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届全国文艺学美学青年学者论坛
在首都师范大学举行
论 坛 组委会
主 任:方 宁
陶东风 13810378156
陈剑澜
成 员:孙士聪 13581629169
夏 静 13810552380
胡疆锋 13810552380
张松建 13522801263
会务组:孙士聪 夏 静 胡疆锋 张松建
王 伟 崔雨薇 蒋 磊 陈 雨
会务组地点:德宏宾馆客房 房间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主会场
会 议 日程
时间
会议内容
地点
9月17日
全 天
会议报到
德宏宾馆
11:30-13:00
午餐
国际文化大厦 餐厅
18:00 -20:00
晚餐
国际文化大厦 餐厅
9月18日
7:00-8:30
早餐
国际文化大厦 餐厅
8:30- 9:30
大会开幕式、合影
国际文化大厦会议室
9:30-11:30
大会主题发言第一场
国际文化大厦会议室
11:30-13:00
午餐
国际文化大厦 餐厅
14:00-15:30
分组讨论第一场
文艺美学组
国际文化大厦第 会议室
古代文论组
国际文化大厦第 会议室
文化研究组
国际文化大厦第 会议室
文学理论组
国际文化大厦第 会议室
15:30-15:45
会间休息
15:45-17:15
分组讨论第二场
各分会场
18:00 -20:00
晚餐
国际文化大厦 餐厅
19:00-21:00
高校文学理论教学与教材建设研讨会
国际文化大厦第 会议室
9月19日
7:00-8:30
早餐
国际文化大厦 餐厅
8:30 -10:00
分组讨论第三场
各分会场
10:00-10:15
会间休息
10:15 -11:45
分组讨论第四场
各分会场
11:45-13:00
午餐
国际文化大厦 餐厅
14:00-15:30
大会主题发言第二场
国际文化大厦会议室
15:30-15:45
会间休息
15:45-17: 30
大会主题发言第三场、闭幕式
国际文化大厦会议室
18:00-20:00
晚餐
国际文化大厦 餐厅
9月20日
7:00-8:30
早餐
与会代表返程
会议具体进程
9月18日 上午:开幕式、大会发言
8:30- 9:30 开幕式、合影
主 持:陶东风
致 辞:首都师范大学领导
方 宁(《文艺研究》杂志社主编)
钱中文
童庆炳
9:30-11:30 大会发言第一场(每人演讲15分钟,讨论10分钟)
主 题:文化研究、文学理论前沿问题
主持人:王德胜
点评人:赵 勇、罗 岗、金元浦
发言人:杨玲 娱乐、政治与公民身份:当代大众娱乐文化的另类观察
唐宏峰 网络时代的影评:话语暴力、独立精神与公共空间
周志强 从“娱乐”到“傻乐”——论中国大众文化的去政治化
和 磊 后霸权与文化研究
肖明华 文学理论的未来:走向反思性的文学理论知识生产
李 松 理论旅行的空间差异—海峡两岸文化研究的思路与方法比较
9月18日 下午:分组讨论第一、二场
论坛分四组:文艺美学组、古代文论组 文化研究组 文学理论组
14:00- 15:30分组讨论第一场(每人10分钟演讲,其他时间讨论)
第一组:美学与文艺美学组
李雷 周静 张俊 丁龙海 徐晓军殷曼楟 潘黎勇贾玮 林国兵 桦桢 杜学敏 韦拴喜 杨光 邓军海 罗曼 唐善林 丁筑兰何志钧 安燕 李艳 杜安王娟李波 谢兴伟 金浪
主持人: 邹华 魏家川
发言人: 李 雷 颓废:一种现代审美范畴
唐善林 李泽厚实践美学的初创及其反思
周 静 丹托艺术史叙事的禅学解读
张 俊 巴尔塔萨神学美学中信仰的审美学意义
