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怀想追诗者蔡其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2 05:57: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怀想追诗者蔡其矫
文武 绘
  辜健
  1939年出生于马来西亚,幼年随父亲回国,1957年从厦门一中考入华东师大中文系,1961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华侨大学教书,后下放到广东陆丰劳动。1974年移居香港,1975年之后开始进入报馆工作,1979年进入当时香港发行量第三的报纸《新报》,此后先后出任《良友》杂志执行主编、《东方日报》及《成报》副刊主编。现已退休,居珠海。
  缘起厦门
  读着《蔡其矫诗歌评论选》(香港文学出版社),怀想起这位一生在追寻诗歌的人。
  与蔡其矫结缘大概是1956年。我读高二,像一切文艺少年一样迷于读诗,买了不少中外诗集。最喜欢的是普希金的《普希金文集》、何其芳的《预言集》和蔡其矫的《回声集》。
  《回声集》中我最喜欢是一首《南曲》:
  洞箫的清音是风在竹叶间悲鸣/琵琶断续的弹奏/是弧雁的哀啼,在流水上/引起阵阵的颤栗……
  也是1956年,我代表厦门参加福建省少年游泳比赛,得了名次;高兴之余,回到学校写了一组诗参加校作文比赛得了冠军。或许我的语文老师(厦门文联创作部长)库仑也喜欢这几首小诗,拿去给正在厦门体验生活的蔡其矫看;他不仅看了,还作了修改,如今还留下印象的是“踏着晶莹的晨露”这半句的批语,他的意思是,晨露是美好的,不应踏破。我与蔡其矫的缘分就这样开始了。
  缘续香江
  经过十多年的动荡,待我飘落香港才与他有了联系。那时与陶然同事,而他在北京时就与蔡其矫有交往;蔡其矫常寄些诗给陶然,我们读到他被流放福建僻壤的一些“抽屉诗”,私下曾想为他在港出本诗集,让他的诗从禁锢中走回民间,最终没做成。到1979年才经梅子之手出版了当时国内外唯一的《蔡其矫选集》,诗人1970年代第二个高峰期的重要作品才首次呈现在海外读者面前。这时的诗比第一时期的诗成熟,意象多变丰富,诗情内敛,更注重诗语的密度、更富诗的张力。我开始跟他通信,向他请教。他给我的第一封信就是关于诗的话题:
  九月二十一日来信早已收到。
  艾老有重新自选诗集的打算,也曾让我代为谋划,但都未专心去实现。时候未到,人都不太积极。
  诗的语言密度,的确是一个重要问题。要能经受时间和空间的考验,诗只能求质不求量。思想和感情是分不开的,首先是思想必须是真实的思想,然后才能使读者感到作品的真实感情。
  发表和写作,有时能结合,有时却分离,这不以主观的愿望为转移。不为生活所逼迫,不为名利,总想给人以更好的东西,但这东西很不容易产生。譬如形式、语言、题材,要找新径,就很难。
  你能为当地的文学事业尽自己的一分力量,作个介绍人,也有一定贡献。希望你能团结一切人,到处发扬别人的优点,为所有的人服务,那结果必是好的。
  我当然也愿意助你一臂之力。无奈距离遥远,条件限制,只有请你多多原谅了!
  春节如能回厦,你当会打听到我的行踪的。我随时都可以到厦门。
  祝你一切顺利!
  其矫十月二十四日(1978)
  那时是读不到国内文艺作品的。我正热切地阅读着台湾作家的作品,开拓了新的视野。我想选他的诗出版一个集子,写点评论,向他要资料,他来信给我指导说:
  写评论性的文章,不一定要谈生平。最要紧的是要有独自的观点,不可人云亦云。对于诗,尤其如此。你看雨果、雪莱等人诗集的序言吗,那才是好评论?
  宣传诗歌,永远有意义。
  诗和时代的关系,不能从政治去看,何况现在人们总是把政治看得太狭窄了!对于美、对于自然、对于友情、对于人生的各种常情实感,难道不是人人需要了解的吗?
