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意象叙述美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24 15:47: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意象叙述美学
                       ——以中生代诗人为例

                       (简政珍  台湾亚洲大学人文社会学院教授、院长)


意象叙述有别于一般强调故事情节的叙述。情节叙述着重情节的布局与发展,意象叙述却由于意象的特性带动叙述。一般叙述在过程中也偶而有意象的呈现,但是这时意象比较倾向叙述的点缀,是一种烘托,而非主体。意象叙述则是以意象本身为主体,由意象本身的特质,触动叙述路线的流转。

意象的特质
意象的存在,一般读者以为是理念的具体化,因而也被误认为是理念的化身。如此的理解,在当代经过解构学与后现代思维的洗礼后,愈显其立论的盲点与痛处。意象是个符征,但却可能是一个浮动的符征,而非指涉特定的符旨。意象不仅不是特定理念的化身,而是理念的切分与播撒;不尽然是理念的崩塌,而是藉由理念的分解,摆脱可能预设的理念。试以杨克下面的诗行说明之:

杨克的当下状态

偶尔,从一堆叫做诗的冰雪聪明的文字

伸出头来

像一只蹲在垃圾上的苍蝇
(《杨克诗歌集》33)

这是本诗最后一节。诗中人的杨克自嘲从冰雪聪明的文字里伸出头来,读者从这个意象可以感受到脑的思维创造“冰雪聪明的文字”,“冰雪”暗示诗的冷静,因为冷静才可能“聪明”。但诗中的句型给人的印象是,诗的文字已在那里了,在这样的情境下,头伸出来左顾右盼。

接着,这个头被比喻成垃圾上的苍蝇。将诗比喻成垃圾,是诗人的自讽。苍蝇在垃圾里嗡嗡作响,有如诗人的脑袋在诗的文字里寻找盼望。但“冰雪聪明”却和垃圾的情境无法对应。换句话说,垃圾不聪明,而且一般是在稍微温暖的情境下才可能有苍蝇。意象比喻的两头,能全然对应。建立符征与符旨的关系时,结果反而是两者的背离,比喻的建立反而是比喻的逸轨。

但如此的背离与逸轨,却展现诗意象传达人生复杂多元的情境。因为不受条理的规范,这些情境反而更真确地捕捉了生活中瞬间的状态。一个诗人意识到诗的创造是展现诗冷俊聪慧的面向的同时,也自我解嘲自己如苍蝇对垃圾的贪婪。

其次,意象的展现,是求得某一瞬间的自我而足,如人瞬间离地腾跃,是姿态本身,不问落点何处,足迹迈向何方。意象是语言的姿容,有别于散文的书写着重题旨,以及发展的方向。范洛希(Paul Valery)说:“散文是走路,诗是舞蹈”(Valery 461),良有以也。[1]

进一步说,假如诗正如范洛希所说,诗“动作的终点就是它本身,不朝任何地方去”(同上),诗就不是散文或是论述“目的论”的化身。诗的书写总是有所感而写,有动因,但动因透过意象,不能简化成目的,诗的诠释也不能简化成动因与目的。这是1946年美国温塞特(William K. Wimsatt)与柏兹利(Monroe Beardsley)书写《追寻创作意图的误谬》的理由。试以李进文的《政敌观察》为例说明之:

政敌观察───To:昔日战友

暴雨将至,政治忙于收割

只有老狗悠哉悠哉

趴在电视机前观赏苍蝇亲吻人民

屏幕害羞发烫,因为爱国的叩应热线不断

(《长得向夏卡尔的光》97)