丁龙海 从审美“人化”和人的“审美化”看中西审美的差异
徐晓军 审美文化山寨化现象分析
第二组:古代文论组
肖锋 唐明生 罗希 孙秀昌 顾友泽 任竞泽 郭鹏 王园 杨新平 刘凯田淑晶 郭万金 郑笠左杨 郑伟 李雄燕 黄伟 刘国贞 李昌舒
主持人:王南 贾奋然
发言人:田淑晶 中国古典文艺美学范畴研究:从新时期到新世纪
唐明生 试论戏曲目录体批评的文化心态
罗 希 古代文化交往中的音乐思想变迁
孙秀昌 “崇高”的中国文化溯源
顾友泽 群体选择性误读 ——论宋代文人的马少游情结
郑 伟 “诗经汉学”解释学形态的成立及其意义
第三组:文化研究组
黄卫星唐宏峰 冯强 苏琴琴 江腊生黄冬韩红艳杨玲 王蕾 周志强 王茹 徐晓军薛雯 李进超 贺玉高 贺滟波 曾一果 罗成 常培杰 范永康 和磊 杨菊杨晨 黎明 杨向荣 潘道正 宋桂友 李松 周计武刘海 肖冬民
主持人: 胡疆锋 魏家川
发言人: 黄卫星 e社会传播下的全球文化变迁
冯 强 麦克卢汉的超级计算机:语言和速度的视角
苏琴琴 网络歌曲话语呈现的文化解读
江腊生 网络文化与当下打工文学的未来走向
黄 冬 你正在被异化——虚拟生存中人的异化和主体性丧失
韩红艳 网络存在:现实存在的一种游戏
第四组:文学理论组
闫立飞李卫华 王委艳 刘胤逵 潘桂林 郭 勇 谢龙新 纪燕 李涛 权雅宁肖明华郑从容 欧阳文风 张中单小曦 张弓 陈鸥帆李莉黄晓华万晓高 张卫东 马军英 詹艾斌 徐敏 张羽 李秀萍 沈宏芬 林玮 颜敏叶祝弟高秀芹
主持人: 欧阳文风 孙士聪
发言人: 沈宏芬 欧洲经典成长小说的启蒙叙事——以《威廉·麦斯特》为例
李卫华 “文学性”:建构、解构与重构
王委艳 文学性:工具论与知识生产论
潘桂林 扬弃:反本质主义语境中“文学典型”的命运——文艺学学科建设中“文学典型”的定位思考
郭 勇 中国语言批评:从新时期到新世纪
谢龙新 叙事施为性研究:从文本到读者——兼论语言学转向与历史转向的内在逻辑
15:30- 15:45 会间休息
15:45- 17:15分组讨论第二场(每人10分钟演讲,其他时间讨论)
第一组:美学与文艺美学组
李雷 周静 张俊 丁龙海 徐晓军殷曼楟 潘黎勇贾玮 林国兵 桦桢 杜学敏 韦拴喜 杨光 邓军海 罗曼 唐善林 丁筑兰何志钧 安燕 李艳 杜安王娟 李波 谢兴伟 金浪
主持人: 黄应全 杜安
发言人: 潘黎勇 “以美育代宗教说”:政治意识形态与审美乌托邦
林国兵 论审美现代性焦虑的知识学缘起
桦 桢 从审美意识形态到意识形态审美
杜学敏 审美发生学研究的几个前提性问题之探析
韦拴喜 审美之维与文化之维的会通——兼及中国当代美学的理论建构
刘胤逵 艺术作为概念——试论莫斯科概念主义艺术接受中的“文学性”与文艺学边界的扩展
第二组:古代文论组
肖锋 唐明生 罗希 孙秀昌 顾友泽 任竞泽 郭鹏 王园 杨新平刘凯 田淑晶 郭万金 郑笠 左杨 郑伟 李雄燕 黄伟 刘国贞 李昌舒
主持人:夏 静 王 南
发言人:刘 凯 从“禽声”到“钟鼓”——《关雎》与儒家诗教的礼乐精神
左 杨 殷璠“诗笔双美”论析——以陶翰评论为中心
任竞泽 《文章正宗》“四分法”在中国古代文体分类史上的地位
郭 鹏 论《文心雕龙》文学理论的谋略色彩
王 园 《文苑英华》与宋初的宗唐风尚
杨新平 从《国朝文录》看姚椿的选本批评及学术思想
第三组:文化研究组
黄卫星 唐宏峰 冯强 苏琴琴 江腊生 黄冬韩红艳杨玲 王蕾 周志强王茹 徐晓军 薛雯 李进超贺玉高 贺滟波 曾一果 罗成 常培杰 范永康和磊 杨菊 杨晨 黎明 杨向荣 潘道正 宋桂友 李松 周计武 刘海 肖冬民
主持人:杨 玲 周志强
