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华语文学2010年拼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31 19:24: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华语文学2010年拼图

深圳晚报记者 李晓水


关于2010年华语文学的现状,著名作家、人民文学杂志社主编助理邱华栋作为一名作家型文学编辑,他是看得比较清楚的,评说起来,也是如数家珍。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给2010年华语文学做了一个拼图。

  邱华栋把2010年华语文学分成三大块,第一大块中国内地,第二大块港澳台及国际,第三大块是翻译。对于中国内地的文学创作情况,他认为是年轻作者与老一代实力作家共存,虽然在长篇小说创作方面,今年就整体而言,仍呈现繁荣状态。拿实力派作家来说,今年拿出来的东西并不是太多,深圳杨争光的《少年张冲六章》、黑龙江迟子建的《白雪乌鸦》、陕西贾平凹的《古炉》以及王刚的《福布斯咒语》可以作为代表。他们有的是写了三十多年的老作家,仍在发力。

  今年内地文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文坛外的一批年轻作者突然横空出世。之所以说他们是文坛外的,邱华栋说,因为原来对他们不大了解,从来没有进入过文学视野,而且他们大部分是从事其他的工作。比如小白的《租界》,写得非常有意思,以一种新鲜的方式体现对当下的关照;80后颜桥的《女人森林》,也是一部非常有意思的小说,用扑克牌的方式,写了54种女人的生活,被称为女人生活词典,形式非常新颖;还有阿乙《鸟看见我了》,也很有意思。邱华栋说,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王小峰、画漫画的六六也在这一年写了长篇小说。他们的形式感普遍都比较新奇,成为今年文坛一支生力军。

  拼图的第二块是港澳台及国际的华语文学,邱华栋说,这一块在最近几年出现了一批有实力的作家,他们主要生活在港、澳、台地区以及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但他们的作品又在内地出版,形成一个非常独特的文学现象。他举例说,华语文学一批三四十岁的作家近年异军突起,比如朱天文、朱天心姐妹、骆以军、董启章等。骆以军的《西夏旅馆》继承了现代文学的技艺,董启章的长篇《时间繁史》非常细腻,都写得非常有意思。这是港、澳、台的,来自国际的华语作家,如严歌苓,已在内地出版了很多小说,长期生活在美国,经常在中美间来往,使严歌苓的小说有一种独特的视角。加拿大的张翎根据其中篇小说《余震》改编的电影《唐山大地震》反响强烈。还有陈河,他老家温州,但在加拿大、欧洲、缅甸等很多国家呆过,出国本来是做生意的,可能后来他觉得做生意不好玩,就玩起了小说,他的东西也是很有意思。还有学者型作家袁劲梅,其《罗坎村》,其实就是写地球村,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这本小说里表现得异常精彩。总而言之,在这一年,华语文学呈现一种勃然向上的开阔景观。

  在翻译方面,邱华栋认为,现在是文学翻译最多最好的时候,翻译的速度非常快,比如去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米勒,今年他的十几本书在国内就出齐了,而国外一批实力派作家的作品,在国内翻译出版的速度也是非常快。邱华栋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比如日本,就被称为翻译大国,翻译对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及对外文化交流,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所以,翻译的作品不怕多只怕少。邱华栋说,他每年要购买一两千种书,其中一半是翻译作品。他认为上海译文出版社今年出版的《澳大利亚当代小说丛书》(10本)以及《以色列当代文学译本》(10本)都非常好,这些丛书的作者,作表了两国当代文学的水平。读这些书,还有一个作用是,可以与国内文学的发展做一种比较。邱华栋说,他就比较过中国当代文学与上述两国当代文学,各摆上10本,发现这30年国内当代文学发展迅猛,一点都不比其他国逊色。

  邱华栋最后强调说,他所说的原创文学,均指严肃文学,而不包括商业化的畅销书、网络文学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 03:33 , Processed in 0.13160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