诗行中的意象,可能是缘起于诗人对时局的感受。但是诗的美学空间,透过意象,却不是诗人“感受动因”的还原,更不是诗人“书写目的”的探索。“暴雨将至”,暗示现实即来的风暴,也是政治人物大有斩获的时机。书写现实的动因与方向似乎极为明确,但紧接着“老狗悠哉悠哉/趴在电视机前观赏苍蝇亲吻人民”却是让书写的目的散乱“离题”。苍蝇停在电视屏幕,亲吻电视新闻节目里的人物,有其讽喻效果。老狗的“悠哉”似乎暗示动物可以远离政治荒谬的情景。但这些意象的凑合,却淡化了书写的“政治目的”。屏幕害羞,是因为苍蝇的亲吻,固然讽刺,但屏幕害羞与政治命题无关。即使“爱国的叩应热线不断”,也不是要强调或是煽动爱国的情绪,意象只是呈现一种现象,而非目的,虽然现象饱含各种意涵。

再其次,意象让诗的题旨摆荡于“是”与“不是”之间。假如意象的多重意涵跳出目的论的包裹,诗的意象甚至能在正反两极里穿梭。意象的多重面向,让自己发出 “是”的讯息时,又蕴含自我的消解。反之,在表象似乎全然“不是”的认定时,却发出意义隐约的幽光。本人在讨论杰恩(Edward Jane)的《否定诗学》(Negative Poetics)里有关文学谬思(muse)的意图与曲解时,进一步引伸;“文学来自谬思的启发,是妙思与谬思的结合。是巧妙的思维,也可能是荒谬的思考。”(《台湾现代诗美学》274)罗任玲的诗作,一般说来,流于单方面的抒情语调,是典型的“女性诗人”,但是如下的诗作,却展现了意象“是”与“不是”的纠缠:

蛆原

学着包粽子,并且把做法留传下来

黏黏的,让许多蚂蚁聚集

如同在秋天里发现一首诗

遥遥的

万家灯火

(《逆光飞行》24)

由于诗中有粽子,题目的“蛆原”必然与屈原有关。但是将屈原写成蛆原,诗中人的语调为何?讽刺屈原,因为他是蛆之原?当然粽子放久了腐坏可能生蛆,这和屈原无关。诗的意象是到底指的是屈原是蛆之原,还是粽子是蛆之源,似乎“是”也“不是”。

因为屈原是诗人,诗中的“一首诗”有所对应。“学着包粽子,并且把做法留下来”是屈原投江殉国已经变成一种传承,一种承接历史的精神支撑。但紧接的诗行 “黏黏的,让许多蚂蚁聚集/如同在秋天里发现一首诗”,又用蚂蚁的意象暗讽消解这个“精神性灵”的历史传承。粽子“黏黏的”,意味历史传承的黏滞,不能开展;因此所吸引的只是蚂蚁。反讽的是,蚂蚁发现粽子因而聚集,犹如人们在秋天里发现一首诗。如此的比喻是否意味诗犹如生蛆的粽子吸引蚂蚁,而粽子与诗都来自于屈原?这些是富于历史意义的传承?诗行在强种调“传承”,又似乎又含意义的翻转。

诗的结尾意象是“遥遥的/万家灯火”,和上述的蚂蚁意象并置,进一步让原有的“是”与“不是”复杂化。并置造成相似语意的投射,因而秋天的一首诗,犹如远方的万家灯火。并置也可能是语意的对比,因而秋天的诗意犹如实际的人间。但“万家灯火”也可能散发诗意,因而这个意象与秋天的一首诗既相似又相对,在 “是”与“不是”之间。

意象叙述的特色

叙述非故事性的内容

意象既然不是目的论的化身,若是用来叙述,叙述的焦点就不再是故事的情节。事实上,意象叙述最重要的特色,不是呈现事件,而是事件在时空中沈淀心灵的印象。印象展现的当下,并非价值论断,也非事件的来龙去脉。不是事件的还原,而是瞬间事件在观察者心中的形象所转化的意象。试以余禺(宋瑜)的《父亲的岛》的前三节为例:

当我们去向父亲的岛,发现
那许多存留像新生的蘑菇
会觉得心绪有些不可捉摸吗?


像浪中的船难以驾御。父亲
躲在烟卷后如礁石,如水中海藻
岸上的父亲是他翻过的每页日历?


