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宋代詩人短論十篇》的意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2-16 10:55: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宋代詩人短論十篇》的意見
曹道衡

編輯同志:

讀了《文学研究》一九五七年第一期上发表的錢鍾書先生的《宋代詩人短論十篇》以后,我觉得有些意見需要提出来。

錢先生学术思想中形式主义似乎頗为严重。对于一个作家的論述往往光注意他作品的辞句,怎样描写、怎样用譬喻、怎样从古書找寻成語加以翻新。在論述大詩人王安石、苏軾时,都光着眼于他們詩歌的形式問題。例如:王安石这样一位大政治家,他在政治上的进步理想和他詩歌創作的关系,錢先生一字不談,反而着重地批判他的形式主义。其实,在王安石身上形式主义决不是主要的东西。經过錢先生一論述,王安石的进步性和他詩歌的教育意义郡看不到了。这样王安石与专好講究“无一字无来历”的黃庭坚之流毫无区別了(当然,光談“无一字无来历”,就是論述黄庭坚,也是远远地不够的)。又如苏軾这样一位有着广泛影响的作家,錢先生也是光談他的“博喻”,其实“博喻”只能是表达意見、描写事物的一个方法,只論述这一方面,就是談苏軾作品的艺术性,也只是很片面的一小部分。何况分析一个作品,主要要看它的思想內容与社会意义。象苏軾这样的作家,思想相当复杂,他有同情人民的一面,又有站在大地主阶級立場上反对王安石新政的一面.他思想中的这个矛盾如何体現在作品之中?他的思想矛盾究竟以进步方面还是顽固保守方面是主要的?苏軾在政治上既然是站在守旧方面的,但他的作品为什么能够受人喜爱?这些問題都是我們初学者所迫切需要知道的,然而在錢先生的《短論》中,却找不到任何答案。

王安石、苏軾还是比較为大家熟識的人。对于另一些作家,我們讀了錢先生的《短論》,甚至連这位作者該肯定还是該否定也得不到印象。例如:錢先生論述文同时,談的只是詩中用画图来此喻景色的問題;論述尤袤时,只是談他的两句詩;“胸中襞积千般事,到得相逢一語无”在《西厢記》中如何变为名句。这样一种瑣碎的論述法,能使讀者对这位作家有什么真正的理解呢?

錢先生这种論述作家的方法,其危害性还不仅仅限制于对讀者沒有帮助,更重要的是抹煞了現实主义与反現实主义的斗爭,违反了列宁的两种文化的原理。錢先生在《文学研究》五七年第三期的《宋詩选注序》中写道:


把末流当作本源的风气仿佛是宋代詩人里的流行性感冒。嫌孟浩然“无材料”的苏軾有这种傾向,把“古人好对偶用尽”的陆游更有这种頗向,不但西昆体害这个毛病,江西派也害这个病,而且反对江西派的“四灵”竟传染着同样的毛病。(頁61)


这样論述宋詩,把宋詩毫无区別地全看作不是从生活出发而是“資書以为詩”的作品,这几乎是全盘地否定了宋詩,抹煞了宋代許多优秀的杰作。不但如此,在錢先生眼光中,宋詩都是一样的“把末流当本源”的作品,爱国詩人陆游和反現实主义的西昆派竟是同犯一病,沒有本質的差別。显然,这太不公平了。事实上一些大作家,在个別字句上吸取古人的意境、表达方法和某些辞彙是完全可能的。这和一些专在故紙堆中找“灵感”的人,决不能混为一談。例如陆游的詩,是宋代人民生活的反映,是宋代爱国者的歌声,这些詩完全从生活中而来,即使个别字句沿用古人成語,这与西昆体有什么共同之处呢?即使陆游等人在修辞上有某些缺点,这究竟是个別的,无論如何不能和西昆体的“賫書以为詩”相提并論(王安石、苏軾等人也是如此)。这样一种方法,实际上是抹煞王安石、陆游作品的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精神,同时,也减輕了西昆派等反現实主义派別的危害性,使两种根本不同的文学流派混同了起来,把精华与糟粕混同了起来。这是我們不能同意的.

錢先生这样錯誤的观点,本質上就是資产阶級的形式主义观点.尽管錢先生在《宋詩选注序》中,引用了毛主席論文学的本源是人民生活的真理,但錢先生却沒有真正体会这个真理的意义。他所以弃王安石的进步思想于不顧,光去批判王安石作品的形式主义,正說明了錢先生自己的文学观点是形式主义的。因为他沒有看作品的內容,而光看了形式。又如:在論述刘子輦时,錢先生講到了宋代理学家和詩的关系.錢先生認为理学家的詩簡直不是詩,原因是:理学家認为“形式上用功夫既然要‘害道’,那末就可以粗制滥造”。其实,宋代理学家的書所以不好,首先就是因为他們都是封建教条的宣揚者,他們作品的內容本身就是反动的,那当然不会有好作品产生了。反动的作品,形式上再講究,也不可能是好的,而只可能是更应該排斥的。这个道理,錢先生不会不知道,但由于錢先生的资产阶級形式主义的观点,因此把理学家的詩写不好的原因,归源到了不注意形式方面去了。理学家的詩,在形式上毛病也极严重,这当然是事实,但更重要的,还不是注意不注意形式的問题,而是一个內容的問題。我这些粗浅的看法,不一定都对,我願意提出来向大家请教。最后要說一点,我認为:《宋代詩人短論十篇》并不是一无可取,这些文章还是使我得到了不少知識。不过,这些文章,在帮助讀者了解宋詩上,是很不够,甚而有害的。我誠恳地希望錢先生在学术思想上来个大跃进,“拔白旗、插紅旗”,写出更多、更好的著作来!不知您們以为如何? 致

敬礼!

曹道衡

十一月十七日



原载:《文学研究》1958年第4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9 15:25 , Processed in 0.08083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