  一切诗歌都是抒情的。问题在于艺术性。
  好诗,都有普遍性。
  选诗,最重要是少而精。不受任何观念的束缚,不求全,不求大。
  这封信坦露了他的诗观和对诗的严谨态度:首先是思想必须是真实的思想,然后才能使读者感到作品的真实感情。其二在诗美的追求中,他体验到要对诗歌的形式、语言、题材,要找新径,就很难。虽难,他更是孜孜地追求,研究古典文学遗产,汲取外国文学营养,亦向中国民歌学习,翻译过惠特、珀斯的诗歌,出版《司图空的〈诗品〉今译》。其三,他反对对诗歌作狭窄的政治阐释,提炼美,发掘自然的诗意,歌吟友情的永恒,才是诗的要务。因此他对自己的诗歌要求甚严,写了不急发表。也因此深感“艺术就是艰难”以致痛苦。
  遍游山水
  在中国当代诗人中,蔡其矫是个走遍中国青山绿水的诗人,除了台湾。(有一年台湾友人嘱刘登翰组一团去台访问,因蔡老已年高八十,台方未敢造次没能同行,而失之交臂。)他奔波于绿水青山,就是忙于生话。在给我的信中一时说他去华山,一时说到西沙,一时说他沿李白的路走,一时又到海南岛。他到处看山看水,不是为了写风景诗,而是体验民情风俗,是发掘祖国大地的诗意。如他来信所说:
  “每走一个新地方,对自己都会有新发现。我信服黑塞的劝告:不要寻觅,要发现。”“我急于生活,而慢待写诗。趁这两年还能走动,我要多走些地方,将来走不动,再坐下来慢慢写。”
  翻开他七十岁以来所写的诗歌,大部分是他踏遍青山孕育出来的。这样的诗人是独特的、少有的。每读他这种诗歌,不但可以看到祖国山河,更能体味到他潜藏于诗中的快乐或痛苦、批判或赞美。
  他踏入诗坛,刚立住脚向上升起,即遇上政治运动,他抒写心灵的诗遭到批判,随后更大的风浪把他卷至山野僻壤,一般意志不坚的人会消沉,而他却以诗歌救赎自己,迎来自己写诗的第二次高峰。也是在“文革”结束后他重回诗坛,与“朦胧诗”的青年人走在一起,影响了北岛、舒婷等人。他复出后的诗以乔加的笔名(北岛改的)发表在地下刊物《今天》上。在朦胧诗遭到批判、抵制时,也殃及蔡其矫,他受到冷遇。因此他来信说:
  “我的诗在国内评论界是被敌视的。他们大反朦胧诗,我则一言不发。我也总感时间不够用,不午睡,读到深夜。总感读的书太少。最切望能读二次大战后的外国作品。”
  蔡其矫1950年代的名篇《雾中汉水》,被批判后打入另册,是在美国的聂华苓于1978年首次访问北京,写了《发光的脸彷彿有歌声———诗人蔡其矫》,才重新把它打捞出来,评曰:“这首诗所写的是征服汉江的纤夫,也是太古洪荒以来征服一切人为的、自然险恶力量的‘人’。那个‘人’的形象是痛苦的,但也是庄严的;充满了原始的生命力和忍受苦难的韧力……所代表的精神面貌就是中国的民族性。”才平了反。那时聂华苓到北京要找艾青,还得托蔡其矫引见;艾青落魄时,与蔡其矫是过从甚密的朋友,蔡其矫把舒婷的诗拿给他看,他很欣赏,可是艾青重回官位也恢复了官气,反起朦胧诗来。道不同不相为谋,两人就疏远了。
  蔡其矫的诗路虽然总是坎坷满途,但他这一生是一个矢志不移的追诗者,从未动摇。他沿自已开拓的诗路,一直走到八十九岁生命的终结;留下丰厚而面貌独特的诗歌遗产。
  2010.3.31于无墨斋
  □辜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30 02:12 , Processed in 0.21367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