他甚至并不期待我们阅读
仅如影子般游移,在我们行走之地
与我们擦肩,又是谁将他隐匿?
(《创世纪诗杂志》 108)

诗所呈现的不是一个故事,而是一些带有比喻的意象。第一节诗中人发现父亲的岛上留着许多“像新生的蘑菇”,让诗中人不解,因此也很难捕捉父亲的心绪。第二节描述父亲躲在烟卷后,“如礁石,如水中海藻”,一种隐蔽与退缩。第三节比喻的落足点是父亲“如影子般游移”,不仅难以捉摸,甚至并不期望被阅读与了解。假如诗所呈现的诗中人都无法了解,有关父亲的“故事”当然更不是诗叙述的重点,而是存留于诗中人脑心中的印象,以意象的型态出现。

当然,透过意象叙述,读者一方面可以琢磨诗中人为何对父亲的不了解,另一方面,可以透过自己的感知,使自己了解的层次超越诗中人,或是看出诗中人与他的父亲另一层隐晦的关系。磨菇、礁石、海藻、影子的意象与比喻因而也显现了诗中人与父亲的疏离,虽然读者不确定谁造成疏离。意象不说故事,不假言说,但却更能彰显意识的多重面向。

叙述的空间化

不仅意象叙述不是呈现事件的细节或是说故事。既有事件的轮廓在诗行里大都只是呈现概约的情境。无他,意象的重点是透过事件思维,而非事件的报导。情境“概约”,意味并非没有事件,但都沈淀于意识,是意识化的情境。换句话说,意象叙述是事件时间性的进展中,转化成空间化的型态。意象是叙述的空间化。陈大为的《祠堂高坐》有这样的诗行:

到祠堂高处 负责看守的
是蝙蝠
从香火和门的缝隙
我察觉:路已逃走
留下钥匙孔般大小的一颗
起点
没有遗言



风雪 从意念的左侧
阔步先行
诗 睁开右边的眼睛

(《靠近罗摩衍那》14-15)

祠堂有过去的历史,也就是说有时间流程的迹痕。但在诗行中,诗中人对于祠堂的观照,叙述所见的是,眼前的当下的蝙蝠、香火、门的缝隙,虽然这些意象都留下过往时间的烙记。路只剩下“钥匙孔般大小的一颗/起点”,是视觉空间化,路归属于远方,只剩下一点。空间的路,也暗含时间的旅程。风雪的来临是“意念”的策动,因为意象是意识的投影。而由于意识的活动,诗眼才能睁开。意象或是意象叙述的运转如此,才有诗。

以上陈大为的诗作,意象展现时间的内涵,但是叙述的重点不是事件在时间中的发展,而是时间凝止的瞬间所展现的空间化。一般叙述比较偏重顺时性,意象叙述则着重并时性。意象叙述不是描述一棵树成长,从根、芽、树干、树枝、树叶的过程,而是树干横切面所看到的年轮。横切点是当下的瞬间,在瞬间看到过往时间留下的纪录。

意象的环炼

意象叙述着重的不一定是事件时间性的发展,而是意象与意象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由意象刺激意象,由意象推展意象而促成叙述。换句话说,不是叙述的网络决定意象在各个点的支撑与点缀,而是意象牵引意象的动作完成叙述。意象是叙述动因,是叙述的主体。试以廖伟棠的《初冬之诗》第一部的前三节说明之:

初冬之诗
季节的变换有如此,
傍晚的骤雨使我们折返家门。
明暗的转换亦如此,
半夜里一个梦教我们哭泣。


一列火车穿过心脏中隐隐
作痛的雾气,那远去的迫使
我说出:许多年后回望
这一夜我们都细如雪屑。


那张近在枕边的脸我无从接住,
那雨诗的汉白玉;尘世的广场
阶梯,想必也黄叶萎染遍地。



本诗第一节第一行“季节的变换”,牵动第二行“傍晚的骤雨”的联想,再牵动第三行“明暗的转换”的回应。动词“变换”、“转换”与带有动作意味而语法是形容词的“骤”成为一个环炼。“季节”、“傍晚”、“明暗”则是名词的环炼。两种环炼交织,铺成大时间牵连小时间,再牵动时间变化的光影。诗的书写与其说是瞬间整体的空间性构图,不如说是书写时,一个意象牵动一个意象,经由时间性的流程,而促成空间性的图像。