发言人: 薛 雯 周立波——都市文化中的“符号”意义
王 蕾 当代“粉丝”现象的审美文化研究
王 茹 从《康熙来了》看当下娱乐时代的特征
李进超 身体表演的性别身份——“伪娘”现象的文化解读
刘 海 城市广场:城市制约中的空间政治
徐晓军 审美文化山寨化现象分析
第四组:文学理论组
闫立飞 李卫华 王委艳 刘胤逵 潘桂林 郭 勇 谢龙新 纪燕 李涛权雅宁肖明华郑从容 欧阳文风 张中单小曦 张弓 陈鸥帆李莉黄晓华万晓高 张卫东 马军英 詹艾斌 徐敏 张羽 李秀萍 沈宏芬 林玮 颜敏叶祝弟高秀芹
主持人: 邱运华 肖明华
发言人: 单小曦 新媒介文学生产方式的兴起
纪 燕挣脱锁链起舞——中国文论需要一场革命
李 涛文艺学还会有什么新问题?——也谈文艺学知识生产的危机
张 中 后理论时代的文学及其自觉
欧阳文风 如何阐释中国文学
郑从容 “回归”之辨——论后理论语境下文学理论的价值重建问题
9月18日 晚上 19:00-21:00
高校文学理论教学与教材建设研讨会
主 办:首师大文艺学学科 北大出版社
地 点:国际文化大厦第会议室
参加者:首师大文艺学学科成员、 北大出版社编辑
与会代表自愿参加
9月19日 上午:分组讨论第三、四场
8:30 - 10:00 分组讨论第三场(每人10分钟演讲,其他时间讨论)
第一组:美学与文艺美学组
李雷 周静 张俊 丁龙海 徐晓军殷曼楟 潘黎勇贾玮 林国兵 桦桢 杜学敏 韦拴喜 杨光 邓军海 罗曼 唐善林 丁筑兰何志钧 安燕 李艳 杜安王娟 李波 谢兴伟 金浪
主持人: 魏家川 张松健
发言人: 杨 光 身体美学:何种意义上的解放?
罗 曼 实践存在论美学生成性思维方式的解读
李 波 艺术:建构独立于现实的世界
邓军海 勿让生态美学成为民族主义之张本
丁筑兰 论现代科技对审美内核的重构
贺滟波 穿行在影像世界中的德勒兹
第二组:古代文论组(该场讨论结束后,古代文论组会场撤销,该组成员可自由并入其它各组)
肖锋 唐明生 罗希 孙秀昌 顾友泽 任竞泽 郭鹏 王园 杨新平刘凯 田淑晶郭万金 郑笠 左杨 郑伟李雄燕黄伟 刘国贞 李昌舒
主持人: 夏静 郭万金
发言人: 郑 笠 “以大观小”与“以道观之”—论沈括式中国特色透视观与庄子观物态度之关联
李雄燕 美学“和”视域下的成玄英“乐音和性”美学观探析
黄 伟 董芬范伯子诗学理论平议
刘国贞 嵇康的养生论及其生态学意蕴
李昌舒 论韦应物、白居易的郡斋诗及其美学意蕴
权雅宁 中国文论研究的问题与策略
第三组:文化研究组
黄卫星 唐宏峰 冯强 苏琴琴 江腊生 黄冬韩红艳 杨玲 王蕾 周志强王茹 徐晓军薛雯 李进超贺玉高 贺滟波 曾一果 罗成 常培杰 范永康和磊 杨菊 杨晨 黎明 杨向荣 潘道正 宋桂友 李松 周计武 刘海 肖冬民
主持人: 胡疆锋 黄卫星
发言人:曾一果 重建批判的媒介文化研究——关于道格拉斯·凯尔纳的“媒介文化研究”
周计武 都市空间的开发与矛盾——反思城市规划
罗 成 在认同与辨异之间——文化研究之“身份政治”再思考
常培杰 “后”现代主义的时空之维
范永康 “文化政治”的由来与走向
杨 菊 左翼电影研究与文化领导权的视角
第四组:文学理论组
闫立飞 李卫华 王委艳 刘胤逵 潘桂林 郭 勇 谢龙新 纪燕 李涛权雅宁肖明华郑从容 欧阳文风 张中单小曦 张弓 陈鸥帆李莉黄晓华万晓高 张卫东 马军英 詹艾斌 徐敏 张羽 李秀萍 沈宏芬 林玮 颜敏叶祝弟高秀芹
主持人: 吴思敬 王光明
发言人: 张 弓 大众传媒与文学生产
万晓高 从五次“悲剧衰亡”的讨论看文学理论的社会性
陈鸥帆 文学艺术同时性现象之辨
张卫东 汉语作为一种文学媒介
马军英 何谓故事?
