为“教育的光明使者”、“创造许多记录的长者”,感谢朱先生对我的鼓励。我相信尝试是创造的,这条尝试人生的道路我将继续走下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03:05 , Processed in 0.07835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