由于“时间”的意象很自然联想到穿梭时空的火车。第二节火车穿过心脏,当然是心里有关火车的记忆。第二行“作痛”是火车穿过心脏的结果,是肉体的伤痛,也是心灵的创伤。火车经由空间与时间的牵引,因而有“远去”与“回望”的意象。结尾的“细如雪屑”呼应第二行的“雾气”,两者都是质地稀疏,行踪飘渺。客体牵动类似质地的客体。

第三节第一行“那张近在枕边的脸我无从接住”,要接住脸,脸似乎要往下坠,但“近在枕边”与诗中人是左右的关系,而不是上下的关系,与“下坠”不甚相关。原来,“接下”是上一节飘雪意象的牵引,诗中人想伸手承接空中的雪花,然后把这个动作转移至枕边人。“雨湿的汉白玉”视觉效果鲜明而动人,但其构思部分是建立在“雨湿”与第二节“骤雨”的呼应。

以上叙述的发展,与其说是叙述决定三节的意象,不如说是这些意象是由第一节有关“变换”的意象开端,而编织成叙述的网络。

故事与言说 (Story and discourse)

进一步说,小说叙述是事件的轮廓转化成言说的美学活动。言说里大致维持故事的肌理与骨架,因此仍是事件时间性的叙述发展。[2]意象叙述的言说则是:有时将时间性发展凝止成瞬间性里的空间,正如上述;有时则是藉由意象的特性消解叙述,或是将叙述翻转。孙维民的《今天的难题》有这样的诗行:



今天的难题
我终于知道蝉一直要说些什么了
午后,于三棵木麻黄的阴影里


(树上缺少金红糅和的果子
古老的云经过像鹏鸟


或是外星人的飞航器
安静如在深水中)


然则只是鬼话
假如我告诉你

(《麒麟》84-85)

蝉在木麻黄的阴影里到底说什么,是本诗命题的走向。诗中人一开始就说他终于懂了。当读者期待他说出答案时,却闯出第二节“古老的云经过像鹏鸟”以及第三节 “外星人飞航器/安静如在深水中”的意象。这些意象不是回应开头命题;诗中人没有提供读者期盼的答案,而是制造另一个问题。若是刻意要以这两个意象作为答案,读者也许可以想象蝉的言语与天上的云与飞行器有关,也许是个旅程,也许是漫无止境的飘游。但诗节与诗节中,没有逻辑性的关连与暗示,只是读者想象力的填补。假如这样的想象可以权充为答案,(虽然没有诗人或是诗中人的认可),最后一节更进一步将这个答案也消解。因为诗中人说所谓蝉语,“只是鬼话”。所谓鬼话,意味没有逻辑,没有指涉,原来云与飞行器所引发的想象,也不成立。鬼话是毫无章法的胡言乱语,甚至是脱离人间“鬼魅”的言语。

意象叙述的语调

意象叙述非目的性的舞蹈,逸走消解的解构性格,使阅读富于挑战性的趣味。叙述似有所指,但是可能迂回,可能反向逸走,读者能真确体验其中的语调,是诗阅读的关键所在。意象叙述诱引读者误读,但读者似乎又能为自己的误读,将其适度合理化。值得注意的是,误读可能是美学的一部份,但误读并非宣扬叙述的无政府状态。事实上,任何阅读都不可能全面,阅读的创建经常在有别于通论的切入点,但如此“非全面”的阅读,又可能被控诉成为一种误读。

反过来说,避免误读,可能是通相的发挥,可能是既有事实的陈述,可能是人云己云。如此的阅读是一种重复,甚至是变相的抄袭。意象叙述经常布满陷阱,为了避免坠入误读的陷阱,诗阅读经常流于固定事实的陈述,如作者的生平,创作时代背景,或是将诗的内涵减缩成意象的具体名目,以便于检测。