詹艾斌 主体伸张文论建构问题的学理性审视
9:45—10:00 会间休息
10:00—11:30 分论坛讨论第四场(每人10分钟演讲,其他时间讨论)
第一组 美学与文艺美学组:
李雷 周静 张俊 丁龙海 徐晓军殷曼楟 潘黎勇贾玮 林国兵 桦桢 杜学敏 韦拴喜 杨光 邓军海 罗曼 唐善林 丁筑兰何志钧 安燕 李艳 杜安王娟 李波 谢兴伟 金浪
主持人: 张松健
发言人: 安 燕 数字的形而上学与《阿凡达》的起义
李 艳 崇高还是恐怖——当前恐怖小说批评的一个误区
王 娟 图像·图式·纹饰——从“朱雀—铺首衔环”图式演变看汉画像石艺术审美意识的变迁
谢兴伟 论电影《香水》中的审美观念
何志钧 都市美学与当代文艺、审美难题的求解
颜 敏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的“传媒”问题——以中国内地为考察中心
第三组:文化研究组
黄卫星 唐宏峰 冯强 苏琴琴 江腊生 黄冬 韩红艳杨玲王蕾 周志强 王茹 徐晓军薛雯 李进超 贺玉高 贺滟波 曾一果 罗成 常培杰 范永康 和磊 杨菊杨晨 黎明 杨向荣 潘道正 宋桂友 李松 周计武刘海 肖冬民
主持人:陶东风 和 磊
发言人:贺玉高 西方后现代主义是什么东西的意识形态?
杨 晨 传统、现代和后现代的纠结——新世纪十年中国古装电影的困境
宋桂友 重和去同——吴文化发生论
黎 明 意义的乱象,还是理解的开敞——从新版《三国》与《红楼梦》说起
杨向荣 童年的影像记忆——从动画片看“80后”的集体怀旧情结
潘道正 文化研究的“中国问题”与“农民文化”
第四组:文学理论组
闫立飞 李卫华 王委艳 刘胤逵 潘桂林 郭 勇 谢龙新 纪燕 李涛权雅宁肖明华郑从容 欧阳文风 张中单小曦 张弓 陈鸥帆李莉黄晓华万晓高 张卫东 马军英 詹艾斌 徐敏 张羽 李秀萍 沈宏芬 林玮 颜敏叶祝弟高秀芹
主持人:孙士聪 单小曦
发言人:徐 敏 文学史家也是文学批评家 ——从陈平原对夏志清的批评谈起
张 羽 近年海峡两岸饮食文学的比较研究——以刘心武和李昂的饮食新著为中心
闫立飞 文学与文艺:现代中国文学的“文学性
李秀萍 互动而生——文学研究会与商务印书馆关系初探
李 莉 共赢与双失——试论当代影视与文学的关系
林 玮 “冠军”与“国家”的文学辩证——体育报告文学的身体话语演进(1949-1985年)
9月19日 下午:大会主题发言、闭幕式
14:00 –15:30 大会主题发言第二场
主持人: 邱运华 王光明
点评人: 李春青 曹卫东 王岳川
发言人: 肖 锋 文本、历史和经学的融合——文化诗学视域中的“春秋笔法”
郭万金 国学视野下的传统诗学阐释
夏静 古代文论中的“象喻”传统
殷曼楟 从艺术二重性看当代美学
金 浪 审美想象的政治局限
15:30 –15:45 会间休息
15:45 – 17:30 大会主题发言第二场、闭幕式
主持人: 陈剑澜
点评人: 党圣元 高建平 张晶
发言人: 黄晓华 小说叙事的身体符号学构想
孙士聪
胡疆锋
贾 玮 身体图示:走出二元对立的一种可能
杜 安 原生态艺术如何应对挑战——以黔东南侗族大歌为例
总结发言:陶东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