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教研组制度建设:中外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之比较
吕敏霞
我国中小学的教研组活动、师徒帮带以及国外的临床视导、同伴指导和同伴互助是几种常见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在我国,师徒帮带活动也属于教研组活动的范畴,但由于二者在参与者情况、活动的内容和范围等方面有所不同和侧重,故此处分开讨论之),这几种活动的形式、内容与内涵特征有所重叠但又各具特点,比较之有助于在新课程背景下寻找我国教研组制度建设的新视角,促进教师专业化。
一、 几种活动的出现
1957年,我国教育部为加强学校教学工作,仿前苏联教育体制颁布了《关于中学教学研究组工作条例(草案)》,要求各地试行。《条例》提出,统一学科或相似学科的教师组成各个教研组;教研组是教学研究组织,不是行政组织的一级,其任务是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工作,总结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师思想、业务水平,以提高教育质量,而不是处理行政事务;等等。随着小学规模的扩大,教研组也开始在小学出现。自那时起,我国中小学逐渐建立了统一的学科教研组织系统。目前,教研组活动早已在我国中小学里制度化了;但却并不一定有师徒帮带活动,教师之间的师徒关系的建立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因校、因人而异。“现代学校中的职后教育与入职辅导中的师徒制,是对以往盛行的教师职前教育(师范教育)反思的结果”,[1]初任教师在职前培养阶段所接受的教育并不能使之完全应付工作之后的一切任务,尤其是在参加工作之初,因此,优秀、骨干或特级教师会充当“师傅”来帮助和带领“徒弟”成长,此即师徒活动出现之缘由。
20世纪50年代末期哈佛大学教授戈尔德哈默(R. Goldhammer)、科根(M. Cogan)等为了有效视导哈佛大学教学硕士班研究生的教学实习工作而提出了“临床视导(clinical supervision)”的概念。现在,临床视导也用于教师的入职培训,它强调视导人员(专家、教研员、指导教师等)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互动与观察,使用观察工具获取客观数据和资料,以便分析并解决教学问题;观察前会议、课堂观察和观察后会议是临床视导活动的三个经典步骤,同伴指导和同伴互助活动中也广泛地开展着这三个步骤。同伴指导(mentoring)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针对美国初任教师流失严重的问题而产生的一项制度。由于难于胜任工作以及在工作中所产生的消极体验,新教师在工作的前五年时间里极易离职,针对此现象,美国建立起新教师入职培训和教师同伴指导制度,由资深、优秀教师担任指导者,在教学、工作和学校文化适应等方面给予新教师以必要的指导。20世纪7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与“教师即研究者”的呼声日益增高,其核心理念就是要建立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伙伴关系,由教师本人来研究和解决自己教学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同一时期,美国从事教师培训的研究者们发现,“理论呈现-展示-实践-反馈”这一传统的教师培训模式十分低效,为提高教师培训效果,研究人员尝试让教师同伴群体之间互相听课、评课,结合成互助小组,互相提供教学反馈、意见和建议,结果发现,这种教师培训模式的效果极佳。这些促成了教师同伴互助(peer coaching)的出现。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翻译等原因,目前国内的很多论文或著作常常会对“同伴指导”和“同伴互助”混淆使用,有关这两种活动的称谓的不统一也会影响读者对文献的理解。在英文文献中,指代前者的词语一般是mentoring或apprentice,相应的中文翻译多是师徒制、师徒帮带或其他;指代后者的词语则如peer/team coaching(同伴指导)、peer instruction(同伴教学)、peer supervision(同伴监督)、peer review(同伴评议)、peer assistance(同伴协助)、peer support(同伴支持)、peer sharing(同伴共享)、consulti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