与其如此的阅读,不如从事冒险误读,而成就创造性的阅读。如何尽量避免误读,而又能有所创见,是意象叙述对读者的挑战。关键在于:如何体会诗行里的语调?如何精读细品意象里的弦外之音以及叙述的峰回路转?以下就吊诡、说话者的语气、逻辑的倒错、意义的指向、意象的双重面向等讨论诗阅读的丰富意涵,以及在体认如此意涵时,读者所能感受的语调。

吊诡

吊诡几乎是诗的基本要素,布鲁克斯(Cleanth Brooks)说:“诗的语言就是吊诡的语言。”(Brooks 3)吊诡是人生经常的情境,为了展现诗质,经营吊诡也似乎顺理成章,因此也变成很多诗人惯性的书写。有些诗人为了显现诗质,吊诡变成一种策略,一种刻意为之的策略。如此书写,表象是呈显人生的复杂,实际上是一种简化的二元对立,是一种习惯性的滥情。[3]

意象叙述所展现的吊诡,其有趣与困难,在于目的性的隐约。在此,吊诡是不彰显的标签,读者因而更需要细致体验诗中人的语调。人生的二元现象,在其意象与叙述纤细的纠葛中。陈克华的《死亡是取之不尽的能》的意象叙述如此:


死亡是取之不尽的能
爱。止有
爱到处充斥,这里太容易感染
因此我们都早已有了免疫
对于爱──当世界能源濒于耗竭


我将我仅有的怜悯注入人形的皮囊里
如一种上帝签名的针剂
许多爱浮起一如泡沫
许多死亡沉淀,一如真实

(《星球纪事》121-22)


诗行里,爱容易感染,但是“我们早已有了免疫”。因为经常感染,所以免疫,是形式上的吊诡,却是生活里的真实。诗把爱当成疾病,由于经常患病,所以得以免疫。“止有”一词也是语言的吊诡。“止有”是“只有”的谐音,表示有条件的有,也可能“停止”有,已经没有。而爱容易感染,也容易耗竭,有一天只能以怜悯权充爱。将怜悯如上帝背书得以痊愈的针剂,注入一个实验性质的“人形皮囊”。“人形皮囊”着重物质,只是个躯壳,没有精神的内涵。注入怜悯是让其有精神内涵。但结果是,许多爱浮起如脆弱虚幻的泡沫,许多死亡沈淀如真实的肉身。

诗的第二节藉由类似实验,看“皮囊”如何承载“怜悯”。怜悯会让人感受如爱,但爱虚幻漂浮。怜悯也会让人死亡,原因不明,但也可能是“爱”的结果。藉由实验,诗暴显出爱的本质。“爱”是人间的最爱,但在诗里却是吊诡下的产物。

那么诗中人对于“爱”的语调为何?掌握诗的语调,必然要掌握诗中人的思绪。本诗显现:诗中人似乎从人生中得到历练,已经对于“爱”产生免疫力,因为看破一切。诗中人进一步以“人形皮囊”实验,爱如泡沫,真正真实的是死亡。

弦外之音

意象叙述的弦外之音,是诗美学堂奥里的瑰宝,语调的拿捏是开启美学殿堂的钥匙。所谓诗的“韵味”在于心弦震动后的余响,在于声音过后意义成形的轮廓。不能读到诗的弦外之音,也无以感受诗真正的“价值”。试以姚风的《窥望》为例:

窥望

大部份的时候
生活由隐蔽的细节构成
我架起望远镜
向对面的楼房窥望
我看见一个男子
也架起望远镜
向我窥视
我想起那句名言: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姚风诗选2002-2008》17)



诗中特别强调“生活由隐蔽的细节构成”,既然细节“隐蔽”,要了解生活,需要用窥探的方式进行。诗似乎给诗中人的窥探隐私一种理直气壮的理由。假如了解生活是普遍人性的渴望,窥探别人,也可能面临他人对自己的窥探。但诗中人在窥探他人时发现他人对自己的窥探的当下,发现了那一句“至理名言”:“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读者在阅读这一句时,若不能细致体会其中的弦外之音,不仅不能体会本诗的价值,甚至可能坠入误读的陷阱。本诗的进行似乎要将窥视合理化,因而以雪亮的眼睛窥视他人是普遍真理。但经由窥视与被窥视,诗中人看到一个扭曲的自我。另外,诗中人也在窥视与被窥视中,对所谓“名言”做另一种反思。“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是过去政治运动的口头禅,很少人去质疑,也不敢质疑。但本诗藉由意象叙述,点出所谓“雪亮”,事实上是以窥探他人隐私为基础,严重破坏人的存在价值。因而诗中人反思的不仅是扭曲的自己,也是时代扭曲的社会现象。这是本诗的弦外之音。

以上姚风的诗行,稍微有感觉的读者,感受其弦外之音大致没有问题。这些意象叙述与一般散文叙述的目的性迥然不同。由于目的昭然若揭,散文叙述中表象与实质的意涵较为一致。弦外之音却使读者在表象正面的含意里,看到负面的潜在意涵,让讯息的接受者更深刻体认自我与外在世界。

说话者的语气 (voice)

说话者的语气和潜藏的语调时而相互辩证。有时语气与语调一致,有时语气与语调反面呼应。前者比较容易理解,后者则考验读者的敏锐度。臧棣《颐和园》,意象如此叙述:

颐和园

多么幽美,但是
画廊不迁就余生,
如同拱桥插足烟波,
连续十七下,才歇一口气,
但不负责漂白国家。
一大半历史都只顾恍若
江湖的有情有义。不裁决成年
是否合乎地方口味──
蝴蝶提着小风筝
兜着春意,忽左忽右。
每细心一下,就大胆一回。
每骄傲一下,就完美一会儿。

(《诗合集》250)

诗中人的语气一直保持在一收一放之间,唯恐偏移成为某种立场。先说颐和园的幽美,但马上说“不迁就余生”。说“拱桥插足烟波”,接着说“不负责漂白国家”。说一大半历史恍若有情有义,马上说“不裁决成年是否合乎地方口味”。连放风筝都是一收一放,细心之后就大胆,所展现的春意“一左一右”等等。

事实上,细部再看,有些个别意象也很难明确找到语气的落实点。拱桥的足部插足十七下,似乎是某种正向,但烟波暗藏迷蒙不确定;“才歇一口气”更暗示插足的动作有点无奈与疲倦感。历史“都只顾恍若”江湖情意,恍若是一种飘忽,也是不确定。

综上,《颐和园》一诗的语气明显摇摆,不宣示立场。但是在两者相对比的状态中,不偏向某一方的语气,恰好展现了诗中人看待这个历史陈迹的态度。眼前的美景是一种观感,但并不确定就合乎地方性或是新一代的口味。当下的幽美,也并不保证余生都如此盛景繁华。历史蜿蜒过去,过去并不能保证未来。当下的瞬间是唯一的瞬间,并不能视为必然的常态。这是透过飘忽的语气所展现的语调。

逻辑倒错

意象叙述不是朝一个预设的目的推展,因此,逻辑的陈述,也可以倒错,在倒错中,显现人生的另一种真实。文学的创造,有时会跳脱惯常的逻辑,因为常理逻辑可能是思想的羁绊。但跳脱惯常的逻辑,并非意味诗是一种无政府状态,而全然没有逻辑。

孟浪2004年的诗集《一个孩子在天上》,诗心经常构筑在颠倒的逻辑上,如《无题》一诗中的诗行:“我不要那把伞/所以雨停了”;在《无题(在痕迹下面而我们活着)》一诗中有这样的诗行:“因为疲倦,才拖曳出一条大山”;《途中》一诗以“玻璃把拳头击碎/中学生献上手臂”开展意象叙述。

在这些诗行中,表象逻辑的颠倒却形成另一种真确但为人忽视的逻辑。“我不要那把伞/所以雨停了”,常理上是因为雨停了,所以不需要那把伞,但人生有某一种瞬间似乎本能预言结局,而倒果为因。也许在某种当下,我们不喜欢拿那一把伞,也许上苍读出我们内心的不喜欢,因而雨停了。“因为疲倦,才拖曳出一条大山”,实际的状况是,我们辛苦走完一座山后,我们疲倦了。但是原来的诗行,让人感受到历史自然的痕迹里,很多是人“疲倦”所累积的结果。“拖曳”暗示托着脚步,生命正是疲倦中所留下来的足迹。留下足迹的山与没有足迹的山毕竟不一样。“玻璃把拳头击碎/中学生献上手臂”的意象,表象也是逻辑倒错,真实情景是主客易位,拳头将玻璃击碎。但是玻璃被击碎的同时,也让拳头受伤,因而拳头也似乎“碎了”。“中学生献上手臂”是因为拳头的受伤是一种奉献,一种对超乎击碎玻璃更高层次的奉献,也许为一种理想,登高一呼而击碎玻璃;也许是一重不得不的愤怒,即使牺牲手臂,也在所不惜。

“意何所指”的叙述

诗的阅读经常会让读者陷入“意何所指”的窘境。意义上的朦胧也因为是语调上的朦胧。意象叙述经常被合理化为“诗看不懂”,但事实上,意象叙述并非是“诗看不懂”的必然结果。好的诗,读者“逼视”意象,体会其“弦外之音”,当知其“意何所指”。试以赵俊鹏的《星期天》为例:

星期天

星期六与星期一之间
横着一根钓竿


风说明好多次了
水上闪烁的光点
最终成不了鱼鳞


而水中的脸
似乎比岸上的更具耐心

直到有股暮烟甩来
将他钓去

(《心雨》43)
本诗所谓“困难”,在于一些意象的处理方式。有趣的是,就是因为这样的处理方式,诗多了些回味空间。第一节叙述星期六与星期一之间“横着一根钓竿”,意味星期天要去钓鱼,但“横”字的使用,意味没有钓鱼,这个星期天就无法跨越,暗示钓鱼活动在诗中人心中的地位。第二节“水上闪烁的光点”不时让诗中人误以为是鱼,是钓鱼的主要目标,重要性如迷人的光点。本诗最困难的是最后两节,化解这两节才能真正体会本诗“意何所指”。诗中人在钓鱼中,也陷入意识里的世界,也许是记忆,也许是心灵的牵挂;注视水面,肉眼专注的是鱼,心眼却是意识萦绕不去的脸孔,在水面上对自己凝视。凝视久久不去,直到暮色的烟雾降临,将其 “钓走”。这两节使表象钓鱼的活动进入心灵的层次,也因而展现了诗的真正的意涵。因为意识里的这一张脸会在钓鱼时出现,星期天钓鱼的动作是必然的心路历程,“横亘”在星期一与星期六之间。另外,暮烟钓走那张中意识中的脸,“钓”字的使用增加了诗的另一种纵深。人钓鱼,而人被意识的脸孔凝视,犹如渔夫对鱼的凝视,最后那张脸孔也类似一条鱼,被时间钓走。
意义的双重面向
意象叙述有时不知意何所指,有时让意义呈双重面向,对读者语调的掌控更形困难。批评家经常将后现代理论简化为“无意义”,实际上是批评家不能体会复杂的“意何所指”与“意义的双重面向”的结果。[4]意象叙述导致多重或是双重面向与意象的特性有关,意象叙述不是目的性的导向,正如上述,而是叙述道路上,别有蹊径。当岔路与主要道路个别苗头,目标与目的已经分道扬镳。试以白灵的《坐佛》为例:

坐佛-    莫高窟第九十六窟,高三十四米,三米,初唐作品

一滴泪
自你眼睛的天空
落下
我双手伸出的荒漠
不够承接
溅射之后,在我胸中
荡开千亿湖泊
我佛,正合十等你飞过啊
我散落各地的兄弟
如碎镜
皆映出你
但我们之间的裂痕
锐利似刀刃
你将如何缝合?

(《爱与死的间隙》 89-90)
诗中人双手承接沿着坐佛眼睛落下的一滴水,想到是佛的眼泪。水滴与手掌碰撞溅射,引发心中思绪的涟漪如“千亿湖泊”。这是第一节概约的情境。第二节的“我佛”已不是雕像,是心中的佛。诗中人双手合十迎佛。“我散落各地的兄弟/如碎镜”是复杂的意象。诗中人可能想到自己散落的兄弟,天涯海角各居一方,但这些兄弟“如碎镜”,是上一节水花溅射的联想与转植。佛的存在经常被比喻成“千江有水千江月”,这是以月比佛,佛无所不在,正如只要有水,都能映照月亮。诗行中以“碎镜”替代水,也能映照佛,但是诗中人与其众兄弟间如碎镜,彼此间有“裂痕/锐利似刀刃”。这些锐利的裂痕,法力无边的佛,“如何缝合”?

以上,是将意象概约的散文化以及表象意义的诠释。但细读之,意象发展的妙处在于:从佛的眼泪联想成碎镜再联想成刀刃,而碎镜与刀刃又是众兄弟隐喻。从眼泪的水性到刀刃是物性的两极,而这两极又都来自于佛。另外,众兄弟都心中有佛(“皆映出你”),应是慈悲为怀,宽容为要,但一面映照佛,一面让碎镜的裂痕彼此相向如刀刃,难以缝合。以上意象叙述的双重面向,使意义变得纠结难理。读者对于意义的“掌控”,必须体会到诗中人如此的叙述语调,不是要呈现指向性的意义,意义在此正反相迭,似左似右。但如此的“矛盾”,并非宣示诗没有意义。
以上就诗意象的特性、意象叙述的特色,以及意象叙述的繁复样貌论证,可以看出诗意象叙述的阅读与了解,关键在于其中的叙述语调。不能感受诗中人的叙述语调,事实上也暗示读者无法感受到意象叙述里纤细复杂的人生。一个粗枝大叶的人,很难听到诗行中的语调的弦外之音,但他却能理直气壮的说:这一首诗没有意义。
引用书目
Booth, Wayne. “Objectivity in Fiction,” 20th Century Literary Criticism. Ed. David Lodge. 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 1972, pp. 565-578

Brooks, Cleanth. “The Language of Paradox,” The Well-Wrought Urn. San Diego, New York, London: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47, 1975, pp. 3-21.

Jayne, Edward. Negative Poetics. Iowa City: University of Iowa, 1992.

Valery, Paul.  “Poetry and Abstract Thought,” Literary Criticism. Ed. Lionel Trilling.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1971, pp. 451-467.
白灵,《爱与死的间隙》,台北市:九歌出版社,2004年。
李进文,《长得像夏卡尔的光》,台北市:宝瓶文化,2005年。
余禺,《父亲的岛》《创世纪出版社》,2007年冬季号。
孟浪,《一个孩子在天上》,香港:紫罗兰书局,2004。
姚风,《姚风诗选 2002-2008》,西安市:太白文艺出版社,2008。
孙维民,《麒麟》,台北市:九歌出版社,2002年。
陈大为,《靠近罗摩衍那》,台北市:九歌出版社,2005年。
陈克华,《星球纪事》,台北市:元尊文化出版,1997年。
杨克,《杨克诗歌集》,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
赵俊鹏,《心雨》,海南省海口市:海南摄影美术出版社,1994。臧棣,《诗合集》(臧棣,黄灿然,孙文波,肖开愚,张曙光诗合集),无出版资料。
简政珍,《台湾现代诗美学》,台北市:扬智文化,2004年。
罗任玲,《逆光飞行》,台北市:麦田出版社,1998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9 09:02 , Processed in 0.11779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